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25 浏览:342

张晓娇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探索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特性的影响,配制了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通过室内水力模型实验,建立了不同黏度液体、不同流量对潜油电泵特性参数扬程、功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工作特性曲线影响的图版。研究表明:液体黏度影响潜油电泵的特性,随着黏度在1~198 mPa·s变化时,在潜油电泵高效工作区,功率在93~404 W急剧增加,扬程在7.7~0.2 m下降,最高效率在55%8%下降;在实验提供的某一黏度、不同排量下潜油电泵有合理的工况点,为叶导轮配套进行优选设计提供借鉴。

XN聚驱开发区聚驱见效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4 浏览:200

黄粟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8期

摘要:
明确聚驱见效特征,能为聚驱工业区更有针对性的配套跟踪调整提供依据,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块以采出井为中心进行井组分类,应用数据统计方式,分析分类井的见效特征,找出各见效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认为:控制储量或含油饱和度越大,含水低值期越长;改注700万聚合物可有效抑制产液指数降幅;经措施改造后,CD类井也可以获取较高的产量,其应作为AB类措施潜力井的后备井采用;为防止先见聚后见效,应控制注聚初期注采压差在4.7 MPa以下,以便获得较高采收率。

注水井洗井“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43 浏览:473

邓静静 刘洪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井网逐年加密,井数逐渐增多,洗井工作负荷也随之增大。传统洗井模式存在工艺适应性差、洗井效率低、各部门协同能力弱等问题。"立体化"精细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节点优化、技术创新、监督升级等举措,形成一种注水井洗井高效管理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洗井效率,提高了洗井质量,为全面提升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

提升机采管理质量的探索 下载:16 浏览:238

于海山 朱立双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旧的机采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机采管理新要求的问题,进行了提升机采管理质量的探索,构建了以创建百年油田为核心的机采集约化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明确了"八个明晰",进一步做精"八篇文章",做实"八项工作",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将管理要素相对集中。通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突出美丽油城建设等做法,提升了机采管理活力,取得了精准开发成效,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形成了美丽和谐氛围。指出,全力开创油田机采管理新局面,确保新时代油田机采运行持续稳健发展,对油田内机采管理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悬挂式液压举升器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57 浏览:368

徐雁展 《中国设备》 2019年5期

摘要:
车辆修保过程中,悬挂式液压举升器解决了以往拆卸、安装设备变速箱时用天吊吊起,4人配合拆装;拆卸、安装差速器时用卧式鳄鱼千斤支撑,3人配合拆装的问题。修保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车辆修保时的风险消除。单车修保时间减少6 h,可节省加工材料,无功作业和设备零部件损坏现象减少。累计修保车辆、拆卸变速箱、差速器等132台次,创经济效益17.82万元人民币。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开发钻井提速技术浅析 下载:58 浏览:358

高锐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大庆油田金28区块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青山口组源岩,储层与源岩成指状接触,有利于形成自生自储的致密油藏,该区扶余油层和高台子油层的产能均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针对高台子油层部署的4口水平井分别开发高GⅣ1、GⅣ3、GⅣ4、GⅣ5致密油层,设计水平段长,穿越嫩江组、姚家组等极其不稳定地层,钻井施工难度大。根据实钻经验,结合地质情况,给出不同施工井段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及轨迹施工要求,同时强化钻井液性能,最终实现了致密油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快速优质钻井,为后续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化工泵维护保养及技术改造 下载:89 浏览:498

吕成玉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化工泵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耗。讨论化工泵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现有化工泵技术的改造分析。

DQ-LWD随钻测井仪器耐高温抗振设计 下载:36 浏览:373

高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随钻测井仪器作为油气藏开发的前沿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高温、高振动的井下工作环境,会导致较高的仪器故障率。通过分析大庆油田自主研发的DQ-LWD随钻测量仪器的故障现象及原因,对仪器电子测量系统的PCBA(成品电路板)进行耐高温、抗振设计。提出了元件与基板间接触散热、PCBA与壳体间散热、元件间减振、PCBA整体减振灌封等多种方法。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仪器高温振动的井下环境,对PCBA温升和最大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电子探测器温度能稳定控制在125℃以内,PCBA所承受的最大应力降低27%,应用过程中仪器元器件失效率降低23%,年平均故障率下降5.3%,有效的提高了DQ-LWD仪器的耐温抗振能力。

小排量不动管柱作业杆式螺杆泵研制与应用 下载:39 浏览:425

于建涛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常规螺杆泵井检泵作业需起下油管才能完成,随着螺杆泵井数的不断增多,必然加大维护作业量。为此,借鉴杆式抽油泵原理研究杆式螺杆泵,设计配套的内外工作筒。根据螺杆泵的下泵深度、排量、扭矩等参数,对密封压力、防转扭矩和防上顶力进行优化,分别设计了密封机构、防转机构和防上顶机构。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能够满足小排量螺杆泵正常生产需要,并实现了不动管柱作业,在大庆外围油田低产井举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参数实时监控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下载:26 浏览:177

王桂全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为研究抽油泵在井下工作时的振动与压力等参数情况,介绍了六参数实时监控装置的主要功能和组成,同时利用该装置对井下泵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柱塞抽油泵井在纵向(Y方向)振动较大,通过分析其振幅可为抽油机的柔性控制提供依据;单螺杆抽油泵井在横向(X、Z方向)振动较大,通过分析其振幅可为配套油管扶正器、锚定工具及锚定方式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沉没压力监测,为地面柔性控制柜实现闭环控制,使泵工作在合理沉没度下,达到供采平衡。

油井生产过程中四个关键节点管理实践 下载:68 浏览:419

李惠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为降低油井检泵率和返工率(简称"两率"),延长检泵周期,开展了油井生产过程4个关键节点管理实践。将油井井下作业管理外延,在油井生产过程中设置正常井、异常井、待检井、作业井4个关键管理节点,对每个节点均实施全过程控制,从而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通过油井生产过程中4个关键节点管理的实施,油井检泵率和返工率分别降低了4.1%和3.3%,平均检泵周期延长101天,油井管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采油队的有效实施 下载:34 浏览:287

刘绪恒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在采油队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以岗位为依据,对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进行识别,确定质量点,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对检查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确保采油作业过程中生产质量有效控制,提高了采油队的生产管理水平。

压裂施工后卡管柱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90 浏览:499

孙厚俊 李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套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压裂施工后井下作业管柱被卡的事故经常发生。作业管柱被卡后,有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故井复杂化,不仅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影响油水井生产。分析了压裂施工后卡管柱事故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归纳了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处理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事例,分析了卡管柱原因,提出完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发生。

车辆检测维修及离合与变速器常见故障的处理 下载:71 浏览:449

秦福德 《中国设备》 2018年3期

摘要:
分析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检测维修中使用零件以次充好,技术人员谎报故障等。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离合器、变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

X80油气管道焊缝双裂纹干涉效应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下载:78 浏览:441

崔巍1,2 宋日悬1 肖忠民2 冯子明1 冷德成3 董康兴1 张强1 杨志军1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基于漏磁法检测管道焊缝理论,应用虚拟裂纹闭合法(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VCCT)提出一种流固磁多场耦合方法。以解决工程问题为例,由于实际管道中裂纹多以裂纹群的形式存在,因而应用该方法研究了X80管道焊缝共线双裂纹、环向对称双裂纹扩展问题。通过对管道焊缝内壁动态施加流体压力载荷,每完成一次裂纹增量扩展,重构网格,计算裂纹扩展进程中的特征量,包括管道内流体压力载荷P、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GⅠ、扩展长度L、裂纹尖端张开角度CTOA、磁感应强度分量峰值Bxp,循环进行裂纹扩展和磁场分析。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共线双裂纹的干涉效应加速了裂纹扩展进程;环向对称双裂纹间距较大时,加速了裂纹扩展进程,当环向间距小于或等于0. 5倍的焊缝环向弧长的双裂纹时,由于双裂纹干涉效应,双裂纹的存在抑制了裂纹的扩展。该方法的实现可为指导实际X80管道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油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技术应用 下载:77 浏览:270

李庆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兴起,需要火力发电机组做调峰,传统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因成本问题受到限制,随着分布式能源站技术推广,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快速调峰能力,融合新能源发电,多能互补能源供应系统技术得以应用,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油田天然气资源丰富,风、光能充沛,电网规模容量大,诸多条件决定了油田具备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势。对油田多能互补能源优化利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式,运行调节、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综合录井仪电导率传感器现场检定装置设计 下载:20 浏览:473

刘开绪1 吴春梅1 马骏驰1 郝健2 王冰茜3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综合录井仪电导率传感器是钻井液电导率参数检测的重要元件,为了适应海外钻井、外围钻井及连续快速钻井的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法定时限内现场检定尤其必要。基于电导率传感器电涡流检测原理,利用0.01级ZX32型交直流标准电阻箱作为标准源,以其接入穿过传感器感应环内闭合回路的电阻值代替钻井液电导率,利用STC89C52单片机设计了标准电阻值显示录入表,配套的上位机软件控制MSP430单片机系统以实现标准电阻值和电导率传感器输出电流值数据的接收,上位机完成检定数据的处理,并给出检定结论,设计的检定装置达到1.0级的指标,由于装置体积小,上位机与测试装置之间采用WiFi无线连接,装置非常适合现场应用。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SCV加热盘管可靠性评价 下载:56 浏览:486

邓娇 侯磊 李丽敏 文亚成 《天然气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ubmerged Combustion Vaporizer,SCV)的水浴对加热盘管具有腐蚀作用,威胁气化器的安全运行。为研究加热盘管的腐蚀过程,采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评估标准,对加热盘管的腐蚀失效进行分析,建立加热盘管的极限状态方程。考虑初始腐蚀尺寸、工况载荷、机械强度、轴向及径向腐蚀增长速率等参数的不确定性,应用Monte Carlo方法对加热盘管的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抽样计算,抽样次数为106。通过对加热盘管进行可靠性定量评价,明确加热盘管可靠度随时间和运行压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盘管失效概率随使用年限和运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增快,若以0.8为可靠度下限,则加热盘管的使用寿命为14 a。这一可靠性分析为掌握气化器总体运行状况和合理安排维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60m法兰式火炬塔分段拆除施工技术 下载:67 浏览:375

孙更柱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法兰式火炬塔为三棱锥体桁架结构,拆除施工时存在高度高、结构稳定性差、结构腐蚀严重、要求塔架不变形等施工难点。根据火炬塔结构特点、现有吊车性能参数、火炬塔架不发生变形的要求、吊装安全性要求等客观因素,研究了分段拆除吊装施工技术,制作了分段拆除数据表,优化设计主、副吊点和加固结构,分别验算了在极限工况下吊装时分段火炬塔架、火炬筒等结构承受的风荷载。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高空吊装安全风险,实现了火炬塔拆除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57 浏览:335

杜易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分析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创新、加强人才的培养以及扩大发展空间相关基础上,阐述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