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专利视角的山东省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下载:31 浏览:330

陈爱香1 王军2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摘要:
专利是衡量高职院校自主创新水平和发展优势的重要标尺。以山东省59所实际获有专利申请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基于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数据,分析2000年以来各院校专利申请数量、年代分布、专利类型及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合作申请状况、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从不同维度宏观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系统构成要素的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组合评价研究 下载:54 浏览:408

李沃源 乌兰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从系统构成要素视角构建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三大梯队且不同类型梯队影响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环境要素不同。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梯队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的对策建议。

技创业动力要素与孵化模式研究 下载:56 浏览:407

吴玉伟1 施永川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在论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硬科技创业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硬科技创业的动力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政府高质量主导"、"依托院所资源的投资平台"两种硬科技创业孵化模式。

科技型小微企业“硬”科技创业动力要素与孵化模式研究 下载:61 浏览:416

吴玉伟1 施永川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在论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硬科技创业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硬科技创业的动力要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政府高质量主导"、"依托院所资源的投资平台"两种硬科技创业孵化模式。

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下载:53 浏览:431

胡海鹏 袁永 康捷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世界各国逐渐将科技创新治理作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手段。在探讨创新治理相关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际建设创新治理体系的经验,并根据广东建设创新治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下载:55 浏览:421

胡海鹏 袁永 康捷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世界各国逐渐将科技创新治理作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手段。在探讨创新治理相关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际建设创新治理体系的经验,并根据广东建设创新治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特殊地质情况下掘进工作面顶板控制措施 下载:83 浏览:472

牛保江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特殊地质情况下的掘进面顶板控制长期以来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之一,实现对其的有效解决对矿井生产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掘进面过断层和薄基岩掘进面两种情况下的顶板控制开展了针对性总结分析,在解决矿井特殊地质条件下掘进面顶板控制问题的同时,实现了井下掘进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种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研究 下载:33 浏览:264

张晓刚1 张德龙1,2 张昊1 车麒麟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研究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设计了三种杆件连接方式不同,质量相同的胞元构型。由三种构型和上、下薄板组成的单层点阵夹芯结构在承受平压载荷时,结构B和C的承载能力较强。研究三种单胞的变形行为发现:芯子内部杆件上、下部分具有不同的变形行为,变形主要发生在芯子上端,结构B、C中水平面上的连杆对其他杆件受力时向外扩张的抑制作用是两种结构Z方向变形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承压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偏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瓦斯治理 下载:86 浏览:455

贺瑞智1 黄君2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井下通风方式的安全有效对于矿井生产的持续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实现采空区瓦斯治理的必要举措。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从偏Y型通风系统巷道布设、分段沿空留巷支护、分段沿空留巷采空区瓦斯移动规律、采空区瓦斯抽采设计多方面对偏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瓦斯治理做出分析,并对其偏Y型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效供给路径研究 下载:31 浏览:210

宋保胜 1杨贞1 李文2 李劼1 王彩霞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科技创新现实诉求的视角,结合科技创新利用自身功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逻辑,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诉求和有效供给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区域仍存在着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不强、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够、载体不突出等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生需求衔接不充分、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际实施情况,摆脱对既有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提出增强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供给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的供需动态平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序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特殊地质情况下掘进工作面顶板控制措施 下载:83 浏览:425

牛保江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特殊地质情况下的掘进面顶板控制长期以来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之一,实现对其的有效解决对矿井生产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掘进面过断层和薄基岩掘进面两种情况下的顶板控制开展了针对性总结分析,在解决矿井特殊地质条件下掘进面顶板控制问题的同时,实现了井下掘进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于科技创新的广东省民营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下载:50 浏览:240

张国良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民营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广东省如何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新时代广东省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发展态势,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抓住新的机遇,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的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坚持内涵、绿色、集聚、专精特新优的发展理念,保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同步性。分析了民企改革创新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特朗普政府有关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下载:90 浏览:452

袁永 王子丹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特朗普政府尚未制定明确的科技创新政策,但其实施的经济、税收、移民等相关政策对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科技创新有关政策,总结分析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建议。

新时代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下载:69 浏览:462

刘飞1 王欣亮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在我国军民融合理论研究滞后的背景下,以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基于三螺旋理论,在对新时代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体构成及职能定位进行理论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主体、结构及机制协同入手提出新时代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

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科技要素 下载:89 浏览:509

王娅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性论证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分析绿色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动能;最后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中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之路的实践机制。

小地质构造对煤矿掘进和采煤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下载:86 浏览:439

郭广华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对煤矿作业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小地质构造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有效减少小地质煤矿作业过程的危险性。

长江经济带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0 浏览:275

郭婧煜1 樊帆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9~2017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对影响长江经济带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并不稳定,且地区差异显著,仅有36%的省(市)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利用;(2)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市场化程度、政府支持力度、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基础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些外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建议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深化市场改革,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市场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提高涉农企业创新能力等措施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的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测度 下载:49 浏览:240

汪琛 孙启贵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运用灰色关联(GR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指标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表明:长三角科技投入对产出具有正向推进作用,绩效强度中等偏下且存在差异性,R&D人员对科技创新产出的绩效高于研发经费,政府资金绩效低于企业资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接全球创新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优化创新投入机制体制,推进创新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的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测度 下载:53 浏览:241

汪琛 孙启贵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运用灰色关联(GR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指标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表明:长三角科技投入对产出具有正向推进作用,绩效强度中等偏下且存在差异性,R&D人员对科技创新产出的绩效高于研发经费,政府资金绩效低于企业资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接全球创新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优化创新投入机制体制,推进创新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整合利用高新技术治理呼和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模式研究 下载:50 浏览:244

蓉倩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利用科技手段治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不合理,给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治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环境监管和信息化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和生态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基础上,回顾了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管理中科技创新应用的现状与不足,从科技创新应用的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上进行研究,提出环保大数据技术解决思路,构建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