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86 浏览:444

白星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分析了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包括机电装置陈旧、机电装置配件品质较差、机电装置的检修未做到位、作业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安全基础工作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并提出了预防机电事故的具体措施。

煤矿掘进过程冒顶事故分析研究 下载:87 浏览:447

郭立军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通过分析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并就罗克休泡沫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可为工程实际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美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经验及启示 下载:23 浏览:358

罗自治1 杨啸1 鹿栋梁2 陈维杰1 王永建3 杨德福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在介绍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美国管道事故的原因,以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实施经验、投入与成效。最后从完善管道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油气管道运行的安全技术研究,建立管道动态运行管理数据库、事故案例库,加强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开发及应用,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设想,为我国管道运营及管理者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借鉴。

巴西JIRAU 75 MW大型贯流式水轮机调速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下载:72 浏览:498

贾小平 夏瑜婷 吕波 席波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巴西JIRAU 75 MW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调速液压系统设计方案,包括调速器机械液压部分、油压装置等,同时推动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调速器的国产化和出口应用积累经验。

渤海油田K井射孔枪断爆事故分析 下载:33 浏览:252

王帅1 宋瑞河2 谭伟雄1 李欣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7期

摘要:
射孔作业事故多种多样,射孔枪断爆是射孔作业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作业事故之一。以渤海油田K井断爆事故为例,按照作业工序,对射孔枪管串逐一进行排查,筛选出潜在的问题点,通过模拟试验,对问题仪器的作业及故障状态进行还原,通过数据分析和事故状态的再现,得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该试验方法可以根据断爆事故的不同表现,反推出操作工序和设备状态的潜在问题,以指导现场作业和设备管控,从源头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作业成功率。

美国石油学会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标准的先进性研究 下载:57 浏览:393

庄君 侯学瑞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RP 1174—2015《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推荐做法》,定义了安全、及时、有效的管道应急响应管理要素,体现了美国油气管道应急管理的全面性和先进性,为管道运营商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完整详细的指导框架。从应急框架的整体设计、不同机构的协调运行管理、资源管理、基于风险评估的应急、应急响应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该标准的先进性,对于国内油气管道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化学切割技术在连续油管遇卡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5 浏览:53

单勇 张良 邓智源 王琦 李陪 佘鸿祥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化学切割技术是处理油气井中油管管柱遇卡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实际作业井—X井内连续油管遇卡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事故原因与技术难点,提出采用电缆输送化学切割器进行切割的解卡措施。介绍了化学切割器技术的结构特点与原理,设计了化学切割基本工艺流程与切割作业管串。通过在X井的成功应用,表明化学切割工艺简单可靠,切割的鱼头规则,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也为小直径油管遇卡处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基层调解与法礼融合的纠纷化解机制——对一起乡村交通事故的法社会学分析 下载:23 浏览:412

陆益龙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调解在纠纷解决中常被运用,从乡村纠纷解决的个案实践中,可以看到基层调解具有化解纠纷的良好效果。基层调解通过实现情境相对正义、权威与信任以及妥协与共赢调解策略等机理而达到有效化解乡村基层纠纷的功能。从本质上看,基层调解之所以能够取得化解基层纠纷的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其具备法礼融合的纠纷化解机制。当前的乡村社会秩序可以说是由法治力量和礼治力量混合、共存的法礼秩序,要更好地化解纠纷实现秩序,就需要将法治与礼治两种力量融合起来,形成合力,将会促进乡村社会的"善治"。

基于故障树方法的汽车追尾事故分析 下载:75 浏览:468

孙超勇1 张永进1 张燕军2 石坤1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人机系统的复杂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故障树模型的人机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以汽车追尾事故为例,分析存在人为失误时,导致人失误的各个因素对人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应用下行法给出人机系统故障树的最小路集,从概率重要度与关键重要度角度,分析了影响人机系统可靠性的基本事件。结果表明,驾驶员疏忽大意、驾驶员状态不佳是导致汽车追尾最主要的因素。

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 下载:88 浏览:502

王萌慧 田龙龙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采矿工作本身危险因素较多,危险性较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者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因此在采矿工作中,需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做好对安全事故的防范,保证采矿工作的安全。从影响到采矿工作安全的因素入手,具体分析了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方法,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煤矿采矿作业常见事故防范研究 下载:84 浏览:480

王振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降低煤矿采矿事故发生率,必须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分析了常见的煤矿采矿作业事故和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了煤矿采矿作业事故防范的有效对策。

化工项目地下水事故源强计算与污染预测 下载:56 浏览:450

周梦甜1 韩龙喜1,2 陈博1 刘甜甜1 张奕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以南通市某化工项目为例,分析地下水事故的主要污染途径,进行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提出源强计算方法。利用Visual 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选取特征污染物COD为预测因子,模拟预测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在地下水的迁移与浓度变化。研究表明,20 a后污染物超标范围已超出厂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厂区应做好分区防渗,建立监控体系等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煤矿采掘面爆破事故因素及安全爆破技术探究 下载:43 浏览:496

任军 《冶金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而在煤炭的采掘作业中,采掘面的爆破是其中关键的工序,由于涉及到爆破环节,因此很容易发生事故。而本文对可能造成煤矿采掘面爆破的事故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升煤矿采掘面爆破安全性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致因模型构建 下载:29 浏览:256

黄浪1 吴超2,3 马剑1 《当代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丰富系统事故致因理论体系,并开拓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视角,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首先,论证基于安全信息流构建事故致因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安全信息内涵及其分类、安全信息流内涵及其结构与安全信息力表征等方面论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再次,论述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本质,从系统粒度视角划分微观、中观与宏观3层面的事故致因因素,从系统组分视角划分以人为中心的可统一为信息的系统安全因素,并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解析模型内涵,分析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明晰了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机理,可为事故分析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致因模型构建 下载:91 浏览:445

黄浪1 吴超2,3 马剑1 《当代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丰富系统事故致因理论体系,并开拓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视角,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首先,论证基于安全信息流构建事故致因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安全信息内涵及其分类、安全信息流内涵及其结构与安全信息力表征等方面论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再次,论述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本质,从系统粒度视角划分微观、中观与宏观3层面的事故致因因素,从系统组分视角划分以人为中心的可统一为信息的系统安全因素,并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解析模型内涵,分析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明晰了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机理,可为事故分析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致因模型构建 下载:60 浏览:323

黄浪1 吴超2,3 马剑1 《当代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丰富系统事故致因理论体系,并开拓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视角,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首先,论证基于安全信息流构建事故致因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安全信息内涵及其分类、安全信息流内涵及其结构与安全信息力表征等方面论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再次,论述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本质,从系统粒度视角划分微观、中观与宏观3层面的事故致因因素,从系统组分视角划分以人为中心的可统一为信息的系统安全因素,并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解析模型内涵,分析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明晰了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机理,可为事故分析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基于道路超高事故预防的限高警报器设计 下载:47 浏览:396

梁靖茹 顾佳艺 刘杨 薛景文 董晓琦 李刚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减少由车辆阻塞或碰撞桥洞引起的交通事故,设计了适应不同路况需求的智能限高警报系统。采用激光技术对车辆高度进行超高检测,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单片机对检测信号集中处理并无线传输,超高车辆接收警报信号后改变路线避免事故。智能限高警报器有效警示驾驶员注意货车高度,大幅度减少卡桥、撞桥交通安全事故。

地铁火灾事故中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模型与仿真 下载:59 浏览:189

李杨杨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结合地铁车站火灾事故中人员疏散过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响应、客流下车、离开站台、通过检票口、通过楼扶梯和通道5个过程的客流实际疏散情况,开展疏散试验,对人员疏散行为进行定量研究,同时利用试验数据对疏散时间计算公式和疏散模型进行验证和参数标定,建立基于不同空间环境客流密度的地铁车站分段客流疏散时间计算模型。选取典型地下二层岛式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设定疏散场景及参数,应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疏散时间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使用《NFPA 130:轨道交通客运系统标准》所推荐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接近,验证了分段客流疏散时间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Anylogic软件对疏散过程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段客流疏散时间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小,相对较为合理。

基于OLAP的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9 浏览:496

惠宝锋 冯桂莲 王咏宁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本文通过数据挖掘相关基础进行数据库搭建,选取2002—2016年数据进行OLAP分析,通过数据切片及数据向下钻取,将二维数据转换成三维数据进行深度剖析,结果显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机动车超速行驶及逆向行驶中,其中驾驶人行为尤为突出。在Eviews软件中对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事故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预测了未来三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及伤亡数量,数据显示出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

1-D和2-D导热模型对LOCA事故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28

李彦霖 何晓军 张毅 季松涛 《能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预测元件包壳的峰值温度在再淹没阶段的变化情况时,是否考虑元件的轴向导热,即计算时采用1-D或2-D导热模型会对预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文中选择百万千瓦电厂为研究对象,首先修改了用于全厂计算的RELAP输入卡的堆芯部分并进行调稳,随后利用SCDAP程序建立相同尺寸的堆芯模型替换掉原输入卡堆芯部分并进行调稳,而后在两张输入卡上建立破口模型进行失水事故计算并对计算结果的部分参数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由SCDAP程序计算所得的包壳峰值温度会显著低于RELAP程序的计算结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