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专利分析 下载:19 浏览:196

朱月仙 张娴 许轶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利用科睿唯安公司Cortellis药物研发平台、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 Innovation)分析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情况,包括冠状病毒疫苗药物当前的研发阶段、活跃公司、药物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药物的基本情况、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的发展态势及研发热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疫苗活跃药物大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已成为其中最热门的研发类型,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基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多管齐下。此外,从专利方面看,疫苗专利的申请量与疫情发展关系密切,预计2020年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将会暴发式增长,目前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

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分析及启示 下载:16 浏览:188

张娴1 朱月仙1 李姝影2 许轶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Inc.)在研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针对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试验性治疗中迅速表现出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吉利德公司旋即声明提供Remdesivir用于试验性治疗,以支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2020年4月29日,中美三个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再度引发全球热议。本文检索了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对其专利市场布局概况及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其中国专利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吉利德科学公司相关专利技术保护严密、市场布局主动、运营潜力巨大,值得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借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流行模拟研究分析及启示与建议 下载:18 浏览:235

刘昊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推动政府和公众关注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提升政府在大型传染病暴发时的应急管理能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已先后4次举办传染病演习模拟研究活动。本文详细分析这4次演习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政策成果,结合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包括:1)完善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疾病控制体系;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3)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要加强前瞻性公共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 4)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各种传染病预警和应对策略研究; 5)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6)加强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 7)积极在全球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中国影响力。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40 浏览:221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吴晓燕 宋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多能互补系统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20

郭楷模1 岳芳2 陈伟3 马廷灿1 欧桂燕3 耿笑颖4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多能互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以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具有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实现新型低碳、高效能源系统构建,多能协同利用等优点,世界主要国家均给予高度关注,纷纷制定多能互补能源发展战略,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发和试点项目。本文从国际相关的多能互补系统战略布局、项目部署、关键前沿技术进展等几个方面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国际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从专利计量的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地区分布、研究热点、主要专利权人等信息,进而提出中国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基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标研究 下载:21 浏览:229

孙靓1 刘赞扬1 赵菁奇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从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对标研究的视角,开展国内长三角与京津冀、粤港澳区域以及长三角与世界级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投入总量较大、创新成果比较丰富、制造产业基础较好;长三角科创能力与世界级城市群比较差距明显,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创新产出质量不高、世界一流大学不多。对此,本文提出要紧紧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打破区域壁垒,发挥协同联动效应,通过健全协同机制、推进资源共享、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流院校、营造良好环境等多个维度增强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基于多维指标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21 浏览:227

欧阳 峥峥 陈云伟 杨思飞 刘小杰 熊永兰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各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基础研究。本文从省域视角出发,遴选东部、中部和西部共11个省市,从基础研究相关的科研政策环境、科研体系基础、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论文产出和国际科研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各省市基础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东、西部省市的科研政策环境各有侧重,政策的执行与落地程度各不相同;基础研究在科研体系基础、经费、人才上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表现出较高的基础研究效率,呈现出追赶势头,但仍未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科研体系基础优势;基础研究学科分布在省域之间同质化明显,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国际合作能大幅提升省域基础研究影响力,但大部分中西部省市的国际合作仍需加强。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下载:21 浏览:264

任娇菡2 任真1 徐进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作为世界知名的理工大学之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拥有2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经费保障、国际化教学、师徒传承、课程设置、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术评价机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独具特色。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模式进行剖析,最终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三要素"模式,即为学者提供教学基本保障、创新文化土壤及学术生态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参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提出了有关经费支持、思维培养、学术评价机制的三方面建议,以期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276

陈云伟1 曹玲静2 陶诚3 张志强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国际量子计算战略布局比较分析 下载:27 浏览:204

田倩飞1 唐川2 王立娜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定性调研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计算相关战略与路线图,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的代表性战略与路线图目标,以及获资项目的研发重点等。接着,总结各国/地区针对量子计算发展的政策措施特点,如:成立新机构以高度统筹研发活动与管理协调工作;建立研究中心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长期基础研究支持;制定路线图目标与时限,持续监测进展并评估成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量子从业人员;推进国际合作,并重视国家安全维护等。最后,从制定国家量子计算技术战略、成立新机构以统筹管理和开展评估、培养跨学科的量子计算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4 浏览:263

王立娜1 唐川1 徐婧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未来网络安全研发趋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30

徐婧1.唐川1.2 房俊民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始终引领着世界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潮流,为美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DARPA近年来推出的网络安全相关项目及2020财年网络安全项目预算方案,总结出DARPA在网络安全研发上的三点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安全研究;网络攻击取证归因技术不断受到重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精准农业领域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61

吴晓燕 许海云 宋琪 陈方丁 陈君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对1999—2018年全球精准农业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探讨精准农业领域的全球专利研究态势、技术研发热点、主要国家的科研水平、重要专利申请人的研发布局。研究发现,近二十年,精准农业领域专利研发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信息采集传感器和变量作业装备是研发热点;中国、美国、日本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中国进入该技术领域较晚但取得了重大进步;国外机构在信息采集技术和变量作业技术主题占据主导优势,相关研究机构努力的方向是形成核心技术优势、提高专利影响力、增强专利海外布局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合作需求研究 下载:24 浏览:258

邓思杨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澜湄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区域国家内部合作理念、层次、领域不断扩展深入。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家多领域合作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梳理"澜湄"区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现有科技基础,包括国内研发支出、每百万居民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科研机构与平台、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百分比;结合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创新能力等指标,研究分析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强弱程度;围绕"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方向,就区域国家间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具体方向提出建议,包括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环境保护与新能源示范推广、技术转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最终,为后续构建完善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理论内容,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提供理论支撑。

专利运营基金发展调研综述及相关启示 下载:41 浏览:261

张雯1 庞弘燊1 胡正银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视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理念的广泛推进,以知识产权为中心形成的各种金融活动日益活跃,各国为了构筑并维持竞争优势,纷纷加入专利资源争夺战,全球专利市场一片火热。本文以专利运营基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出发,着重对国内外专利运营基金的实践探索展开分析,了解各自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异,总结其出色成果和经典案例发现,国外专利运营基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专利运营基金新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多种运营方式协同支撑科技发展;优化地方政府专利运营基金政策库的组合方式等,为我国专利运营基金更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DEA-RF-Tobit的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7 浏览:315

肖国华1.2 韩晔1.2 朱一真 1.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旨在测度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并探究不同主体、环境等因素对地区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为各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比较各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技术转移相对效率,利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Tobit模型回归,探究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现代化程度、企业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对效率影响显著,未来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政府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金利用效率,完善技术市场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进展述评 下载:40 浏览:280

张娴1 许轶1 苏娜平2 李姝影1 许海云1 朱月仙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专利密集型产业比一般产业投入了更多的科研资本与人才资源,对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客观准确地评价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对于科学配置创新资源、优化产业投入、提升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已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内涵及界定标准、专利技术分类与产业分类关联、产业密集度测算方法、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等;重点对比了美国、欧盟、中国开展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分析了其各自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值采集与处理方面的特点及优劣;最后,提出了关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的几点思考。

澳大利亚国家科技基础设施路线图制定及启示 下载:31 浏览:258

樊潇潇2 李泽霞3.4 曾钢5 郭世杰3.4 吕琨6 宋伟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科技基础设施兼具科学、技术与工程性,因此路线图的规划方法对其非常适用且行之有效。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2016年路线图的制定方法、过程和内容,深入研究了澳大利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和做法,并剖析了澳大利亚设施路线图的重要制定原则、组织模式、项目遴选程序、重要管理观点以及政府对于路线图的响应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针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几点启示。

基于文献计量的脑科学国际竞争态势分析 下载:48 浏览:271

郑颖1 杨明3 欧阳峥峥1 卿立燕1 陈云伟2 张志强1 陶诚3 张月鸿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了正确认识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科研与竞争力水平,进而为我国和中国科学院部署脑科学研究计划、推动脑科学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本文在重点分析脑科学领域国际研发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伦敦大学脑科学学院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大脑与心智研究所等三所重要科研单元开展比较分析,包括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以及科研团队合作情况等多个指标。研究发现,我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研究质量和影响力也在稳步增长;与国际重要科研单元相比,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逐渐成为我国和全球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

瑞典研究理事会的组织特点及评审评估机制研究 下载:32 浏览:238

田倩飞2 张志强1 陈云伟1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瑞典是欧盟内部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位列全球创新型国家第3位。瑞典的科技创新成就,与其悠久的创新文化、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密不可分。瑞典研究理事会是瑞典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公共资助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基础研究领域的资助,自2015年起每年提供的资助额超过60亿克朗。本文重点介绍瑞典研究理事会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能、资助评审与分析评估机制等,以期为我国基础研究与创新工作提供参考与启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