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泄漏原因分析 下载:23 浏览:243

徐勃1 赵海1 高强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一直以来,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都是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造成的损失最大。该文结合现场工作的实际对某电厂1号锅炉末级过热器泄漏原因进行了讨论。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及显微组织观察等多种试验手段,对该受热面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对改善锅炉受热面管失效提供帮助。分析得出该末级过热器的泄漏为长时过热所致,泄漏处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加碳化物,珠光体球化达5级,并存在大量蠕变裂纹。

低温型风电机组齿轮箱电动油泵循环回路缺陷分析 下载:83 浏览:417

郉李方 葛鎣 周洪东 郝延 峰才润 《能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风电机组在我国的装机容量迅猛增长,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系统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在风电机组出质保期后,齿轮箱开始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作为齿轮箱强制润滑和冷却回路的电动油泵循环回路也开始出现问题,强制润滑及冷却的电动油泵循环回路在冬季问题更加突出,风电机组一旦在北方的冬季故障停机,风机再启机时,润滑油需要加热到允许温度比较困难,润滑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才能达到允许风电机组启机的温度值,此过程严重影响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和发电效益,因此解决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相关问题尤为重要。文中就低温型风电机组齿轮箱电动油泵循环回路问题做了分析和说明,并就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湿法脱硫对电厂钢筋混凝土烟囱的腐蚀及防腐方法研究 下载:42 浏览:444

王中伟1 孙君建2 赵立春3 郑大维3 李响4 乔万军5 缪红波6 武正华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湿法脱硫后存在的腐蚀问题,以及因腐蚀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的变化。防腐体系层除了具备基本的防腐蚀及抗渗性能外,还要考虑混凝土烟囱内部结构含有盐类介质。脱硫运行后,因漏水导致的对烟囱重新进行防腐维修,防腐体系与烟囱结构如何可靠黏结的问题,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防腐方案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了徳国固斯特烟囱防腐材料成功使用的机理及其特点和优势。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硅基光伏组件运行温度在线软测量方法 下载:25 浏览:266

于航1 刘阳1 连魏魏2 朱红路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硅基光伏组件的运行温度对组件电气性能和发电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是光伏系统建模和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它的精确计算对于光伏系统分析和最大功率跟踪等算法的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组件运行温度经典计算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发现该算法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的精度不一致,使得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与实际状况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硅基光伏组件运行温度在线建模方法,它分别以实测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输出功率作为模型输入,以组件运行温度作为模型输出,实现了组件运行温度的在线软测量。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表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在条件允许时,也应该将风速作为模型输入之一。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下载:32 浏览:366

潘海亮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电力体制进行的改革,自负盈亏的电力企业开始尝试,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研究降低成本,通过相关管理控制措施,寻求有效策略。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研究 下载:68 浏览:364

韩立鹏1 刘冠杰 2张建东 2孙剑3 王利勇3 张译3 郭安1 《能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对某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展了污泥协同掺烧研究、低氮燃烧调整试验和脱硝系统优化。结果显示:污泥掺烧比例6%以下,对锅炉燃烧氮氧化物生成量无明显影响。随着烟气氧量增加锅炉燃烧氮氧化物生成量显著增加,飞灰和底渣的含碳量随风室静压的增加而升高。锅炉低氮燃烧调整试验后,脱硝剂消耗量明显下降,锅炉高负荷节省脱硝剂17.1 L/h,低负荷节省脱硝剂46.9 L/h,NOx能够高效稳定实现超低排放。高负荷锅炉效率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优于设计的锅炉效率值;低负荷锅炉效率为91.35%,提高了0.15个百分点。SNCR脱硝系统优化后,脱硝剂消耗量显著降低,节省脱硝剂消耗37.6%。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在新能源发电厂的设计研究 下载:84 浏览:380

谢非 《能源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给生产力带来显著提高,同时也给黑客、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带来可乘之机,利用系统漏洞对电力系统进行网络攻击会造成严重后果。随着新能源发电厂在国内大量建设并投运,作为电力通信网络的节点进行接入,对形式多样的新能源发电厂监控系统进行二次安全防护,保障电力网络安全十分必要。

光伏电站组件抗PID效应恢复效果分析 下载:86 浏览:397

赵俊青 高立明 李志辉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由于环境差异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作为引起组件功率衰减的众多原因之一,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某沿海光伏电站PID效应实际处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逆变器负极接地和更换严重PID效应组件后的恢复效果情况。

光伏电站组件抗PID效应恢复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415

赵俊青 高立明 李志辉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由于环境差异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作为引起组件功率衰减的众多原因之一,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某沿海光伏电站PID效应实际处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逆变器负极接地和更换严重PID效应组件后的恢复效果情况。

方山发电厂超低排放环保技改应用与研究 下载:53 浏览:367

周敏1 袁建红2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方山发电厂的超低排放,使烟气排放各项指标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本文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对脱硝系统使用SNCR+SCR联合技术,还原剂使用10%的尿素溶液,烟气经过处理后,NOX的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达到了排放标准。

一种基于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的智能雨篷设计 下载:55 浏览:326

阮景1 王甲2 阮颐2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雨篷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兼具为行人提供避雨、照明、提示等复合性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公园、建筑物外围。但现有的雨篷往往需要市政统一供电和控制,智能化和节能化程度较低。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的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光源的智能雨篷控制。

实现2020年风电与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目标的路径研究 下载:97 浏览:484

时璟丽 《能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确立了2020年陆上风电项目电价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的目标。本文定量分析了近期风电产业链主要环节的技术进步所能带来的成本下降潜力,分区域进行电价和度电补贴需求测算,从技术发展、政策环境、公平竞争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实现同平台竞争目标的可行性和路径,并从为风电参与市场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的角度,提出具体的政策机制建议。

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下载:62 浏览:363

高修煬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其安装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对如今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更好地促进我国风力发电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长输管道孤网发电站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80 浏览:476

樊宝华1 孙文博1 张楠2 刘锐1 陈凯1 王永军1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长输油气管道的无人区加压站一般采用孤网自发电,但邻近建设的孤网发电站往往受机组类型不同、设计原则不一致等因素限制,发电站均未进行并网运行而是单独供电,造成资源浪费和设备利用率较低。对这类孤网电站的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发电机组常用的ISOC和DROOP两种调速模式特点,并提出了工程上可应用的此两种模式间无扰动切换控制模型,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容量发电机组并网运行。

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下载:63 浏览:396

李斌 巴星原 张尚彬 徐文韬 刘哲 滕昭钰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循环热效率较低及电网对核电调峰能力的需求,基于Ebsilon软件,在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热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核-气联合循环发电热力系统。以燃气轮机循环效率、联合循环效率作为热经济性指标,评价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并分析环境温度、压力及燃气轮机负荷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气联合循环系统热效率相比原核电机组提高13.15%,汽轮机输出功率增加75.49%,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环境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会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及联合循环功率;燃气轮机降负荷时,通过补燃天然气可维持核蒸汽发生器进口温度不变,汽轮机仍有较高的输出功率,负荷可调节范围为56.57%~100%。

某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设计 下载:34 浏览:331

覃甫军 李昌顺 张颖 金阳 郑婷婷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保证我国正在新建的某研究堆安全运行,通过介绍该研究堆应急电力系统的设计准则、系统结构、功能、设备组成等,分析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UPS)以及安全级蓄电池组的容量确定过程中应考虑的关键要素,并设计了一套应急电力系统作为反应堆的专设安全设施,对其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柴油发电机组容量1000 kV·A、不间断电源最大容量600 kV·A、安全级蓄电池组最大容量5000Ah,在2路外电源丧失后能不间断地向反应堆安全系统供电72h。因此,该应急电力系统能够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

电网电压对称骤升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69 浏览:471

邹乐1 吴学光2 寇龙泽2 李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该文基于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电网电压对称骤升下,对电网电压与转子电流之间的暂态过程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提出一种有效抑制转子过电流的控制策略,并针对网侧变换器传统控制方法作出相应的改进。在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转子侧和网侧分别附加转子电流抑制(rotor current suppression,RCS)和外环电网电压控制(grid voltage suppression,GVS)措施,并给出详细的控制框图。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减少Crowbar装置频繁动作致使转子侧变换器快速短接的问题,而且充分发挥风电机组自身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保证风电机组在电网电压故障骤升期间不脱网运行,有效提高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高电压穿越(high voltage ride through,HVRT)能力及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建模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面向抽水蓄能电站区域负荷频率的分数阶PID控制研究 下载:71 浏览:464

单华1 和婧2 范立新1 高从闯3 梅睿1 骆钊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固有的不确定性以及日益扩大的电网规模和区域内电站结构的复杂度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调频资源,已成为区域电网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开展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区域LFC研究,搭建了考虑死区和发电速度约束等非线性因素下的两区域再热式汽轮机组LFC模型,设计了一个分数阶PID(fractional order PID,FOPID)控制器,利用改进Oustaloup算法实现分数阶微分算子的近似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FOPID策略在控制含有非线性环节的系统时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表现出较强的鲁棒稳定性。对于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的负荷频率控制,能够缩短频率恢复时间,使二次调频的动态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考虑系统频率二次跌落的风电机组辅助调频参数确定方法 下载:81 浏览:453

乔颖1 郭晓茜1 鲁宗相1 孙荣富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以变流器接口并网的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能力降低,频率稳定受到威胁。风电机组通过在并网变流器附加综合惯性控制实现辅助调频。然而,风电机组提供频率响应后,转子转速恢复可能给电力系统带来频率二次跌落危害。现有辅助调频参数设置多从风力机组自身调节能力出发,缺少考虑与系统的耦合作用。首先研究风电机组调频控制参数对系统一次调频的影响机理,分析参数整定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一次调频综合评价指标来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设置了不同风电出力占比的仿真场景,探究参数在不同风电出力占比下的取值规律。

基于Wide&Deep-LSTM模型的短期台区负荷预测 下载:81 浏览:436

吕海灿1 王伟峰1 赵兵2 张毅3 郭秋婷3 胡伟3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其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都极其重要。由于影响负荷预测的因素较多,因此用常规的方法很难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尤其以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确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中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到电力系统的短期台区负荷预测中,综合利用了负荷台区的电压、电流、功率以及时间等特征信息。同时在已有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和宽度&深度(Wide&Deep)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Wide&DeepLSTM的深度学习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日前台区负荷预测。该模型能够兼具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与LSTM模块的时间序列信息表达特性,能够较好地解决台区电力负荷预测的多特征维度及时序性特征问题。最后利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生成了仿真模型并加以验证,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