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LNG槽车公路横向稳定性研究现状 下载:33 浏览:419

游赟1 李梦莹1 梁平1 丁克勤2 孔松涛1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由于液化天然气(LNG)槽车运输的特殊性和高危险性,研究槽车的横向稳定性对降低槽车事故风险十分重要。阐述了影响槽车横向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路面环境、道路工况、装载状况、车辆自身状况和外界导致的外力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公路行驶LNG槽车横向稳定性侧翻和侧滑预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LNG槽车实时定位、监测、分析及预警的优势和重要性,并指出槽车在途实时监控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LNG罐式集装箱的发展及应用 下载:44 浏览:261

刘英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LNG)的主要特性,国内LNG新能源的使用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对运输的载体LNG罐箱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尤其是LNG罐箱在设计、制造方面的各项要求,并简要阐述了相关标准中关于罐箱的条款,以便设计人员在进行罐箱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优化。

低温(LNG)单层绝热储存压力容器的研究 下载:38 浏览:299

岳国畅1 于雁云2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简述了单层绝热船用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储存压力容器的选材及结构设计情况,并对动载工况下的设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可为今后类似产品的设计和选材提供参考。

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对比分析 下载:89 浏览:496

侯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工艺管道是LNG接收站工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对LNG接收站意义重大。管道试压是对管道材料、施工质量及完整性进行综合检验的关键工序,是确保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最后一环。鉴此,从工艺管道试压方式、试压介质、试验压力、稳压时间4个方面对GB 50235—2010、ASME B 31.3—2018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执行与修订提出了建议,对后续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及有关标准的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镍基焊条合金元素对LNG储罐焊缝强度和塑性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452

董建涛1 王帅2 武钰栋2 李洋2 相茜3 赵硕1 罗震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国产9Ni钢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强度和塑性不能同时达标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Nb、Cr、Fe、Mn等合金元素与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相关性;又采用决策树模型研究了合金元素的浓度对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Nb元素在一定含量内可以提高熔敷金属的强度和塑性;Cr元素对熔敷金属的塑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声发射技术在LNG储罐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探索 下载:40 浏览:413

张锐1 丰学工1 张文庆1 王艳杰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3期

摘要:
LNG储罐是储存液化天然气的重要设备,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加强定期检验检测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LNG储罐运行安全的主要手段。由于LNG测。结合LNG储罐的结构特点及服役特征,对其潜在的损伤和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将在线、动态的声发射技术应用于LNG储罐的监测,并通过理论可行性分析和现场检测应用实例,对该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和验证。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可以监测到LNG储罐内外壳运行过程中的微损伤信号,能有效地应用于LNG储罐的监测和评价。

LNG联合循环电厂燃料深度利用的分析与研究 下载:72 浏览:495

吕敏 杨小军 梁珊珊 夏开君 陶健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7期

摘要: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是当今世界上发电效率最高的电厂,LNG不但可以作为联合循环机组的燃料,还可以作为燃机进气冷却的冷源。本文介绍了联合循环电厂发电原理,通过热量平衡和联合循环变工况计算,分析了LNG燃料冷能用于进气冷却的可行性,影响进气冷却效果的因素,以及LNG冷却对整个机组出力和效率的影响趋势,为电厂进一步评估机组调峰能力提供依据。

焦炉煤气制LNG废气产生及防治分析 下载:56 浏览:459

田茂林 《中国设备》 2020年4期

摘要:
对焦炉煤气制LNG联产合成氨工艺产生废气环节进行分析评估,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火炬燃烧废气以及LNG装车、液氨装车以及LNG和液氨生产装置区各种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将废气产生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满足环保要求。

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利用 下载:31 浏览:325

王超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朗肯循环冷凝温度的降低,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均有提升;随着循环水温度的提高,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都将提高,而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减少,但二者总的输出功率降低幅度不大。

华南某地区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初期调峰方案比选 下载:76 浏览:448

宋存永 朱建鲁 宋晓丹 杜翰 杨路路 曹学文 《天然气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为了满足华南地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某长距离输气支干线用户的月调峰需求,根据管道设计初期的工程实践情况,充分参考国内输气管道建设经验,从调峰能力、建设投资、技术成熟度的角度全方位对比了输气管道末段储气调峰、LNG调峰和气田调峰等3种方案。比选结果表明:①输气管道末段储气调峰经济成本低,但管道末段储气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工程调峰需求;②LNG调峰从技术和设备能力来看能够满足需求,相关流程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但前期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不具备经济性;③气田调峰方式会对气田开发带来负面影响,但其成本低且通过科学有效的调峰控制方案能够减少不利影响。综合比选后,结论认为:采用调峰能力强、经济性优、安全可靠的"气田调峰+管道末段储气调峰"作为管道建设的调峰方案能够满足管道天然气用户的调峰需求。

大型LNG接收站新型仓储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下载:59 浏览:449

孔令海 江路 《天然气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LNG单位质量或体积热值能真实反应LNG中各组分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值;不同产地LNG因组分不同气化率和热值有较大差异对下游用户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解决产地不同的进口LNG组分、气化率、热值不同对下游市场用户带来的问题,结合珠海LNG接收站运营管理实践,利用LNG的特性,探讨LNG接收站新型仓储运营管理模式可行性,通过生产实践新型仓储模式能够满足下游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有效缓解不同产地LNG品质对用户带来的影响,拓展了贸易市场,为接收站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践研究认为:①LNG接收站可以实施不同组分的LNG分开仓储生产模式;②不同组分LNG分开仓储有利满足下游不同市场需求并能促进市场发展;③采用LNG不同组分分开储存方式便于接收站开展精细化生产;④分组份仓储生产模式是对传统接收站生产工艺和操作模式的探索和升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竞争力。

LNG储罐桩基施工优化及质量控制措施 下载:65 浏览:466

李俊 朱海山 叶忠志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LNG低温储罐已经发展成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最关键的装置之一,其对储罐基础的综合承载力要求很高,如何有效保证储罐基础施工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漳州LNG项目储罐基础采用冲孔锤式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中钢筋笼制作、泥浆性能控制、冲孔锤式钻机操作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分析了影响桩基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桩基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以及常见技术问题的预防对策。对工程桩进行了声波透射检测、低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显示760根工程桩完整性类别均为I类和II类,竖向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此桩基施工过程的优化设计措施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

广西车用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下载:35 浏览:449

于智博 王莅 张彦 左玉梅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广西车用天然气市场前景巨大,有必要加强市场调研并分析需求潜力,制定相应推进措施。分析了广西自治区车用天然气市场现状,推进车用天然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广西政策与管网现状,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对车用天然气自2018-2022年的用气量进行了测算了,评估了其经济环境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推广车用天然气的措施建议。

LNG接收站高压泵加级研究 下载:66 浏览:378

王卫晓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满足不同时期LNG接收站的外输压力需求,LNG高压泵通常采用拆级设计,远期应用时通过增加叶轮的方式达到更高的外输压力,高压泵加级直接影响整个接收站的运行安全。介绍了美国EBARA生产的高压泵的结构及设备组成,详细说明了高压泵加级各阶段的施工过程;总结了高压泵加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高压泵提泵前的吹扫控制,提泵,泵盖拆解,泵运输,在高压泵车间内的拆解、检查及叶轮装配,高压泵回装及氦气检漏;强调了高压泵加级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研究成果对LNG接收站高压泵加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山东LNG接收站冷能空分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下载:54 浏览:349

张大伟 胡超 王敏 田东 《天然气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LNG蕴含大量高品质的冷能,在LNG接收站中将其直接释放到海水中会造成冷能严重浪费。为实现冷能充分利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认为山东LNG接收站应充分利用LNG冷能建设冷能空分装置。通过对国内外冷能空分装置情况的简要介绍,充分对青岛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市场供需、投资、价格、产品竞争力风险分析,认为建设冷能空分装置的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风险是可控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政策,并对建设冷能空分装置的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作了详细的阐述。

不同模式下的LNG转运站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67 浏览:333

马政宇 王一景 林田 范硕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全国多地LNG点供项目的崛起,市场对LNG液态供应的需求也大幅上涨,如何开发一种经济、灵活及便于推广的LNG转输技术,是能源企业适应市场、应对竞争的迫切需要。为此,从技术流程、投资、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对4种建设模式下LNG转运站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形势,提出LNG转运站的发展的相关建议。

LNG接收站外输管网充压和泄压的动态模拟计算 下载:76 浏览:453

贾保印1 胡本源2 贺永利2 宋媛玲1 许洋1 田海星2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LNG接收站外输管网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流程模拟软件HYSYS Dynamic,建立外输管网充压和泄压过程的动态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天然气外输管网充压过程中管道内储存气体质量、操作压力随着充压时间、充压天然气小时流量及天然气管道初始压力的变化趋势;并研究事故或检维修工况天然气管道泄压阶段天然气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泄放质量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动态模型可仿真模拟天然气管道的充压和泄压过程,较为准确地计算充压时间、泄压时间、最大泄放质量流量及泄放设施的流量系数。

LNG脱苯回收再利用异戊烷的应用探讨 下载:87 浏览:373

郑华 王天将 潘刚 张涛 王晓岩 曾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LNG脱苯工艺利用"相似相溶"原理用异戊烷脱苯存在异戊烷消耗量大、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的脱苯工艺改造。经过可行性分析,利用苯和异戊烷的熔点不同这一特性,有效利用LNG产品的冷能脱苯并回收了异戊烷,阐述了工艺改造的流程,订做两台管壳式低温换热器,使其让含苯异戊烷和LNG换热,让苯结晶附着在管束上达到回收再利用异戊烷的目的,从而控制异戊烷的消耗量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脱苯新工艺的实践应用,每年回收异戊烷节省了130多万元的成本,达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LNG接收站装船管道压力安全泄放设施的动态模拟 下载:76 浏览:348

李庆华 许燕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应用HYSYS动态模拟软件建立某LNG接收站装船系统动态模型,研究下游切断阀关闭时装船系统不同位置操作压力、质量流量等主要操作参数的动态响应趋势,并定量计算不同安全阀喉径面积对装船系统超压保护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动态模拟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切断阀故障关闭状态下装船系统工艺参数随其他扰动因素的变化特性,并可用于安全阀喉径面积的准确选型。

青岛LNG接收站最大周转能力评估 下载:69 浏览:467

曲靖祎 杨慧 袁志超 《天然气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青岛LNG接收站自投产以来逐渐成为华北天然气市场供应的主力气源,介绍了接收站的投产运行情况,通过对上游PNG LNG与AP LNG两种资源的供给能力、接收站码头的最大接卸能力、接收站最大的外输能力、下游市场消化能力4个方面测算并评估青岛LNG接收站的最大周转能力,可知接收站最大周转能力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为下游市场消化能力,其次为码头接卸能力;但随着能源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下游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码头接卸能力或将成为影响LNG接收站最大周转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