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代谢标记小分子探针6-炔基-2-乙酰氨基半乳糖的合成 下载:34 浏览:372

韩小见1 温银行2 郑路2 赵康康2 苏峰1 马静3 王佳佳2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以乙酰氨基半乳糖为起始原料,经过叔丁基二甲基硅基对糖环的6位选择性保护,随后将1,3,4进行甲氧甲基保护,选择性脱除6位保护基,经Dess-Martin氧化、Bestmann′s试剂和酸性条件下去保护后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中间体7的结构;本文为6-炔基-2-乙酰氨基半乳糖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法条的功用与设置 下载:62 浏览:454

刘风景 《法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法律文本中的"条",即法条,是指立法机关根据法律内容的需要,在成文法的编、章、节与款、项、目之间,所设置的一个相对独立且不可或缺的,衡量法律文本长度的最重要计量标准的结构单位,它用语句直接或间接述明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述形式。法条的设置有着深刻的根据,它是间隔性与通连性之统一,分析性与综合性之协调,形式性与内容性之兼备,主体性与现实性之折中。法条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学研究以及法学教学诸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立法过程中,可以条为线索,进行立法论证、法案审议、法案表决以及法律修改等的立法工作。

权力微生态:班级研究的政治学视角 下载:37 浏览:441

卢旭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以权力为线索,对班级进行政治学分析,有助于认识班级组织及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班级的外在权力关系涉及班级与学校、家庭的关系,班级的内在权力关系则包括班级的组织架构、管理运行、成员权利。班级内外,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又具体而微的权力"生态"。对班级进行政治学的分析,将为班级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一个拓展班级研究的中介。

基于抛物线理论考虑多跨窜移时货运索道运行轨迹的研究 下载:97 浏览:516

文曙东1 杨荣2 景文川3 马青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输变电工程施工中采用长距离多跨货运索道运输货物,考虑索道的钢索可以在鞍座中窜移,采用抛物线理论确定钢索的线型,分析货物通过时钢索窜移后的运行轨迹,用以判断货物是否在运行中拖地,为索道设计提供依据。

社会救助;文件档案;规范化管理 下载:43 浏览:334

任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面临着生态危机,从本质层面来看,生态问题属于政治问题。权利、民主、正义等基本政治价值元素是走出生态危机困境的突破口,应积极落实生态性挖掘。目前,中国生态和政治发展产生一定变化,生态政治文明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文章以生态政治学为视角,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思想政治学科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下载:69 浏览:383

于沛林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规范学生的政治行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使学生认可和赞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国家体制、政策方针以及政治思想。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并结合教材内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栋梁之材。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与发展趋势 下载:78 浏览:382

崔玉洋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的重要瑰宝,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时代在进步和发展,但是其中所涌现出的一些内容会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责任,也是世界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能够在接受人们认可的情况下,保证中国传统音乐获得良好发展和进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究 下载:90 浏览:487

赵江燕1 刘月增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可以从经典诵读、时政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思维导图、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着手,富有时效性与针对性,使学科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究 下载:92 浏览:483

1赵江燕 2刘月增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2期

摘要: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可以从经典诵读、时政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思维导图、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着手,富有时效性与针对性,使学科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构建:内涵、框架与路径 下载:44 浏览:393

季翊1 冯浩达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在当前国际海洋秩序革故鼎新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成为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与衡量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话语研究与文化研究相关理论,厘定中国海洋文化话语的概念内涵,构建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和制度文化话语在内的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的生成话语、构建语料库、创新话语表达与提升话语权等四个具体路径。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国海洋文化话语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建构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多层治理、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下载:45 浏览:408

谢晓光 杜晓杰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北极航运安全治理初步形成了国际、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治理机制。不同层面的治理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合作,提高了北极航运安全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但是,由于北极航道特殊的国际法律地位和自然地理环境,北极航运安全多层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仍面临着多层法律治理存在“碎片化”和适用性不足的问题、多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分歧以及航运发展利益与环境保护诉求相冲突等困境。多层治理机制构建为进一步推进北极航运安全治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构建共同的目标、完善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深化国际法律规制等。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下载:40 浏览:340

曹金容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以实践为驱动力,以制度为凭借,契合了海洋治理的时代需求。推动该制度的制定,既面临环境公益诉讼本身的定位之异、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冲突,又涉及海洋案件调查举证之难、评估鉴定之困。从法益内涵、制度规定、诉讼主体深层次剖析惩罚性赔偿与公益诉讼的恰适性、与传统民法理论建构的逻辑承接性,以及运用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践性,可奠定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运用制度性思维明晰赔偿权利人的主体结构、赔偿的程序规则及配套规则,方能以"公益"之吴钩和"惩罚性赔偿"之利剑,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之健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简析 下载:55 浏览:548

李应 《中国法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行充分的彰显,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熏陶,能指引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能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发展有极大帮助。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深度融合运用 下载:98 浏览:1039

萨茹拉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互动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对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的策略进行研究。

道德与法治学科初升高衔接教育的教学策略 下载:100 浏览:1042

佟艳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道德与法治学科初升高衔接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针对初中与高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差异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变化,提出通过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次教学及注重实践应用等策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高中学习要求。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为初升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中学班主任工作的融合策略 下载:91 浏览:1012

黄桂芬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中学是初等教育的起步阶段,而中学教师在推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日常的中学班级管理中,要做到既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师,又要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深化,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班主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教师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道德与法治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评价一体化建构策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为例 下载:98 浏览:1034

姚冬梅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小学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可以在这个阶段中,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一个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在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法制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一体化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

浅析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的增效减负理念实践与反思 下载:103 浏览:1046

李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在传统的教育当中,不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但是随着双减政策下对素质化学科的重视,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也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同时,在此阶段下增效减负理念在作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增效减负理念其旨在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注重体现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合理的作业管理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效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把作业管理作为学生的学习日常,而不仅仅将其作为教学任务。本文在简要分析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增效减负理念的重要性基础之上,叙述增效减负理念下道德与法治作业管理的原则,提出一些合理进行道德与法制作业管理的策略。

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学科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探究 下载:120 浏览:1529

林田田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小学语文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不少学习内容上会有交融,尤其是在价值传递上,二者之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展开德育时,可以多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拓宽语文课堂的学习范围,给学生提供新的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且让德育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落实。

浅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120 浏览:1524

王立杰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学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并不只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也会为学生讲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就目前初中生心理现状来看并不理想,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使其能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成长。本文概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具体推进策略进行了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