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产品功能组合的儿童推车设计研究 下载:95 浏览:496

荣歆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解决由于儿童推车的使用周期短、需求多样化等特点使人们多次购买童车的问题,减少闲置的儿童推车对家庭空间的占用和资源的浪费。分析儿童对于童车需求的变化,寻找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关联,通过对儿童推车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将扭扭车的功能组合到儿童推车上,达到一个推车具有多种功能的目的,实现推车的"成长"。在功能组合思想的指导下,将儿童推车和扭扭车的功能结合,得到"成长型"儿童推车,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时间,通过这个设计实践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为其他产品的功能组合设计提供借鉴案例。

K12教育APP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下载:61 浏览:307

韦艳丽 孙虹 王松琴 王磊 《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探索提高信息可视化设计质量的方法。基于K12教育APP产生的数据,结合用户研究及交互设计理论方法,基于用户场景,探索用户需求并设计基于用户需求的K12教育APP信息可视化设计。得到K12教育APP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基于K12教育APP的信息可视化设计,针对用户角色及用户需求进行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设计,有助于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与体验。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24 浏览:206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32 浏览:246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 下载:65 浏览:382

唐寅1,2 陈敏1 蒋家健1 黄琳琳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利用典型工程测算的人工消耗量下降幅度数据的基础上,选用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GM(1,1)模型分别进行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预测,但鉴于两种模型的局限性,引入线性回归与灰色预测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3种预测方法结果的对比,论证了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选取2020年与2025年两个典型时间点,预测建筑业从业人员需求量。考虑装配式建筑比例和现场作业人员比例,计算因发展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用工量,结合预测数据得出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需求量,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现代包装设计中手工纸的应用探析 下载:23 浏览:253

魏鑫 赵静 《中国设计》 2020年4期

摘要:
探析手工纸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创新可能性。通过梳理手工纸作为包装材料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材料属性和工艺特征;结合设计包装案列,探讨手工纸作为现代包装材料的设计应用方式;通过分析手工纸在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性特征,探讨手工纸与现代包装设计结合的设计创新可行性。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通过对手工纸视觉元素的善用、造型的再用、意境的呈现等设计手法对手工纸进行应用,手工纸具备的情感符号、绿色符号、文化符号等特征也将为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形式创新和语义延伸提供更多可能性。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影响下的Art Deco风格 下载:20 浏览:191

唐雨果 万萱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从古代艺术文化的角度分析现代设计风格,阐述并介绍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与Art Deco风格的特征与发展历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与演变过程,同时从图形语言与建筑语言两个层面,结合代表建筑,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Art Deco风格所产生的影响。从现代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于Art Deco风格的意义。重视Art Deco风格的形式特征,对于现代设计在形式的表达与体现上具有重要意义。

仿生元素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5 浏览:256

许永生 李丽丽 《中国设计》 2019年12期

摘要:
APP爆发式地增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无形中让用户产生了审美疲劳。将仿生元素融入APP交互界面设计中,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加自然的交互体验。文章结合仿生设计的分类方法,将目前仿生元素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结合交互设计的流程和框架,探讨了仿生交互界面设计的流程和概念框架。基于以上研究,设计了一款添入仿生元素的天气APP实例。在APP交互界面设计中融入仿生元素,更易让用户体验到亲切感、趣味性,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

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研究 下载:43 浏览:268

杨盼 《设计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是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响应,同时也是博物馆利用馆藏品发挥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定制化的设计模式,从调研出发,总结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的不足,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进行SWOT分析,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三个方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办公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以“一带一路”川南对外开放发展中心为例 下载:36 浏览:357

周华溢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探索办公建筑与生态环境契合的设计方式。通过分析四川自贡市"一带一路"川南对外发展中心建筑与规划设计,阐述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方式。从建筑规划、建筑立面、环保节能技术等方面剖析建筑园区。同时通过对方案的设计理念、设计要点阐述,详细解析依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设计的办公综合体建设工程。得到办公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方法。该方法对基于生态理念办公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基于共享经济的住宅设计探究 下载:74 浏览:260

苏红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探究共享模式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共享住宅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分析当代城市群体的生活现状和需求,结合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研究出共享生活的模式,并提出对应的共享住宅的设计原则。提出"联网筛同","形成组团","共同合作"的共享生活模式,对应住宅设计提出"构件模数化与灵活化、空间私密性层级化、空间个性自主化以及空间城市化"的设计原则。解决现有的生活需求,为未来生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关系演变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326

张英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设计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从前设计时代、现代设计时代、后现代设计时代三个发展阶段,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是从手工艺设计(艺术品)到工业设计(设计品)的转变。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原概念的解析以及前期发展历程的梳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当代设计时代中艺术与设计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运用文献查阅、书籍查阅等方法,得出的结论表现为:艺术和设计虽名词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当代设计时代中,艺术和设计之间的界限正在消解,两者之间存在伪障碍,并且两者的关系出现了趋同的发展倾向。

三维视角下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下载:22 浏览:245

刘万琳 屈春丽 袁欣 江文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目前在我国已经全面实施,对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和供给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各方参与主体利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影响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更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借助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的启示,对影响PPP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所列举的30个关键因素清单中分3个维度提取并分析了9个关键成功因素,即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与水平、合作体融资方式的创新、采购中透明度和竞争性、公私部门之间权利与义务、风险共享与分担、高效的公共机构、公众支持、合适的法律框架和完善的政策。

视觉传达设计与跨学科创新研究 下载:68 浏览:291

陈立民 郝俭俭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浪潮。但传统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及人们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并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其学科固有特征,探讨跨学科结合的发展新趋势,指出视觉传达设计与跨学科创新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多维模式的合作方式,跨学科式创新性学习已成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必然的趋势,也是个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61

解维锋 刘秦南 刘艳慧 王勇胜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期

摘要: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养老社区作为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但目前我国对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还不成熟,企业往往对养老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却忽略了对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这使得无法充分认识养老社区项目的价值。针对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构建一套能够合理衡量养老社区项目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结合养老社区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具体的养老社区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下载:29 浏览:306

吉琳玄1 马知遥2 刘益曦3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非遗"短视频从内容生产到传播都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缺陷。短视频在商业化环境下在线售卖"非遗"产品模式的运用,不仅推动了"非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方式。但是泛娱乐化的新媒体倾向导致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上"非遗"短视频的内容趋向于同质化、套路化、片面化。在以传承做为核心的背景下,新媒体对于"非遗"的宣传需要把握传承规律,揭示文化内涵,促进产品消费。

可穿戴设备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下载:42 浏览:447

韩郭阳 《中国设计》 2018年8期

摘要:
可穿戴设备是智能设备,可被放进衣服里或者穿戴于人体。实际上可穿戴设备的定义随不同发展时期而不同。随时佩戴在人体上的设备可成为更加自然的互联网入口。技术瓶颈的突破促进可穿戴设备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生活情趣和效率。

基于人文关怀的住宅式医疗建筑设计探究 下载:85 浏览:460

张禹宁 孙英杰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医疗机构是承担着社会民生健康职责的重要机构之一,医疗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建筑形式。疗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医疗、调养的主要功能,致力于病患健康的辅助恢复。疗养院建筑设计应基于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思考,从治疗和养护的功能出发,有效融合疗养院的情感诉求和医疗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本课题通过对建筑空间功能的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的引入等手法,营造轻松、自然的住宅式疗养院建筑模式,打破常规的医疗机构冰冷、刻板的建筑印象,建立自由、绿色、和谐友好的新型医疗建筑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GlobeLand30在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70 浏览:375

赵亚博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7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领域的最新转向,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以及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亟需大量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综合性、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这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的教学内容尚未充分响应这一需求。本文以Globe Land30数据的使用为抓手,通过对Globe Land30数据的总体特点、使用流程、应用范围等的介绍,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的阐述,尝试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以期能为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某会展中心屋盖钢结构受力性态分析 下载:76 浏览:479

薛晓娟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某会展中心屋盖与立面幕墙形成一体,呈单轴对称椭球形,屋顶椭圆中心与底部平面椭圆沿长轴偏置。屋盖跨度约为95 m×70 m,采用设有径向主桁架、内外环桁架以及屋面支撑系统的双层钢网壳结构。幕墙部分采用带平面内支撑的主次梁钢结构。主要介绍了屋盖结构体系的选型与布置、设计依据与荷载选取以及结构分析结果,重点对结构的受力性态、关键构件计算长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最后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