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技术效率视角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下载:70 浏览:420

刘阳1,2 修长百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全国范围内,农产品电子商务投入产出尚未形成规模效应;②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效率呈现出规模效应递增趋势。今后,各地要加大培养本土电商人才、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作用。

从人格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看大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下载:62 浏览:454

孟昭霞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人格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人格的形成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环境、教育、成熟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不同的人格特征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大学教育中,从人格角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有利于创新的人格特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模式比较与优化策略 下载:60 浏览:453

张莹 董晓辉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深入结合,探索构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从驱动主体、支持重点、服务平台三个维度比较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模式类型,全面分析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力求为实现军民融合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合作伙伴、内部人力资本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70

张珺涵1 罗守贵2,3 罗津4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迭代分类法筛选出上海639家金融科技企业2008~2016年1 307个样本,并对样本进行金融属性更强和科技属性更强的分类,基于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理论,通过面板负二项模型的固定效应以及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伙伴、内部人力资本对其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活动人员、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用户广度对不同属性金融科技企业的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影响。

协同视角下知识创新成果与技术标准转化的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438

吴玉浩 姜红 孙舒榆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由协同视角切入,构建知识创新成果与技术标准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时间维度阐释协同系统的组成要素,剖析协同转化过程;从空间维度揭示场域、惯习与资本在知识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结合场域-惯习理论建立知识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模式。明晰了两者之间的协同转化路径,揭示了协同转化场域的空间运行机制,并以此为知识创新成果与技术标准转化过程的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外部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团队创新影响及机制的理论探讨 下载:50 浏览:419

邓晓 王颖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从创业团队成员对动荡环境的反应入手,尝试对创业团队成员如何应对动态的环境并影响创业团队创新的过程进行理论探讨。运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来阐释动态团队环境对创业团队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及对我国创业团队的观察发现,团队环境动态性可以激发创业团队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和观点分享行为,进而促进创业团队创新。而创业团队成员是否有机会参与团队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团队成员对环境的反应与团队创新之间的关系。

分享经济视阈下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下载:54 浏览:414

陈强 敦帅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运用分享经济理念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是一种有益探索。通过阐释科技资源的具体内涵,梳理现有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总结传统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引出了分享经济下科技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框架。提出分享经济模式通过整合资源、网实联动、平台经营和按需定制等做法,实现了科技资源共享的无边界供给模式、全渠道营销模式、多元化盈利模式和多样化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共享的配置效率。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障碍及对策 下载:58 浏览:406

旷毓君 纪建强 董晓辉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就是把原来适应机械化战争的工业体系转变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工业体系,同时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结构组织效率质量效益的全面转型升级。受制于资源禀赋要素水平不高、利益格局调整阻力大、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政策制度变迁难等因素影响,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需要在共同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作用,放开军品市场,调整军工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军品定价和装备采购机制,加大要素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视角 下载:59 浏览:409

王文倩 金永生 崔航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摘要:从移动互联网、价值转移演进路径、价值转移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层面,对产业价值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为企业创造和传递价值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载体;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价值转移的共同驱动因素是客户需求、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跨界融合成为产业价值转移的独特诱因。在此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未来的研究视角和重心提出展望。

能源革命背景下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风险因素及策略研究 下载:58 浏览:433

张永胜1,2 牛冲槐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在"能源革命"背景下,探索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风险因素,并从外源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角度对资源、技术、市场和法规政策等4个风险因素加以论述。最后,分别从法规政策因素、资源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策略。

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演化研究 下载:60 浏览:439

苏屹1,2 李忠婷1 李丹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构建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矩阵,提出区域创新系统4种组织结构类型,即紧密耦合性型、松散耦合型、非系统(无组织结构)以及离散非耦合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定性的方法将其发展分为萌芽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3个阶段,并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内蒙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评价 下载:55 浏览:409

周钟 熊焰 张林刚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构建创新"结构-投入-绩效"的基础性SIP评价框架,从规模以上和大型工业企业两个层面,评价研究发现,内蒙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且近年来有滑坡迹象,特别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人员引进培养有待强化,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创新效率有待显著提升。对此,提出健全鼓励企业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等若干关键措施,以改革制约内蒙古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

我国科学奖励总量管控研究——基于中国特色科学奖励体系构建目标 下载:56 浏览:421

马文军1,2 丁大尉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重点针对国家、省部、地市3个层级政府科学奖励的抽样统计表明,全国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32 388项左右,全国社会科学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34 219项左右。两者相加,全国仅国家、省部、地市3个层级政府性质的科学奖励,每年评授总量当在60 000项以上。如果再加上县(区)乡(镇)级政府科学奖励,以及非政府性质的各类科学奖励,这个数量将会更为庞大。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科学奖励总量管控综合对策:直接总量管控、大幅压缩数量,配套周期管控、调降评奖频率,配套结构管控、保持地区适衡。

中国科技研发领域PPP政策的演变历程、原因及其优化对策 下载:56 浏览:413

辛德树1 迟凤玲2 李敬锁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形式被看作是中国科技研发领域PPP模式的雏形,基于此,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研发领域PPP政策的演化为4个阶段:不允许企业列支研究经费、允许并鼓励企业从事研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企业平等参与的PPP模式等阶段。在分析其演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科技PPP政策的优化对策。

建国初期苏联专家援华与贵州万山汞业发展 下载:58 浏览:12

杨达1 林子2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结合万山特区档案、相关志书以及时代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考察建国初期苏联专家援华与贵州万山汞业发展的历史关联。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地质专家被聘请来对万山进行技术援助,带来普遍勘探汞矿的积极成效,而万山也从中苏交往历史进程的"国交无关者"转变为"被动卷入者"。当苏联专家因两国交恶于1959年全部离开后,万山则转变为历史进程的"主动塑造者",即完成"爱国汞"的规模生产,通过"以物抵资"的方式偿还对苏外债,为新中国实现于国际舞台上自立自强的外部战略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

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下载:56 浏览:411

亓文婧1 郑玉刚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在传统协同创新三螺旋模型上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四螺旋(Four-helix)模型,重点在这一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各协同创新主体构成与功能定位,结合典型沿海地区、海洋科研机构、涉海企业及相关机构的运行实践,构建多主体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关系网络,并基于海洋科技成果特性提出"定制型"和"推介修正型"两种转化路径。

基于系统构成要素的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组合评价研究 下载:54 浏览:398

李沃源 乌兰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从系统构成要素视角构建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三大梯队且不同类型梯队影响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环境要素不同。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梯队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的对策建议。

基于元分析的市场导向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再研究 下载:45 浏览:408

张梦晓 高良谋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基于元分析估计市场导向与企业创新的真实关系,并检验影响这一关系的潜在调节因素。结果显示:市场导向与企业创新呈现强关联性(r=0.425);客观情境因素中,地区发达程度、行业属性和数据收集时间对二者关系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主观选择的市场导向指标类型也是重要的调节因素。

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 下载:56 浏览:407

王智新1 赵景峰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研究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全球价值链嵌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增强技术创新绩效。这些结论具有非常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同时这些结论保持较强的稳健性。建议,更加重视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作用,积极拓展和获取外部创新信息;多管齐下疏通传导渠道,发挥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绩效促进效应;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均衡协调力度,增强技术创新绩效。

学习科学视域下的技术转移人才教育研究 下载:54 浏览:401

朱雪忠1 胡锴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转移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聚焦于专业化教育。借助教育领域中人是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和学习环境设计原理,阐述技术转移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基础的原因,提出技术转移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分析说明其具体内涵,并以欧美国家技术转移培训项目例示课程实践方法。研究结论对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输出技术转移培训项目的职业教育服务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