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3DCS的某型号导弹舱段装配容差分析 下载:20 浏览:155

王鑫1 李兆宇2 王亮3 李小强1 孟庆阔1 金朝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导弹零部件容差设计主要依赖经验,实际装配时极易发生干涉的问题,以某型号导弹舱段为例,基于3DCS软件开展了其装配容差分析与优化研究。首先在掌握实际装配工艺的基础上,简化建立了其尺寸链方程;然后基于3DCS软件建立了其装配过程容差分析模型,找出并改进了其设计的不合理处,避免了实际装配出现问题。

TC11钛合金电子束熔丝增材复合制造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274

王宁宁 韩冬 吴军 高世凯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对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成形TC11钛合金工艺进行研究,探索"增材+锻造"复合制造大型钛合金构件的更优工艺。使用改造设备开展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束流20mA,运动速度180mm/min,送丝速度15mm/s,椭圆扫描模式下获得熔覆层表观形貌良好,此时成形件的强度比锻件标准高,增材金属塑性略低于锻件标准,结合处金属塑性略高于锻件标准。两处试样的拉伸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472

赵鹏敏 柳胜虎 刘鑫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是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产建地面骨架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C3集气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苏南产建地面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分析了目前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监理监管不到位和设备材料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和问题,通过开工前的设计优化、承包商考核及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方法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分析,得出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途径,为今后的气田站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大倾角综放开采放煤工艺参数模拟分析 下载:88 浏览:454

马育红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利用离散元软件PFC2D,对平舒矿沿倾向上开采时的大倾角放顶煤的冒落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参数下放煤过程的煤矸冒落图形。通过对不同采煤高度、放煤步距的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上向放顶煤开采的最合理放煤工艺参数,为后续大倾角放顶煤不同开采方向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基于Pamcrash的蜂窝铝异面压缩仿真与验证 下载:54 浏览:391

徐天时 孙彦彬 马思群 李明伟 毕宸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得到与实验一致性较好的蜂窝铝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和Pamcrash软件联合仿真,以软件材料库中105号壳单元为基础,建立了蜂窝铝模型,模拟蜂窝铝异面匀速压缩过程;通对比触发力、平台力、吸能量和压实应变,验证仿真模型。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验试件的主要变形模式相同,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在考察蜂窝铝异面压缩吸能能力的情况下,所建立的蜂窝铝有限元模型能够代替实验试件,进行研究与设计。

工业CT在喷管扩散段绝热层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347

张翠翠 潘兰 陈曦 宋锦夺 俱可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绝热层的常见缺陷和工业CT技术特点,采用工业CT技术对其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业CT技术对提高制品质量和改进制品工艺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三维重建后更高层面上保证了产品质量,为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手段。

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34 浏览:225

刘小勇1 王海2 甄宏伟2 葛丹丹2 王春龙2 李继鹏2 陈济轮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GH4169高温合金、TC4钛合金两种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加工及加工效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及超声-微细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通过优化相应的加工参数,摸索出了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率加工工艺条件,微小孔的加工效率高、质量优良。

旋风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的CFD研究 下载:34 浏览:243

郗元1苏舒玉1,2 王国际3 刘轩渤1 赵艺涵1 代岩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旋风除尘器内颗粒流动不可见引起的盲目性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其内部的尘粒和气流场进行气固两相数值计算的方法,并结合系统结构缺陷进行了优化提升。探究了旋风除尘器圆筒部分直径、圆筒长度及入风口截面积等结构尺寸的变化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构对原始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除尘效率由原来的70.15%提高到92.06%,且提高了系统作用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知识图谱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75 浏览:404

林子舰1 冯超超1 王廷振1 王槿1,2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目前,在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也需要不断提升。不同于传统搜索方式,科学知识图谱技术采用对分析对象的共词进行分析并找到它们之间的亲疏关系,从而揭示相关学科的演进关系。本文以声速的测量、转动惯量等物理实验为例,利用引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并结合目前物理实验课程标准化的具体要求,探讨其对实验课程标准化的辅助功能及在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AERMOD和CALPUFF对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烟气扩散模拟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85

关勖 舒璐超 张玉麟 潘峰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6期

摘要: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河谷盆地静小风区域热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月日均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29,模式模拟结果不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模拟指数为0.35,模式模拟结果较理想。典型日小时浓度值方面,AERMOD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37,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理想;CALPUFF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IOA指数为0.74,模式模拟结果理想,且CALPUFF模拟浓度分布范围较AERMOD明显更广、整体浓度较AERMOD更高,高值区分布地点也不再单一。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在模拟静小风区域的大气扩散时,应使用CALPUFF模式模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大连市城区夏季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下载:62 浏览:330

曹姗姗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利用Synspec GC955-611/811在线气相色谱仪对大连市城区2019年夏季(5~8月)大气中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了VOCs组分浓度情况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烷烃是城区大气中最丰富的VOCs物种,其他依次是芳香烃、炔烃和烯烃。5~7月大连市城区VOCs浓度整体保持稳定,8月份浓度明显升高。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各组分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排名分别为烷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分别占比45.8%、29.3%、19.8%和5.1%。关键VOCs活性物种甲苯、异戊烷和正丁烷分别占VOCs总体积浓度的5.6%、10.7%和13.0%。利用PMF受体模型对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研究,2019年夏季大连市VOCs主要来源来自涂料/溶剂使用(45.1%)、机动车排放(24.0%)、油气挥发(16.1%)、液化石油气(10.7%)、天然源(4.0%)。

适应性FCM聚类分析对机床立柱温度特征的改进试验 下载:34 浏览:469

李志伟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实际中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机床Z方向的加工精度,需准确分析立柱的温度特征,由于立柱热特性样本量复杂,因此提出适应性FCM聚类分析法对立柱温度测点进行合理改进研究,其改进依据为立柱温度及热变形量,通过设置聚类数C的适应性目标分析函数,建立适应性FCM聚类算法可靠性仿真模型,得到温度测点收敛性与鲁棒性较好的多元回归关键测点热误差样本。研究表明:采用对机床立柱预先布置温度测点,通过适应性FCM聚类分析法对温度测点进行合理优化,由此将测点数由7个缩减至3个,同时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与鲁棒性。该方法为机床热误差测点设计优化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在实际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衍射实验为例谈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97 浏览:283

冯饶慧1,2 沈韩1,2 高凤彬3 崔新图1,2 黄臻成1,2 廖德驹1,2 方奕忠1,2 赵福利1,2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虚拟仿真实验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技术,在增强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发挥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我们构建一种结合成熟软件的适用于非物理类本科专业低年级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光学衍射实验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教学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科学模型的可精确调节参数的定量仿真可有效提升传统实验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基于机器学习的细粒度空气质量时间预测器 下载:63 浏览:493

曹鑫磊 冯锋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空气质量状况的预防和治理,提出了基于线性回归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作为时间预测器,更多的是考虑本地的历史数据、过去与未来的状况,挖掘空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及变化趋势,为了选取最优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与空气质量变化关系密切且存在线性关系的特征,以此特征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Cross-Validation方法进行评估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到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Cu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 下载:81 浏览:489

刘靳1 涂耀仁1,2 段艳平1,2 张浩1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6期

摘要:
精准鉴别重金属污染来源是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污染来源交错复杂的环境中,传统以多元统计分析重金属污染种类、浓度、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无法正确评估其污染来源与迁移途径。采用稳定同位素源解析的分析手段是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文章系统介绍Cu同位素源解析的示踪原理与方法,进一步阐述其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并在单一同位素无法判别污染来源的情况下,补充论述Cu同位素与其他非传统稳定同位素联用的源解析应用实例,最终提出现今同位素源解析的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对当前环境领域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双馈风电变流器单Chopper低电压穿越策略测试 下载:70 浏览:512

边晓光1 王正杰1 舒军1 周宏林1 刘江华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1期

摘要:
低电压故障下的双馈风电机组(DFIG)常利用撬棒等硬件设备来泄放瞬间过高的转子电流,以保护变流器并实现低电压穿越(LVRT)。本文探讨了一种双馈风电变流器单Chopper低电压穿越策略的硬件设计和投切的控制算法,并在1.5 MW双馈风电变流器样机中按照国标要求进行了低电压穿越测试。结果表明,合适的单Chopper低穿组件设计配合合理的投切控制策略可以使双馈风电变流器具备完整的低穿能力,并且能大幅优化双馈变流器的低穿组件硬件成本。

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模拟的影响 下载:43 浏览:370

付旭东1,2 李龙燕1 王金艳1 谭子渊1 常伟2 王明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5期

摘要:
利用耦合了Shao04起沙参数化方案的WRF/Chem模式对2014年4月22~25日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模拟,基于ERA-Interim和NECP-FNL两种再分析资料,探究了WRF/Chem在不同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对沙尘天气的模拟能力,并分析了两种再分析资料对模拟结果影响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WRF/Chem在两种再分析资料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均能较合理的模拟出主要的起沙区域、沙尘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沙源地附近和下游地区各个站点模拟的PM10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观测结果也较为吻合。但相比较而言,对西北地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从沙尘的空间分布、沙尘浓度、垂直沙通量和地面各代表站点PM10浓度变化等方面的模拟结果来看,NECP-FNL数据为模式提供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时要优于ERA-Interim数据的结果,这主要与NECP-FNL数据在WRF/Chem模式中能相对较好的描述起沙过程中摩擦速度的量值有关,从而使得模拟的沙尘区域、强度和垂直沙通量更为合理。

轻型无人直升机外挂武器装备气动特性分析 下载:52 浏览:392

龙海斌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加装在轻型无人直升机机身左右两侧的外挂武器装备受到机身等部件的气动干扰,气动特性与自由来流时相差比较大。采用RANS方法对带外挂武器装备的轻型无人直升机进行气动特性计算,包括不同机身侧滑角和挂弹数量状态。结果表明挂梁和挂架对外挂武器装备气动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外挂武器装备在纵向和航向上是静不稳定的。在有横向来流时,外挂武器装备的阻力和偏航力矩变化比较大。随着导弹不断发射,外挂武器装备的阻力、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都不断降低,但是升力基本上不变。研究结果可为外挂武器装备减阻设计和气动布局、武器发射策略的选择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SiC耐火材料在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中的应用 下载:72 浏览:493

程虎1,2 臧平伟1,2 陈阳1,2 孙登科1,2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介绍了气化室膜式水冷壁耐火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耐火材料选用要求、常用耐火材料的特性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作为以后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耐火材料选用的借鉴与参考。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大型香蕉筛动力学分析 下载:43 浏览:257

彭飞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用SolidWorks建立了BVB3661香蕉筛的三维模型,对其部分结构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导入Workbench里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前12阶振型和固有频率,得知工作频率远离固有频率,振动筛不会发生共振。对振动筛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其在工作频率下的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其数值符合设计要求。考虑振动筛所受的惯性力和重力对筛箱应力的影响,利用Design Assessment模块对几种受力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组合求解,得到了接近实际工况下振动筛的应力分布。为筛箱结构的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