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美丽发展的小城镇转型之路——以宁海梅林街道为例 下载:67 浏览:401

张如林1 蔡健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之后,当前面临着生态破坏、环境不佳、设施滞后、特色缺失、管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转型发展。文章剖析了小城镇问题的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分步转型的策略:近期以问题解决为重点,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远期以系统的美丽城镇打造为方向,联动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逐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生力。并以浙江省宁海县梅林街道美丽城镇行动为例,提出了小城镇"五美战略",实施生态小镇、品质小镇、幸福小镇、活力小镇和人文小镇"五个小镇"行动,着力推进小城镇转型发展。

“三精同步”的“环境磁铁”模式探讨——以杭州太阳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下载:74 浏览:450

董翊明1 刘婷2 陈聪3 沈逸帆4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环境整治经验的基础上,挖掘了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问题与约束,提出了"三精同步"的"环境磁铁"模式。该模式认为,由环境公共品供给带动的空间报酬递增,是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在机制,因此不仅需要明确"整什么、整哪里"的要素支撑,更需要明确"先整什么、再整什么"的时序安排,即通过"环境阴极"(公共品)先发整治,吸引"环境阳极"(活力源)后发集聚,形成"环境磁铁"模式,避免"先造城后空城"的困境。最后,本文以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为例,展示了"环境磁铁"模式实践成果。

行动计划下的小城镇历史风貌营建策略——以金华市佛堂镇环境综合整治为例 下载:65 浏览:366

茅路飞1,2 徐杰1,2 杨建军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5期

摘要:
政府行动计划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动力量,在我国的城镇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规模不大的小城镇,政府行动计划往往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小城镇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对于历史文化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审慎对待其历史风貌的营建和对历史地段的改造。本文探讨了政府行动计划下城镇建设的典型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在城镇历史风貌营建中可能存在的短板,提出了行动计划下历史风貌保留与营建的核心策略——扎根地域、划立边界、明确重点,并以浙江省金华市佛堂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案例,介绍其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采取的具体策略。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评估方法研究——以《珠海市幸福村居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为例 下载:79 浏览:469

戴世续1 徐媛媛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幸福村居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是指导各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实施对建设项目的开发和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对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进行评估是全面有效地考察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实施情况、发现实施进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对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评估内容、评估体系构建及评估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提出优化完善对策。

贫困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两区共建”探究——以河北省行唐县为例 下载:71 浏览:403

冯真邹 叶枫 单涛 郭拴群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基于新型城乡关系,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突破现有乡村规划的局限性,成为指导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依据。针对贫困县县域乡村发展中突出的产村发展关系问题,文章以河北省行唐县为案例,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框架内容的基础上,借鉴乡村贫困治理的相关经验,提出"两区共建"策略。通过对产村关系的趋势研究,在构建新型城乡居民点体系、产业发展格局上,提出"双促发展"模式,形成"产村共建"系统,结合村庄治理的实施引导,实现乡村复兴,以期对我国贫困县乡村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研究院所基于目标成本的成本控制研究 下载:54 浏览:426

沈思 《财会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研究院所是从事规划、建筑以及相关的市政园林等领域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机构,研究院所的目标产品设计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性要素的投入,这些资源性要素的投入也促使产生了相关的系列费用及成本。本文试图从进一步完善优化目标成本的角度出发,探索建立起预算管理的体系及方法,进而提出成本控制领域的对策与建议。

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95 浏览:484

李兰芳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8期

摘要:
摄影测量对测量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测量也在不断的应用和普及,特别是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地型乡村景观改造的探讨——以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生村谷昔屯为例 下载:14 浏览:378

黄保锡 《低碳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自2013年启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广西先后集中开展了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两个阶段活动,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和乡风文明大幅提升。

基于城市空间特征下的长沙交通路网模式优化 下载:58 浏览:480

杨鹏飞1 谢浩东2 《中国建筑》 2018年10期

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与路网模式的一体化是建立城市可持续交通、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文章首先从交通路网模式与城市空间匹配、交通路网模式对城市空间引导作用两方面,对长沙城市路网模式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动影响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然后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态势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沙城市空间独特特征,分别对其主城核心区、主城区、新城组团、都市区提出了与其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的交通路网模式优化策略,从而为我国城市如何从其城市空间特征分析入手,探索与之相协调的交通路网模式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研究 下载:71 浏览:593

胡斯杰 《中国土壤》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单项土地整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需要更加综合、全域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引领城乡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规划,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因此,本文针对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展开详细分析,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与价值,进一步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有效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全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间的关系 下载:134 浏览:1306

巴龄童 《中国建筑》 2023年5期

摘要: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筑设计风格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建筑外观、结构和风格的总和。建筑文化是建筑与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特点。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建筑形态,反映了建筑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特征。本文旨在探讨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41 浏览:531

周妹娟 《中国设计》 2025年3期

摘要: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设计管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设计方案的一致性、交流与合作的难度、工程变更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等。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就建筑设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 下载:43 浏览:556

唐宁 《中国设计》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绿色生态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分析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绿色生态理念推动城乡规划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通过对绿色生态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用的详细分析,本文旨在为我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44 浏览:589

苗红艳 《中国设计》 2025年2期

摘要:
中国建材网的统计显示,目前新建住宅的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因此,目前,我国的建筑能源消耗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处境也在不断恶化,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断被消耗,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如何使城市建筑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在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探讨 下载:83 浏览:940

钱行 《中国设计》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乡村振兴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农村由简单的大拆大建向自然集聚、特色发展、精细管理转变,农民由“面朝黄土背朝天”向“亦工亦农”“城乡两栖”、全面发展转变。从现阶段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着手,立足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背景,深入探讨“多规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要点,力求形成明确的设计引导要求和规划管控标准,为各地强化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和完善审查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下载:81 浏览:995

张业平 《中国设计》 2024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景观作为城市和乡村交汇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合理运用乡村景观可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下载:325 浏览:2942

李文浩 《中国城镇》 2022年9期

摘要:
当今,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下,整体综合实力得到一定的增强,不仅全面开启了城市化建设工作,同时国家也兼顾了城乡建设中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工作。这几年,国家对于乡村建设十分重视,出台了许多利民政策,鼓励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其整体建设。当然,随着乡村建设的全面落实,政府相关部分也逐渐意识到自由建设的弊端,因此针对我国所有的乡村,开创了统一的规划方式与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殊的新农村。基于此,以下将针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展开全面研究,通过分析其中存在问题,提出乡村规划的新方向与设计规划思路,切实贯彻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共创美丽乡村。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实施建议 下载:119 浏览:1553

赵书翰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乡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进行土地规划,是城乡长期发展的关键。由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因此,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如何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为城乡规划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详谈 下载:122 浏览:1583

文伦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为此,应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以确保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规划战略,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因此,本文从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入手,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浅谈老年公寓人居环境规划——以个旧市锡都老年公寓规划设计为例 下载:394 浏览:3042

罗志光 《中国城镇》 2021年12期

摘要:
云南个旧市锡都老年公寓规划设计以四合院建筑空间组合为原型,融合了场地山体地貌特征,在打造中国元素的和谐环境中,结合绿色养老及健康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来提升老年公寓的人居环境。老年公寓以“生态”、“园林”和“适宜的建筑空间尺度”为核心意境,充分利用了山地资源将建筑随山势而设,溪水顺山型而流。

四合院的庭院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宜人的交流场所,庭院空间使整个四合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增加了舒适感。院中院的中国式园林设计也带给枯燥的养老产业一个新气息,新方向。建筑设计在考虑防火、防震的同时强化科技、环保、节能理念,大量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美观的新型建材和配备紧急呼救系统、全面防滑装置、安全扶手、无障碍设计等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