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86 浏览:484

辛宗斐1 吕晓1,2 彭文龙1 牛善栋2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为探寻近年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主要中文学术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①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强调投入-产出效益,内容以农业集约经营的现实意义、农业目标、实现途径等理论为主;随着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基于多种模型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围绕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空间差异、驱动机制、政策调控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其研究内涵。②微观尺度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农户主体的经济效益,区域尺度则表现为社会经济、耕作制度等,且各省市间驱动力差异性显著。③基于国家、省域层面的大尺度与地市、县域中尺度研究较丰富,农户、地块微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区域间分布不均。④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研究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下降。未来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应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探索新模型、新方法,以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集约化等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生态宜居视角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下载:76 浏览:490

朱永明 李葛 张慧 赵丽 《中国土壤》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基于生态宜居的视角,以河北省昌黎县东北部3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障碍诊断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障碍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分值偏低,等级较低。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情况总体差异不大,土地利用情况趋于一致;(2)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宜居建设水平一般;(3)影响30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为容积率、绿化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人均纯收入和宅基地用地率;(4)基于生态宜居的视角,采用综合指数法及障碍度模型对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进行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多风井风网集约化生产通风系统调整技术探究 下载:86 浏览:440

陈亚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分析了岳城煤矿集约化生产期间通风系统调整的主要技术内容及研究方案,提出了风网结构优化调整方案及主回风井封闭或变进风井过渡时期的改造方案,以满足未来副回风井供风区域生产的需要。

企业集团物资及服务集中公开招标采购集约管理与实效 下载:72 浏览:497

王晓路 钱兰 杨小雄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期

摘要:
能源技术装备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倒逼企业内部挖潜、转型升级。物资及服务采购领域腐败问题多发,迫切要求国有企业改进内控机制,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营责任。本文探讨了某国有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以"集中、公开"为基本要求,以"招标"为主要手段,以企业集团和二级企业两级招标中心和采购中心"两级平台"为运行载体,推进物资及以外委外协为主的服务采购的集约管理,建设"集中、高效、透明"的集中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阳光、公平、共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形成"分权、实时、嵌入"的采购业务监督体系,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实施和取得的实效。

资源税的改革与立法——从主导目的到税制协调 下载:62 浏览:451

叶金育 《法学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不论是《资源税条例(草案)》,还是《资源税暂行条例》,也不管是《资源税法(征求意见稿)》,还是《资源税法》均未创设立法目的条款,也未能明示资源税的课税目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多规范性文件却供给了多元且时有冲突的资源税设立之目的。鉴于资源税法的政策法事理、资源行为税的事物本性和特定目的税的机理特性,在未来资源税改革与立法时,有必要参酌特定目的税二元机理构造,增设目的条款,明确"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的的主导地位,列示财政收入筹集和纳税人权利保护目的的附随位序,并以专款专用制度为主导目的保驾护航。唯其如此,资源税之目的变迁规律才能得到尊重,科学规范、便于操作、易于接受的资源税法文本方可呈现,各资源相关税制才能相互界分,彼此驰援,从而助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上海市郊区集约化供水回顾与思考 下载:88 浏览:470

刘素芳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上海市郊区集约化供水的推进历程,全面梳理集约化供水的工作成果,呈现水源集中保护、水厂布局优化、水质全面达标的郊区供水格局,并立足本市供水现状,对目标全球卓越城市直饮水目标,对上海市郊区供水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以期为优化高效的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墨西哥反倾销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启示 下载:47 浏览:434

张振宇1 张燕2 车翼1 《管理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00—2012年中国海关数据和世界银行反倾销数据,研究了墨西哥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由集约边际效应(企业平均出口产品数下降)和广延边际效应(出口企业数下降)所共同导致。抑制效应具体表现如下: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和贸易中间商受反倾销措施后更有可能退出墨西哥市场;对于留存企业,反倾销会使得涉案产品价格显著上升;消费品在受到反倾销措施后价格调整幅度明显弱于工业品。总体上看,墨西哥对中国反倾销措施并不存在显著的转移效应。

大牛地气田丛式小井眼集约化钻井技术 下载:67 浏览:479

张辉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探索国内致密低渗透气藏集约化提速降本技术,以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丛式井组和简化井身结构集约化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丛式小井眼集约化钻井技术并进行了应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丛式井组节约了土地,缩短了搬迁周期,整拖式"井工厂"作业模式适用于大牛地丛式定向井组的应用;②小井眼钻头切削面积缩小了22.46%~23.53%,套管尺寸缩小了18.18%~20.78%,利于提速降本;③五刀翼PDC钻头中心部位和后排齿设计锥形齿,提高了破岩效率,1.25 g/cm3低密度水泥浆体系降低了固井施工压力5.5 MPa,保障了小井眼一次全返固井;④现场试验19口井,4个井组,固井优良率达100%,平均搬迁时间缩短了54.49%,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24.54%,机械钻速提高了15.04%,降低了废弃物、水泥浆和套管费用,节约了征地、钻前、搬迁等费用。结论认为,丛式小井眼集约化钻井技术能够推动大牛地气田致密低渗透气藏钻井大幅度提速降本,为国内致密气藏钻井降本增效提供了借鉴。

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下载:64 浏览:484

唐辉 陈松林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为明晰福建省近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时空分异特征,在构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市辖区2008~2017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引入变异系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10年间全省整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不明显;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类型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略呈扩大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北部非沿海地区。

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下载:72 浏览:472

邱玥 付保红 梅状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为科学地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趋势,以玉溪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在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玉溪市中心城区集约利用度呈现出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外递减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集聚效应;从全域空间分析看,各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居住功能区相关性最强,其他功能区最弱;从局部空间的角度来看,集约度的分布既存在空间聚集性又存在空间异质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52 浏览:411

石先 罗章卫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集约化农业成为大势所趋。结合集约化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基于种植因素、肥料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四个大方面17个驱动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权综合指数法、相关性分析法识别出作物类别A13、化肥总施用量A24、地形坡度A32、土壤砂粒A35及植被覆盖率A43为集约化种植区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我国集约化种植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基于集约利用的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潜力测算 下载:80 浏览:489

孙秀春1 付保红1 邱玥1 张翊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探索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挖潜能力可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潜力、改进方向及挖潜路径。在玉溪市中心城区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基础上,从全面改造和现实条件改造两个角度进行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测算,划分潜力分区,配置挖潜时序,并为后续土地利用及挖潜方向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挖潜空间较大,基于全面改造的绝对规模潜力为1 213. 63 hm2,经济潜力为6 435 914. 89万元,基于现实条件改造下的绝对规模潜力为113. 96 hm2,经济潜力为540 229. 18万元,可节地率为2. 94%;各功能区挖掘潜力差异过大,居住功能区可挖掘规模潜力及经济潜力在6类功能区中居绝对主导地位,根据潜力时序配置方案应优先在居住功能区分阶段开展挖潜工作。

淮海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转型耦合时空格局 下载:90 浏览:499

尹倩倩 仇方道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耦合模型,深入分析了2000~2015年淮海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转型耦合关系及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沿京沪和东陇海铁路呈轴线分布;(2)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同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3)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状态沿"勉强协调→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线路逐次提高。空间上,呈以徐州为中心,沿京沪、陇海形成"+"字区域格局。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耦合协调度未体现出一致性且不同城市的差异性显著。

地域性、集约性、开放性——方志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下载:66 浏览:480

吕永 康玉 潘亮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方志馆是展现地方文化的建筑载体,当前,正处在方志馆建设的重要转型期,探索方志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对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以方志馆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对方志馆发展历程和最新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回顾方志馆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方志馆的发展趋势及设计重点。以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为例,分析其主要设计策略,最后总结出新型方志馆建筑设计的新趋势——地域性、集约性和开放性。

水利工程建设用地难的问题及集约用地思路 下载:17 浏览:1035

李婷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水利工程是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模和使用方式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尽管当前我国国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着耕地面积少,耕地、农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占地面积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使得土地利用矛盾愈发凸显,加之,水利工程建设暴露出的投入不足、粗放经营、土地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进一步增大了用地、征地难度,因而,就要大力倡导开展集约用地,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储备情况,制定合理的集约用地措施。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用地难题,之后对水利工程建设集约用地思路进行了研究。

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模式研究 下载:54 浏览:558

董恩 《材料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环境复杂性、建设周期较长、投入资金较大等特点,因此,其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增加。而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但是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相应物资质量对于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探讨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下载:152 浏览:1564

陈兵 《土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亟须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基础上,提高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做好利用评价,尤其是对开发区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评价和对策建议进行详细阐述,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和土地利用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通信无线基站建设的集约化施工探讨 下载:67 浏览:878

俞世斌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4年5期

摘要:
人类文明发展更新的进程中,通信技术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性技术,极大地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与支撑。社会生活对通信技术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其中无线基站便是这一进步的显著象征。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分析 下载:273 浏览:2790

魏金戈 《土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生态功能变化及环境压力增加等方面,揭示了集约利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及其生态后果,为可持续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建议 下载:285 浏览:3013

李继涛 《土壤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土地集约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