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印尼语、马来语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综述 下载:43 浏览:336

蒋盛益1,2 李珊珊1,2 符斯慧1 林楠铠1,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印尼语、马来语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对海量印尼语、马来语文本进行信息处理存在重大需求.虽然研究人员对印尼语、马来语展开较广泛的研究,但是作为低资源语言,受到的关注远不及通用语,未能较好利用前沿的深度学习方法.文中梳理总结包括词法分析、句法分析、机器翻译、拼写检查等印尼语、马来语相关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比分析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研究因语料规模及评测标准不同难以客观对比各种算法的差异.最后结合印尼语、马来语现有的各领域语言资源开放情况,指出印尼语、马来语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的短文本自动摘要方法 下载:47 浏览:346

张亚飞1 左一溪2 余正涛1,2 郭军军1,2 高盛祥1,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任务中,带有直观主谓宾结构的摘要句语义完整性较强,但词性组合对该结构具有约束作用.为此文中提出基于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的短文本自动摘要方法.首先对文本进行词性标记,将标记的词性序列视为文本的词性软模板,指导方法构造摘要句的结构规范,在编码端实现词性软模板的表征.再引入词性软模板注意力机制,增强对文中核心词性(如名词、动词等)的关注.最后在解码端联合词性软模板注意力与传统注意力,产生摘要句.在短文本摘要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煤矿35 kV智能化变电站工程应用 下载:54 浏览:319

段晋伟 《能源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文中通过对川底35 kV智能化变电站的实践应用,与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进行比较,为煤炭企业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推动企业电网向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智能分析系统在工程建设的应用 下载:36 浏览:368

周峥栋 姜维杰 崔鹏程 方靖宇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智能用工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工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弥补在建工程的编制不足、搞活用人机制,对于安全顺利地完成建设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速率误码和光功率集成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10 浏览:424

李姗珊1 全智1 卢媛媛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国内市场上光模块检测设备检测速率较低、检测功能单一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集成多速率光模块误码和光功率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四通道并行收发模式,提供SFP+、QSFP28两种光模块接口,支持10G/25G/40G/100G光模块误码检测和光功率测量,支持光模块的业务信息实时监测和上报显示,适用于IEEE802.3标准和ITU(OTU2/OTU4)标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试性能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通用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通信辅助作业软件研究 下载:36 浏览:375

冯普胜 王懿 王志鹏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结合鄂尔多斯电业局实际情况,依托于移动终端和智能语音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具有优秀人机交互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通信站移动运维软件。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下载:34 浏览:370

陈尧勋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智能变电站在组成结构上与常规变电站有很大的差异。在改扩建、检修维护中实施检修、调试设备与运行设备的安全隔离,采取更优的隔离方案是继电保护专业值得探讨并逐渐完善的课题。

智能电网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下载:58 浏览:423

闫瑞刚 《能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说明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基于FPGA的无线传感器信号传输模块的设计 下载:10 浏览:469

亓岳岩1 王刚2 王智友2 张会新1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提高传感器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布线的复杂性,同时使飞行器的有效荷载比得到提高,设计了一种以FPGA为主控制核心的无线传感器信号传输模块。该模块采用ADS8365作为A/D转换的核心,CC3200作为无线通信工作的核心,将三向振动传感器获取的信号通过A/D转换传送到FPGA进行滤波、编码处理后由CC3200将数据转换为WiFi通信协议格式后进行无线传输。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模块的误码率低,无线通信距离远,采集精度以及可靠性高,已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基于双流步态网络的跨视角步态识别 下载:46 浏览:339

汪堃 雷一鸣 张军平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通过增强样本数据和网络特征,提出双流步态网络,增强模型对携带物、衣物变化影响的鲁棒性.首先构造双流步态网络,分别提取步态视频数据中的全局特征和协变量影响范围外的局部判别信息.再将两组网络的特征信息相加融合后,得到步态的双流特征表达.提出的限制随机遮挡策略增广用于训练样本的难度和多样性,提高网络对局部特征的学习能力,减弱协变量的不利影响.另外,改进三元组损失采样方法,加速网络模型的训练收敛速度.在大型步态数据集CASIA-B和OU-MVLP上的实验表明,在携带背包和穿着不同衣物的行走状态下,双流步态网络步态识别准确率较高.

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区域推荐网络 下载:42 浏览:363

张绳昱1,2 董士风2 焦林2 王琦进2 王红强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区域推荐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由此,文中提出基于有效感受野的区域推荐网络.在区域推荐网络上引入基于有效感受野的样本匹配方法,强化基于交叠比的样本匹配规则,增强特征信息在区域推荐生成时的表征能力,减少锚定框和区域推荐数目,简化锚定框参数设置.结合快速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器后,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有所提升,这表明文中方法是有效的.

考虑布线资源松弛的X结构Steiner最小树算法 下载:46 浏览:348

汤浩1,2 刘耿耿1,2,3 郭文忠1,2,3 陈国龙1,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考虑X结构,并充分利用障碍内可用布线资源,文中提出考虑布线资源松弛的X结构Steiner最小树算法.为了能够求解离散问题,在粒子的更新操作中引入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通过构建查找表,为整个算法流程提供快速的信息查询.提出角点选取策略,通过引入一些障碍角点,使粒子满足约束.最后构建精炼策略,进一步提高最终布线树的质量.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充分利用障碍内可用布线资源,有效缩短总布线长度,取得较佳的总布线长度.

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8

刘智炫1 胡瑞文1 刘卉1,2 向德明3 周清明1 黎娟1 《土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探讨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以湘西定位试验田烤烟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后对不同时期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及三相比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对烤烟生育中后期时土壤物理特性影响较大,能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有利于烤烟生育后期时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提高,当土壤田间持水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时(19%~20%),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田间持水量影响较小,而当土壤田间持水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时(14%~18%),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后能缓解土壤田间持水量降低的趋势;另外,接种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液相及气相比影响较小。

语言区间直觉模糊Frank算子 下载:41 浏览:351

刘利枚1 龚尹励 1杨艺1 吴少智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语言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集结问题,文中提出Frank集结算子,并构建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群决策方法.首先引入拓展Frank t-模与s-模定义语言区间直觉模糊集的Frank运算法则,提出语言区间直觉模糊Frank加权平均(LIVIFFWA)算子与几何(LIVIFFWG)算子,证明算子的幂等性、封闭性、单调性等基本性质,剖析算子关于参数的退化性.然后,基于LIVIFFWA算子与LIVIFFWG算子构建语言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用于解决供应商决策问题.最后,通过共享单车回收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验证文中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灵活性,讨论参数变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验证参数具有表征和反馈决策者态度的能力.

多模态情感分析研究综述 下载:42 浏览:374

张亚洲1 戎璐2 宋大为3 张鹏4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多模态情感分析现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文中首先介绍多模态情感分析的研究背景,归纳该领域最新的两类子课题,即叙述式多模态情感分析与交互式多模态情感分析.再分别以这两类子课题为出发点,梳理概括相应的发展脉络,最后,总结目前该领域中存在的交互建模的科学问题,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转角补偿的智能车辆循迹控制系统 下载:14 浏览:309

杨阳阳 何志刚 汪若尘 陈龙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转角补偿智能车辆循迹控制系统。系统由纯追踪控制器和转角补偿控制器组成。PP控制器直接控制车辆跟踪路径;转角补偿控制器基于PI控制理论,综合考虑行驶偏差及道路曲率进行转向角补偿,其参数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实现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改善系统跟踪性能。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较于传统PP循迹系统,该系统在不同车速下横向偏差峰值降低了50%以上,方向偏差峰值降低了20%以上,路径跟踪性能显著提升。

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5 浏览:399

刘西岭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城市管线测量与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城市进行的网格化管理,如何将网格化的理念及方法在管线管理中进行实践,则显得至关重要。对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管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管线建设中信息延后、漏报及流转不及时的问题,提出进行网格化管理管线的基本流程,当发生事件后,快速反馈至指挥中心,并流转到联动指挥中心进行处理,以管线数字化管理中心为纽带,联结给排水、强电、执法、测绘等多个部门的信息,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协调处理。该方法在江宁区进行管理试点,实现了管线事件的快速、自动化上报及响应,对其他地区推广网格化管线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多阶段数据生成的自循环文本智能识别 下载:43 浏览:392

马新强1 刘丽娜2 李雪维4 顾晔4 黄羿3 刘勇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复杂多样场景下,极少存在同时对英文和中文都具有较优识别效果的大数据标注方法.因此文中提出针对复杂多样文本识别场景的数据生成和多阶段自循环训练算法.按照定义的生成数据参数随机生成文本数据,免去数据标注过程.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多阶段自循环训练,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控制数据生成策略不断提升样本的识别精度.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多个公开英文数据集及中文特定的复杂文本场景下都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下载:39 浏览:281

孟明川 陆大伟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结合智能技术的使用优势,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从故障诊断、智能控制、优化设计与产品设计等方面阐述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基于热释电探测器的人体红外感应单元设计 下载:14 浏览:422

梁烁1 刘文怡1 历智强2 白嘉2 彭晴晴3 《传感器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现有的人体定位系统中红外感应单元探测距离小、信号处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释电探测器的红外感应单元。通过锗窗口光学透镜对热释电探测器进行调制,减小感应视场角度,提高感应方向性和抗干扰能力,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对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采用锥形外形结构增强聚焦能力,拉长探测距离,便于实现大范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红外感应单元的最远探测距离达到45 m,并绘制了红外感应单元的感应视场图。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