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网络舆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探析 下载:56 浏览:387

李文妍 2019年11期

摘要:
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人们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信息传递工具。要正确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社会舆论,体现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本文主要总结网络环境下的社会舆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新闻舆论影响行政管理的特征分析 下载:56 浏览:378

高臻钦 2019年10期

摘要:
国家职权部门的公权力也随着国家机构的改革在不断地升级和调整,新闻媒体的出现也伴随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出现,在当今的社会潮流中,新闻舆论的监督变得更加合理有效。新闻舆论监督对大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督促着政府行政管理的优化。本文从新闻舆论角度出发详细地解释了现代社会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强化作用。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新媒体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 下载:53 浏览:405

朱丹妮 2019年9期

摘要:
自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被运用最多的是多源流理论。自媒体给参与者政策预选方案设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大众情绪在自媒体的助推下快速发展,导致焦点事件不断升温,从而加快了政策设置的议程进度,给政策源流带来机会。

创业型企业借助新媒体进行企业营销的适用性 下载:58 浏览:401

董权娇 2019年9期

摘要:
企业要想使自身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并且得到他们的肯定,只靠原始的营销手段经营销售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和销售方法类似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如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方式,手段别致新鲜,在保证了质量的前提下价格相对实惠,有助于这些营销问题的治理。此文对企业新媒体运营方式的近况、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剖析,重点探究创业型企业利用新媒体营销的真实价值,揭示了些许要留心的问题。

试析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务微信面临的挑战及影响因素 下载:61 浏览:354

张立凡 2019年9期

摘要:
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政务微信成为了政府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政务微信也成为了政府与人民之间进行民意沟通的工具。微博执政之后微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与人民交流的工具,而且现在政府也在与时俱进地开展"网上群众路线",通过这个方式不仅仅提升了政府在管理方面的效率,而且对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务微信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媒体时代政务微信面临主要挑战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探析 下载:52 浏览:389

郭亚春 2019年8期

摘要:
在最近的几年里,新媒体已经渐渐全面推广,为大家参与民主政治创造了更多机会。本文主要深入探讨地方政府是如何在新媒体传播视角下塑造形象的,研究了地方政府塑造形象的一步步过程,即相关重点与策略。

新英格兰教皇节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大众政治文化 下载:69 浏览:410

王仲达 2018年6期

摘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 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逐渐由一个以反天主教为旗号、带有底层民众狂欢色彩的节日,转变为殖民地大众反抗英国统治的政治活动。

试论媒体在政务活动中的主动作为 下载:56 浏览:339

周晔晔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和媒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双方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不断地加强,本文以城市媒体为突破口,研究媒体在政府主导政务活动中的表现。

试论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优化效果 下载:64 浏览:356

吴雅平 2019年7期

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行政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矛盾纠纷,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一种形态,在行政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严肃性、科学性、有效性。本文就新闻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优化效果做了相关分析。

基于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政府治理探析 下载:58 浏览:368

黄忆戎 2019年7期

摘要:
当今政府治理网络舆论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相关问题。下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网络谣言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并对此现象的治理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民事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与非法取证的抑制 下载:68 浏览:391

黄鹂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保留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然而,该规则自确立以来并没有迎来理论与实务的一致认可,学界和实务界纷纷提出了质疑。比较法上,各国的规则和适用尚存差异,但对民事诉讼中适用排除规则还是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法院适用证据排除的比例较低,而真正基于取证合法性问题对证据进行排除的案件更少。在部分适用排除的案件中,法院还考虑到证据采纳的其他要求,包括关联性、真实性问题,综合考察才对证据实施排除。在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下,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存在规范不完善、程序缺位、方法不可行等问题,对遏制违法证据收集的功能难以实现。为了纠正违法证据收集这一问题,应从降低违法取证的动机入手,因而保障合法证据收集的权利应当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美国早期针对联邦司法机构的批评 下载:23 浏览:190

林斌 2020年8期

摘要:
从现代国家的视角来看,美国联邦司法机构的存在和扩张是理所当然的。在实践中日益完善的全国性法律体系能够满足国家的各种需求,维护法治与公平正义。这一历史进程就是"进步"与"发展",值得称赞。但实际的历史演变却存在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批准宪法时期的辩论开始,联邦宪法的反对者就怀疑联邦司法机构。他们相信联邦法院会不断推动权力的集中。况且普通公民很难完全理解法律语言,最高法院法官又不受人民的直接控制,人民的权利和州的主权都将受到联邦法院的危害。这一时期,反对者有着普遍的担忧与恐惧,他们却没能阻止联邦司法机构的建立。此后,州政府抵制联邦法院的判决成为新的斗争形式。通过研究反对者的批评意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美国早期的联邦司法机构。

澳大利亚“转向美国”的种族主义因素 下载:32 浏览:313

孙雪晴 2020年6期

摘要:
澳大利亚"转向美国"不仅有防卫战略方面的原因,而且有种族主义因素的驱动。澳大利亚和宗主国英国的关系曾非常紧密。澳大利亚人视自己为盎格鲁-萨克逊一员,拥戴"种族爱国主义"。但是,澳大利亚和日本在种族主义相关的移民问题上存在日趋激烈的矛盾。同时,在英日同盟建立后,面对日本在亚太地区扩张的威胁,澳大利亚无法获得英国的保护,因此逐渐转向与其"同宗共祖"的美国寻求保护,并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二战时,日本试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具有明显种族主义色彩,并将澳大利亚纳入其中。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即宣布防卫战略"转向美国"。

作者的意图与文本的生成——以马君武对密尔《论自由》的翻译为个案的讨论 下载:31 浏览:257

李宏图 2020年6期

摘要:
859年,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出版了《论自由》一书。此书出版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03年,在距离欧洲遥远的中国也出版了《论自由》的中文版,由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马君武翻译出版。那么,当密尔的"论自由"在翻译成为中文,即在跨文化的迁变过程中,不同文化空间所形成的思想表达是否能够为另外一种文化空间人们所理解?本文即以马君武对密尔《论自由》的翻译为个案展开考察,试图揭示,在中国,马君武在对文本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者的主观意图的原因,带来了很多"误读"。而正是这种"误读"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本。

基于和谐的权利体系;霍布豪斯论自由 下载:33 浏览:299

王同彤 2020年6期

摘要:
霍布豪斯对自由的理解承袭密尔和格林等前辈思想家的转向,同时结合了19—20世纪之交英国社会改革的实践,推动了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型过渡,深化和发展了自由概念的内涵。他对自由的阐释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是将自由概念具体化为一组基于和谐原则的社会权利体系;其二是将自由定位于精神发展成长的目标、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三是从社会权利的意义对自由的"积极"与"消极"进行了综合,从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层面推进了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马克斯·伦茨的德意志帝国创建史研究 下载:32 浏览:245

马宁 2020年6期

摘要:
马克斯·伦茨是德意志帝国兰克学派代表,他运用兰克史观对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创建史进行了研究。在伦茨的解读下,俾斯麦控制了民族运动而将德意志民族国家置于欧洲国家体系之中。伦茨论断19世纪德意志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以制宪的方式而是参照列强政治角逐。在既有的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中,普奥之间的竞逐是无法避免的。在19世纪50到60年代发生的邦联改革争议是普奥战争缘由,争议的责任在于奥地利的政策。俾斯麦制定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依据其处理德意志邦联改革争议考虑。他以联邦制民族国家的形式构建帝国符合兰克学派对德意志问题的解读。总体而言,俾斯麦转化政治革命中的民族主权原则以服膺于普鲁士的欧洲列强政策,在这一意义上,他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外交行动而建立起德意志帝国。

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下载:55 浏览:345

赵祎婧 2018年10期

摘要:
公共管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公共管理,有利于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网络传媒的出现,给公共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就网络传媒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做了相关分析。

试论新媒体视野下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下载:56 浏览:328

陈霞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的发展逐渐的完善,当前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行政管理工作不应当局限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管理手段,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去投入精力和物力进行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工作,要尽量的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不足,进而让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充分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新媒体视野下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工作。

“绳环与木杖”——《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权标溯源 下载:46 浏览:248

欧阳 晓莉 2020年1期

摘要:
:在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方的浮雕中,太阳神端坐于宝座上,手持两件看似圆环和木杖的物品;国王汉穆拉比以祈祷的姿势站立在他对面。国内教科书通常把上述两件物品描绘为两河流域王权的象征物,但它们最初在公元前三千纪晚期是作为测量工具出现的。到汉穆拉比的时代,这对物品才开始与掌管司法的太阳神形象相结合。它们最终演变为王权的标志物则是在公元前1000年之后。

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乌托邦理解的流变 下载:39 浏览:240

王闯闯 2019年7期

摘要:
20世纪以来,乌托邦研究在西方学界蔚为大观。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打破学科壁垒,从整体上把握乌托邦研究的趋势。反观国内,对乌托邦的研究还很不足。长期以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语境下,用科学/空想的二元对立模式解释乌托邦成了人们的基本认知。譹訛有鉴于此,本文聚焦乌托邦研究的元问题——定义,试图从社会思想、人性倾向以及文学体裁三个维度整合现有观点,认为乌托邦研究正从两个方面转向历史。首先,乌托邦已从非历史的空想被理解为历史地推动变革的力量;其次,从历史语境出发,赋予乌托邦具体的、动态的、多元的特性,已成为学界共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