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用户行为的大型超市自助收银机设计研究 下载:38 浏览:316

杨皓铮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大型超市自助收银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对比、痛点总结、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探究大型超市自助收银机的设计原则。分析对比现有自助收银机种类,结合实地调研,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用户使用自助收银机时的行为特点,归纳总结用户自助收银过程中的行为痛点,分析获得自助收银机设计原则,以此原则进行设计实践。基于调研分析得出大型超市自助收银机的设计原则有行为导向设计原则、情感导向设计原则、空间导向设计原则,以此指导下设计出一款符合用户行为特点且能提升用户体验的大型超市自助收银机。

成都市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创新设计与实施 下载:20 浏览:315

冯佳虹 唐莉英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线上金融的发展,实体商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城市商业区需要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商圈活力。融入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吸引消费者带动消费,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商业消费环境。方法分析成都市春熙路商业区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智能景观小品设计,总结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设计方法。从智能视觉景观、智能听觉景观、智能触觉景观及历史情景去讨论中心商业区中"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的设计策略,并具体给出实施智能体验式景观的技术原理。"智能技术+艺术设计"是建设智能体验式景观的可行之策,通过掌握智能技术原理实现智能体验式景观多元创新,给商业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下载:59 浏览:309

宋晴 何静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改变训练儿童记忆玩具过于单一的情况。以记忆加工模型中原型匹配理论模式识别为背景,总结记忆训练方法对儿童玩具设计的指导作用,将情节记忆应用于玩具的设计中。设计一款基于情节记忆的儿童玩具来训练提升学前儿童的记忆力。以情节记忆为指导进行玩具设计可以为提升儿童记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启示与设计建议 下载:73 浏览:342

陈春戎1 王玮1 王喆2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有轨电车因其技术革新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自法国伊始在世界范围内二次复兴。但是相较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外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追求生态效益与环境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对城市环境关照不足。总结了法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与启示,针对国内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进行分析。提出公园城市环境导向的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建议。为实现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形象进入公众视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公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消费社会下的产品设计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40 浏览:231

王瑞 姚望 《设计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基于让·鲍德里亚符号学理论和艾斯林格设计思想,探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符号化消费现象,分析消费文化以及大众消费心理的转变趋势,强调设计师在纷繁复杂的消费文化现象中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理性地承担起产品设计的社会责任,指出产品设计符号化、部落化的设计趋势,为产品设计在消费文化时代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基于形态分析法的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研究 下载:19 浏览:212

黄佳智 董石羽 《中国设计》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如何运用形态分析法将地域中多个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以深圳地铁车辆为例,结合形态分析法原理,将不同的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应用到地铁车辆造型设计中。通过形态分析法可以将多个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地铁车辆外观造型设计中,形成具有地域性的外观造型方案。通过设计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分析法的现代地铁车辆外观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的新方法。

传统建筑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下载:63 浏览:438

史乃丹 李朝晖 《设计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文章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特点及其艺术表达入手,结合现代设计实例,分析了在现今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更好地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提出利用传统元素的提炼创新,传统构件与现代材料的结合运用及现代空间中传统装饰意境表达等创新方式,发扬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内涵,探究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间的新结合和机遇。

图形符号在地铁站台标识的再设计研究——以成都金沙遗址站台导视系统为例 下载:21 浏览:216

周芹宇 董石羽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对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图形符号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调研分析法,造型特征因子分析法及形状文法。分析图形符号特点与导视系统的辩证关系,把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数据提取文化造型因子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特征因子加入形状文法运算进行再设计。得到以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牌标识为例的站台导视系统牌再设计方案。文章通过探讨导视系统与图形符号关系,以成都金沙地铁站台的标识设计图形为例,优化成都地域性文化特色在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再设计过程及运用,从标识设计层面探究导视系统中图形符号所传达的地域特色文化信息内容及意义。

产品功能组合的儿童推车设计研究 下载:95 浏览:493

荣歆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解决由于儿童推车的使用周期短、需求多样化等特点使人们多次购买童车的问题,减少闲置的儿童推车对家庭空间的占用和资源的浪费。分析儿童对于童车需求的变化,寻找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关联,通过对儿童推车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将扭扭车的功能组合到儿童推车上,达到一个推车具有多种功能的目的,实现推车的"成长"。在功能组合思想的指导下,将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功能结合,得到"成长型"儿童推车,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时间,通过这个设计实践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为其他产品的功能组合设计提供借鉴案例。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24 浏览:203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32 浏览:243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影响下的Art Deco风格 下载:20 浏览:189

唐雨果 万萱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从古代艺术文化的角度分析现代设计风格,阐述并介绍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与Art Deco风格的特征与发展历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与演变过程,同时从图形语言与建筑语言两个层面,结合代表建筑,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Art Deco风格所产生的影响。从现代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于Art Deco风格的意义。重视Art Deco风格的形式特征,对于现代设计在形式的表达与体现上具有重要意义。

仿生元素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 浏览:250

许永生 李丽丽 《中国设计》 2019年12期

摘要:
APP爆发式地增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形中让用户产生了审美疲劳。将仿生元素融入APP交互界面设计中,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加自然的交互体验。文章结合仿生设计的分类方法,将目前仿生元素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结合交互设计的流程和框架,探讨了仿生交互界面设计的流程和概念框架。基于以上研究,设计了一款添入仿生元素的天气APP实例。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融入仿生元素,更易让用户体验到亲切感、趣味性,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

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办公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以“一带一路”川南对外开放发展中心为例 下载:36 浏览:353

周华溢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探索办公建筑与生态环境契合的设计方式。通过分析四川自贡市"一带一路"川南对外发展中心建筑与规划设计,阐述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方式。从建筑规划、建筑立面、环保节能技术等方面剖析建筑园区。同时通过对方案的设计理念、设计要点阐述,详细解析依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设计的办公综合体建设工程。得到办公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方法。该方法对基于生态理念办公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关系演变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322

张英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设计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从前设计时代、现代设计时代、后现代设计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是从手工艺设计(艺术品)到工业设计(设计品)的转变。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原概念的解析以及前期发展历程的梳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当代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运用文献查阅、书籍查阅等方法,得出的结论表现为:艺术和设计虽名词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当代设计时代中,艺术和设计之间的界限正在消解,两者之间存在伪障碍,并且两者的关系出现了趋同的发展倾向。

视觉传达设计与跨学科创新研究 下载:68 浏览:287

陈立民 郝俭俭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浪潮。但传统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并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其学科固有特征,探讨跨学科结合的发展新趋势,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与跨学科创新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多维模式的合作方式,跨学科式创新性学习已成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必然的趋势,也是个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基于人文关怀的住宅式医疗建筑设计探究 下载:85 浏览:458

张禹宁 孙英杰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医疗机构是承担着社会民生健康职责的重要机构之一,医疗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形式。疗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医疗、调养的主要功能,致力于病患健康的辅助恢复。疗养院建筑设计应基于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思考,从治疗和养护的功能出发,有效融合疗养院的情感诉求和医疗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本课题通过对建筑空间功能的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的引入等手法,营造轻松、自然的住宅式疗养院建筑模式,打破常规的医疗机构冰冷、刻板的建筑印象,建立自由、绿色、和谐友好的新型医疗建筑模式。

基于文态环境保护的工矿城镇改造规划研究——以哈密市三道岭镇为例 下载:62 浏览:367

于洋 赵博 严杰 钱玥希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在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如火如荼,资源型城镇却转型困难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众多工矿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态环境保护视角,根据工矿城镇文态环境的丰富内涵及其未被充分重视与保护的现实情况,从认知、实施、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工矿城镇文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以新疆哈密市三道岭镇为例,梳理分析现有文态资源,运用所提策略从规划分区厘清保护范围、功能布局明确保护措施、建筑改造完善保护载体三方面给出措施。为三道岭面临发展路径单一及动力缺失问题提供了可行的特色化改造规划路径,也为同类型城镇规划改造和修补提供借鉴与参考。

数据视角下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 下载:72 浏览:472

陈路松 舒波 孙通亮 《中国建筑》 2020年8期

摘要:
鉴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养老设施的发展规划成为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研究通过网络数据爬取,采用高德地图POI数据,基于GIS空间处理技术及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汇集探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类型、规模、交通可达性、周边医疗设施配置特征及其数据现状,结合成都市专项规划《成都市养老设施规划布局2011—2020》,提出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供需关系与规划策略,以期为养老设施空间分布配置实证研究及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基于景观设计的海绵城市建设公众教育策略研究——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例 下载:68 浏览:479

杨青娟1 来雪文1 杜庆波2 《中国建筑》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问题,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应对相应挑战。公众教育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首先分析公众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景观设计作为公众教育途径的可行性,从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基于景观设计的公众教育内容以及实现公众教育的策略。该文进一步以著名的成都活水公园为例,阐述、分析结合海绵型公园改建和优化过程贯彻公众教育的策略。研究认为重要的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建设项目应注重公众教育策略的运用,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普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