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彩色树脂抗滑薄层罩面技术在青海省中的应用 下载:34 浏览:270

王永维1,2 李强1,2 李桂琴3 刘伟1,2 李锋1,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青海省气候复杂多变,环境严峻,紫外辐射强度高,普通环氧树脂胶料铺筑的薄层罩面经常发生早期病害。对此,文章通过对传统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并以最优掺量为基础对其耐紫外光老化长期性能进行了室内加速模拟和试验路铺筑,探究了合适的铺装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低温韧性、拉拔强度和抗紫外线老化性能,适宜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E51环氧树脂的用量为1.5∶1,碳黑的掺量为3%,短切纤维的掺量为1%,室内模拟长期抗紫外老化性能优良,采用彩色树脂薄层罩面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路面的安全行驶质量。

低热通量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的燃烧特性 下载:55 浏览:418

陈少杰1,2 徐艳英1,2 王志1,2 胡泊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使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35 kW/m2热通量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的点燃时间、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与其厚度的关系,建立了热穿透深度的数学模型以得到不同厚度层合板的热穿透深度、判别层合板的热厚热薄特性并分析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低热通量下,随着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其点燃时间延长、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下降、总释放热量增大、热释放速率峰值先增大后减小;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在点燃时表现为热薄型或是热厚型,与其物理厚度有直接关系。热厚型材料有一个由热厚型向热薄型转变的热响应过程。

含硅苯并噁嗪的制备及其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58

贾园1 张黎英1 马明阳1 师瑞峰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溶剂法设计合成出了结构中含有硅元素的新型苯并噁嗪单体(Si-BOZ),以其作为改性体系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进行共混改性,在降低BMI预聚物粘度的同时优化其固化工艺,改善其综合性能。选用平板小刀法测定了Si-BOZ、BMI、Si-BOZ/BMI等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红外光谱(FTIR)跟踪研究了Si-BOZ和BMI在固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Si-BOZ/BMI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并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对两者固化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讨论。

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77

陈斌1 裴鑫鹏1 徐扬1 张英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使带有环氧基团的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分别与溴代正丁烷(BB)、2-溴乙醇(BE)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粘土有机修饰剂溴化(正定烷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B)和溴化(2-羟乙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E)。用这两种修饰剂改性粘土,分别制备出具有相同反应官能团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略有不同的两种有机化粘土(B-Clay和E-Clay)。再用"粘土淤浆复合法"制备出两种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羟基的E-Clay以高度无规剥离形式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而B-Clay则形成了无规剥离/插层混合结构。两种粘土均参与固化反应在环氧树脂基体和粘土片层间产生了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粘土质量分数为3%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分别达到32.4 MPa(E-Clay)和28.0 MPa(B-Clay),比对应的纯环氧树脂聚合物分别提高了76.47%和52.51%。同时,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略有提高。

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及其对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0

刘哲1,2 陈博涵1 陈平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采用氧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用以改善PBO纤维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能大幅度提高PBO/BMI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值,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30 W/m3、时间24 s,ILSS值从43.9 MPa提高到62.0 MPa。经过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的PBO纤维其表面的氧含量明显提高,氮含量变化不大,甚至在过度处理时降低;官能团-O-C=O基团的含量从0提高到3.16%,-C-O-的含量也明显提高;在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BO纤维表面产生大量凹凸不平和沟壑,使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而表面氧含量的提高和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是PBO/BMI复合材料ILSS值提高的重要原因。单丝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DBD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对PBO纤维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不影响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光棒废料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下载:89 浏览:520

石从云1 王金峰1 陈红祥1 杨旭萌1 杜昌俊1 李光要1 刘鹏1 蔡浩浩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将光棒废料烘干、破碎、煅烧和研磨,分别由KH-570和A-151表面改性制备KH-570/SiO2和A-151/SiO2废料粉末,再把改性前后的粉末分别与EP共混固化制备出复合材料。疏水性测试、FT-IR和SEM观测的结果表明,两种偶联剂对废料颗粒的改性效果较好,其中A-151的改性效果更好。几种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排序为A-151/SiO2/EP>KH-570/SiO2/EP>未改性粉末/EP,且粉末填充质量分数为20%的材料拉伸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分别为49.37 MPa、45.57 MPa、44.36 MPa,比纯EP固化物分别提高了19.9%、10.7%和7.8%,断裂伸长率的提高量最大,比纯EP固化物分别提高了0.92%、0.82%和0.46%。改性效果好的废料粉末填充制备的复合材料,其耐热性能更优。

聚吡咯修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 下载:63 浏览:465

王闻宇1 刘亚敏1 金欣1 肖长发1 朱正涛1,2 林童1,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碳纤维(CF)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液相沉积聚吡咯处理。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碳纤维表面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并进行单纤维界面剪切强度试验和SEM观测,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碳纤维沉积聚吡咯(PPy)使单纤维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259.3%。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与纤维/树脂间的机械铆合和界面的作用力有关。等离子体预处理使碳纤维表面的羧基基团增多,在羧基和PPy之间形成氢键,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周期制水量小的原因查找及运行优化方案研究 下载:85 浏览:812

凌敏婵 《电力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某电厂两台亚临界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高速混床的周期制水量低且不稳定,目前仅对部分凝结水量进行处理,严重影响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本文从阴阳树脂配比、树脂体外分离与输送过程、凝结水加氨量及树脂捕捉器滤芯的缝隙宽度等几方面查找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纳米碳酸钙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498

李晓俊1 刘小兰1 刘素香2 王新力2 王林1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采用活性纳米CaCO3在单组份环氧树脂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CaCO3添加量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CaCO3添加量为20%时,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各方面性能改善最佳;能完全取代昂贵的白炭黑对环氧树脂的补强作用,降低成本。

纳米粒子增强EAM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508

​魏伯荣1 张文云2 肖琰1 杨海涛1 闫刚1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载:94 浏览:509

​王明明 顾军渭 吕丽 贾丙雷 王劲 苟兴旺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综述了目前环氧树脂/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环氧树脂/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并对其增韧改性机理作了探讨,最后展望了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裸眼2D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在后牙树脂直接充填术中应用比较 下载:115 浏览:1799

郑梓婷 曾宇婷 闫文娟 《光电子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探讨裸眼2D显微镜在后牙树脂直接充填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于口腔牙体牙髓病科行后牙树脂直接充填术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光学显微镜组33例,裸眼2D显微镜组32例。比较充填修复操作时长、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及医生评价得分在裸眼2D显微镜组与光学显微镜组的差异,评估临床中使用裸眼2D显微镜的可行性。结果 光学显微镜组平均处理每颗牙齿所需的时间为(23.06±4.12)min;裸眼2D显微镜组为(26.97±3.6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即刻检查两组充填体术后边缘密合情况,边缘密合性的成功率均达到100%。裸眼2D显微镜在术者姿势、视觉疲劳、操作难易方面的得分高于光学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裸眼2D显微镜可用于后牙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治疗,在临床效果方面可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媲美,且在人体工程学和操作空间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的优势,有望在临床应用中推广使用。

核电厂除盐水生产系统离子交换树脂老化管理方案研究 下载:94 浏览:928

谈金狮 刘朋辉 周钦 余兴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6期

摘要:
除盐水生产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离子性杂质,树脂的寿命因设计、运行条件以及进水质等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厂家无法给出统一的树脂报废标准。为避免因树脂老化导致除盐水水质异常情况发生,开展树脂老化影响分析,并给出管理方案。

树脂基纤维防磨涂层在钢构件磨损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166 浏览:1807

姚翔宇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本课题主要根据芳纶织物涂层在施工过程中与内部嵌套钢结构的磨损问题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自制抗磨损涂层减小对于钢结构本身的摩擦磨损,并对芳纶织物的防磨损涂层耐磨性、常温拉伸强度、拉伸形变等涂层工程性能测试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79 浏览:1034

夏鑫彤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前来讲,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用于监测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无损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及时识别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对于提升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在围绕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缺陷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后,探究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提升树脂基复合材料缺陷损伤的检出率,从源头上杜绝材料缺陷对航空发动机制造质量的影响,以促进航空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离子交换树脂制备超纯水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4 浏览:704

杨丽颖 《电力研究》 2025年6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超纯水工艺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树脂种类、树脂容量、再生剂种类及浓度、运行流速等参数对超纯水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树脂种类和容量、适当的再生剂种类及浓度、合理的运行流速对于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运行效率和超纯水的制备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为离子交换树脂在超纯水制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水处理方案的优化 下载:144 浏览:1753

张聚平 高雁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存在运行成本高且水质无法保障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水处理方案进行研究与优化。本文对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功能重新梳理,从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布置、运行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套适合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水处理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调整不但有助于对化学性能指标的控制和提高,同时节约了系统运行成本,减少了核废物产出。并对以后的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处理设计上提供参考。

高速连续光固化3D打印工艺与树脂打印件性能研究 下载:166 浏览:1758

林源 《国际科技论坛》 2023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速连续性固化3D打印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受到传统固化工艺分层打印原理的制约,其打印质量和打印速度受到限制,无法突破,为有效避免物理分层现象。利用液态成型的3D打印技术来缓解打印过程中固化速度和质量相互制约的问题,为满足质量和速度的生产要求,使用高速高精度的树脂性增材制造形式来为打印技术提供新的方向,在探讨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与打印工艺之间关系时,妥善研究树脂打印件的性能,提高拉伸强度,优化使用性能,在连续打印下获得较优的表层质量,推动高速连续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注汽锅炉水处理再生效果差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256 浏览:2873

张伟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水处理再生时因进盐流程或设备的原因往往导致进盐压力表数值超过0.2MPa以上,离子交换齐再生不充分影响水处理的再生效果,严重的影响水处理的制水量,另外,水处理再生后测量一级罐出口硬度反而上升没有起到再生后的效果,水质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运行。通过对水处理进盐压力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进盐流程的畅通,使离子交换器得到充分再生。通过对水处理交换器各部件的维修,使其达到再生效果。

聚氯乙烯专用树脂母液水处理新工艺分析 下载:291 浏览:3193

王邦善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文章结合聚氯乙烯专用树脂母液水水质特点,探索聚氯乙烯专用树脂母液水处理技术和工艺选择,旨在能够在新工艺的支持下来实现对离心母液水的二次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