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39 浏览:360

程秋华 卫丽霞 徐丽芳 白云 华承金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采油管理区是油田最基本的油气开发单元,承担着某一区块或某几个区块的原油开发任务。为了实现采油区高效、规范、有序运转,目前中原油田23个采油管理区均已经建立完成了"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阐述了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应用效果,为其他油田采油管理区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差定位研究 下载:19 浏览:365

王嘉彬1 谢英2 王兴智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在天然气管道运输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输差的产生,为了解决目前管道输差异常时不能及时进行输差定位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建立输气管道模型,分析天然气管道输差成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参考数列(输差率)与比较数列(支线流量、管存量、自用气量以及放空气量)之间的关联度,并按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检查管道,达到了缩短输差定位时间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输差定位,能极大缩短输差定位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计量用圆筒容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38 浏览:412

赵文海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评定压裂支撑剂体积密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圆筒容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不确定度是目前公认的用来评定测量结果质量的参数,是报告度量的尺度。本文以压裂支撑剂体积密度测试使用的100 cm3圆筒容量为例,实验证明:本工作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具有很好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安全环保督查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25 浏览:258

于涛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安全环保督查大队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统计方法实施绿带项目。阐述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总结归纳督查的施工现场,积累样本数据,系统分析问题的形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运用六西格玛的统计分析方法(工具)使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是提升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解决了施工现场安全环保难题,有效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氯电解池的利用率 下载:89 浏览:495

魏玲艳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原油开采难度增大,采油助剂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其中含有有机氯的采油助剂的使用导致原油中有机氯含量增加,进而影响炼化生产。检测原油有机氯使用的仪器是"ZWK-2001型微机硫氯分析仪",氯电解池是其核心部件,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大约每2个月报废1个氯电解池。为降低检测成本,延长电解池的使用寿命,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研究出了在氯电解池中补加醋酸银的方法,提高了氯电解池的利用率,验证了补加醋酸银后的氯电解池与新购入的电解池对原油有机氯检测结果无影响。

孔板流量计在酸气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下载:33 浏览:350

郑莉萍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以普光高含硫化氢气田为例,介绍了孔板流量计在高酸性气田集输站场单井加热炉、计量分离器、外输管线处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孔板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的原因,阐述了导压系统容易发生的引压管积液、引压管堵塞、节流装置冲刷磨蚀、密封圈、平衡阀渗漏等问题。现场实施的维护保养、溶硫解堵、蒸汽解堵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利用数据统计方法提升井下作业质量 下载:31 浏览:314

李天聪 苏光林 黄强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提升井下作业质量,从作业质量数据统计入手,统计井下作业队伍分离后,文南油田2017年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返工工序、返工井和工程事故井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对过程能力等环节开展原因分析,制定对策,达到提升作业质量、延长油水井免修周期、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种输油泵机组效率实时监测模型与探讨 下载:55 浏览:383

黄晨 汪涛 徐烺 黄桂锋 《中国设备》 2019年9期

摘要:
为实现SCADA控制系统对输油站机组效率的实时监测,应用流体力学、流体机械一般原理,建立输油泵机组效率实时监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某输油站输油泵机组上进行实践,成功实现了SCADA控制系统对输油站机组效率的实时监测。

油井缓蚀剂缓蚀率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 下载:41 浏览:266

刘淑娟 高胜华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7期

摘要:
采油用油井缓蚀剂产品检测标准是Q/SH 1025 0389—2005《缓蚀剂技术条件》,其中分析了缓蚀率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片腐蚀失重值超出标准要求值的10%~40%,导致缓蚀率检测结果失准等情况。分析了影响缓蚀率检测结果的N80钢片、溶解氧、有机氯含量、实验水样等因素,通过改进水样处理方法、增加有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项目等技术措施,优化了缓蚀率的检测方法,检测质量提高了26%。

强化七个维度 做优中原服务品牌 下载:66 浏览:360

陈慧智 张祥兆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对中原服务品牌进行了全面梳理,制订品牌战略规划,提炼品牌文化,确定品牌创新点。从质量、标准、人才、创新、管理、诚信、文化7个方面强化中原服务品牌建设,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业主的口碑和市场声誉。从品牌战略创新角度,以"中原服务的七个维度"为题,成功申报2017年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

岗位标准体系在采油厂的应用 下载:25 浏览:390

李军 范春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中原油田某采油厂担负着油田的油气生产、注水管理等主要工作,涉及的工种较多,多属于危险性岗位。针对采油厂岗位的特殊性、多样性特点,依据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要求》和采油厂标准化工作实际,开展岗位标准体系研究,并对体系的实施给出了建议。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经济性的相关分析 下载:81 浏览:488

袁金伟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因循环水泵的流量中等,当处在稳定工作状态时,流量便会相应缩小,扬程也会降低,此种状态只对克服循环压力降有效。为此对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具有的经济性展开分析,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浅谈超深井定向随钻扩孔工艺优化技术 下载:29 浏览:385

邓小卫 汪露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8期

摘要:
定向随钻扩孔在塔河油田二开制侧钻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面临随钻扩孔螺杆及配套钻头技术不够成熟、施工参数对工具及扩孔效果的影响认识不足、超深井小井眼钻具组合受到限制、轨迹控制难度大等难题。通过剖析高效螺杆工作特性及配套技术措施,对现场实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一套"以7LZ120×7.0-L-7螺杆及MB1363系列钻头为基础,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强化轨迹控制"的定向随钻扩孔优化措施,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降低老井侧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气田锅炉节能监测评价标准研究 下载:17 浏览:360

刘洪霞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8期

摘要:
通过统计、聚类和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气田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主要评价项目,研究制定了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测试和应用,为气田锅炉节能监测评价及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依据。

气压和温度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27 浏览:214

陈饷 王腾 程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8期

摘要:
为了降低环境变化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气相色谱法检测气体时产生检测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严格控制检测时的环境变化,可降低检测误差。在不超过标准曲线温度±3℃、气压±1kPa的情况下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2.09%以内。进一步计算了相对误差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建立不同的标准曲线,并确立了3种标准曲线,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采油厂自控仪表使用维护及检定 下载:15 浏览:199

龚中伟1 龚云涛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数字化油田建设中配备自控仪表在选型、维护和现场校验过程中存在的方法、标准问题,提出了采用现场校验和实验室检定相结合方法,以实现仪表量值溯源,并对部分仪表进行了现场校验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

基于电缆地层测试器的产能评价及试油优化 下载:49 浏览:328

王景恒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7期

摘要:
伴随着勘探难度的加大及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如何有效节约勘探成本提高储层认识程度,成为了油田勘探的关键。模块化电缆地层测试器(WFT)可以适用于不同油藏条件,进行地层流体性质实时分析,取得PVT样品并获得地层有效流度及渗透率信息。建立了2种地层测试器的产能预测方法以及流程,在胜利油田埕北区块取得成功应用。选取1口井的试油(DST)结果与产能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最终产能预测结果与试油结果的误差在20%以内。

页岩气钻完井工程现场监督管理与实践 下载:53 浏览:364

沈建中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6期

摘要:
页岩气有效开发得益于工程技术的突破,而钻井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则是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效果的关键。在充分了解页岩气钻完井工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工作制度、优化监督工作方式及强化培训与考核等监督管理的具体做法,可保障钻井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与进度,为页岩气有效开发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

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5 浏览:312

赵俊桥 李继勇 张云芝 董浩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6期

摘要:
应用高温高压哈克流变仪,对影响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溶解时间、水质、瓜胶浓度、p H值、稳定剂,添加剂配伍性对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均有影响。给出优化的配制和测试过程,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美国石油学会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标准的先进性研究 下载:57 浏览:394

庄君 侯学瑞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RP 1174—2015《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推荐做法》,定义了安全、及时、有效的管道应急响应管理要素,体现了美国油气管道应急管理的全面性和先进性,为管道运营商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完整详细的指导框架。从应急框架的整体设计、不同机构的协调运行管理、资源管理、基于风险评估的应急、应急响应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该标准的先进性,对于国内油气管道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