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三板融资:方式、困境及改革建议 下载:68 浏览:456

郑云峰1 朱珍2 2020年6期

摘要:
2013年新三板扩容以来,社会各界对其抱以厚望,希望新三板能成为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摇篮。然而,扩容以来,融资能力差、优质标的少、股票流动性低成了新三板的典型标签,与各界的期望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新三板融资全貌作深入研究以便合理评价其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为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从挂牌企业融资方式及表现形式出发,分析挂牌企业真实的融资状况,总结挂牌企业融资困境的特征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界定新三板的功能定位、提升挂牌企业质量、构建适当的合格投资者群体、增加融资工具四个方面优化新三板融资功能的对策建议。

企业家精神与区域间协调发展: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 下载:74 浏览:461

余兴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推动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家精神对激发经济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当前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家精神在区域间的辐射和溢散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应通过优化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环境,以激发企业家创业与冒险精神、创新与变革精神,以及社会与人格精神。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空间异质的视角 下载:75 浏览:472

方忠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并考察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与贫困率在空间上呈非线性均衡分布,而且对于减贫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性,同时存在着门槛特征,即减贫弹性随公共文化投入强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而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递增后递减。

企业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下载:72 浏览:473

魏国江 2019年6期

摘要: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必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突破口,但发达国家经验证明,过度金融化会导致企业创新力下降。本文通过半参数估计,从宏观角度发现金融化率提高明显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面板模型,从微观角度发现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促进要素为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与研究平台。所以,创新驱动背景下要通过强化企业经营能力以企业利润作为企业创新第一保障,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及"做中学"形成的技术能力作为创新的坚实基础,并适当发展、鼓励创新的创投基金等金融工具。

从量变到质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转型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策研究 下载:78 浏览:483

余官胜 2019年5期

摘要: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上已持续增长十多年,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在规模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结构上也呈现出质量提升的趋势。当今,全球经济增长不景气,致使全球跨国投资出现大幅下滑;与此同时,投资保护主义在全球兴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大对我国企业的投资审查和限制。这些因素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受到阻碍,迫切需要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利的条件下,国内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也从促进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为量变向质变转换创造了有利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政府部门和企业均应审视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出决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估与提升路径 下载:97 浏览:508

董少明 陈平花 2019年1期

摘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本文以2016年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综合绩效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重组前一年、并购重组当年、并购重组后两年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使国有企业获得一定的短期绩效,但长期绩效并未得以明显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国企并购重组要想提高综合质效,面临着宏观调控管理新变化,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适应形势变化的新思路。如何在这新背景下切实提升国企并购重组的综合绩效?基于政府视角,应当要重新定位国企并购重组目标;规范国企并购行为,推动并购重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规范产权市场交易。基于企业视角,应当要明确企业并购动因,确定合理的重组规划;同时要加强国企并购之后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股权的设置与管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 下载:53 浏览:432

陈晓枫 翁斯柳 2018年12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以来,我国农村开展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明晰农村集体产权、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股权设置、股权管理、股权流转等方面探讨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认为随着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推进,应高度重视股权的设置和管理,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性增长。

技术进步、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和门限回归的分析 下载:78 浏览:477

陈清 张海军 2018年6期

摘要: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2003~2014年的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算;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法,以技术进步作为门限,分析了要素投入在不同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仍然以投资拉动为主;技术进步在近些年对经济具有小幅拉动作用,但效果甚微,也不会成为主要动力;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我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的说法不成立,且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针对以上研究,提出优化投资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就业改革等建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市包容性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石狮市的调查 下载:52 浏览:420

肖如斐1 李碧珍2 2019年4期

摘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镇化征程中持续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城市病",这些社会矛盾根源于发展的包容性不强。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机会均等"、"成果共享"的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与包容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文章基于对石狮市包容性发展的调查分析,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市包容性发展策略。

PEG模拟的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下载:84 浏览:495

吕书仪 胡薇 2020年1期

摘要:
聚乙二醇(PEG)作为渗透调节剂可用于进行水分胁迫实验。研究了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PEG溶液中,博辣6号和甜杂1号辣椒苗的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究水分胁迫对这2种辣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博辣6号的脯氨酸含量、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幅度大于甜杂1号,而根系活力下降幅度小于甜杂1号。

基于基层公务员视角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蓝田镇为例 下载:34 浏览:375

贾岚 祁新华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相对滞后于行政区划调整实践的现实,基于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数据,细化并量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与可控性的国家标准。以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蓝田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探讨政府工作人员对撤镇设街道的主观感知与态度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表明:政府工作人员对蓝田镇行政区划调整较为了解且持支持态度,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低等级,耕地占补、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社会舆论是3个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基于CiteSpace的SWAT模型国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49 浏览:419

郭伟1 陈兴伟1,2,3 林炳青1,2,3 2020年5期

摘要:
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引擎,将2003~2018年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作为数据源,采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进行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分析,绘制有关SWAT模型动态研究的知识图谱,对SWAT模型在中国应用近20年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读,呈现SWAT模型在中国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SWAT模型的研究经历了起步(2003~2006年)、繁荣发展(2007~2016年)、相对稳定(2017年~目前)3个阶段;(2)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是模型的研究热点,目前的重点研究趋向于参数的优化、不同模型的耦合、模型的改进以提高模拟精度;(3)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团队的合作,也将促进SWAT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SWAT模型国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49 浏览:420

郭伟1 陈兴伟1,2,3 林炳青1,2,3 2020年5期

摘要:
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检索引擎,将2003~2018年内的中文学术期刊作为数据源,采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Space进行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分析,绘制有关SWAT模型动态研究的知识图谱,对SWAT模型在中国应用近20年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解读,呈现SWAT模型在中国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SWAT模型的研究经历了起步(2003~2006年)、繁荣发展(2007~2016年)、相对稳定(2017年~目前)3个阶段;(2)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模拟和非点源污染模拟是模型的研究热点,目前的重点研究趋向于参数的优化、不同模型的耦合、模型的改进以提高模拟精度;(3)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团队的合作,也将促进SWAT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平潭岛“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下载:56 浏览:437

欧惠1 陈娟2 戴文远1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平潭岛土地利用现状和实际情况,根据土地利用主导功能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当量因子法计算平潭岛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5年间平潭岛"三生空间"面积变化明显,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增加了2 820.77 hm2,增幅达8.67%,而生态空间、生态生产空间、生产生态空间面积都呈减少态势;15年间平潭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其中生态空间下降总量最多,达0.99亿元,生活生产空间下降幅度最大,降了65.67%;"三生空间"格局的演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明显影响,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生产空间对生态生产空间、生产生态空间以及生态空间的侵占。

2000年以来漳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动态变化 下载:60 浏览:466

魏燕茹 陈松林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漳州市2000-201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建立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20个评价因子作为对应评价目标的指标层,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漳州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自2000年以来大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各年间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接近度增长速度差距大,且生态效益波动较大,社会效益曾出现阶段性递减,不利于土地利用整体效益的提高。针对土地利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下载:64 浏览:464

唐辉 陈松林 2019年7期

摘要:
为明晰福建省近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时空分异特征,在构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市辖区2008~2017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引入变异系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10年间全省整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不明显;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类型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略呈扩大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北部非沿海地区。

福建省城市扩张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下载:64 浏览:453

黄康1,2 戴文远1,2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2000~2015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与非农GDP的历史数据,根据生态位理论将9个设区市分为4个等级,结合库兹涅兹曲线分析、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脱钩分析3种方法对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城市生态位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9个设区市均符合广义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但只有高生态位城市全部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福建省多数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受区位、政策和决策等因素影响并不明显;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脱钩关系主要呈现为增长负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和增长连接4类,绝大多数城市多数时期以弱脱钩状态为主。

基于ELES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下载:42 浏览:330

谭清 2020年3期

摘要:
长江经济带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庞大,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较大。故本文根据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ELE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但是整体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并且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成为其居民消费新热点。

环境感知在开发区通勤者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下载:77 浏览:462

宋小霞 王晓文 2018年12期

摘要:
依据普罗汉斯基对地方认同的界定,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25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环境感知在通勤者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环境感知中的三个因子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强弱顺序;(2)环境感知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是推荐他人>子女预期>购房定居;(3)在测量模型中,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住房产权、出行方式、新闻关注、活动了解、同事关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地方认同的反映能力较强;(4)环境感知对地方认同有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交网络通过作用于环境感知对地方认同产生间接影响,而个人特征则是通过社会经济特征间接作用于地方认同。

福州市市辖区经济与县域经济时空分异和空间耦合分析 下载:79 浏览:484

杜张颖 陈松林 陈翠翠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福州市2010~2016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计算CV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福州市市辖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在时间尺度上的发展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对福州市市辖区经济和县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2010~2016年间福州市市辖区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总体上不断缩小,呈现"先升后降"波动性发展趋势。市辖区经济和县域经济互相影响,在空间结构上,市辖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可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分别是低耦合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型、高耦合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型、低耦合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型以及高耦合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