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福清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可行性研究分析及优化 下载:60 浏览:213

肖波 何流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相较于核蒸汽冲转能够提前验证汽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缩短后续机组整组启动调试的工期,创造经济效益。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热平衡计算公式,并得出汽轮发电机组在1500 r·min-1平台稳定时间、汽轮发电机组冲转耗能、一、二回路补水等冲转关键参数。福清核电厂1号汽轮发电机组非核蒸汽冲转顺利结束后,结合实际过程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进一步校核,证明了理论计算方法适用于实际冲转工况,并对3号汽轮发电机组非核冲转步骤进行了优化,从而减少了汽轮发电机组非核冲转过程中一、二回路关键参数的波动,降低机组控制的风险,延长冲转时间,进一步验证汽轮发电机组的质量。通过对比福清核电厂1、3号汽轮发电机组非核冲转参数变化,进一步证明了优化措施是有效的。

数据驱动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等效建模 下载:76 浏览:449

杨斌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适应电力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在建模时考虑电力电子逆变器的高频开关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termmemory,LSTM)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通过简化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机理模型,着重关注各电气量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构建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了由当前时刻电气量预测下一时刻输出的动态建模。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同神经网络方法以及理论方法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反映虚拟同步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泛化性,为电力电子化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基于物联网通信及计量技术应用的基站普通发电管理和太阳能基站监测管理系统设计 下载:96 浏览:500

曹杰1 宋文博2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设计一套系统方案对基站发电的精细化管理,自动记录是否在市电有电情况下发电、何时开始发电、何时结束发电、发电时长、发电总电度数的精确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自动传输相关数据至系统平台,精确实时分析管理达到对基站发电的精细化管理,杜绝伪造发电数据,防止贪污腐败,达到精确节约的管理目的。并提出一套贴合实际的纯太阳能供电基站监测系统,能够完全覆盖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入参数监控、UPS输出参数监控以及电池整组电池单体的状态监控,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受弱电网影响光伏并网系统不同频段稳定性分析 下载:93 浏览:472

刘佳宁 于淼 夏杨红 韦巍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并入弱电网引发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现有研究通常认为网络阻抗的增加不利于系统稳定,但该文研究得出网络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应当在不同频段上加以区分。为了详细阐述其影响,建立了考虑功率环非线性、不连续特点的完整光伏并网系统模型,基于描述函数法分析了系统的次同步频段稳定性,基于阻抗分析法分析了系统的高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系统结构和锁相环带宽下,次同步频段内网络阻抗的增大有利于抑制系统振荡,而高频范围内网络阻抗的增大恶化了系统的高频稳定性,从而将网络阻抗对于不同频率范围内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详细区分开来,对现有研究做出了有力补充。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直流微电网中基于谐振控制的双馈风机谐波消除方法 下载:86 浏览:489

朱小帆1 卫锋2 李学佳3 秦亮1 查晓明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直流微电网中,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采用二极管全桥整流器接入直流母线的并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脉宽调制变流器直流并网结构,在降低结构成本的同时,为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定子侧带来了大量的谐波。为降低这种并网结构带来的谐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控制的谐波消除方法。控制转子侧变流器以注入对应的补偿电流来抵消定子侧的谐波电流,且转子侧的基波分量控制不受谐波控制的影响。详细推导分析了上述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和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谐波消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所提算法具有计算量小、鲁棒性强、易于工程实现等特点。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32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光伏微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 下载:84 浏览:441

殷桂梁 董浩 代亚超 王海轮 王硕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当太阳能大规模接入光伏微电网时,系统的惯性将会随之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在遭到扰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频率振荡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可有效增强系统惯性。该策略通过构建虚拟惯量和阻尼与频率偏移量间的自适应关系,使得系统可根据其暂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系统特性来自由配置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使得系统在相同负荷扰动下受到的冲击减小,从而减小了系统在振荡过程中的超调量和振荡时间,有效提高了光伏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其次,该文对系统关键参数的选取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根轨迹法确定各个参数的最优值。最后利用Mtalab/Simulink仿真工具,通过与传统控制策略相对比验证了文中新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并联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 下载:73 浏览:497

陈来军1,2 黎立丰1 郑天文1,3 郭岩1 梅生伟1,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然而,由于逆变器可能呈现负阻抗特性,并联逆变器系统存在较大的谐振风险。谐振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并网的电能质量,还可能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电压控制模式下逆变器的等效阻抗模型,分析了逆变器阻抗特性与控制延时间的解析表达和定量关系,指出其负阻抗特性会随着控制延时的减小而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谐振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减小等效控制延时,重塑逆变器对外阻抗,实现了谐振抑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主动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CIGRE SC6 2018专题报道及思考 下载:89 浏览:450

马钊1,2 丛伟1 苏剑2 孙梦晨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2018年国际大电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largeelectricsystems,CIGRE)配电系统和分布式发电技术专委会(SC6)关于主动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工作进展、主要专题和重要技术。根据会议录用论文归纳出3个优先专题,在专题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重点进行剖析。结合相关论文对研究思路进行分享,并且探讨了主动配电系统与分布式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问题。

考虑分布式电源影响的分层分区精细化切负荷方法 下载:77 浏览:497

张宇超1 吴文传1,2 李正烁1 袁宇波3 王黎明1,4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直流输电故障或失去大电源时,需要快速切除部分负荷以保持受端系统稳定。传统紧急切负荷策略比较粗放,同时受端系统可能存在大量分布式电源,不恰当的切负荷控制会引起配电网过电压导致分布式电源脱网,从而引起更大停电风险。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紧急切负荷系统架构,将待切负荷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分区。针对每个分区,通过本地测量辨识外网等值的模型参数,并建立考虑外网等值的切负荷优化模型。利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将该模型转化为可被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

垃圾焚烧厂汽轮机高低转速应用与研究 下载:51 浏览:407

岳兴月1 洪勇1 左一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在垃圾发电领域,目前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通常在6~70MW之间,其中以10~35MW功率机组最多,垃圾发电汽轮机转速通常为常规转速(3 000r/min),随着技术的改进更新,为了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汽轮机的效率,汽轮机厂开发了高转速垃圾发电用汽轮机(5 000r/min以上),并且在多个项目投入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转速汽轮机的占有率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各汽轮机厂家提供的热平衡图,在相同的工况下对高低转速汽轮机的效率进行了整理和对比,对垃圾发电汽轮机功率和转速的选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在中温次高压条件下(6.2MPa.a,475℃)或其它蒸汽参数但蒸汽容积流量相当的条件下,汽轮机功率等级在25MW级及以下时,推荐选用高转速汽轮机,功率在30MW等级以上时,推荐选用常规转速汽轮机。

一种有功备用式光伏虚拟同步控制策略 下载:66 浏览:456

张海峥1 张兴1 李明1 张行1 管玮琦1 赵为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传统光伏逆变器多以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不能进行有功调频和实现有功功率灵活可控。此外,以传统光伏逆变器改造的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photovoltaic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PV-VSG)多配备储能电池,但储能电池成本昂贵,逆变器改造成本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有功备用式光伏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使传统光伏逆变器在不增加储能、不改造电路的情况下,具有调频调压功能,并实现了有功备用及有功功率的灵活可控。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首先研究了PV-VSG有功备用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一种有功备用式PV-VSG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对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区域进行研究,提出最低电压限制方法,最后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使传统光伏逆变器在无储能的情况下通过有功备用方式实现虚拟同步功能,并能稳定运行于光伏曲线右半平面。

新能源高占比的特高压电网频率控制模式及性能评价 下载:72 浏览:451

常烨骙 刘娆 巴宇 王海霞 吕泉 李卫东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新能源广域消纳和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电网新特征下,频率控制模式及其控制性能评价方式应该发生改变。基于协同控制理念,提出了省网采用新的协同频率偏差控制模式(cooperationfrequencybias control,CFBC);针对交直流混联增强区域网间相互影响的情况,论述了交流互联采用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模式、直流互联采用定频率控制模式的合理性;综合分析国内外电网评价标准,提出新的通用评价方法,包括长期的频差均方根值约束和短期的频率持续越限时间约束;建立针对网调和省调的两层级评价结构,并设置了新的频率偏差系数和控制偏差。仿真表明,省调采用CFBC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网调节资源,实现频率快速恢复;网调采用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模式益于实现交流互联区域网的自治管理以及责任的划分;该文评价方法既能满足电网长期和短期的运行要求,又能减少机组调节次数。

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 下载:94 浏览:511

张高航1 李凤婷1 周识远2 高光芒3 李津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最大程度消纳风电及激励风电场改善并网特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友好性的风电实时调度策略及相应的调度模型。基于电网运行工况及电网外送通道联络线功率偏差,动态计算电网风电消纳实时裕度。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及超短期预测信息评估风电场出力预测精度、出力波动性及负荷跟随特性,评价风电场并网友好性。建立计及风电并网友好性及最大化消纳风电的风电实时有功调度模型。将提出的调度模型应用于IEEE 31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无线测温系统的研究 下载:69 浏览:490

李佳 庞志华 刘莉 李万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传感器终端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同时大多数应场景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一经安放难以再触及,更换电池费时费力,在很多场合下也无法完成,此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很多实际应用场合无法使用电池或者限制电池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的能源装置无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电池替代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装置,用于给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模块提供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供电有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源测温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传感器网络终端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无线测温系统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49

李佳 庞志华 刘莉 李万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传感器终端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同时大多数应场景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一经安放难以再触及,更换电池费时费力,在很多场合下也无法完成,此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很多实际应用场合无法使用电池或者限制电池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的能源装置无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电池替代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装置,用于给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模块提供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供电有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源测温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传感器网络终端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直流附加阻尼与发电机励磁非线性协调控制 下载:93 浏览:434

从兰美1,2 李啸骢1 徐俊华1 陈登义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直流附加阻尼控制通常是利用有功功率或频率进行调制,控制目标单一,且不考虑与励磁控制的协调,导致有些情况下不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协调直流附加阻尼和发电机励磁的微分代数多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确定目标函数并由目标函数构建符合Brunovsky标准型的多目标方程,将非线性空间控制问题转换到线性空间设计;通过对目标函数求导数建立线性空间控制律和非线性空间控制律的等效映射,从而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目标量的镇定,使其以良好的动态性能达到期望的稳定运行轨迹。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四机两区域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设计直流附加阻尼和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负荷扰动或发生严重短路故障时,均能够通过快速功率和励磁控制稳定系统功角、频率和电压,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鲁棒性。

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对策 下载:10 浏览:403

胡为杰 《低碳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节能、环保将成为国家发展建设的根本宗旨,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主要途径,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能源需求量大幅度的增加,而我国现阶段电能源主要就是来自于火力发电厂,而火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在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额外产生大量的能源损耗,同时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非常多的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本文主要对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的相关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发电机机械功率扰动源定位方法 下载:77 浏览:469

李尚远 甘德强 栾某德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强迫振荡通常是由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受到周期性扰动引起的低频振荡。解决强迫振荡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定位扰动源的位置并消除扰动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发电机机械功率扰动源定位方法。该方法推导了扰动源到发电机有功功率的传递函数和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功率谱密度的解析关系。利用上述解析关系可以对每一台发电机进行逐一判断,定位扰动源的位置。10机39节点算例证明了扰动源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浅谈防止锅炉超压的技术措施 下载:20 浏览:402

舒健 《低碳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分析锅炉超压的原因,当外界负荷突然改变时,如机组甩负荷、主汽门、调门误关DEH调节系统故障,可导致锅炉压力突变;在外界负荷不变时,汽压的稳定主要取决于锅炉燃烧的稳定,为减少机组工况大幅波动导致锅炉超压,运行人员应从稳定锅炉燃烧入手通过技术措施加以应对确保锅炉压力安全可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