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38 浏览:463

刘许1 朱明坤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0期

摘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难点,鉴于当下写作教学中读写让人堪忧的现状,从文体研究出发,探索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的读写规律,以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通道,宏观层面落实读写循环文体写作序列、微观层面重视语篇阅读的结构分析,适性、智性贯通文体写作,特别打磨议论文七段式结构。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观照下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 下载:32 浏览:389

陈凯红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改造和重组的持续发展过程。成人学习者拥有丰富的经验,构成再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成人的学习就是吸收新的知识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改造的过程。在引导成人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成人经验的作用,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不断推进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成人经验学习。

格里菲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下载:55 浏览:496

杨天平 杨伊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在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学发展史上,格里菲思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学者之一。他不仅领导了著名的"理论运动",而且主导了影响深远的与格林菲尔德的"两格之争"。从忠实而坚定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到不再坚持传统实证主义的唯一性;从倡导以新的观点和角度看待教育管理问题,到主张以兼容并包的视界来研究教育管理,再到倡导教育管理理论的多样性与多元化,这段丰富的发展轨迹既是格里菲思个人的思想旅程,更是美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映射,它反映了20世纪中后叶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道路与走向。

工作场所学习:成人学习者重要的学习方式 下载:27 浏览:402

徐盟盟1 押男2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极力倡导教育与劳动是分不开的,人格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的一生来完成。学习者在工作场所中通过学习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可实现自我的职业追求。工作场所学习是人力资源开发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学习者个体终身学习得以贯彻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工作场所学习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发掘适用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工作场所学习在成人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致贫理论视阈下高等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基于CHNS2015数据库的分析 下载:36 浏览:437

赵红霞 王文凤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本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转换矩阵分析,揭示了我国城乡贫困代际传递和教育流动性的现状,以及高等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贫困结构的主体正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贫困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明显;贫困代际传递家庭子辈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低,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较弱;高等教育具有促进代际收入分配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高等教育扶贫应从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构建多元帮扶体系;提升受教育意愿,增设地方特色专业;普及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等方面着手。

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年会综述 下载:43 浏览:485

曾德强1 孙烨超2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2017年12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来自全国47家单位的173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年会分第四届研究会理事会工作报告、研究会理事会换届、大会主题发言和小组论坛四大板块。会议围绕"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这一主题,以主题发言、分论坛研讨等形式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高等继续教育转型的新时代、新定位、新战略,呈现了高等继续教育现状、转型经验和理论研究。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域下的语文素养建构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下载:58 浏览:473

芦悦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首次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义务教育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背景下,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作为核心诉求,并通过"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的阐释,研究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从"显、隐性学力"视角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探索可适用的教学方法。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的逻辑——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考察 下载:89 浏览:516

钟云华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7期

摘要:
实证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求职渠道选择正由非正式渠道不断向正式渠道转变,但在特定的求职场域中非正式渠道仍广受大学生青睐;劳动力市场类型与发展阶段等求职场域因素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持续增加,惯习和先赋性因素则影响不一;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不断增加,但社会资本影响的增长幅度更大。总体而言,求职场域形塑了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的轨迹,大学生的资本总量与资本结构则解释了其求职渠道选择的时空差异,大学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受场域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共同支配。

教师“为他责任”伦理:言说与批判 下载:57 浏览:2452

张广君 宋文文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4期

摘要:
他者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伦理责任关系。从单一主体到双主体师生关系的认识转变对应着师生伦理责任关系从倾向自我到他者的递进演变。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以"面貌的显露""言说与回应"隐喻"我"与他者建立"父子关系"般的伦理责任关系。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这种师生伦理责任关系在存在关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导向方面呈现超越性品质,但在主体地位、主体性以及主体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实践和落实教师"为他责任"伦理,要重视关系优先的基本原理、转变思维方式以及重视价值引导。

多元智能理论下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下载:79 浏览:488

钟蕾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多元智能理论是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主张多样性的课程观。就高中英语作业设计来说,教师应该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多种多样的作业,实现作业的多样性、分层性和实践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机会。

以动机理论为指导协助语数外教师设计应用微课资源 下载:85 浏览:503

乐平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其实质是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整合的过程。以学习动机为理论支撑,以微课资源为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以研究目标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具体阐述研究过程、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以此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的理论审思 下载:81 浏览:517

糜海波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从规范伦理学的视域来说,教育伦理学有道义论的教育伦理学、功利论的教育伦理学和美德论的教育伦理学三种理论形态,它们均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基于对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之实质和基础的考量,在方向上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理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获得科学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思想保证;在理论构架上应超越教育伦理学三种理论形态的对立,实现理论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迈向更高层次;其中国特色包括彰显教育伦理学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小学科学教学—基于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相貌各异的我们》的分析 下载:66 浏览:514

邹兰 何善亮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可以为人类学习行为研究提供新视野。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人的心智植根于身体,身体植根于情境,个体的认知是心智、身体与环境交互协同作用的结果。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分析小学科学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进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学习,在参与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场域理论视角下乡村青年教师学习力的审思与提振 下载:43 浏览:447

孙瑞芳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摘要:
作为发展乡村教育的新生力量,乡村青年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乡村青年教师学习存在内驱力不足、吸纳力弱、互惠力缺乏以及转化力退化等问题。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下,教师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场域、教师惯习与主导资本。提振乡村青年教师学习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学校场域为教师赋权增能,在关怀中唤醒教师的学习内驱力;培育教师共同体惯习,在对话中生成教师的学习吸纳力和互惠力;凸显乡土文化资本,在实践中创生教师的学习转化力。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探索 下载:68 浏览:276

梅春英1 王晓波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人文精神是高度契合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医学界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和影响学生;其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作用;再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最后,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推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具身认知理论在初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下载:97 浏览:509

​林银美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理念,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多通道感觉的情境交互中获取对诗歌的全方面认识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统编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乡愁》教学为例,着重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执行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 下载:76 浏览:492

杨柳玉 杨晓萍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政策执行是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借鉴社会学嵌入性理论,以"社会人"的行动为视角,从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和政策工具适配性3个方面建构分析框架,审视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探寻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分析发现,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脱嵌"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普惠政策执行中行动者互动"脱嵌";(2)忽视普惠政策共同体存在的问题;(3)普惠政策工具与政策共同体失衡;(4)忽视普惠政策执行者的弱关系信息"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普惠政策执行中的"镶嵌"策略:重视多元民主参与,增进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信任,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共同体的适配性,注重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17 浏览:331

徐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一支觉悟够高、理论够精、技术够硬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极端重要。要从增强理论自信、课程自信、课程自觉等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学生评教体系、畅通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打造一支坚守教育性标准、不断自我成长、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学习共同体: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组织形态——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下载:50 浏览:400

唐良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从名师农村工作站培训的结构与特征出发,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构建名师农村工作站的学习共同体,突出工作站导师与学员间的平等、和谐、互动关系,是名师农村工作站提升培训效果的必然选择。学习共同体是名师农村工作站崭新的组织形态。在学习共同体中,导师与学员通过良好的学习情境,进行言语对话和行为互动,共同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生命的价值。

志愿精神育人的基本特征及实践路径 下载:39 浏览:256

凌瑾1 熊平安2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志愿精神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蕴含着服务学习的实践指向,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品质提升。与其他的育人方式相比,志愿精神育人有着独特的基本特征,即在服务奉献中塑造优良品德、在人际互动中优化人际关系、在探索世界中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志愿精神育人的实践路径有: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志愿精神引领校园风尚;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挖掘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以榜样力量发挥正能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