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历史再现——恭王府建筑群的修缮复建研究 下载:90 浏览:507

郭佩艳1,2张壮3,4刘庭风1 《中国建筑》 2019年3期

摘要:
恭王府是清代王公府邸中经修缮复建后,现存最完整且对社会整体开放的王公府邸。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现场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恭王府中建筑群的修缮复建状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总结发现,在恭王府整体修缮中,少量已经不存在的建筑进行了原址复建;大部分建筑在保持建筑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了木构件防腐加固、彩画修复、门窗补配等恢复性修缮;部分建筑内容在修缮中进行了原状保留,展现其历史原貌。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整个府邸及花园建筑群的修缮复建过程中,秉承了"恢复历史原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复原则,真实地再现了恭王府的原貌,修缮复建的过程符合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原则。

基于生态设计的蔡甸什湖湿地公园概念规划 下载:59 浏览:473

苏巾芳1 纪芳华2 裘鸿菲1 《中国建筑》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规划场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现状问题,确定什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建设、动植物保护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及海绵体构建等策略,以期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与社会环境价值,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设计初探 下载:80 浏览:498

武倩倩1 李建娜2 宋秀华1 《中国建筑》 2018年6期

摘要:
园艺疗法能够改善人们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功能,为人们提供积极的价值观;休闲农业园为人们提供一处休闲观光以及体验自然的场所,两者相结合,发挥两者优势,给人们提供享受自然的空间。该文以山东省泰安市未来田园休闲农业园为例,对园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规划设计布局以及园区内进行的感知活动,并进一步调查分析游客对园艺疗法的喜好程度及环境空间取向,探讨基于园艺疗法的休闲农业园设计要素运用,为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新视角。

昆明城市街道景观草本花卉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载:84 浏览:523

​胡丹1 李叶芳1 李世峰2 陆琳2 关文灵1 宋杰2 《农业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对昆明城市街道绿化中的景观草本花卉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城市街道景观草本花卉应用种类共有54种,隶属于28科47属,其中多年生草本花卉较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应用广泛;草花应用形式最多的为花台、花坛、花境、花箱和造型种植钵;草花花色以红色系、黄色系的应用频度最高。并针对昆明城市街道景观中草花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喷施抗寒剂对三角梅抗寒性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34

​李梦希1 王敏2 张银1 李玲丽1 胡蝶1 《农业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为使三角梅在非适宜种植区大量露地栽培,分别对6个三角梅品种的枝叶涂抹抗寒剂(5%保湿剂、5%粘合剂、1.0 g/L氯化钙、0.30%磷酸二氢钾、100 mg/L水杨酸混合)进行2次抗寒处理。结果表明:适宜引种的品种为加州黄金和斑叶安格斯,低温胁迫对两者的影响相对较小,抗寒剂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洒金叶玫红适合引种,但要对其进行抗寒处理,抗寒剂可明显提高其抗寒力。

蜀脆枣果实发育规律及品质积累特性分析 下载:97 浏览:514

​邓倩1,2 王羊1 邓群仙1 辛亚宁1 李雷1 龙星雨1 祝进3 张慧芬1 夏惠4 梁东4 《农业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以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蜀脆枣为材料,德阳市罗江区当地主栽品种罗江调元枣为对照品种,对枣果实的发育动态、外观品质(单果质量、纵横径、着色指数等)和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蜀脆枣的单果质量和可食率均优于罗江调元枣,且适宜的糖酸比形成了酸甜的口感;通过对蜀脆枣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发现大棚栽培蜀脆枣成熟期的单果质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蜀脆枣,成熟期比露地栽培蜀脆枣提前了7~14 d,且落果率和裂果率均低于露地栽培蜀脆枣,但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蜀脆枣在可食率、糖酸比和果实口感方面差异不大。综上所述,蜀脆枣的果实单果质量高、可食率高、风味酸甜爽口,在罗江区表现引种良好,为罗江区提供了良好的南方鲜食枣新品系引进材料。

苏南地区29个秋冬茬芹菜品种资源评价 下载:94 浏览:522

​沈迪1 陈龙正2 路晓华3 陶建平4 冯顾城3 刘洁霞1 冯凯1 尹莲1 丁旭1 贾丽丽1 徐志胜1 刘惠吉1 熊爱生1 《农业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为对芹菜品种资源进行评价,选取2018年秋季种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29个芹菜品种,对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芹菜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1%~39.74%,其中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9.74%;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产量与单株质量、株高、叶柄宽、叶柄厚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有3个成分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85.586%,分别为株型与产量相关因子、叶片与叶柄数量相关因子和叶片与叶柄形态相关因子,这3个因子基本上覆盖了芹菜农艺性状的总体数据信息。聚类分析将29个芹菜品种在欧式距离为10处分成4组:Ⅰ组包含16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较矮小,单株质量中等,叶片叶柄颜色有较大差异,叶柄多为实心;Ⅱ组有2个品种,该类芹菜株型高大粗壮,单株质量大,实心,纤维少,产量高;Ⅲ组有6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低矮粗壮,单株质量较大,叶片较圆,产量较低;Ⅳ组包含5个品种,该类芹菜植株矮小,叶片数多,产量低。该结果可为苏南地区芹菜生产,以及芹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提供参考。

生态纳米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190

胡万行 赵博思 石玉 程玉琦 周云云 贾犇 张毅 《农业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究硒对紫色马铃薯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水培法,以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材,以叶面喷水为对照,分别用稀释50,100,200倍的生态纳米硒溶液(硒原液浓度为1 500 mg/kg)对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生态纳米硒能够提高紫色马铃薯植株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且100倍生态纳米硒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为叶面喷施生态纳米硒能显著促进紫色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进而改善其经济性状。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疮痂病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下载:97 浏览:524

​赵远征1 徐利敏1 聂峰杰2 贾瑞芳3 王东3 张笑宇3 吕英4 李宇晨3 郭景山5 刘璇2 《农业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水平,以便进一步筛选抗病品种。【方法】利用田间接种方法,对4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高感品种共17个,分别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22号、黄金薯、荷兰806、早大白、中薯12号、中薯10号、红美、兴佳2号、晋薯16号、云薯801、中薯3号、中薯4号、冀张薯20号、思凡特、丽薯6号、尤金;中感品种共5个,分别为中薯18号、冀张薯5号、大西洋、N3、中薯19号;中抗品种共18个,分别为中薯21号、中薯26号、冀张薯3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中薯2号、后旗红、康妮贝克、冀张薯12号、希森X、中薯15号、中薯6号、克新1号、夏波蒂、MX-8、中薯9号、希森3号、N5;高抗品种共8个,分别为布尔班克、希森5号、冀张薯14号、中薯13号、冀张薯15号、超荷、N1、希森6号。人工接种疮痂病菌对中薯15号、冀张薯14号、费乌瑞它、夏波蒂的单薯重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余44个马铃薯品种单薯重并未造成影响。【结论】48个供试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大部分品种表现为高感或中抗,疮痂病菌对多数品种单薯重无影响。

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和评价方式研究——以《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为例 下载:57 浏览:411

郭明眉1 尚巧巧1 李亚春2 刘克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聚焦《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一书中的代表性案例,对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在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美国小学STEM课程作为新一代创新课程,主要侧重构建以科学或工程为核心的整合性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在运用多元智能时所表现出的创造力。课程实施取向既非忠实取向,也非单一的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而是后两种取向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评价方式方面,按方法分类,侧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按评价主体分类,侧重民主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侧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 下载:78 浏览:477

钟为铭1,2 彭芳1 陈康勇3 赵天宇4 邹钧1,3 高志鹏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为确定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药物,本研究从患出血病蝌蚪体内分离出菌株KD-CXB-1,健康蝌蚪在人工感染该菌后出现与自然感染蝌蚪相似的出血症状。同时从人工感染死亡蝌蚪体内分离到与菌株KD-CXB-1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一致的优势菌株,以上结果表明KD-CXB-1为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实验进一步对菌株KD-CXB-1开展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物敏感性测定。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为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长度约1μm,表面粗糙。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生理生化实验确定KD-CXB-1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KD-CXB-1对氟苯尼考、丁香和苏木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乌梅、五倍子和黄芩等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大黄和青霉素等8种药物不敏感。研究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筛选出的10种高敏感药物为有效防治蝌蚪出血病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朱九思的四学理念及其启示 下载:65 浏览:427

王娇娇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朱九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参与和主持华中工学院工作长达31年。任职期间,他苦心励志、放眼世界、勇于负责、严于管理、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将一生奉献给了他挚爱的高等教育事业,把一所极为普通的单科性工学院办成了一所具有理、工、文、管相结合的新型综合型大学,华工可谓办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其名声响彻四方,震惊海外。朱九思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可用"四学"进行概括,即"学园、学科、学仁、学生"四方面,本文对其教育实践经验作出简要分析以达到缅怀先生和启示现在的双重目的。

土壤肥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载:305 浏览:2886

王正忠 《中国土壤》 2021年7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当中,农业生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粮食生产,其在国家安全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首要位置,在粮食安全生产当中,土壤肥料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对农业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下去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分析,并且重点介绍了当前阶段土壤肥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给相关人士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浅议小学体育课程中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渗透 下载:132 浏览:1493

郑子兰 《体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结晶。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民族传统是民族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时期最伟大的任务和使命,而中小学生则是我们民族之花、民族精神的寄托,把中华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民族精神融合到体育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奋发向上、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可以引导学生们在通过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通过体育活动中所渗透融合的传统文化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以此实现“身”与“心”的齐头并进,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下载:22 浏览:303

黄龙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行业也在迅猛增长。这种发展推动了虚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虚拟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一项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人机交互,其交互性、沉浸感和想象力,让用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专业硕士“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246 浏览:1365

白雪 王星 李楠洋 《农业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馆陶黄瓜科技小院”探讨了农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小院”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通过分析“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在培养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农业乡村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探讨了该模式的潜在挑战和应对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