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220

董小丽 曹鹏章 李安 王天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运动黏度测量过程中人工计量时间测定误差大、效率低、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根据采用毛细管进行运动黏度测定的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精确的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摄像头监视和采集整个运动黏度检测的流程,在检测流程开始前先测定上、下2个刻度的位置,然后在监视过程中自动判断液面位置,当液面与2个刻度位置重合时记录时间信息,利用2个时间的间隔测定油品的运动黏度,同时将整个测定流程视频数据上传至数字化信息中心。由实际的油品运动黏度测定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计量准确、测定效率高的特点。

定量与称重相结合的装车系统在轻烃充装中的应用 下载:18 浏览:377

宋志俊 袁智勇 王娟娟 赵鑫辉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安塞油田轻烃生产系统充装站单一使用地衡称重系统,这种充装模式存在损耗大、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研究改造后采用了定量+地衡装车系统,提高了结算精度,装车系统计量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降低到0.2%,实现了充装过程实时监控及的安全、高效、准确地装车目标。

注水泵润滑油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45 浏览:283

周世德1 姚文钊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柱塞式注水泵应用广泛,其对润滑油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规范的用油标准。根据注水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使用的工况条件及运行特点,对注水泵的润滑要求、用油现状及发展趋势、常用润滑油的性能特点等进行分析,发现常用的CD级柴油机油、齿轮油等不适合注水泵的工况要求。而注水泵专用油产品,以其良好的抗乳化、抗氧化、抗磨损性能,满足了油田注水泵润滑系统的特殊使用工况要求。

降低天然气干线计量输差故障率的方法研究 下载:40 浏览:409

王庆 何璇 勾炜 常鹏旭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南部天然气气质构成较复杂,含水量较高,在集气干线末端计量时频繁出现计量故障,导致天然气计量存在误差。从计量管路结构、保温、管径等方面入手,将现有计量装置进行改造。首先改变与仪表和计量装置连接的水平接管位置,改变计量管段结构,增设竖直向下的排污口,增加二次球阀;然后通过电伴热跟管线之间紧密的贴合方式防止冷凝物的形成,实现电伴热加热的最佳效果。改造后的计量装置计量更加平稳、精准,减少了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数量,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26 浏览:338

潘俊宏 刘东海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作为阀组注水井的主要计量仪表,为确保精细注水的应用要求,达到合水油田原油增产、稳产的良好效果,故对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对GLZ型高压流量自控仪示值误差重复性、标准表及系统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计算,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得出合成不确定度为0.61%,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注水单井计量,该评定为以后的校准工作提供了依据。

甲方和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互补性探讨 下载:86 浏览:520

李东海 王辉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在工程建设中,甲方、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都有监督的权利,但三者之间所处的位置、质量职责、关系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三者的监督权利、监督方式、监督优劣势分析表明,甲方和工程质量监督站具有明显的质量监督互补性,甲方可以补充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不足。甲方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信息技术的管道焊接质量控制 下载:56 浏览:293

朱文涛 章占强 刁海胜 刘彪 雷毅 仵中卫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3期

摘要:
为提升油田管道焊接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将管道施工中的焊工、管道焊缝、焊口无损检测等信息一一对应记录在所开发系统中,系统自动生成焊工信息二维码、焊缝信息二维码,自动汇总评价焊接质量并对焊工进行动态评级,为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提供了快速的焊工身份核实手段,实现了焊接质量责任追溯与焊工焊接水平的科学评价,倒逼焊工提高质量责任意识。

市场化队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32 浏览:448

刘智睿1 王姗姗1 高翔2 高勇3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长庆油田的发展,井下作业工作量越来越大。为适应油田大发展需要及服务低成本开发战略,随着油田改革的深化,油田井下作业市场引入民营队伍,由此产生了市场化的井下作业队伍。在井下作业队伍管理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降低井下作业风险,提高井下作业质量。通过对长庆实业集团井下作业市场化管理实例的分析,探讨了提升井下作业管理水平的方法。

抽油机减速器润滑剂的选用 下载:24 浏览:334

贾品元1 雷璐娟2 罗海强1 刘敏3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分析了抽油机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环境特征以及常用流体润滑剂CKC150、15W/40CD、HM100等产品的使用特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系统讨论了抽油机减速器的摩擦、磨损特点、润滑特点以及对润滑剂的性能要求,探讨了润滑油和半流体润滑剂这两类抽油机减速器用润滑剂的质量规格、温度适应等级、黏度等级的选择依据和方法。指出半流体润滑剂是能够更好满足抽油机减速器长期野外作业特殊工况要求的润滑剂产品。

提高石油评价井低压易漏多油层段固井质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42 浏览:311

谢建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长庆油田评价井的主力油层上部还有多个低压易漏油层,用正常密度水泥固井会造成漏失;用低密度水泥封固由于水泥石胶结强度不高,无法对其进行后期评价,有可能造成潜在的油气资源被忽略。低密高强固井水泥浆体系将表面积比水泥颗粒大的超细外掺料颗粒镶嵌于水泥颗粒形成的空隙中,增加了浆体的堆积密度,也就是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及致密性;同时高效早强剂能促进水泥快速水化反应,激发减轻外掺料及超细材料的活性,提高水泥石强度。在评价井试验15口井,试验井段长度400~900 m,经变密度声幅测井证实,井段优质率超过88%,试验井优质率100%。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下载:80 浏览:428

王桂芳 崔亚莉 刘文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压力容器是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特种设备。为确保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安全可靠,结合企业实践,明确建立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阐述企业如何建立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实施要点,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油田稳流配水阀组注水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研制与应用 下载:81 浏览:417

朱荣军 郭绍忠 刘辉 郭小凡 杨筱珊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现阶段精细注水管理中,注水井场主要依靠注水流量计实现注水量的控制和准确计量,加强注水流量计校准工作是保障注水计量的基础。传统方法是采用离线标定装置校准,存在占用场地大、不易操作、作业区送检程序繁琐、校准周期长,影响生产等问题。介绍了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的研制和现场试验,该套装置校准准确、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解决了固定校准装置存在的弊端。

一种基于RBAR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 下载:45 浏览:313

赵柏山1 李嘉欣1 陈瑜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动态变化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时,选择适当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目前已经有多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被提出。针对RBAR速率自适应算法需多次发送RTS/CTS控制帧浪费网络带宽这一缺点,提出一种改进速率自适应算法。改进后算法兼容IEEE802.11标准,通过监测系统吞吐量的变化,判断是否发送RTS/CTS帧更新传输速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吞吐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可以通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

用于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80 浏览:439

任秦博1 王景平1 杨立2 李翔3 王学川4 《新材料》 2020年2期

摘要:
作为物联网的触角,传感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在人体穿戴实时监测、机器人仿生皮肤、医学健康跟踪、运动肢体捕捉以及生产振动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是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最常用的应变传感核心材料,具有柔性好、应变检测范围大以及成本低的优势。但现有的基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传感器普遍存在迟滞明显、线性度低、导电网络稳定性差的缺点,此外对于某些复合材料在应变过程中的导电机理阐释也存在缺陷。因此,近年来诸多学者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不同导电填料的特性、聚合物本身特性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解释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方面,目前多采用渗流理论解释其导电过程。目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所用的导电填料主要分为碳系导电填料和金属系导电填料两大类,由于碳系导电填料的导电稳定性好、价格低,是目前使用的主流。而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基体主要分为硅橡胶、天然橡胶以及聚氨酯三大类,硅橡胶主要用于小应变、高灵敏度传感器,天然橡胶主要用于大应变传感器。而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填充式、夹心式、吸附式三种,填充式的传感器应变范围较大,而夹心式和吸附式传感器应变范围相对较小。本文对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导电填料、聚合物基体以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展望了柔性应变传感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气田井场植被恢复区域植物种类优选研究 下载:82 浏览:496

同霄1,2 马国伟1,2 朱妍1,2 蒋继辉1,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植被恢复是油气田开发区域井场生态恢复的基本措施之一,植被恢复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恢复区域适种的植物种类。在调查苏里格气田井场周边乡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影响井场植被恢复的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植物优选的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到备选植物的适种程度排序,结果表明,沙蒿和赖草2种植物最适合苏里格气田井场种植。

苏里格气田气井最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图版 下载:43 浏览:461

尹涛 李志超 王俊 张波 但霞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单井产量低,低产井比例已超过生产井数的60%,为了弄清气井开发效益现状和效益开发的界限,基于气井生产指标和实际财务数据,评价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通过静态法评价了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动态法评价单井内部收益率达到6.0%时预测对应气井年产气量,求取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回归建立了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关系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静态瞬时值,随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气价以及开井时率的变化而变化;②若直井建井投资800万元/口、水平井2 400万元/口,反算达到内部基准收益率6.0%时,对应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分别为1520×104m3、4 450×104m3;③所建立的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图版,可以指导气井效益预测和气田效益建产,若致密气补贴能达到0.2~0.3元/m3,预测气田中23.6%31.2%的Ⅲ类井将转为效益开发。

三嗪溶液脱硫新工艺在长庆气区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65 浏览:22

薛岗 葛涛 杨恒远 蒋成银 郑欣 何蕾 冯波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三嗪溶液脱硫应用机理,准确掌握三嗪溶液的硫容、最佳反应温度及适用的H2S浓度范围,为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技术提供有益参考,以在长庆气区苏里格气田低潜流量天然气井场和站场进行的三嗪溶液脱硫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小试、井场和站场3种新型液体脱硫装置中的应用,分析了三嗪溶液的现场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嗪溶液脱硫具有硫容高、脱硫迅速、无需再生、脱硫产物无毒、可直接回注地层等优点,在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②研发了小试装置测试了8种不同配方三嗪溶液的硫容,研发了井场和站场三嗪液体脱硫装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③三嗪溶液脱硫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苏里格气田边远下古生界气井及集气站的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随着应用逐渐规模化以及配方技术进步,其成本逐步降低、硫容逐步提高,未来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致密砂岩储层“四性”特征及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确定——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1段为例 下载:68 浏览:472

叶超 刘宏义 李传浩 高伟 李庆峰 潘乃豪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要: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以下简称"山1段")气藏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主力气藏,为了研究山1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含气性特征,即"四性"特征,明确"四性"关系,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为优化试气层段及储层改造参数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效果。以岩心分析资料、岩心孔隙度、岩心渗透率、测井参数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法、密闭取心法、核磁共振实验法等手段,通过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储层的"四性"特征并指出了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山1段含气储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②电性参数下限值分别为电阻率30Ω·m,声波时差206μs/m,密度2.59 g/cm3,泥质含量15%;③物性下限值分别为渗透率0.36 mD,孔隙度4.1%,含气饱和度46%。结论认为:①山1段砂岩物性较差,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②"四性"特征相互关联,岩性特征是"四性"特征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电性、物性及含气性特征;③对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分别进行验证,精度高,取值合理;④以确定的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预测试气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符合率高,能满足开发需求;⑤目前陇东地区天然气处于开发初期,物性下限值对于储层改造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开发进度及时调整优化。

两级同步回转压缩机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393

刘鹏超1 贺宇晖2 王志刚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出现气井携液能力下降、井筒积液排出困难现象,导致复产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结合同步回转压缩机气液混输的特点,采取两级增压,对积液井实施连续气举、增大生产压差、排出井筒积液的排水采气工艺;以气井流入、流出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排水采气机理;分析了气井在压缩机连续气举工艺下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适用性、经济性及同类工艺对比四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提出了压缩机装置以"高压力、大排量、高度集成"的思路继续优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中后期稳产提供了有效思路。

油田电力故障抢修路径方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903

王军1 刘海鹏2 鲁明2 《电力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中国经济急剧增长的步伐,电网的规模持续扩张,其结构愈加复杂,因此对于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人们有了更高的期望。为了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以及电压合格率,有必要加强对设备的细致维护和检查,以便及时识别并消除潜在风险,从而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并减少停电时间,以便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电力。因此,制定出科学且合适的计划以及组织开展各类修理活动成为了关键的研究议题。在油田的电力系统操作过程当中,任何出现的问题都可能造成电力网络的完全失效。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