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试析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 下载:325 浏览:3261

赫丽达 赵爱萍 张禹辰 韩笑 蔵影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决策模块,并将其应用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决策的正确性、依从性。方法:构建了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的五大模块,其中包含风险评估、提醒指引、护理会诊、护理记录以及质量管理模块,将这些不同的模块应用到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神经外科临床营养护理质量情况。结果:通过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的建立,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营养护理开展效果较好。结论: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有着风险评估率高、评估结果准确、恢复效率好且营养护理记录及时准确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值得推广。

针对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方法 下载:35 浏览:3612

蔺配梅 王军 程姣 刘聪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每组50人。结果: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0.0%)数据低于对照组(10.0%)。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深化体教融合探析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营养补充 下载:300 浏览:3305

李楠楠1 王嘉志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体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关乎着国家体育事业的未来,也和国家的未来以及民族兴衰有关。依据《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的相关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学生的健康体质在一定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对体教融合进行深化探究,能够很好的构建体育和教育之间的桥梁,提高我国体育人才的储蓄。在深化体教融合这一背景下,正确合理的膳食调理以及促进健康的营养补充已经成为了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基于深化体教融合去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营养补充进行相关的探究

营养与运动表现 下载:420 浏览:3295

谢泓漾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运动是由一系列完整的能量系统提供动力的,这些能量系统包括非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和有氧(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氧化)途径。ATP和磷酸肌酸为肌肉收缩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能量来源,但其水平不足以提供持续10秒以上的能运动消耗。无氧糖酵解途径通过糖酵解快速代谢葡萄糖和肌糖原,是支持持续10到180秒的高强度运动的主要途径。氧化途径为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的事件提供主要燃料。主要底物包括肌肉和肝糖原、肌内脂质、脂肪组织甘油三酯以及来自肌肉、血液、肝脏和肠道的氨基酸。随着工作肌肉获得更多的氧气,身体使用更多的有氧途径,而较少的无氧途径。对有氧氧化的发生并不会突然发生,同样也不会有任何一种供能形式会单独的出现并作用在体内。个体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训练类型、性别和训练水平,以及先前的营养摄入和底物,决定了能量途径的相对贡献和途径之间何时发生交叉。

浅谈如何以课间营养餐为载体提升农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 下载:325 浏览:3285

李橄 符文祥 尚珊珊 李军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得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如今开设校园营养餐活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温饱问题,更是为了学生均衡学生的营养,让学生健康成长。可如今课件营养餐活动在我校具体事实过程中,出现了差强人意的一面,为了让营养餐的目的灌输于学生,为了挖掘出课间营养餐的深层次教育意义,发挥课件营养餐的育人功能,进而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健康型人才!

浅淡乡村学校营养餐科学管理 下载:420 浏览:3629

刘云亮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儿童的教育。为让我国的义务教育学生可以茁壮成长,从2012年义务教育开始,我国政府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营养计划,为贫困县区义务教育学生安排营养餐,保证我国大量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我国农村实施营养餐政策,目的是提升我国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让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管理上进行优化升级,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营养餐的社会效益。

试论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下载:420 浏览:4291

张国兰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对卓越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其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从该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对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重点探究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中营养成分含量声称问题分析 下载:425 浏览:4293

陈丹玲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能够直接反映出食品的真实属性结构,是现阶段企业展现产品价值和应用成分的核心模式,然而现阶段许多食品标签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需要根据国家食品标准要求乙级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为现阶段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中营养成分含量生成问题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本文首先详细分析预包装食品标签概论,并且结合预包装食品标签能量情况,进一步总结出标识中营养成分含量声称问题。

神经外科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下载:425 浏览:4239

朱尚文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针对在手术之后出现高血糖病症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神经外科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诊的400例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且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来进行调整,将治疗与护理重点放在患者水电解质以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上,在治疗的同时需要依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研究中,需要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效果来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无管路扭曲堵塞问题发生,只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症状为腹胀,在排查原因之后发现系潴留物过多所引起。结论:对在术后出现高血糖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发展情况来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之后,其机体抵抗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护理对策对消化系统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452 浏览:4557

赵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象以60例消化系统重症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采用肠内、外营养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研究组基于前组行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营养指标、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结果:2组对比转铁蛋白、总蛋白等水平、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可做进一步推广借鉴。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452 浏览:3298

余盈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择取到院治疗并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90例进行治疗,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液护理,观察组行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更低,(p<0.05);观察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值得推广。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521 浏览:4283

李红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象以80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所有对象均接受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基于前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2组并发症率及恢复情况。结果:2组对比并发症率、住院及置管时间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加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且可缩短住院及置管时间,利于患者恢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与评价 下载:456 浏览:3301

陆梦格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相结合而实行的线上线下优势相互弥补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空前丰富,与此同时,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不断兴起,多种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教学领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各大高校授课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020年在新冠肺炎特殊时期的推动下,该模式得到快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从“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的线上线下学时安排,线上PPT、授课视频、题库与拓展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成绩考评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并对首次实施的线上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观点和发展研究 下载:452 浏览:3594

张立强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如癌症、肥胖病、神经紊乱等现代文明病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而食品、营养的表观遗传作用作为影响现代文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同样随之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对食品、营养的几种表观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食品和营养的表观遗传机制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遗传传代质量的改善与现代文明病应对提供一定参考。

食品营养安全管理隐患分析及优化对策 下载:356 浏览:3684

李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提升食品营养安全管理水平是保证食品营养质量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关键,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对于食品营养安全需求较高的情况下,食品厂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优化食品营养安全的具体工作,为食品营养安全管理质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保健饮食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452 浏览:3298

金幼兰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观察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营养保健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营养保健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FOCUS-PDCA程序在提高全胃肠外营养混合液临床输注安全性的应用研究 下载:147 浏览:1151

撒志梅 朱学珍 张听芹 张艳梅 郝佳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在提高完全胃肠外营养混合液临床输注安全性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 FOCUS - PDCA 法分析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混合液输注的各个环节,与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的关系,明确影响输注安全性的的因素,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形成输注流程及规范并落实。 结果 CQI小组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后,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14.5%降低为7.81%。 结论 运用 FOCUS -PDCA 程序能有效解决患者全胃肠外营养输注流程不合理因素,降低输注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胃肠外营养输注安全性,保障患者营养供给。

肠道营养护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与规范化管理研究 下载:106 浏览:1176

郭世一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肠道营养护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与规范化管理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00名需要接受肠道营养护理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肠道营养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管理的肠道营养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线特征相似。我们收集了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肠道营养护理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改善。观察组的肠道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观察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如血清白蛋白水平和体重增加情况,也显示出显著的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规范化管理的肠道营养护理在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护理相比,规范化管理能够降低肠道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采用规范化管理的肠道营养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生物法去除藻类污染河湖水的研究进展 下载:236 浏览:2895

​何彬 《生物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当下的除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但这些传统的除藻方式的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水体污染。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生物膜和水生植物等进行生物除藻的方法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将就生物除藻法展开讨论,并说明其生物种类、工作机制和现存问题。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手段,生物除藻技术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将对其应用现状等进行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完成其生物控藻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