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实践困境研究 下载:64 浏览:428

李鹏飞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二者既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又能促进乡村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乡村多元经济融合发展。随着今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着由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和战略过渡期,但与此同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各类风险逐步积累,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影响了整体扶贫效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理清政府定位,提升扶贫产业选择的科学性、精准性,通过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共赢"式发展体系,加快形成推动产业兴旺的政策框架,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晋中市东部五县为例 下载:61 浏览:398

汪淳1,2 董晓莉3 韩经纬3 《中国城镇》 2020年1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党的十九大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地区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往往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其中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不仅肩负着生态保护的管控要求,还面临着保护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美丽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东部五县乡村地区发展为例,通过三类空间管控与乡村综合指引、精准扶贫与产业振兴、城乡融合与特色重塑三大抓手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路径,为贫困地区和生态保育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对策研究——以贺州市平桂区土瑶集聚区为例 下载:32 浏览:320

吕南辉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1期

摘要:
作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地区,平桂区土瑶集聚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本研究基于平桂区土瑶集聚区的贫困现状,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从主观因素到客观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了其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积极做法,提出聚焦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整合资金激发扶贫开发动力等对策建议。

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浅析——基于广西昭平县的案例分析 下载:78 浏览:509

陈巧文 李月芳 张婕 庞玉梅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试图以广西深度贫困县昭平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例,剖析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视角为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寻求可行之路。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投资现状及对策建议 下载:62 浏览:405

罗谦1 吴晓蓉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1期

摘要:
课题组深入我国西南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后发现,贫困家庭不愿为教育投资的现象依旧大量存在。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该现象集中于教育投资可行能力转化的第一阶段,即"自由的准备阶段"。这反映了贫困家庭对教育功能性活动的价值选择取向。这种选择取向主要受制于公共舆论和社会交往,具体表征为:贫困地区错误的公共舆论导向,使贫困家庭"婉拒"教育投资;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观念冲突的社会交往,使贫困家庭抗拒教育投资。据此,本文提出"推进贫困家庭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变革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将个体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利转化为教育投资的可行能力,从而引导贫困家庭愿意参与教育功能性的活动,促进贫困家庭成员享有受教育的实质权利。

电子商务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研究 下载:89 浏览:1687

田乐 李佳军 褚世洋 《电子商务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的走向大家的生活之中,伴随着我国对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计建设,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也慢慢的发展起来,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中,电子商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贫困地区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我国扶贫脱贫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背境下贫困地区教师发展研究 下载:516 浏览:3553

罗仕坤 《中国城镇》 2021年1期

摘要:
乡村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有赖于乡村教师质量的不断提升,而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质量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十分关注的议题。乡村教师质量的高低是乡村教育能否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但是乡村教师发展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乡村教师自身,还受制于其所处的时空情境以及社会结构性因素的约束。乡村教师对自身定位、所实施之权力的理性化解释,以及在日常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抗拒、怠惰、“混日子”等行为方式往往与社会结构本身及隐伏其后的制度紧密相连。因此,乡村教师发展既有赖于其能动性的发挥,超越乡村时空情境的限制,更有赖于通过赋权,重建其生产与再生产的规则与资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