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中国货币之谜的理论审视与事实佐证 下载:83 浏览:436

唐弋夫1 张国林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货币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线,而"中国货币之谜"是这一主线下的学术热点。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习以为常,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似乎匪夷所思。本文旨在通过透视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的中国现象,跨视域、全视野、多视角下探究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背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依据。研究发现:货币分解理论、资产均衡理论、货币流向理论均能很好地解释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现象,是其理论支撑和逻辑依据;根据这个框架,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资产负债表的事实案例进一步佐证了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并存的应然性与实然性,是其现实支撑与实践印证。为了防范和治理货币超发下的通货紧缩问题,本文建议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金融市场开放性,加快市场竞争完全性,降低社会总体杠杆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政政策不断发生刺激过度现象的原因、机理及对策 下载:55 浏览:342

徐源浩1,2 杜亚斌1 张润驰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中国多年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矫枉过正或过度刺激,其表现是初始财政刺激措施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迫使政府追加刺激,但结果却是刺激过度,政府又不得不采取反向的降温措施。财政政策刺激过度产生的原因与固定资产的短期通货紧缩效应有关。传统理论从供求渠道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通货膨胀效应,得出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就会发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存在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在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会引发短期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这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刺激不足的错觉,促使其加大刺激力度,结果是刺激过度。有必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资产价格、消费支出缩减和短期通货紧缩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