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整体提高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淤泥固化泥饼含固率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70 浏览:422

魏本精 严研 季化猛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为提高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淤泥固化泥饼含固率的整体水平,确保淤泥固化质量和工期,QC小组针对淤泥固化泥饼含水率高、含固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策实施后,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淤泥固化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下一步进行固化泥饼的处置和利用。

常熟市黑臭河道治理分析与研究 下载:75 浏览:430

吴刚1 沈翔2 吴有宝3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城市黑臭河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本文以常熟市曹家湾河、蒋家村河为例,通过分析典型黑臭河道形成原因,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整治后水生态环境和水质净化能力有效提升,可供类似河道治理借鉴。

辽宁省江河治理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下载:82 浏览:435

李忱庚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探索江河治理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新机制,辽宁省自2017年开始,对江河治理建设项目实行"先建后补"管理模式,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实施该模式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可为促进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全省江河治理建设项目实施进度提供参考。

浅析青浦区中小黑臭河道治理方法 下载:69 浏览:460

徐萍济1 朱鹏程1 邹嫣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浦区中小黑臭河道现状及治水历程,归纳分析了一些常用的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是选择治理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对青浦区中小黑臭河道背景特征的分析和对上海市治理中小黑臭河道关键技术的初步分析研究,提出综合治理办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黄河河口段河道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冲淤变化 下载:81 浏览:482

李小娟 王光涛 高洁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流路的淤积延伸与改道。本文根据多年的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结合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水量、沙量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河道清4——汊3河段的冲淤演变过程,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分析研究淤积问题提供参考。

浅淡上海市金山区吴家浜黑臭河道产生与治理 下载:86 浏览:466

项鹏海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水体黑臭污染严重破坏河道的水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和发展、居民生活和健康有一定损害。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区吴家浜黑臭河道治理为例,详细阐述黑臭河道产生原因、治理思路及应对措施,并通过水质变化分析,总结黑臭河道治理经验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黑臭河道治理及后续消除劣Ⅴ类河道提供参考。

建昌县中小河道常见生态修复技术对比研究 下载:85 浏览:387

石玉琛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以建昌县河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砌块护岸、底泥疏浚、生态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护岸等多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浮游生物量、污染物的降解系数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特点,为其他平原地区农村中小河道的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聊城水利发展成就及面临形势分析 下载:90 浏览:469

储广耕 薛秋芳 齐静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聊城市水利发展的成就,对聊城当前面临的水安全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等问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对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对唐山市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80

张月明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针对唐山市城市建设现状,通过监测、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系统、水质变化、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水环境发展规律,选择种植对水质有很强净化作用的植物、改变工程调度方式衰减COD浓度、区域水生动物群落补救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等措施助益水生态改善,最大利好城市发展。

寻乌县稀土尾砂地植被修复效益综合评价 下载:87 浏览:497

胡根华1 鲁向晖2 刘明兰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2期

摘要:
稀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但稀土采选会产生大量的尾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是江西省稀土矿区尾砂地植被恢复常用的树种,为科学认识桉树在稀土尾砂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以寻乌县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选取了26个反映桉树生长对稀土尾砂地修复影响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桉树修复稀土尾砂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桉树种植修复稀土尾砂的生态效益为中、社会效益为良、经济效益为中、综合效益为中;总体评估态势为:17%为优,28%为良,30%为中,21%为差,4%为劣。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选用桉树对稀土尾砂进行植被修复是可行的。同时,对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给出了建议。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1段河道识别 下载:10 浏览:451

李灿 归平军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是一套由辫状河三角洲向辫状河过渡的沉积相,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叠置复杂,薄层、薄互层砂体预测较难。已有钻井揭示山西组山1段气藏部分天然气高产井分布与砂体尖灭线关系密切,为了精确预测山1段的河道砂体展布特征,深化对该气藏的认识,以什股壕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解释优势,应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对山西组进行河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90°相位转化技术对薄砂体的识别更加精确,采用90°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地层切片的提取能够更准确地刻画河道空间展布及河道的边界;②已有钻井揭示什股壕地区山1段气藏有利区位于河道砂体上倾尖灭与构造高部位处,气藏类型为地层—构造复合气藏。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河道精细识别技术,为指导研究区气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奠定了基础。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河道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51 浏览:437

杜甘霖 叶茂 刘玉珠 彭涛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当前河道环境监测工作中易出现监管盲区、取证困难和动态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无人机航拍技术凭借自身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为河道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了对城市河道环境进行更加高效的监管,提出了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辅助河道环境监管的方案。方案从全流域周期监测、日常巡查航拍和应急监测三方面入手,助力河道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结合相关实例,通过与传统监测手段进行对比,说明了该方案的高效性、可行性,以及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河道环境监测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渭河渭源段河道沉积物盐类分析 下载:94 浏览:496

高赟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从靠近渭河源头的鹿鸣村到流出渭源县的三河村采集了10个样品,对样品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有机氮、有机碳的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沉积物碳、氮、磷进行耦合性研究,发现该河段有机质输入以外源输入为主,碳的富集导致了磷的积累,沉积物中氮、磷有同源性。10个采样点盐类总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有机氮为沉积物氮素的主要成分,均值为1 480.22 mg/kg,其中总氮、总磷、有机氮和有机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分别为3.09、3.33、2.52和1.55。污染评价显示,渭河渭源河段已处在污染状态,表现为有机质污染和有机氮污染。

基于DOM的河道巡查与监管移动信息平台研制 下载:65 浏览:454

李磊 罗时龙 丁旭东 尚庆明 徐树元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河道巡查与监管工作中,存在着依赖纸质资料、获取岸线两侧现状困难等问题,导致信息查询与查看、问题记录与反馈不便等,这已经难以满足河道管理的实际需求。据此研制一套服务于河道巡查与监管工作的移动信息平台,利用电子地图SDK二次开发技术融合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构建具有高现势性的底图,借助MySQL关系数据库来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多用户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实践证明,本平台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好,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增强数据利用与问题处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河道淤泥固化技术研究 下载:91 浏览:506

杜晓虎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淤泥固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清淤工程中,使资源达到再利用的目的。为探索出最优淤泥固化技术,本文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量和不同石膏掺入比对淤泥固化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淤泥7d、28d固化强度和固化增强系数的影响,找出最优石膏掺入比,为淤泥固化技术的构建提供基础参考。

基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的高分辨河道识别及薄层预测——以东海B气田为例 下载:68 浏览:393

李炳颖 黄鑫 王伟 李文俊 涂齐催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东海盆地B气田主力储层为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储层埋藏深、横向变化快,薄储层、薄夹层发育,常规反演技术无法清晰识别河道和准确分辨薄层,开发井实施面临风险,为此采用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研究。通过对岩相概率和变差函数的精细化分析求取了可靠的地质统计参数,降低了反演的不确定性。反演结果准确预测出了砂体内部7~8 m厚的薄夹层分布,刻画出了4期河道砂体的沉积变迁过程,据此指导了主力层多口水平分支井的实施并获得70.4%~92.3%的高砂岩钻遇率,从而证实了该技术对中深层薄层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的非量测相机三维地质重建 下载:50 浏览:417

陈钰1 张荣春2 衣雪峰3 陆凤4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大型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详勘阶段都需要大量的野外地质资料。而山区等特殊区域往往由于山高路陡等原因较难获得细节三维地质信息。本文根据计算机视觉和摄影测量领域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原理,用简单便携的非量测相机对南京市石头城出露的紫红色砾岩露头进行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地质体进行三维重建,且重建结果良好。该方法将为野外地质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基于ERDAS LPS的大数据量航摄遥感影像DOM制作 下载:57 浏览:440

王海明1 张荣春2 陆凤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对航空(或航天)相片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和镶嵌,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它是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的图像。基于ERDAS LPS处理了某水电站测区大数据量航摄遥感影像并制作了DOM。ERDAS LPS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LPS核心模块涵盖了正射影像制图和镶嵌所需的全部功能。结合某水电站的大数据量、高分辨率航摄影像资料,介绍了应用LPS制作正射影像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航摄遥感影像DOM的制作和ERDAS LPS软件的使用提供一定借鉴。

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数额的确定思路 下载:47 浏览:374

石蕾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前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偏重经济效益的警示和惩罚,忽视河道砂石的生态价值,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补偿因素考虑进行政处罚的标准范围内。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罚款数额同违法所得挂钩,同时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并处罚款作为河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工作。

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数额的确定思路 下载:59 浏览:371

石蕾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偏重经济效益的警示和惩罚,忽视河道砂石的生态价值,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补偿因素考虑进行政处罚的标准范围内。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罚款数额同违法所得挂钩,同时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并处罚款作为河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工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