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利用平衡向量构造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的方法 下载:35 浏览:289

陈勇1,2 王国秋1 《数学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的表示形式,利用平衡向量,得到一种代数构造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选择半正交矩阵来构造M-带紧支对称尺度滤波器.作为应用,参数化了一类结构优美的4-带紧支对称小波框架系统.

论客户期货交易保证金的信托法律构造 下载:73 浏览:435

樊健 《法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现行期货法规规定客户期货交易保证金为客户所有。该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证金不独立于客户,一旦客户破产或被强制执行等,期货公司将遭受巨额损失。此外,该规定也无法确保期货公司对于客户佣金债权的优先性,而当期货公司挪用保证金时,客户只能依据不当得利请求返还。应当将客户期货交易保证金定性为信托财产,此与融资融券中的交易保证金类似。交易保证金的信托财产定性除了能够确保保证金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之外,在保证金孳息的归属确定、期货公司的优先权、客户权益保护以及填补相关规定不足方面也更具优越性。

深部巷道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巷道变形分析 下载:90 浏览:491

李翔 《冶金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重点研究了高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变形,特别是底板破坏、变形的机理,基于压杆稳定理论,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巷道底臌变形,通过ANSYS数值模拟,分析了竖直应力相同,不同水平应力作用、无支护条件下的巷道、巷道开挖后的变形破坏机理。得出了不同侧压力系数下的巷道塑性应变、位移矢量图。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箱涵设计与施工 下载:42 浏览:362

陈志明1 刘朵2,3 张建东2 孔维良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对预制装配式箱涵设计与施工的调研分析,结合预制装配式箱涵的施工工艺特点,提出了箱涵预制节段及截面划分的原则、主要连接构造形式及防水设计方法,介绍了箱涵节段工厂化预制和现场拼装施工的技术要点,并总结了预制装配式箱涵施工工艺的技术优势,为箱涵工程逐步发展为模数化、标准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浅层地震在探测第四纪隐伏小断层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433

刘志远1 魏云飞1 谭丁1 韩亚彬1 张合2 刘国辉3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以河北省大厂县某工程为例,针对区内第四纪覆盖层较厚、发育其中的断层与周围岩土体弹性差异小、多具走滑构造性质、位移量较小和区内干扰较大等特点,开展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第四纪隐伏小活动构造的应用研究。通过采取高激发能量、小道间距、小采样率、小偏移距的方式,成功地发现了该断层,确定了其位置和产状。经后期探槽证实了本次勘探的有效性,为今后类似活动断层的探测提供了借鉴意义。

涠西南凹陷复杂构造区海底电缆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下载:87 浏览:487

焦叙明 张鹏 陈磅 刘旭明 唐进 张兴岩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涠洲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主力勘探层系为流三段,油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断层切割形成的断块油气藏。受流二段厚层泥岩和底部油页岩影响,现有拖揽采集地震资料落实复杂断块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需求。海底电缆采集技术是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针对涠西南凹陷典型构造,从地质模型出发,结合实际海底电缆地震采集资料,对观测系统进行了优化,重点针对面元尺寸、接收缆距、最大偏移距以及空气枪震源进行了优化论证。靶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涠西南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复杂断块成像精度,保证了后续地震解释研究的可靠性,促进了该区域后续勘探开发,为涠西南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瞬变电磁探水雷达研究 下载:64 浏览:458

叶英1,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隧道掌子面探水问题,是交通隧道、采矿业、地下空间开发行业一直未解决的难题。由于不同地质环境各种蓄水构造的复杂性,使得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地质预报技术面临着挑战。地震反射法对构造敏感,电法对水敏感,但常规电法由于装置问题很难在隧道掌子面施展。地质雷达由于高频微波段穿透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在隧道掌子面探测深度有限。瞬变电磁法利用不接地回线,以其自身的方法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隧道掌子面的地质预报中。首次利用浅层瞬变电磁法原理、定源回线装置、全期视电阻率计算、雷达波谱图像处理等技术,研制了相应瞬变电磁探水雷达,并在隧道掌子面、地面岩溶探查方面进行工程应用,验证了浅层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探查中的应用效果。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剪刀式开合构造特征及成因 下载:65 浏览:401

李才 胡林 杨希冰 平贵东 董贵能 《天然气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北部湾盆地油气勘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难度不断增大。为了明确该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反转构造带的成因机制,指导南海北部油气勘探,以乌石凹陷隆起带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其特点及形成机制,提出了乌石凹陷东区渐新世末期具有东挤西张的"剪刀式开合"构造特征。实验结果很好地再现了统一构造背景下,同时形成伸展和挤压"剪刀式开合"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乌石凹陷东区反转构造带渐新世末期形成两组一侧伸展、一侧挤压的"剪刀式开合"构造;②构造整体上以东北部挤压形成的大范围宽缓背斜为轴,两侧发育两个构造变形区,均表现为西侧伸展、东侧挤压的特征;③构造变形区越向西区延伸,断裂的活动性越强,伸展量越大。结论认为,乌石凹陷东区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共轭断层及其分隔断块体发生旋转是控制研究区开合构造样式差异的成因;受先存基底断裂分割,此类块体旋转在北部湾盆地南部坳陷普遍存在,正好与迈陈凹陷具有西挤东张的特征相对应。

基于VMD与不同包络阶次构造的风电机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下载:23 浏览:248

王建国1 林语桐1 田野2 杜鹏3 张培焱4 辛红伟1 武英杰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风电机组变工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问题,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计算阶比跟踪(computed order tracking,COT)、逆包络阶次谱(reversed sequence squared envelope spectrum,RE-SES)2种方法结合进行包络阶次分析;将非平稳的时间域信号转换成平稳的角度域信号,再经包络法找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VMD结合RE-SES包络阶次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出调幅信号中的调制阶次,并且VMD滤波可以使得故障特征阶次更加凸显,易于故障识别,为风电机组变速工况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成矿构造三维建模与找矿意义 下载:67 浏览:483

毛先成1,2 王琪1,2 陈进1,2 邓浩1,2 刘占坤1,2 王金利1,2 陈建平3,4 肖克炎5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2期

摘要: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近年来深部资源勘探在胶西北地区取得重大成果。深部勘探显示,胶西北深部金矿体的产出规律与浅部一致,严格受区域走滑断裂控制,因此深部资源的增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深部成矿构造形态、分布与结构等的认识程度。本文提出深部成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等数据,建立浅部建模与深部推断相结合的初始模型,进而,采用多源数据耦合处理的方法,构建胶西北金矿集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三条断裂带地下3000 m以浅的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基于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圈定了研究区深部金矿的12个找矿靶区,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川西南部盐井沟构造断层封堵性 下载:66 浏览:454

曾琪 李荣容 王旭丽 马华灵 王宇峰 刘柏 《天然气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四川盆地西南部盐井沟构造须家河组经历多轮油气勘探仍无太大突破,该区构造形态和规模受断层控制,断层既可以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可以阻挡油气散失,断层封堵性对研究该区圈闭有效性、保存条件及油气运聚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该区断层封堵性,以对构造起主要控制作用的Y1、Y3号两条断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断层发育特征、断层活动期次、断层侧向封堵性、断层垂向封堵性等,研究结果表明:①Y1号断层纵横向封堵性较好;②Y3号断层两侧砂岩对接较多,侧向封堵性较差,不利于该断层下盘油气聚集和保存。结论认为,该区保存条件较好的是盐井沟构造主体及Y1号断层下盘,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该认识与J1、J2井地层水资料分析结果一致。

超深高压气藏动态监测技术对策研究——以SY构造栖霞组气藏为例 下载:45 浏览:361

罗静 朱遂珲 曹建 周际春 邓清源 张楚越 张砚 赵慧言 杨敏 《天然气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尽早提交SY构造二叠系栖霞组气藏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以气藏整体的连通关系、气藏类型及气井产能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气藏动态监测难点,认为存在超深气井井下压力、温度监测难度大;气井产量调节不稳定,产能还需要核实;目前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明确气藏整体连通性;气藏局部产水,气藏类型不明确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井下浅层低风险监测技术有利于后期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同时降低了操作成本;(2)井口变流量测试技术井口产量调节稳定,便于明确气井实际产能;(3)在构造高带内及高带间开展干扰试井及同时实施气体同位素示踪剂监测,能尽快明确气藏的整体连通性;(4)运用Stiff图版建立区内的水侵监测模型。结论认为:SY构造二叠系栖霞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利用适宜的监测技术有助于认识气藏,科学、合理地开发气藏,推动气藏的开发进程,为提交探明储量奠定基础。

聚源—金马—鸭子河地区构造、断裂特征及演化分析 下载:76 浏览:448

胡元 操延辉 郑元财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川西坳陷聚源—金马—鸭子河地区经历了多轮次构造运动,构造叠加关系复杂,明确关键构造形成时期及特征是油气勘探面临的难点问题。利用地震、地质手段刻画了聚源—金马—鸭子河内部的褶皱、断裂形变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几何特征差异性,解析其内部构造所处力学环境的差异性及形变机制,分析其内部形变关系,指出聚源、金马、鸭子河各构造段的主要形变期和古形变特征,为恢复古构造及演化、正确认识该区油气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反射(槽)波在煤矿掘进巷道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下载:51 浏览:359

范创 常永峰 罗鹏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地震反射(槽)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均匀地质体(存在波阻抗差异)时会发生反射,煤的密度和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常常比围岩小,利用地震反射(槽)波对巷道外侧地质构造异常区域进行探测,探明23下614工作面程楼断层的位置及走向,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小厂坝矿区地应力测试及分布规律 下载:84 浏览:473

胡威1 张晨洁2 邢力丹3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AE法测地应力由于Kaiser效应点难以辨识,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通过解决MTS815加载系统与PCI-Ⅱ型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在时间上的同步问题,确保了测试的Kaiser效应点与实际的Kaiser效应点的一致性;提出了分级循环加载精确识别地应力Kaiser效应点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小厂坝矿区15个测点地应力测试中,其结果表明,小厂坝矿区主要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应力由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向垂直应力为主转变;750m中段的水平最大主应力超过30MPa,说明750m中段存在发生岩爆的高应力环境,在实际开采中,应加强支护和监测。

山东古近纪含膏盆地的断裂构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探讨 下载:53 浏览:448

刁海忠 王娟 王继国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山东省石膏矿占全国储量的64%以上,居首位。总结山东省古近纪含石膏矿盆地特征,研究断裂构造对成膏盆地的控盆作用、沉积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建立其成矿模式。

葛亭煤矿瓦斯赋存相关因素分析及应用 下载:53 浏览:361

勇朋林 韩乔羽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回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因素分析,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低瓦斯矿井逐渐发现了瓦斯涌出的异常现象,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济宁煤田葛亭煤矿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构造块段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以及影响瓦斯赋存的关键因素,即开采深度与断层特征(封闭或开放),对瓦斯异常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在低瓦斯煤矿可以利用瓦斯涌出量预测断层发育规律,这对低瓦斯矿井瓦斯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分层概念格的上卷和下钻构造算法 下载:79 浏览:465

张家录1 吴霞1 钟嘉鸣2 陆汝华3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当形式背景中的某些属性可以分解为若干子属性时,构建分层概念格模型,讨论原形式背景的概念格和分层形式背景的分层概念格之间的联系.提出由下层概念构造上层概念的上卷构造算法和由上层概念构造下层概念的下钻构造算法.实验表明,采用分层概念格模型可以建模复杂属性数据,分层概念格上卷构造算法和下钻构造算法可以提高构建概念格的效率.

基于有限域上的辛几何构造带仲裁的多接收认证码 下载:74 浏览:385

陈尚弟 李雪 《数学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在通信中,发方发送信息给一群收方.但是,发方或者部分收方有时会联合欺骗群组中的某个成员.多接收认证码能够有效地阻止这种欺骗攻击.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多接收认证码的构造问题.运用有限域上的辛几何这一工具,构造了一类带仲裁的多接收认证码,并证明其合理性.然后,充分运用辛空间的子空间结构及其计数原理,计算了相关参数以及被各类攻击成功的最大概率.最后,对该多接收认证码所受到的来自发方的假冒攻击进行仿真.

西北农宅外墙构造设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下载:69 浏览:367

陈宙颖 田晓敏 田军仓 朱启光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西北地区的典型问题,考虑人体热舒适度与室内外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以宁夏月牙湖乡海陶南村为例,分析当前农宅外墙构造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从节能思想出发,对农宅外墙的选材、构造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