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计与研究 下载:85 浏览:490

李悦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主要探讨了区域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和特点,阐述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并对评价指标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今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区域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其他区域效益评价工作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1985—2015年临朐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483

田增刚1 王明刚2 刘峰峰3 杜文贞1 黄延军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0期

摘要:
根据临朐县1985—2015年4期次的水土流失调查数据,分析该县水土流失严重指数和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0年间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由1985年的3.29(强度严重)降至2015年的1.65(轻度严重),降幅约为50%,水土流失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但仍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为1.30%,4个评价期年均水土流失消长率呈现"正—负—正"的变化态势,较低的消长率水平不能满足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迫切需求;历年水土流失减少面积主要集中在轻度—中度侵蚀区,占同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量的70%,2010—2015年的减少方向逐渐向中度—强烈侵蚀区转移,水土流失治理难度不断增大;1999—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放缓,曾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指数短期反弹、水土流失面积消长率呈负增长的现象,因此应对水土流失的长期性、反复性和顽固性给予足够重视。

我国近17年生产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分析 下载:81 浏览:482

康玲玲1 程复2 王云璋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在介绍生产建设项目及其分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生产建设项目和水利部审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统计资料为依据,以累计达到14个项目为标准,对"十一五"以来2 980个大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将其归纳为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煤矿、石油天然气、输变电、金属矿、机场、水电、冶金化工、港口码头、轨道交通与城建、其他项目等14类项目,同时以"十五"期间年均项目数为对照,分析了"十一五"以来生产建设项目的变化及原因。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取、弃土场水土保持问题与对策 下载:83 浏览:467

陈学平 李新海 魏明惠 刘毅 韩章勇 康向光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9期

摘要:
取、弃土场管理是当今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薄弱环节。综述了新时期环境保护要求与交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与形势,总结了当前取、弃土场设计、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场地数量、位置变更多,场地治理设计深度不足,取弃土施工问题多,场地生态恢复缺乏科学标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多行业共同参与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修订、强化多专业合作团队管理体制、水土保持方案贯穿全过程核查机制、取弃土变更与土石方计量监管、水土保持管理责任目标与监测管理衔接等方面提出了管理与技术对策,以期改进目前取、弃土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及产业开发研究 下载:87 浏览:493

刘阳1 吴丽萍1 陈正新1 姚文艺2 逄红1 逯海叶1 姚锐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8期

摘要:
沙棘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开发潜力。在对鄂尔多斯砒砂岩区沙棘相关企业实地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砒砂岩区发展沙棘产业的生态意义,并从砒砂岩区沙棘种植现状出发,综述了沙棘林修复砒砂岩区生态环境的功能和沙棘产业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砒砂岩区沙棘产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打造"项目法人制"与"政府+农协+企业+农户"循环增值沙棘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直流电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研究 下载:51 浏览:451

王恩1 梁柯2 陈叶1 韩彤1 翟少磊1 李博1 《数据与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为解决直流电能计量装置的动态计量准确性问题,需要对直流电能检测装置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检测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电能计量装置在直流电能纹波、电源突变、暂降、中断等情况下的工作特性,分析了不同幅度和不同频率纹波对直流计量的影响,设计了直流电能动态计量检测系统。采用高频脉冲数预置法,对被检表的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进行试验,计算出了电能表的相对检定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基本误差最大修约值为0.3%,低于被检直流电能表的允许误差0. 5%,且经过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实验的示值改变量为0k Wh,直流纹波对于直流电能表影响的修约值为0,符合国家标准。通过直流电能动态检测系统可对现有直流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校准,保证计量装置准确性,为直流用电贸易公平结算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LC谐振电路的脉冲电流发生器研究 下载:61 浏览:343

周湛1,2 沈鑫2 赵振刚1 李川1 李英娜1 《数据与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目前电流发生器普遍没有与电网隔绝,并且发出脉冲电流特征不明显,容易与电网上的干扰信号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C谐振电路的脉冲电流发生器,通过应用变压隔离技术、晶闸管技术和LC谐振技术,实现了具有二阶振荡特征的正负脉冲电流。结果表明,应用此研究技术成果研制的脉冲电流发生器装置具有安全、稳定、可靠,脉冲电流特征明显等显著优势,并可用于低压台区户变关系的识别中。

甘肃14种野生季节变色植物适应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488

陈翠莲1 薛睿1 陈守宪2 张继强1 柴春山1 罗文丽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7期

摘要: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宜在当地城市绿化中应用的野生季节变色植物,将收集到的14种野生观赏植物移栽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五星坪试验基地开展野生驯化试验。通过连续3年对植物生长季露天形态的观测,采用3种抗逆性平均指数分别对14种野生季节变色植物的整体抗寒性、耐热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少齿小檗、槲栎和马桑抗寒性较差,在试验区无法顺利越冬,需要采取防寒措施;沙梾耐热性较差,在试验区无法安全越夏,需要采取遮阴措施;其余10种抗寒性和耐热性较强的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其中血满草相对较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植株上有蚜虫,但总体上数量较少,植株受害轻,对生长及观赏性状影响不大。

Cu析出物对α-Fe辐照硬化贡献机理研究 下载:87 浏览:488

豆艳坤 贺新福 贾丽霞 王东杰 吴石 杨文 《新材料》 2018年5期

摘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α-Fe基中不同尺寸(直径0.5—2.5nm)共格Cu析出物和刃型位错12(111){110}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100—600K)和不同作用位置对析出物和位错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析出物尺寸的增加,位错受到的阻碍作用随之增大。该现象源于析出物尺寸增加导致位错通过时切割面积增大。同时温度的升高,降低了析出物对位错的阻碍作用,经对比发现1.0nm、1.5nm和2.0nm Cu析出物的临界剪切应力从100K升温至600K时平均降低了0.049Gb/L,而在100K、200K、300K、450K和600K环境下Cu析出物尺寸从1.0nm增至2.0nm时,临界剪切应力平均升高0.096Gb/L,说明析出物尺寸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的影响大于温度。位错在不同位置通过析出物时,发现从析出物中心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最大,且当位错滑移面离析出物中心相等垂直距离时,位错从析出物上半部分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均大于下半部分。这可能是由于位错滑移面下方的拉应力场和Cu析出物的压应力场相互作用贡献较大,导致位错运动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下载:89 浏览:508

郑树海1 黄静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改革为项目法人自主验收后,对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甘肃酒泉—湖南±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是第一个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验收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此为例分析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其水土流失特点,总结了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效果评价 下载:91 浏览:494

潘旭亮 白景明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基于2006~201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统计口径,以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拉动的城镇就业人员为媒介,以城镇就业人员占城镇人口的比例计算投资对城镇化的贡献率,探讨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和地区效果并进行了分析。在政策建议上,适当提高欠发达西部地区的政府投资比重,挤入或引导民间投资;适当降低发达东部地区的政府投资比重,让民间投资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

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用煤价格模型 下载:24 浏览:269

王伟1 张爱培1 田建亮2 覃涛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2017年12月我国正式下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电企业率先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将显著影响发电企业的燃料总成本。通过分析国内主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核算燃煤发电企业碳排放量以及分析现有煤炭交易价格变化,探讨了典型煤炭平仓价格模型,建立了燃煤发电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约束条件下的煤炭平仓价格主要模型。碳成本占燃料成本约20%,新模型综合考虑碳排放权交易的需求,为燃煤发电企业完善燃料采购策略和抵御碳排放权交易风险提供了新的核算方法。

给水旁路调节下高压加热器的瞬态应力分析 下载:24 浏览:263

王建华1,2 范佩佩3 石峰1,2 种道彤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灵活运行下的设备安全性是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的重要问题,高压加热器作为大型高温承压换热设备,在机组灵活性调节中承担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安全性问题。针对某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高压加热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给水旁路调节过程下的瞬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机械应力场、耦合应力场分布,并针对水室出口、蒸汽入口、管板上下侧4个关键区域进行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耦合应力的波动幅度均随着给水旁路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热应力最大部位为蒸汽入口管处,机械应力和耦合应力最大部位分别对应管板下侧、管板上侧;管板上侧区域为高压加热器最危险部位,需重点关注和提前检修。

固定资本形成内生化的房地产投入占用产出局部闭模型及其应用 下载:57 浏览:254

陆子含1,2,3 陈锡康2,3 高翔1,2,3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房地产服务业和房地产土地流转部门三个部分。房地产销售额由房地产产出和土地成本两部分组成。分析可知,通过增加企业、政府和居民收入从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房地产销售影响经济的重要途径。鉴于传统投入产出模型不能对此进行有效刻画,为充分反映房地产与国民经济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本文设计和构造了房地产投入占用产出表,提出新的将固定资本形成内生化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应用模型测算房地产销售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得出2015年对GDP的完全拉动为13万亿元,得出的测算结果显著大于传统模型,更加符合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基于高分影像的贵州省晴隆县2016年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下载:94 浏览:515

刘晓林1 亢庆1,2 刘超群1 尹斌1 李树波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能揭示人类利用土地的广度、深度和合理程度,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基于高分1号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和人工交互式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晴隆县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计量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晴隆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3种地类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2%以上;晴隆县土地利用类型较丰富且均衡,所辖乡镇中茶马镇的土地利用类型最为单一;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光照镇的土地利用程度最高,鸡场镇的最低。

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现状评价 下载:76 浏览:463

吴计生1 梁团豪2 吕军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以松花江流域的26条河流、7个湖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需水满足状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富营养化状况、河流纵向连通性、重要湿地保留率、重要水生生境状况等6项指标,评价流域主要河湖水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生态较好河流主要分布在嫩江干支流上游区;水质污染、生境萎缩问题在松花江流域广泛存在,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面临较大压力。

红壤区生产建设项目边坡防护措施保水减沙效益研究 下载:85 浏览:500

徐爱珍1 汤崇军1 刘宇2 郭利平1 赵佳鼎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布设的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年18个径流小区28次侵蚀性降雨量和各小区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的保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边坡防护措施小区相对裸露小区(对照)具有显著的保水减沙效益;在坡比1∶1.5的护坡措施小区中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方式保水减沙效果较好,坡比1∶2的护坡措施小区中等高绿篱埂护坡保水减沙效果最为明显。

宁南山区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76 浏览:494

岳自慧1 刘平1 翟汝伟1 王文1 刘学军1 贾爱冬2 张煜明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项目区6个重点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实施后不同建设年限的梯田土壤肥力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点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坡改梯初期土壤肥力与修建前相比有所降低,经过3~5年的合理培肥和土壤肥力的逐步恢复,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的年度变化大体上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梯田修建第5~7年土壤肥力各项指标达到最高,但修建第8年时土壤肥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梯田建设力度,重视梯田修建后的培肥与改良,为宁南山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

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490

李洁1 马香玲1 任启文2,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官厅水库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以距库区和主要河流水域距离、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植被情况、耕地情况、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情况等指标为基础,结合官厅水库上游流域6区5县水土保持主导功能的不同及河北省水土保持区划结果,将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分为官厅库区周边水域防护生态修复区、桑干河洋河两岸河道防护生态修复区、接坝区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冀西北间山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4个生态修复区,并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特点提出了生态修复实用技术模式。

我国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下载:87 浏览:487

丁新辉1,2 刘孝盈1,2 刘广全1,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利用文献荟萃法,对我国沙障的类型及其固沙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沙障固沙技术的理论尚有待完善,沙障的规格、材料选取没有相应的规范,沙障固沙体系布局不合理,沙障对沙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不充分,重大工程中的沙障效益评价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我国沙障治沙技术研究趋势为:(1)重大工程沙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在现有沙障设施内,开展沙障—沙生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3)防风固沙体系模式的优化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