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61 浏览:423

陈权1 沈斌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激励,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的产出量,减少职业倦怠,降低离职率。高校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有效激励,需要进行相关要素的投入。文章基于生产要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各类要素对高校教师科研教学产出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新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风险容忍视域下风险投资对科技企业创新支持路径研究 下载:53 浏览:402

张岭1 郭英远2 张胜2 潘颖雯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特征和融资需求,探析了分阶段风险投资对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具有项目筛选和公司监管优势,通过分阶段投资策略能够容忍并承担技术试错的风险,提升企业风险偏好,进而有效激励了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最后,提出了完善风险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整数与约数:鲁迅的批判修辞法 下载:51 浏览:345

曹禧修 《中国文学》 2020年8期

摘要:
鲁迅有不少偏至的观点是不易理解的,比如"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等等。鲁迅对中国历史的透底性批判,因其偏至而引起的震撼度或许并不亚于上述两种观点;然而,我们倘若能够抓住其中的一对修辞学范畴,其偏至与深刻的转换或许并不难达成。这一对修辞学范畴便是——整数和约数,它们是鲁迅的批判修辞法。

宰相王爚与宋季救亡图存考论 下载:61 浏览:314

吴业国 陈增瑜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南宋末叶王爚是典型的士大夫,以熟读圣贤之书举第入仕,官至宰相,平章军国重事,位极人臣。通过《中国家谱资料选编·传记卷》之《王爚行状》及其它文献,王爚在地方任职期间,因敢于任事而政绩斐然;入朝为官后,体现出高洁的情操与品德,踽踽特立;晚年位至宰相,陷入党争的漩涡。南宋当此大厦将倾、"救亡图存"之际,朝廷内部的政争却越发激烈,王爚身为宰相,并未能够起到镇人心、康世道的作用。

中西认知的“误会”与观念的碰撞——论英人傅兰雅的晚清时新小说征文 下载:67 浏览:355

梁苍泱 《中国文学》 2020年3期

摘要:
英人傅兰雅的求著时新小说活动发生在"小说界革命"前数年,是晚清小说理论和创作的重要探索。征文要求和作品实绩体现了中西小说观念的碰撞。该批作品的文学价值不孚期望,重要原因之一是傅氏未在中文启事突出对有情节的叙事性作品的期待,彼时中文阅读圈也尚未形成叙事性为"小说"核心属性的共识。但部分应征作品尝试突破传统小说模式,明确提出"章回小说"概念,成为认识晚清大众小说观念的难得实例。

《太一生水》名字序列的意义生成 下载:53 浏览:410

叶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太一生水》存在一个以物之名字为中心的概念词语序列,"名""字"二字对文本解读至为关键。"名"与"字"依据有无的不同情形分为若干逻辑层次与意义层级,名字序列构建文本结构,名字的无有与物之生成以及生成之弱强、尊卑等相对应并依次展开。太一非名,实属强名;道亦非字,应为强字。名字从无到有,万物由生到成,名字的界限即生成的界限。只有从名字的有无出发,对名字定义以及名字关系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太一生水》中万物生成的真正含义。

斯大林的群众史观及其实践的异化 下载:29 浏览:216

陈晓红 于文龙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斯大林时期的特权官僚制度是苏联覆亡的原因之一,已成学界的共识。然而梳理斯大林的原著发现,他的大量著述遵循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强调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领袖与群众、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必坚持走群众路线等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思想。然而现实实践不仅脱离了群众路线,而且官僚特权制度固化,个人崇拜盛行,这种实践的异化及其原因令人深思,值得探究,对今天的执政党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于华尔兹舞摆动的论述 下载:34 浏览:322

段子玉 林万雷 《体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摆动是华尔兹舞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没有良好的摆动,就无法跳好华尔兹。本文将从什么是标准舞的摆动、摆动的种类、摆动在舞步型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为广大华尔兹舞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加拿大学徒制改革的演进路径及主要特征——以红章计划为例 下载:72 浏览:410

王禛 杨科正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7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加拿大结合各地区自主办学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国内熟练技术工人流动,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贸易之间的联系为目标导向,制定了学徒制全国统一资格认证标准——红章计划。该计划在保证学校、社会、企业三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组织管理、经费支持、表彰计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促进、提升学徒自身能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

有氧舞蹈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载:11 浏览:132

李丁辛 《体育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而高校教育也随之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有氧舞蹈教学在高校课程中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典型的事例。有氧舞蹈,不只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舞蹈教育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有氧舞蹈教学当中,仍旧存在着诸多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说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为高校的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

罗素史学思想中的逻辑原子主义理路 下载:68 浏览:483

胡术恒1 周巩固2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伯特兰·罗素的史学思想与其逻辑原子主义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他在历史领域提出的"历史推动力"与其逻辑原子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罗素在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阐述上,也表现出了对于概率论的借助;同时,他指出历史的价值不在于事实,这符合逻辑原子主义对语言哲学的定位。

在个人与群体之间:同意论对道德义务的重塑 下载:65 浏览:414

张胜利1,2 冯华南3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现代实践吁求道德义务的解释新论,过往的经验论、超验论、神令论、功利论、边际约束论的解释方式皆存在一定的缺陷。借助挖掘隐伏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同意论,为重塑西方道德义务观的内在生成机理确立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在回溯霍布斯及洛克的"契约论"、康德的"德性论"和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基础上,发现同意论视角下的道德义务观既具有契约主义的理性,又兼具责任伦理的底色。洛克提出的"自愿同意"假设作为道德义务的确认程序完成了对个体意愿的观照,同时依据罗尔斯主张的正义制度的规制作用,保障了群体意志的在场。在技术加剧伦理冲突的当代社会,同意论的重拾和完善对于道德义务理论重塑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视域下的伦理秩序建构皆彰显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25 浏览:303

叶宝娟 马婷婷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考察社会支持、社交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6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显示:(1)社交焦虑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社交焦虑—抑郁这一中介过程中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气郁体质对女性抑郁作用的纵向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下载:13 浏览:184

刘明矾1,2 徐娅婷2 彭丹丹2 武厚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为了明确气郁体质对女性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纵向设计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气郁体质和抑郁之间冗思的中介作用和生活应激事件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对468名女大学生进行追踪,通过间隔一年两个时间点的纵向设计,对女性的气郁体质、抑郁、冗思及生活应激事件进行调查。结果:交叉滞后模型结果显示,气郁体质可以显著预测女性一年后的抑郁水平;冗思在气郁体质对一年后抑郁的影响中起纵向中介作用;生活应激事件调节了气郁体质对一年后抑郁作用的直接路径和后半路径。结论:气郁体质与抑郁之间的纵向中介调节模型成立,这提示气郁体质的女性可以通过减少冗思,优化应对生活应激事件的方式来改善抑郁。

佛教的善的思想的心理诠释 下载:25 浏览:243

郭晓飞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无分善恶,亲近善知识能形成善的心理,亲近恶知识会形成恶的心理。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佛教认为欲望是恶的根源,控制欲望,通过戒定慧、八正道等方式能达到善的心理状态。佛教关于善的先天本性的观点、善恶形成的思想以及善的自我修养方法符合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佛教的崇善理念及善的修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准则具有积极意义。

Braine心理逻辑理论述评 下载:70 浏览:327

胡竹菁 胡笑羽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该文对Braine提出的在推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占居重要地位的"心理逻辑理论"做了综合述评。"心理逻辑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构成"心理逻辑理论"基础的一组推理规则图式、将推理规则图式应用于推理过程的推理方案、实际应用意义。Braine认为他和他的同事于1984年设计并实施的以"自然推理系统"所含各推理规则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支持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不同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285

孙娜娜 吕晓蕾 李寿欣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不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生存加工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25

李红利1 王文慧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主要指生存情景下的记忆成绩好于其他情景下记忆成绩的一种优势效应。实验1采用生存加工研究范式,结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试方法,考察了生存加工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表现。实验2结合不同的词语评估时间,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生存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内隐记忆中没有表现出生存加工优势,但是在外显记忆中出现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并且外显记忆中的生存加工优势会受到加工水平的影响。

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存储时程研究 下载:90 浏览:451

吴文春1 谢宇琼1 陈俊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探讨了三维图形在视觉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时程。实验一的三维图形由不同颜色、形状组成,实验二的图形由不同颜色、图案组成。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发现:被试的正确率随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刺激消失后,不论是客体信息还是空间信息,均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退,且客体信息衰退的速度比空间信息快。总体来看,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满负荷条件下能保持大约3~5秒的时间。

连续报告任务中无效后线索对后线索效益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303

林毅辉 孟迎芳 刘童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采用连续报告任务,从非线索指示项目的角度入手,探讨无效后线索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后线索效应的产生,以此进一步了解"后线索效益"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空间后注意线索,还是非空间的颜色后注意线索,都产生了"后线索效益",即后线索确实提高了被试视觉工作记忆的表现。无效后线索的存在不会影响"后线索效益"的产生,该效益的理论解释符合优先提取说,即被试会利用后注意线索优先提取线索指示项目,产生更快和更准确的反应。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