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
下载:151 浏览:2039
郭俊峰 罗晓菠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7期
摘要:
露天煤矿开采形成的排土场等废弃地是一类特殊的受损生态系统,且受损程度已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承受限值,必须采取人为干预或辅助使其结构和功能逐渐恢复完善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科学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过程中,应以演替理论、限制因子理论、生态适应性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种群密度制约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等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土壤改良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土壤种子库技术、景观生态恢复技术以及生态监测等技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露天煤矿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露天煤矿在进行土地复垦工作时应当持有生态学视角,以待复垦矿区植被复原与地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利用生物工程恢复矿区受损的生态格局,以采矿剥离物为基质配制重构土壤,因地制宜进行土壤改良,恢复土壤功能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在土地复垦中更强调土壤功能的提高与生态功能的恢复,注重景观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