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媒体报道、媒体公信力与债务成本 下载:63 浏览:355

夏楸1 杨一帆2 郑建明3 《当代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首次将媒体公信力引入媒体研究的分析框架,分析媒体报道和媒体公信力对债务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公信力在媒体报道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正面报道能够降低企业债务成本,负面报道则会增加债务成本。企业债务成本随着新闻转载量的增加而下降,报道中含有不明来源的消息会导致债务成本上升,但国有和官方媒体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信力的提升能强化正、负面报道对债务成本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信息中介影响债务成本的研究,对于加快媒体融合,更好发挥信息中介的公司治理作用,促进资源配置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制度绑定”还是“技术溢出”?——外资参股承销商与IPO定价效率 下载:70 浏览:474

郑建明1 白霄1 赵文耀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履行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途径。基于1995-2016年A股IPO公司,本文研究了外资参股承销商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参股承销商所承销IPO公司的定价溢价和抑价率均显著小于境内承销商,且较完善的外资来源国制度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参股承销商对IPO定价效率的提升作用,符合制度绑定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的外资参股比例、发行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外资参股承销商的IPO定价效率产生了差异化影响。本文从承销商国际化的视角拓展了相关研究,同时从IPO定价效率的角度为放松证券市场管制提供了依据。

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70

郑建明 刘天佐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渤海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载体,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对渤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致使渤海存在赤潮频发、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权力运行缺乏多维性,同时作为治理主体的市场和公众未发挥其治理作用。在运用多中心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市场在渤海环境治理中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公众提供具体可行的参与制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