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工业4.0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视角 下载:75 浏览:510

李晓钟1 黄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到2014年已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产业融合水平提高较快;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对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及出口质量等存在着促进作用,但对纺织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在三年后才产生促进作用效应。为此,本文探讨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经济法视角下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谦抑干预研究 下载:54 浏览:352

崔琦 郑晖 冯仲俐 高立帅 苹珏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建安成本更高,装配式建筑企业未来的收益难以确定,且短期投入又会增加,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合理的行政措施及经济政策促进行业初期的发展。而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中,政策与市场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形成了政府政策唱独角戏,缺乏市场推动力的行业环境。从经济法学理论着手,提出了借鉴更符合市场地位重塑性要求的"谦抑干预"理念,分析了如何从技术创新及消费者两方面进行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干预。并建议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应以"谦抑干预"的方式,以"市场优先原则"为指导思想,进行更有效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干预。

基于年龄与工资水平差异的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512

于文广1 李倩1 王琦1 黄玉娟2 聂秀山3 刘健4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收入支出模型,并考虑了延迟退休的影响与年龄结构的关系,引入工龄工资,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限越长,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收支压力的作用越明显,在考虑工龄对工资影响的情况下,延迟退休的效果更佳明显。在延迟退休同等年限下,女性养老金的收支压力依然严峻,因此有必要优先考虑延长女性延迟退休年限。

我国社区矫正法的历史地位与立法特点 下载:22 浏览:233

吴宗宪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2019年12月28日通过的社区矫正法,对于我国及国际社会的社区矫正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社区矫正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部法律规定了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基本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这部法律的诸多规定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特点,比如采取了合理的立法结构,确立了帮扶罪犯的制度,考虑了罪犯的生活便利,构建了社会参与的机制,肯定了专职社工的价值,规定了购买服务的制度。

工程质量保险与我国工程质量风险契合度分析 下载:55 浏览:358

马海骋 盛金喜 李慧民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2期

摘要:
为科学分析工程质量保险与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的契合度,通过专家调研、质量投诉数据统计、工程造价数据统计、相互影响程度分析,构建了工程质量保险与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的供给需求契合度分析模型、确定了各因素权重,以及坐标轴最优位置关系。并根据调研数据统计,分别对工程质量保险和质量保证金制度与我国工程质量风险的契合度进行了计算,得出工程质量保险比质量保证金的保障期有大幅度提升的结论。

法官个体本位抑或法院整体本位——我国法院建构与运行的基本模式选择 下载:85 浏览:480

顾培东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法官个体本位与法院整体本位是法院建构与运行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法院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对法官个体本位模式的趋从,但宪法制度安排、法院在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司法的社会生态、对法官的激励与约束条件以及综合统筹运用审判资源的要求等,都决定了我国法院建构应当坚持法院整体本位。学术界从技术化层面论证的"法官独立"以及以此为核心的法官个体本位,都经不起实践逻辑的检验。法院改革的方向,不应是从法院整体本位转向法官个体本位,而应是从以院庭长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转向以法官为主导的法院整体本位。当前法院的综合配套改革亦应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满足并完善法院整体本位所要求的基本要素。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多元化的建构路径——以认罪认罚案件为切入点 下载:34 浏览:276

牟绿叶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公约为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确立了权利型上诉和裁量型上诉两种上诉制度。上诉权的本质是要求国家保障被告人获得上一级法院审查的机会,两种上诉制度都体现了保障审查机会的核心要求。上诉理由审核制是裁量型上诉的重要特征,它体现了被告人申请权和法院决定权的分离,既能确保被告人有机会获得上诉救济,也有助于防止滥行上诉、控制案件数量并维护第一审程序的中心地位。目前,在我国部分认罪认罚案件中,确立裁量型上诉和上诉理由审核制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未来,我国应综合考虑案件类型、刑罚轻重、认罪与否、一审程序等因素以及二审程序的价值取向和功能预期,探索构建二元或多元上诉结构,在上诉阶段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司法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民事自认的非约束性及其修正 下载:24 浏览:253

段文波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于2001年设立了以英美法为样板的自认制度,但其并非诉讼体制转向当事人主义的一环,而是法院提高诉讼效率、简化审理的手段之一。从立法规定和司法运作来看,我国法上的自认具有非约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适用对象泛化、成立场域扩大化与拘束效力单向化。这不仅导致当事人在庭审中倾向于一概否认对方陈述,抑制了辩论的活性,自认的争点压缩机能也随之丧失殆尽。从法律移植的便宜性、亲缘性而言,完善自认制度应当借鉴大陆法系的相关经验,并以辩论主义为理论基础。在以争点为中心的新型两阶段审理模式中,自认应限于争点整理程序期日,并以主要事实和重要的间接事实为对象,同时注重当事人排除争点的意思要素,以保障当事人自由主张和辩论。

我国批准《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86 浏览:490

刘仁山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选择法院协议公约》是不同法系主要国家在协议管辖及与之相关的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上妥协的结果,是当今国际民商事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民商事秩序的重要内容。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与《公约》核心条款尚有差距,虽不构成批准《公约》的根本障碍,但我国批准《公约》所面临的整体性问题、声明问题及具体修法问题,均须妥善解决。虽然批准《公约》有助于促进我国民商事判决的域外承认与执行,并推动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法制度与体系的完善,但是对于我国批准《公约》的时机,尚需慎重考虑。在我国参与包括《公约》在内的全球国际私法造法活动及国际民商事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应正确看待国家主权与当事人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我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的探讨 下载:62 浏览:406

黎翀豪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声乐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了世界化的趋势。声乐艺术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国声乐艺术民族性的同时,也是突出世界性传播的重要性。将我国的声乐推向全世界,使全世界都了解与重新认识中国声乐艺术,是促进我国声乐艺术和国家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任务。

论我国钢琴课程教学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94 浏览:504

徐静竹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钢琴课程的教学依托于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在总体策划方面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历史文化背后的价值,而目前我国钢琴课程的设置多倾向于技能性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文化的价值熏陶,本文通过课程教学的文化意义分析,呼吁钢琴课程设置的历史文化价值回归。

论我国钢琴课程教学的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92 浏览:507

徐静竹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钢琴课程的教学依托于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在总体策划方面必须要体现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历史文化背后的价值,而目前我国钢琴课程的设置多倾向于技能性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与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文化的价值熏陶,本文通过课程教学的文化意义分析,呼吁钢琴课程设置的历史文化价值回归。

社会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国外经验及本土探索——兼论我国校园足球开展中社会参与的路径选择 下载:51 浏览:277

杨麟1 房作铭2 马兴发1 《体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足球发达国家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社会广泛参与,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与之相比,我国社会参与校园足球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认为:足球发达国家社会参与校园足球以社会组织、机构及志愿者形式实现;"三高"模式是我国校园足球社会参与的成功典型,并未在全国推广,与足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校园足球社会力量参与尚未充分发挥。我国应汲取足球发达国家社会组织、机构参与校园足球的优异经验,搭建校园足球与社会互通的桥梁,解决校园足球师资短缺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社会参与的动力,推动校园足球立体化发展。

我国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瓶颈研究 下载:51 浏览:238

夏清1 陈洋2 《体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校园足球发展至今,在过往的长河中,全国各地呈现出一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成果傲人。但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目前校园足球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阻碍校园足球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我国中小校园足球发展瓶颈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校园足球的发展,同时也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16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尔夫重返奥运会对我国传统体育的启示研究 下载:36 浏览:270

吴曼翎 肖锋 《体育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奥运会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赛事。高尔夫的回归给高尔夫爱好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让我们深思奥运会的需求发生了新的改变。而同作为申奥项目的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散打入奥未果。探究高尔夫回归奥运的原因,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希望对我国传统体育武术散打项目入奥有一定的借鉴,更渴望从中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外传播开辟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希望之路。

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59 浏览:378

高晓松 《体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风靡全球的职业化运动,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竞技羽毛球运动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均拥有着显著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羽毛球运动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之中的优势项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一直处于巅峰状态,涌现出了林丹、谌龙、张宁、蔡赟/傅海峰等一批优秀的羽毛球好手,深受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不过自伦敦奥运会以来,我国的竞技羽毛球逐渐开始走下坡之路,对于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本文主要对制约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以及推动我国竞技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探究,从而为推动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国排球发展战略规划的反思与构想研究 下载:85 浏览:432

贾秀生 《体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进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排球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并提出对我国排球未来发展的构想。排球的改革发展的方向应为排球社会化,进而使得我国排球的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其主要突破口应为人才培养、国家队建设和职业联赛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具有中国自身特点的适合时代发展的战术风格体系,最终实现跻身世界排球强国的目标。

我国寒温带四种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稳定性比较研究 下载:86 浏览:501

朱家琪 满秀玲 王飞 《中国土壤》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探明我国寒温带大兴安岭地区四种森林植被下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于2018年5月至10月对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山杨林和白桦林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对四种植被类型0~5 cm、5~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级组成及其稳定性指标(MWD、GMD和分形维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林、山杨林和白桦林0~10 cm土层以及兴安落叶松林的0~5 cm土层土壤在生长季内以大团聚体(> 0.25 mm)占绝对优势,其他土层均以微团聚体(<0.25 mm)为主;且四种植被类型生长季中期三个土层的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0~5 cm土层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高且相近,随土层加深土层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寒温带四种森林植被类型生长季内表层(0~5 c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高于下层(5~20 cm),且阔叶林大团聚体含量高于针叶林,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研究地区较低。

复杂系统理论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16 浏览:220

程瑞辉 《体育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理论创新越来越重视,复杂系统理论已经应用于方方面面,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复杂系统理论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在教育系统也进行了应用。通过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需要重视,因而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不仅分析了影响因素,而且还提出了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