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外军学员中国武术专业套路教学思路与方法 下载:20 浏览:232

赵保强 《体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它来源于战争实践,也更多地用于战场搏击。虽然现代化战争让武术逐渐退出了战场,但是其技击功能仍然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一些院校在外训过程中对外军学员武术专业套路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武术专业套路教学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研究 下载:35 浏览:259

杨参天 《中国设计》 2020年5期

摘要:
发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与办法。立足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及长期的教学实践,专业认知与规律性思考总结,通过部分实践情况分析问题,对评教进行问题优化。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法。该方法可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给予一定的智力支持。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 下载:61 浏览:325

李曙光 《体育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标准化专业技能素养的改革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成为未来体育教育教师行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构建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给予几点建议。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标准构建奠定更多的理论依据。

“互联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35 浏览:298

齐延成 马梦云 《设计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是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机遇,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能力的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探索。其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到了以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所需能力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并阐述了建立校企工作室实施运作的管理模式。通过此次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应用知识,教师能够从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完善应用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广西民族地区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创新改革探讨 下载:54 浏览:338

曾辽华 《设计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很多,但是开设的情况却混乱无序,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多数与目前社会上的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课程设置与市场对环境设计师无法接轨的现象。本文从高职高专环境设计专业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环境设计在应用型高校应该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并且形成明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环境设计类技术型专业人才。

浅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下载:74 浏览:404

高铭泽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我国新闻队伍的不断扩大,受众角色定位的转换等因素,我国新闻队伍进行新闻传播过程中在新闻专业主义上有所缺失,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传播者都应当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笔者针对我国新闻队伍新闻专业主义缺失与复位进行相关阐释。

如何加强电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 下载:75 浏览:408

于潞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当今多媒体竞争的环境下,电台独具特色,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发挥出电台的特征优势,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提高电台的收听收视率。在电台工作中,编辑记者取材用材,为电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元素,更新电台的播放信息,是维系电台活动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应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且应灵活应变,结合电台的节目要求、我国的法律规定、群众的喜好等,展开编辑与采访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电台注入新鲜的活力。

化蛹成蝶——古典萨克斯从初级演奏到专业演奏的蜕变 下载:90 浏览:512

高新周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音乐并不陌生,而萨克斯在中国来说也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由于它外形的特点比较突出,音色独特优美,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对它的痴迷与研究。但是中国萨克斯的研究者水平参差不齐,演奏技巧差别较大,要想演奏好古典萨克斯,就需要从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地围绕萨克斯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刚步入大学学习古典萨克斯演奏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主要遇见的几种问题,和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明晰古典萨克斯演奏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蛹成蝶。

艺术植入医疗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基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案例的实证研究 下载:36 浏览:281

王红江1 张同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探索艺术植入医疗领域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基于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案例,通过深度剖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的"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系列育人实践,从平台建设、课程管理、育人效果评估几个方面,结合文献研究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专业实践育人"3J模式";专业能力培养"4D模式";育人效果5个量化指标。专业实践育人机制"3J模式",即:精选基地—寻找专业育人好搭档;精准选题—落实专业育人好课题;精细管理—完成教学培养新目标;专业知识学习"4D模式",即: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在育人效果评估上,借助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指标可量化。

基于BIM+VR与云设计三核联创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下载:32 浏览:346

章运 许海峰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BIM、VR与云设计在室内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但大部分高校的相关课程开发与应用进展较为缓慢。通过对这一教学现状与市场应用之间特点的分析,探讨BIM+VR与云设计在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根据初步市场应用与现状的考察,研究课程开发价值,阐述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体系设计。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下载:49 浏览:261

甘海平 《体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体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从小学阶段开始,学校就开设了体育教学,一直延续到学生毕业的时期。虽然体育教学的地位明显没有文化课教学地位高,但并不意味这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意义没有文化课带来的意义大。事实上,体育教学关系着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一些内在品质的锻炼,如团结合作精神的锻炼,毅力的锻炼等等,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以及生活事业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务必要不断提高,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要求。

基于“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267

张帆1 初立伟2 《体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下降,社会实践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因此,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时间,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丰富实践资源,培养出"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

全媒体环境下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化水平的策略 下载:68 浏览:405

郭昊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文章以全媒体环境与主持传播的专业化为研究对象,对全媒体内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全媒体环境下对播音主持人员提出的新能力要求,提出了全媒体环境下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化能力的策略。

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探析 下载:68 浏览:440

孟胜兵 《中国设计》 2018年9期

摘要:
玻璃艺术是现代手工艺术教育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材料特色鲜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造型能力要求较强的艺术门类;是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创作形式。一定程度上,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的设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课程模块化教学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围绕问题规划相应的课程模块应对设计,最后运用相配套的辅助策略使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新媒体时代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环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64 浏览:414

倪娜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新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其影响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动画行业也是如此,新媒体时代从制作,放映,观看等多个维度深刻改变了动画行业。作为培养动画行业后备人才基地的相关高校,有必要紧密把握新媒体时代动画行业的发展脉搏,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为我国动画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

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84 浏览:380

侯丽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我国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发展模式也是百花齐放,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能否与之匹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模式需要检验,也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保驾护航。在动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个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所有高校动画教师所面临的课题和挑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艺术文化观念迁变思辨 下载:64 浏览:423

周星1,2,3,4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40年来,如何认知既往成绩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是需要从观念形态转变和成效收获来印证的。但显然认识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绩不能缺少从艺术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来观照。在这一时期里,中国艺术文化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适应性转变的过程,艺术文化的变化从观念意识到创作贴近生活,以及适应时代风习和服务于人心精神需要,呈现出其依存于市场却更为注重精神情感创作的良好趋向。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GlobeLand30在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70 浏览:390

赵亚博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领域的最新转向,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亟需大量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综合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的教学内容尚未充分响应这一需求。本文以Globe Land30数据的使用为抓手,通过对Globe Land30数据的总体特点、使用流程、应用范围等的介绍,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的阐述,尝试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期能为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热情到方法:话剧初创期专业化追求对演出水平的提升 下载:89 浏览:502

徐煜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爱美剧运动提倡以业余演剧挽救早期话剧的危机,原因在于其认为文明戏的衰落,是源于话剧职业化构成了话剧发展的障碍。然而文明戏的衰落并非由于职业化,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从事者对方法、技术和演剧规范的生疏,以至于无所顾忌地胡乱发挥而致。而在新兴话剧立足未稳,专业规范、创作观念尚未完整之时,孤立地反对职业化,也模糊了掌握话剧创作所必需的技术方法的难度。业余演剧本身也不足以自发地产生演剧的创造力,相反还可能把演剧活动带入没有约束的散漫状态。后来话剧的发展表明,真正使得中国建立起本土的话剧体系的,正是职业化的作风和对专业方法的探索钻研精神。

新时代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建设与实践 下载:25 浏览:228

田肖红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跨学科新专业——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基于近年来其世界史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与发展,聊城大学积极申请设置该专业,并于2015年招收首届学生。四年多来,聊城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积极探索,在本专业招生与培养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外语课程设置与日常训练等方面取得了明确进展和一定成绩。对于专业建设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本专业师生团队秉持开放学习理念,致力于在探索实干中寻求更好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各高校的发展将会进入新的历史际遇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