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影响快链条运动状态的相关参数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451

张童欣1,2 李晋斌1 谢金江3 张芳芳4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关于绳子、锁链这样的一维柔性物体的力学问题拥有悠久的历史。这类问题的传统处理方式是通过微元法列出线性常微分方程求解,大多数复杂情况的求解都涉及数值模拟方法的介入。但是,对于一些有明显链节的链条,我们发现其力学特性已经无法支撑起连续性的假设,因此本文试图从物理模型本身出发,建立了由若干根与地面呈一定倾角的棍子交错排列连接而成离散模型,并利用此模型重点研究了奇特的快链条现象,探讨了快链条下落的运动状态和棍子与地面的夹角、棍子数目、棍子长度、快链条下落初始高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尝试将此模型推广到另外一些经典离散变质量系统,为相关工程理论的建立提出了一定的新思路。

装配工艺对超高速试验轴系预紧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325

连军伟 钱云方 董丽双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某型号火箭发动机低温轴承进行超高转速试验时异常振动现象,为保证试验轴系工作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开展了仿真分析和工艺研究。通过ANSYS仿真,分析了不同预紧力对试验轴系固有频率的影响,并通过静态锤击试验验证轴系固有频率对于试验激励频域有充分的裕度。为保证试验轴系的装配工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了轴系的螺纹预紧的装配工艺。研制了一套预紧力检测系统,采用单因素法对试验轴系的有效预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轴系预紧力的散差度。为进一步优化装配工艺提供了依据。

基于回归分析的7050-T745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 下载:86 浏览:493

张鑫 韩冬 吴军 殷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回归分析对20mm厚7050-T745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研究。建立并分析了接头抗拉强度与焊接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重点考察搅拌头旋转速度、焊接速度和轴肩下压量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降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存在峰值;随着轴肩下压量的增加,接头抗拉强度升高。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可以使接头抗拉强度达到430MPa。

TC4钛合金去应力退火后的氧化分析及处理措施 下载:62 浏览:321

方堃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某型号钛合金涡轮泵在焊后去应力退火中,由于炉内真空度未达到工作压强标准,导致在真空退火后零件表面产生氧化现象。对涡轮泵的氧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经线扫描分析表明,TC4钛合金材料在真空度较差的去应力退火中,氧化现象发生在材料表层10μm深度左右,氧化层可通过酸洗工艺去除,且酸洗对零件外形尺寸无影响。即使在满足工作标准的真空下进行去应力退火,也会有少量非金属元素扩散到材料内部,但对其力学性能无严重影响。

热解炭涂层对C/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212

雷玥 李瑞珍 解惠贞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采用反应熔渗法(RMI)将不同密度的C/C坯体制备成C/C-SiC复合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C/C-SiC复合材料表面进行炭沉积形成热解炭涂层,选用HS-19A型肖氏硬度计测试其硬度,利用MM1000-II型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摩擦性能,研究热解炭涂层对C/C-SiC复合材料孔隙率、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炭涂层可以有效地降低孔隙率,提高硬度,减小摩擦系数。

基于商务智能的航天器总装数据中心系统建设研究 下载:91 浏览:443

袁坤 李曼丽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航天器总装数据无法高效利用问题,通过梳理装配过程多维度数据,利用商务智能技术对总装过程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建设总装数据中心系统,把离散繁杂信息转变成为辅助决策的简洁图表,将处理后形成的经验知识呈现于用户面前,对航天器总装过程的全面管理和优化控制起到良好的改进效果。

分离装置中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射线检测技术 下载:52 浏览:264

刘伟 黄绍宇 白冰 刘大亮 胡文刚 罗京敏 张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概述了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的检测方法,详细论述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改进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实现透照过程的量化控制方法,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航天飞机地面返场操作技术研究 下载:52 浏览:242

康开华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介绍了航天飞机最初设计的返场操作方案和服役后实际执行的返场操作,详细介绍了轨道器从着陆于跑道到轨道器处理厂房,而后再次运抵发射台,直至在发射前所执行的地面维护操作。基于航天飞机的返场操作,提出未来研制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在地面维护操作方面的建议。

基于PRO/E的飞行器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设计 下载:32 浏览:230

王志峰 刘海燕 黄振辉 毕煌圣 胡改娟 郝丁 何凡锋 邓军雷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提出了基于PRO/E的自顶向下的一种飞行器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及优化配重方法。经实践证明所设计的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结构合理、测试结果可靠,该设计方法适用于采用平台式质量特性设备的产品转接装置设计,适用于基于平台式质量特性设备的不同型号产品的质量特性分析。

宽频带低剖面微带天线应用 下载:40 浏览:302

荣志鹏 李丽娴 邵晓龙 印倩 张耀丹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小型化与低重量是雷达的一种发展趋势,二次雷达天线与主天线安置在一起,有着严格的尺寸与重量要求。传统二次雷达天线采用微带阵子天线的形式,微带阵子天线剖面高度为0.25λ,λ为工作频率对应波长。微带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特性,为了实现天线小型化,采用L形探针耦合微带贴片的设计方式,剖面高度为0.17λ。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同时还具有宽频带的特性,天线带宽达到28%。

神经网络在航迹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43 浏览:307

谢廷尧 姜伟 吕宇宙 叶舟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雷达作战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航迹处理智能化,使雷达数据处理能自适应消除不同环境杂波对航迹处理带来的影响,引入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固定大小空域点迹进行初步判别,从而剔除大部分杂波,保留存在航迹的空域数据,降低后续航迹处理的运算复杂度。结果表明,通过神经网络实现航迹判别能以93.6%的检测概率、4.0%的虚警概率对空域数据进行初步判别。

损害概念的变迁及类型建构——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为视角 下载:78 浏览:359

李昊 《法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我国现行法上的损害概念是在具体损害项目的累积中构建起来的,目前的民法典编纂应当在财产损害领域构建统一的损害概念,精神损害则由于非财产损害赔偿法定、数额酌定的特点无需进一步抽象化。统一的损害概念仍应坚持传统的"差额说"并加以改进,以损害事件发生后的现实状态与假如没有损害事件发生时的应有状态之间的"状态差额"作为其概念基础。这种统一财产损害概念的形成具有统合力和创造力,既可以整合现有的损害赔偿规则并促进其完善,还能解决交易性贬值、物的使用可能性丧失等特殊损害类型的难题。同时,在我国以法定损害项目作为损害额的裁判标准,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逐渐固化的背景下,创设统一的损害概念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产生的损害新类型。生态损害的概念也可以通过增加拟制条款的方式纳入民法典统一的损害概念中。此外,从民法典的外部体系看,在民法典不设债法总则的背景下,统一的损害概念可以为侵权责任编与合同编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配置提供基础。

一种新型超宽带双极化EMC测量天线 下载:50 浏览:340

印倩 李丽娴 邵晓龙 荣志鹏 吴翠翠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目前大多数波导喇叭电磁兼容(EMC)测量天线存在的重量重、频带窄和单极化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宽带Vivaldi双极化EMC测量天线。通过将2个相同的Vivaldi天线十字正交安装,实现双线极化功能;优化2个天线的馈电位置,实现2个天线高隔离、方向图一致、对称、平缓和交叉极化低等技术要求。利用ANSYS 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0.6~6 GHz时,辐射方向图在±55°内平缓、对称、无凹坑,满足探头天线的使用需求。整个频带内交叉极化<-25 dB,2个输入端口隔离度≤-28 dB,完成了对天线实物的加工,其测量结果与设计结果较好地吻合,满足了作为EMC测试天线的使用需求。

基于apFFT的I/Q通道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下载:61 浏览:347

杜梦园1,2 赵宏钟2 贠龄童1,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I/Q正交采样时,I/Q正交性幅相误差需要补偿。经幅相误差建模,提出利用全相位FFT(all-phase FFT,apFFT)简单、有效地校正I/Q正交性幅相误差的新方法。在分析apFFT输入数据形式的基础上,与以往仿真直接设置-(N-1)~N-1点数据作为apFFT输入不同,提出利用矩阵束前向外推得到apFFT的输入数据。经apFFT处理后,求取I/Q通道信号的初相位误差即为相位误差,求传统FFT谱峰之比即为幅度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前向外推的可靠性以及apFFT求I/Q正交性幅相误差的精度,在3 dB信噪比,镜像抑制度达到60 dB。

一种提高星地数据传输效率的调制方式 下载:63 浏览:353

丁丹 谢晴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欲提高卫星与地面接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一般是从策略层着手,采用传输速率随卫星仰角升高而增加的传输模式。为进一步挖掘星地传输链路的潜力,从调制方式着手,设计具有较高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从物理层的角度着手提高链路功率利用率,提出一种能够提升星地数传效率的改进SOQPSK调制方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QPSK和普通SOQPSK,改进SOQPSK信号的带外频谱功率得到进一步降低,能够将有限的链路功率汇聚至信号主瓣,减少在旁瓣上的功率浪费,从而提升星地数据的传输效率。

空间环境参数预报数据在轨控策略中的融合应用 下载:61 浏览:351

刘芳 蔡立锋 孙先伟 石宁 苏鹏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轨迹网保持是在轨卫星生命周期管理中一项长期工作,空间环境变化会对轨道衰减情况产生影响。通过对某型卫星轨道数据和空间环境参数预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求解经验公式的方法得出了轨道受空间环境影响变化的规律,使用控后时间点的空间环境预报数据为轨迹网保持策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依据,验证了空间环境预报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环境对轨控效果的影响。

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9 浏览:426

王向杰1 冯蕾2 武靖亭3 肖新华1 苏蓓蓓1 《新材料》 2020年7期

摘要: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被焊区材料发生剧烈塑性变形,进而导致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力学性能发生显著改变,但有关镁合金焊接接头弯曲性能的研究报道极少。本实验以铸造固溶态ZK60镁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背弯和面弯两种弯曲试验方案,探索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对接头弯曲性能与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焊接后焊缝区晶粒尺寸显著降低,平均晶粒尺寸从59μm左右降低至4μm左右。ZK60镁合金接头的弯曲性能远高于母材样品,且面弯样品的弯曲强度高于背弯样品。经过大挠度弯曲变形后ZK60母材及面弯试样都发生开裂,但背弯样品中未见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分析认为,接头过渡区/搅拌区界线处的织构突变对搅拌摩擦焊接ZK60镁合金的弯曲断裂行为影响不大。

基于菲涅尔透镜的改进型纹影成像系统 下载:65 浏览:485

黄钰堃1 马启涵1 张国锋2 《物理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纹影法可将气体的密度变化可视化,故常用于对透明气体介质的观察,但也存在大口径纹影设备价格昂贵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大口径纹影仪搭建方法,使用透射成像光路,用菲涅尔透镜代替传统纹影仪中的玻璃凸透镜进行装置的搭建。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计算了实验中纹影系统的灵敏度,并针对菲涅尔透镜的成像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改进后的系统具有口径大、搭建简单、价格低廉的优势,可用于中小型实验室对于变密度气体的观察。

钛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进展综述 下载:79 浏览:420

李启泉1 李岩1 马悦辉2 《新材料》 2020年6期

摘要:
形状记忆合金凭借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成为了重要的金属智能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二元近等原子比镍钛合金是最为成熟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但是镍钛合金难以在很高的温度环境下(>100℃,373 K)实现应用。以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等为代表的高温服役环境迫切需要具有高相变温度(>373 K)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形状记忆合金,因此,发展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是本领域面临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以新型钛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合金化元素设计,获得具有高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形状记忆材料,发展出Ti-Ta基、Ti-Zr基、Ti-Nb基、Ti-Mo基等新型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体系。在满足高温相变特性的基础上,这些合金体系体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例如Ti-Ta基合金利用Ta元素有效抑制ω相的析出而提高合金塑性,Ti-Nb基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能力。此外,以Pd、Pt、Au等贵金属为合金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相变温度,加入Sn、Al、Ga等元素则可以适当降低相变温度,并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Ti-Ta基、Ti-Zr基、Ti-Nb基、Ti-Mo基等主要钛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体系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合金化元素对合金相变温度、形状记忆效应、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各类合金的性能优势及缺点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驾驶模拟的互通区标志系统组合设计方法 下载:37 浏览:394

刘强1,2 李佩林3 陈思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区域车流交织频繁、速度差效应显著,事故率明显高于常规路段。基于驾驶模拟试验,结合标志标线组合典型场景,设置了对照组、信息过载组和F型标志组。通过采集驾驶员操作、标志参数和眼动仪参数等数据,分析了车辆运行特征和标志标线一致性特征,提出了互通区出口标志重复次数、互通区出入口标志标线组合设计方法和立交区段F型标志牌设计方法,形成了高速公路互通区标志精细化一致性设计方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