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儿童行为特性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88 浏览:441

姚瑶 申世广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研究在儿童活动行为集中的街道中,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提高街道的儿童友好性,从而缓解儿童与城市街道空间关系紧张的情况。本文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总结了儿童行为的4个基本特征:年龄差异性、探索性、自然亲近性、环境限制性,并从这些特征出发,以南京市建康路为例,探讨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得到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法,并对南京建康路提出了改造建议。建设儿童友好型街道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师理应遵循儿童的行为特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街道景观。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启示与设计建议 下载:73 浏览:347

陈春戎1 王玮1 王喆2 《设计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有轨电车因其技术革新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自法国伊始在世界范围内二次复兴。但是相较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外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追求生态效益与环境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对城市环境关照不足。总结了法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与启示,针对国内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进行分析。提出公园城市环境导向的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建议。为实现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形象进入公众视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公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研究 下载:60 浏览:354

郑丽霞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大型工程项目对城市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始识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研究确定了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包含6个二级评价指标、2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现有大型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补充,而且能为评价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支持,为我国在国内外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下载:38 浏览:459

张越1 文静2 《设计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建立学科整合发展机制,探寻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研究、设计研究之间的动态创新平衡途径。实施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递进式论证:基础研究主要从生活方式与设计的概念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述评;应用研究主要结合相关案例从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梳理、学科构建与共同体探索进行展望。通过递进式论证得出生活方式与设计的三步进阶战略。生活方式与设计的三步进阶战略,以当代科技进步下人类的美好生活向往为驱动,将对逐步消解"生活方式盲区"与"设计认知盲区"影响深远。

城市高密度区域的犯罪吸引机制 下载:86 浏览:474

单勇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高密度区域的层见叠出,城市高密度发展引发犯罪高度聚集;城市高密度区域的犯罪吸引机制亟待揭示。对此,可以城市密度定义犯罪引力,围绕城市变量与犯罪密度展开相关性分析。在制图验证犯罪热点分布于城市高密度区域的基础上,以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筛选出影响犯罪发生、分布的城市变量,建立犯罪引力模型,揭示城市高密度区域对犯罪的空间吸引、附随吸引、综合吸引、对冲吸引等机制。犯罪吸引机制研究构成了城市犯罪学"芝加哥范式"的当代演进,实现了"犯罪场"理论微观与宏观视角的一体化,勾勒出城市犯罪学的知识谱系;并且,从"迂回治理"的治理技术革新、储备型刑事政策的理念更新、技术治理的模式翻新等多个方面,为犯罪预测、预警、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国城市文化语境转型过程中的合唱作品 下载:69 浏览:406

叶文辉1 周华生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中国城市文化语境现代性转型进程中,中国合唱是在特定历史、文化和地理场域中,将特定群体(或族群)互相来往的交流信息、情境和感知物化为音响事实。音乐作品摆脱非音乐的社会征用而获得自律性是西方现代性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合唱却存两种观念:艺术化作为审美的合唱作品,意识形态化作为工具的合唱作品。两者的"声音行为"和"声音事像"对于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都行之有效。将这一现象置入历史学、文化学、美学、艺术学的场域,探究中国合唱音乐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互关系,窥见我们城市文化转型过程中的音乐现代性建构,乃至社会的现代性问题。

海洋文化地域特色在滨海城市风貌建设中的应用——以青岛滨海广场为例 下载:23 浏览:217

黄小芮 孟鸣 《中国设计》 2020年11期

摘要:
城市的景观风貌定位来自于所在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综合体现为城市景观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滨海城市广场是城市风貌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能够融合当地特色的海洋文化,对于整个城市个性形象的提升展现,甚至上升到文化的传承方面都具有发展意义。以海洋文化为基点,探讨青岛滨海沿线一带的城市景观地域特色,糅合城市的"文态"和"物态"两方面要素进行滨海一带城市广场风貌的规划设计。滨海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传播交流和展示文化的窗口。努力打造出一座滨海城市特色名城,为提升城市风貌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容量分析 下载:35 浏览:271

陈高 《设计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分析人性化视角下的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的空间容量,形成较为理想的公园设计方案。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阐述城市体育休闲公园空间特性,分析使用者的感受,运用分区空间容量法对人性化的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理想化下的空间容量模型。该方法帮助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实现人性化空间设计的最优化。

长沙方言语音符号化设计 下载:21 浏览:250

王斌1 左蔚璇2 唐俐娟1 《中国设计》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引起人们对长沙方言和长沙地域文化的关注,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系统分析了长沙方言的语音演变过程和词汇特点,论述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对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意义,考察了方言视觉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立足于长沙的本土文化,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利用图形符号来表现方言传递的语义和语境。提出了对长沙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为语言类视觉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中小型城市建筑工人安全认知与行为研究 下载:61 浏览:360

王世明 李彩云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为降低中小型城市建筑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形成良好的施工环境,基于文献回顾,通过调查问卷、实际访谈、现场观察对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及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从建筑工人、建筑企业、政府3个层面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认知、情绪、安全投入等6个中小型城市建筑工人安全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建筑工人自主选择性认知过程、消极情绪,建筑企业预期事故损失认知、安全投入方案,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是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调查过程中关键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这将为我国中小型城市建筑安全管理未来研究趋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7 浏览:373

杨晓冬1 张家玉1 孙昌苹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城市住区随时间推移不可避免地出现老旧破败现象,需要经过综合整治改造以满足业主不断升级的居住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业主参与行为往往不足,导致更新受阻。针对这一问题,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提炼业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对业主参与行为的作用路径。结合作用路径,建立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方程模型,选择哈尔滨市4个典型老旧小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各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加以验证。并提出了促进业主参与住区更新事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城市公园空间叙事研究——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 下载:23 浏览:246

董璟璟 林瑛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文章以无锡城中公园为例,试图去探寻空间与叙事、城市公园与空间叙事的相互关系。其中命名式叙事、小说式叙事、隐喻式叙事的叙事方式较突出,通过具体分析公花园内部各类叙事语言要素和细节处理以及对公花园作为城市公园代表的共性和特性剖析。将空间叙事起到的效果在城中公园设计中的集中表达进行展现。无锡城中公园主要依据红色主题进行设计,其空间叙事方法可为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提出更多空间叙事的可能性。

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下载:58 浏览:349

刘宁 董焕影 乔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基于2011~2015年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和DPSIR模型,构建了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找出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及其产生原因,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建立DPSIR模型,利用DPSIR模型对我国19个典型城市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综合评价;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占这19个城市总数的42.11%,深圳和厦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哈尔滨的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

深圳城市发展中的建筑改造研究 下载:21 浏览:235

娄彪 《中国设计》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对城市中工厂旧建筑群的成功改造,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满足城市发展新需求。深圳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地调研、相关信息查询和整理、国内外重点案例分析、参考文献阅读整理;深圳福海工业园区现场勘查、制订工作计划表和任务书、整理方案相关基础图纸、完成概念设计。生成深圳宝安区福海工业园区一期工程C10号楼改造方案。既有建筑改造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激活区域的活力、盘活城市固有资产,成为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基于POE的城市公园适老性调查及优化分析——以青田县龙津公园为例 下载:23 浏览:216

徐亮1 何梦雅 1胡牮1 仝婷婷2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为城市公园的适老性改造提供参考借鉴。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龙津公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踏查、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来园老年人的个人基本资料、活动状况以及对公园的使用情况。得到POE评价分析报告,同时结合龙津公园的设计背景及设计特色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城市公园需要提高老年人安全系数,改善老年人活动设施,加强公园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利用植物功能。

多元背景下新型城市公园设计初探——以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下载:56 浏览:384

周悠然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建设日益重要,文章旨在对多元背景下新型城市公园设计进行探索。文章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例,从整体上剖析这个作品。最终与实际结合,归纳其理念及手法,并对新型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建议。拉维莱特公园受多元背景下的客观因素及设计师伯纳德·屈米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理念打破常规、手法创新独特,可为新型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帮助。

旧城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 下载:84 浏览:488

尹志雯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为当年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过程中拆建失当,或被忽视放任其衰败等现况思考行之有效的出路。通过阐述对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涵义,结合目前旧城现状对其进行延伸,归纳出其对旧城居住环境的指导策略。得到"有机更新"理论指导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能够为当下旧城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集装箱建筑的院落空间模式研究 下载:42 浏览:263

魏秦 纪文渊 《中国设计》 2020年5期

摘要:
在集装箱利用在公共空间的案例中,可以发现集装箱灵活组合造就了不同形态与尺度的院落空间。试图通过类型学的分析来获得集装箱建筑院落空间的设计方法。本文以集装箱围合界面的数量作为分类基础,对集装箱建筑的院落空间组合模式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进行归纳总结。获得集装箱建筑院落空间的设计策略。该方法为城市更新发展下工业遗存的再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瑜伽练习对“小众人群”心智机能影响研究 下载:20 浏览:206

杨菲 《体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瑜伽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健身方式,备受众人青睐,本文选取男女老少皆宜的瑜伽项目作为载体,选择"小众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对"小众人群"的心理、机能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瑜伽因其本身独具的特征:无竞争性、规律的腹式呼吸、参加形式的多样性等显示出别样魅力,特别是瑜伽冥想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小众人群"静心、静神、排除杂念、回归正常生活、其崇尚自然、平衡心理、积极乐观地生活;瑜伽练习对其有积极的正向激励,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对指导全民健身运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群体认同视域下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成因解析 下载:16 浏览:206

张昉 《体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由于各参与成员的素质基础以及参与动机具有多样性,为了确保城市约跑族群体规模的不断拓展,促进城市约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引导下,对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成因进行全面解析,了解与掌握约跑族成员参与心理的实质,实施精准式的规范与引导,这对于提高约跑族成员的群体认同程度,推进城市约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1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