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先学后教”理念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以《前赤壁赋》为例 下载:22 浏览:397

段雪婷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先学后教"理念是近年被广泛采纳的教学改革指导理念,其核心概念包括"文化立教"和"先学后导",即通过心理教育来营造以"和谐合作"为底蕴的班级文化,以及通过"研学—导学—合学—展示—评价"的形式来落实新课程学习目标。基于"先学后教"的指导理念,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析,尝试向教育实践封闭区做出突破性初探。

让课堂回归本质——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价值思考 下载:88 浏览:490

赵万文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对话是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的形态。在现实的教学中,浅对话、假对话、空对话比较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师生对话"的认识存在偏差,片面追求"花哨环节",对文本价值的挖掘不够深入。为扭转这种现象,课堂上的师生对话需要求真、求新、求联。

试论“智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下载:77 浏览:493

王飞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智性语文"是一种真性语文,一种灵性语文,一种理性语文,一种智慧语文。"智性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是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审美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智性语文"既关注学生"术"的提高,又关注学生"道"的提升;既注重感性体验,又注重理性智慧。

让“失真”的课堂“归真”——课堂教学病理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94 浏览:527

陈晴晴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逐渐唤醒传统充满顽疾的沉睡课堂,但实际教学中却与最初的目标貌合神离。现实的课堂把关注点放在"怎样学"的同时,忽视了"学到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当下课堂存在"失真"现象,过度的课堂导入,模糊的问题设置,同质化的评价方式,表层热闹的课堂互动等,成了课堂中新的弊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功利化导向普遍存在,实践模式机械套用,角色意识淡化模糊教师作用是课堂"失真"的桎梏。强化教学目标,发挥问题的内隐作用,回归评价的真实特性,彰显互动的功效,保障基础知识的地位是课堂"归真"的路径。

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文立场——以初中古诗词课标指定篇目教学为例 下载:57 浏览:457

余俊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有些语文教师教学古诗词,多沉湎在文本的内容当中,从内容到内容,不能从语文性角度和方法出发来实施教学,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偏离了应有的语文立场。本文以初中古诗词课标指定篇目教学为例,指出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背离语文立场的现象,并给出了在古诗词教学中坚持语文立场的正确选择。

课堂教学的“天时地利人和”——《葡萄月令》教学反思 下载:67 浏览:384

曾芳艳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朗读《葡萄月令》,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淳朴自然的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通过想像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体会作者的胸襟性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篇散文的教学难度较大,深感该类内省式散文的教学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教师的心境、学生的性格、环境氛围都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四步导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下载:68 浏览:492

史万成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新课改全面实施之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我校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总结出"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谈如何将移动终端有效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 下载:58 浏览:498

王海琴 王治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移动终端开始以良好的交互性、便携性、网络化服务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宠儿,其与小学课程的整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创新路径。通常,利用移动终端创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会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的能力最大化挖掘出来,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课堂教学互动 下载:76 浏览:487

彭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笔者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中"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章节为例,分享了一些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以期能为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互动提供一些拙见。

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下载:77 浏览:590

郭朝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崭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文章众多。本文在简要梳理翻转课堂大致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发现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多为应用研究,且成果较少:有研究者提出通识类翻转课堂的三阶段轮,有研究者从某门具体课程出发,提出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方案。最后笔者提出高职通识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78 浏览:588

刘岷晶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互动的好坏与否,将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急需引起教师的关注、重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巧妙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使教学更具活跃性、生动性、趣味性,促使教学目标的一一落实。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教学互动的开展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起到一个参考、借鉴的作用。

美国小学语文课堂案例分析 下载:83 浏览:449

高欣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小学一堂日常语文课的教学实录,对比中国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理念的诸多差异,以从中美教育的差异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体会创新的教育理念与课堂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73 浏览:453

张长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者的继承者。在新课程中,教育法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意味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将学生作为被动学习对象,而是深入研究教材探索潜在的探索性资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自带设备”型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应用策略 下载:54 浏览:282

毛齐明1 王琳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9期

摘要:
"自带设备"型教学是为了整合相关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服务模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学习,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的运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带设备"型教学的一个典型模式包括参与、探索、观察、解释、反思与分享六个步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一定的策略分步进行应用。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四年级上册《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简算》新授课为例 下载:76 浏览:457

吴秀丽 叶晓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的课堂教学发展 下载:62 浏览:262

邱斌1 张海金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5期

摘要: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指导思想,不仅统领了"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也引领着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发展,使课堂教学永葆生机与活力;实现课堂教学协调发展,使课堂教学保持平衡与和谐;实现课堂教学绿色发展,使课堂教学饱含美丽与幸福;实现课堂教学开放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与包容;实现课堂教学共享发展,使课堂教学彰显公平与关怀。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歧视现象及其实质与根源探析 下载:50 浏览:425

李再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中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到教育公平,也扭曲了教育的育人本质;课堂歧视的实质就是偏见,即教师存有认知偏见,情感偏好与动机偏私;根源在于教育一元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取向。

“新老三中心”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三环节重要性研究 下载:42 浏览:403

彭雨明 胡婉谊 李雅财 谢嘉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课堂教学既是将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换的核心,又是评价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教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将课堂教学与电影类比,得出课堂教学三要素中教学活动实施更为重要的结论。再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上述三环节重要性的变化。

小学音乐新课堂教育路径探索 下载:26 浏览:293

周雪平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小学音乐高质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音乐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新课改推动下,小学音乐高质量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教师结合小学音乐问题,提出了小学音乐新课堂教育路径,希望能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地理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下载:23 浏览:356

陈昌润 《地理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非常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