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信息技术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264 浏览:2576

赵天成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5期

摘要: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应当具备针对性和侧重性,学校需要优化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设施,打造仿真实训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创新现有的教学管理形式,融合多媒体教学策略,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当前机械基础课程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探讨 下载:241 浏览:2073

左蓓蓓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实现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儿步入义务教育前经历的关键教育阶段,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学前教育中,混龄教育模式备受广大教师关注,这一模式强调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班级继续学习,打破幼儿之间的年龄差距,突破传统同龄教育模式束缚,让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幼儿园混龄教育学前教育的改革,先分析了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混龄教育的优势,再围绕两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改革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以绘本共读实现幼小衔接与“去小学化” 下载:285 浏览:2079

章晶晶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个阶段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和进行。在基础教育阶段,幼小衔接作为一个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近年来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逐渐成为普遍问题,幼儿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其在“双减”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如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去小学化”和小学“幼小衔接”教育方面的问题,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绘本阅读是当下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当中的重要参考内容,对于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以绘本共读实现幼小衔接与“去小学化”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实现“去小学化”的教育目标,以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 下载:279 浏览:2070

殷沁怡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学业成就的基石,不仅深刻影响着他们在英语学科上的掌握程度,还广泛渗透至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之中。因此,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对于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面对并解决学习挑战,还极大地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让学生在自我驱动中探索知识的海洋。

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思考 下载:247 浏览:2112

叶丰伟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在小升初时期,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水平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全面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面临多种困难,包括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不足以及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不合适等现象。本文探讨了家园共育对于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水平的关键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思政育人融合路径探究 下载:273 浏览:2073

廖志华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美术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艺术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思政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将思政教育与美术鉴赏课相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美术鉴赏与思政教育,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思政育人融合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273 浏览:2563

杨武生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初中音乐教学模式逐渐向对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全面培养转变。本文分析培养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价值与意义,了解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随后从丰富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情境、引入实践体验、创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优化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幼儿园食育教育教学在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应用 下载:271 浏览:2572

肖瑞兰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在整个幼儿园的教育结构里,食育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在这一教育实践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幼儿园的食育教育中如何巧妙地融合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已经变成了当下幼儿教育者需要紧急解决的挑战之一。本文选择了幼儿园作为研究背景,深度探讨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在儿童食育教育方面如何被实施,所遭遇的难题以及潜在的解决策略。

学习任务群与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课程融合 下载:237 浏览:2580

王常虹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学习任务群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课程融合。首先阐明了学习任务群和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学习任务群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课程融合策略,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陶行知理念下幼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下载:287 浏览:2573

彭苏娟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陶行知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基础,他的教学思想植根于现实生活,强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现代教育实践中融入陶行知思想不仅符合新课改理念,也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幼儿阶段是教育启蒙时期,通过践行陶行知理念,可以加强幼儿的创新思维,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幼儿教育中陶行知理念的践行措施,以期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下载:287 浏览:2586

郑陈坚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摘要:
新课标提出在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应以培育学生为中心,强调其教育价值美术教学应该注重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室里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在小学美术课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艺术课堂中,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是由教师来进行的,很少有让学生去进行探索和协作的机会,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程也被限制在了当堂课上,所以学生的艺术知识与技巧都非常的零散,这就会对学生的美术课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常规的基础教育相比,新课标下的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为充实,而且其教学目的也更为清晰,让学生们在每天的学习中获取到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而小学又是一个孩子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更要让老师们把握这个时间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在诸多的新的教育模式中,大单元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为广大的小学老师所重视并运用,它也在学校的艺术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审美教育。本文从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作用出发,浅谈了大单元的教学对策。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68 浏览:2582

冯飞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育过程中5E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深度分析,旨在解决当前生物学教育领域面临着学生参与程度低,知识理解不足以及实践机会匮乏等问题。5E教学方法涉及5个关键阶段,即参与阶段、探索阶段、解释阶段、扩展阶段和评估阶段。科学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有利于强化学生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与团队合作方式不仅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而且顺利地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模式依然显示出它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给高中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个稳固的支持体系。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研讨 下载:233 浏览:2576

符慧艺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1期

摘要:
现阶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跨学科作业设计优化需引进多元学科项目。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为立足点,对跨学科作业进行灵活设计打造;同时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并且引进过程性评价,灵活调整其学习方向。

环境遥感监测发展现状 下载:326 浏览:2582

陈思佳 《国际教育论坛》 2022年1期

摘要:
环境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层环境进行大范围、动态监测的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环境遥感监测的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大气、水、土、生等环境要素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环境遥感监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未来环境遥感监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策略分析研究 下载:532 浏览:2595

马建军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在教育界持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改变自己的发展理念,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社会和学校教师所重视,并逐步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在地理学的教育过程中,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到地理学,就其所学的各个领域而言,它所牵涉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在学生与地理有关的知识接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常规的地理教育的束缚,促进课程朝着多样化的教学目标进行变革,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对地理有关知识的接受度,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下载:514 浏览:2572

周琴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与实践,通过深入分析背景、目的、方法和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其次,研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方法上,采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通过实践研究得出结论,验证了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英语新课标实施中教学评一体化对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528 浏览:2606

周凤色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新课标实施中教学评一体化对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开展案例研究,本文发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本文对教学评一体化在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意义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究 下载:521 浏览:2586

周邦堂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利用微课、模拟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并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这些技术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复杂的物理实验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并能够丰富实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基于此,接下来本文从微课引领、软件模拟和实验内容丰富三个方面探讨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有效的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下载:523 浏览:2588

杨晓亮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1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本文认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与新课改理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论。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实验材料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包括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推进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的融合等。最后,本文总结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前景,并呼吁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任务群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与研究 下载:520 浏览:2576

杨文辉 《国际教育论坛》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任务群教学理念的兴起,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文章简要叙述了任务群背景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以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了大单元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以此提出了具体且有效的实践措施,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