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江泥石流流域高速公路的选定线及高程控制 下载:36 浏览:493

邹献华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研究分析了区域内水文和泥石流对高速公路选定线的影响及评价。根据相关泥石流报告数据及沿线水文资料,确定泥石流区域路线的高程控制条件及计算方程式,推算泥石流淤积河床段路线高程,为泥石流区域高等级公路选定线及高程控制提供计算依据。

小江泥石流流域高速公路的选定线及高程控制 下载:0 浏览:511

邹献华 《数学应用》 年期

摘要:
研究分析了区域内水文和泥石流对高速公路选定线的影响及评价。根据相关泥石流报告数据及沿线水文资料,确定泥石流区域路线的高程控制条件及计算方程式,推算泥石流淤积河床段路线高程,为泥石流区域高等级公路选定线及高程控制提供计算依据。

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建立方法的探究 下载:62 浏览:445

屈文强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区,需要借助控制测量网进行详细的勘测设计。但是,在山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构建时,往往面临着高等级的平面以及高程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因地形复杂多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程测量作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构建的核心环节,可以联合测量高等级控制点以建立逐级的平面控制测量网和高程测量网,从而达到高速公路规范设计标准要求,基于此,对控制测量网的建立方法进行了探究。

基于沉降区域轨道交通桥梁徐变监测探讨 下载:60 浏览:453

吴春开1 庄佶1 丁胜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采用预应力桥梁,桥墩沉降对桥梁变形造成的影响很小,而桥梁徐变引起的质量事故比较突出,为此桥梁徐变观测也越来越成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点。通过穿越沉降漏斗区域桥梁徐变变形实例,分析在漏斗区域已知基准点选埋及桥上高精度基点引测方法,应用精密水准观测徐变监测点的沉降量。对桥梁徐变监测,得到徐变监测变形量,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桥梁施工进度。同时,监测数据可进一步验证设计预拱值是否合理,为后续同类桥梁建设积累经验。此外,监测徐变高程系统宜与轨道交通一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监测验证了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等是合理可行的。

顾及地形梯度变化特征的DEM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实例研究 下载:51 浏览:411

滕敏1 赵明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以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顾及变量梯度变化特征的DEM构建方法,将地表高程的梯度变化方向融入到HASM方法中的高斯方程构建中。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EM无论是从高程精度还是形态精度都优于对比方法。构建的DEM高程数值误差的绝对值最大值、平均绝对值误差、均方根误差等指标均低于对比方法,同时该方法构建的DEM高程误差的空间分布更为随机,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地稳健性,受数据质量、地形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构建的DEM生成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偏差最小,生成的山体阴影与参照DEM生成的山体阴影相似度最好,表明构建的DEM具有更好的形态精度。本研究对复杂地形区域的DEM构建及应用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规则格网DEM的水库库容快速计算 下载:62 浏览:445

施春荣1 袁伟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水库库容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参数,水库库容计算的成果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DEM法计算水库库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ArcGIS软件,采用规则格网DEM法能快速有效地计算水库库容,对作业原理及流程做了详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自带的图形化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将此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数据通过流程化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计算可能产生的错误。同时,通过Modelbuilder构建的工具可以在不同库容计算工程中重复使用,在类似工作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全站仪整体检定方法研究 下载:80 浏览:493

陈小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全站仪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测绘实践中,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及器件老化等原因,导致全站仪的参数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必须对全站仪进行检定。国外常用的方法分为对全站仪的每个参数单独进行检定的分项检定法,对全站仪坐标输出值进行检定的整体法;国内大多采用分项检定法,很少涉及全站仪整体检定问题。以德国波鸿应用科学大学提出的全站仪整体检验方法(简称Bochum法)为蓝本,介绍了全站仪整体检定法:首先建立全站仪整体检定场,用高精度全站仪TC1201确定检定场目标的坐标,以徕卡TS02全站仪作为检定对象,介绍了全站仪整体检验方法的实施过程,并最后给出了最终检验结果。

山地地震勘探中野外静校正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下载:57 浏览:379

喻兵良 刘玉红 解建建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以山西沁水地区煤层气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为例,对比分析三种静校正方法应用效果,认为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方法在山地地震勘探中解决静校正问题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但由于两种方法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适用条件,在资料处理时需针对不同勘探区的浅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和初至波复杂程度对这两种静校正方法进行选择或组合使用。

云南高鲁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分析 下载:50 浏览:433

段霄 王平 朱妙园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就高鲁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地貌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为山地,以中起伏亚高山(42.43%)为主,其次是中起伏中山(34.89%);河谷切割深,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发育;平均坡度23.4°,以较陡坡(32.58%)、陡坡(25.86%)为主;半阴坡(26.61%)和阳坡(26.43%)的面积略高于阴坡(24.58%)和半阳坡(22.15%);平均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为0.532,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各片区起伏高度差异小,基本地貌类型、坡度、坡向的构成,剥夷面级数和HI值存在明显差异。

EGM2008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应用分析 下载:68 浏览:476

王正亮 薛荣军 南城 杨军 孙哲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传统水准测量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常规GPS测高技术多基于单纯数学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为获取正常高,提出了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以某铁路线路控制为例,使用二次曲面、三次曲面和EGM2008+三次曲面三种拟合模型在平坦和山地地区试验,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较单纯,数学模型效果更优,能够满足常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尤其在重力异常变化剧烈的山地测区仍能获得拟合精度高,残差更稳定的结果。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可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检核和参考。

等高线内高程点检查软件开发与实现 下载:74 浏览:478

刘小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数字化地形图成果一般采用DWG成果格式,高程点和等高线匹配度检查工作主要采取人机交互或人工检查为主的方式进行,检查速度慢、错误率高。以福建省测绘院绘制的某地区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区域高程点检查工作为例,通过对高程点、等高线匹配特性以及AutoCAD数据文件地物组码表构成内容的分析改进了检查方法。在AutoCAD平台上运用Visual LISP进行软件二次开发编程,该软件较好解决了等高线区域点线矛盾的质量检查难题,使质检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福建省测绘院数字化成图质检工作中,该成果为其他相关的测绘单位的数字化质检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基于Python的CNSDTF-DEM格式转换研究 下载:56 浏览:448

郜鲁豪1 徐旌2 曲洋1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CNSDTF-DEM格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明码方式编码,可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查看,目前暂无通用工具实现CNSDTF-DEM到其他格式DEM的转换。采用Python可遍历文件目录,读取单个DEM文件内信息,将高程信息转换为二维数组,采用Arcpy提供的NumPyArrayToRaster函数实现CNSDTF-DEM格式到其他格式栅格文件的转换,在工作中直接应用,简化工作流程。

基于数字高程的林地小班坡向、坡度级、海拔因子更新 下载:55 浏览:385

于浩然1 张骁1 张雪莹1 巩佳琪1 李长华2 《林业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数据构建了TIN数字高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构建了林地坡向、坡度级及海拔因子图层,最后利用空间连接工具对林地小班与各立地因子进行空间连接,生成具有相应立地因子字段的林地小班数据库矢量图层。

太子广场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测量做法 下载:69 浏览:375

李建功 白晋合 郝学峰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深圳太子广场超高层结构施工测量中,在充分了解、掌握外界因素对测量偏差影响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纠偏措施,保证了测量精度。通过对精度进行修正,克服偶然偏差对精度的影响,确保了施工有序进行。

基于ArcGIS的场平工程土方运输路线研究及应用 下载:62 浏览:446

向虹宇1 李大华1 邵先锋2 徐子方2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使用古泉换流站"三通一平"工程现场实测数据通过不规则三角网(TIN)建立该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从计算原理及实现步骤探讨ArcGIS在明确填挖方区域,场地平整及土方临时运输路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rcGIS模拟地面仿真度设计优化路线平整土地更快速高效。

DEM不同分辨率对地形因子提取的不确定性 下载:94 浏览:519

玉院和1 王金亮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地形因子的提取对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形因子计算和分析,为以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ASTER GDEM V230m数据,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研究区,提取该区的坡度与坡向等地形指标,分析不同分辨率(30 m、60 m、90m、120 m)下的地形因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降低,隆阳区坡度向中等级坡度集中,陡坡区域缩小,即坡度从集中在35°45°区域向≤5°和15°25°区域集中;不同空间分辨率对坡向提取也有不确定性的变化,但影响程度没有坡度大。因此在土壤侵蚀等模型中对地形因子进行估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分辨率的影响。

倾斜摄影与三维激光扫描在实景三维测绘中的探讨 下载:118 浏览:1872

沙海龙 《光电子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三维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测量新型测绘技术以高效率、高精度、全要素、自动化、低成本脱颖而出,逐步在大部分测绘场景中替代了碎步测量等技术成为获取测绘数据的主要技术手段,使城市建设、审批、管理、决策、改造的依据数据由二维矢量数据升级为实景三维数据,提供了丰富全面、直观可视的数据信息。本文主要分析倾斜摄影与三维激光扫描在实景三维测绘中的探讨。

三角高程测量在核电安装过程中的新用法 下载:85 浏览:904

周涛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9期

摘要: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测量精度和提高作业效率,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三角高程测量在核电安装工程应用时呈现出的局限性,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三角高程测量在核电安装工程中的一种新用法。

高速公路隧道GPS控制及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下载:95 浏览:1024

李磊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5期

摘要: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因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需加强建设中的施工量测和变形监测。 本文以具体工程建设为例,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中GPS控制及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探讨,并提出关键监测技术要点和具体应用范围,以供参考。

鞍山数字城市测绘工程控制网测量技术分析 下载:251 浏览:2381

马畅克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2年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鞍山数字城市测绘工程控制网的技术分析,论述了已有技术资料利用的合理性;城市D、E级GPS控制网和三、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布设的科学性,阐明对控制网精度以及高程联测等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把控的必要性,确保数字城市数学基础真实可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