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物联网的井控装置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50 浏览:486

张前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井控装置为预防钻井作业过程中井喷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保障,但是每年的井控安全检查中都发现不合格的井控装置,其原因主要是井控装置没有严格按标准进行检维修。为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井控装置信息管理系统,给每台设备安装具有唯一身份编码的电子铭牌;通过建立厂家制造模块、使用模块及检维修模块三大模块,在PC端录入井控装置核心档案记录,杜绝了数据造假,规范了检维修管理流程;利用手机APP可随时查询了解井控装置的生命周期信息,提高了井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

长输成品油管道输油泵机组振动完整性评价 下载:53 浏览:369

黄晨 《中国设备》 2019年1期

摘要:
分析长输成品油管道输油泵机组振动评价常用标准,探讨工厂验收、现场试运行和长期运行振动监测完整性评价方法。

挂接式游梁弯配重在曲柄平衡抽油机上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251

李蛟真 闫宏乾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4期

摘要:
为解决生产现场上大量在用的曲柄平衡抽油机平衡性较差与能耗较高的问题,设计了挂接型弯配重,并给出了改造方法、弯配重大小、适用冲次,指出了游梁异相角对平衡特性的影响,明确了自锁可靠性验算公式。该技术能大幅削减减速器扭矩峰值,使部分平衡扭矩从减速器向游梁转移,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对指导曲柄平衡抽油机节能改造与平稳生产有较大价值。

正确评价排砂采油射流泵井百米吨液耗电及系统效率 下载:29 浏览:290

冷仁春1 刘振浩2 冷冰3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4期

摘要:
用折算百米吨液耗电及折算系统效率来评价排砂采油射流泵井百米吨液耗电及系统效率的方法,推导出了其计算公式。油层排砂后,表皮系数降到一个绝对值较大的负值,作为油藏驱动力的生产压差减小,动液面升高。射流泵排砂采油往往不但降低了生产压差,而且产量也会增大。油藏驱动效率的增大相当于降低了传统意义上的百米吨液耗电,增加了传统意义上的系统效率。对于排砂采油,排砂前污染越严重以及排砂后表皮系数负值越大,折算系统效率越高。给出了胜利油田郑408-8井经过不排砂有杆泵开采及后来的排砂采油射流泵开采的实例。该井折算百米吨液耗电为7.97KW·h/(100m·t),折算系统效率为30.18%。这两个数据都与不排砂的有杆泵井处于同一数量级。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提高采油树组装试压成功率 下载:54 浏览:403

黄海龙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为核心的是提高产品的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检维修车间作为采油厂采油树等井控装置的保养和检修单位,受设备水平和工艺技术等影响,在组装试压等工序环节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应用六西格玛的DMAIC方法,找到影响采油树组装试压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对策;通过持续改善,降低了采油树组装试压返工率和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现场安全。

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下载:31 浏览:363

陈丽媛 戴荣东 侯业贵 于少卿 王锴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胜利油田在钻井质量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井身质量、取心质量、固井质量、完成井井口质量和油气层污染判定为核心的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体系。该体系建立实施后,目的层井径扩大率由7.0%降至5.2%,固井二界面合格率由63.2%提高至71.8%。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固井工艺技术,优选套管及水泥浆体系等,单井钻井质量和固井质量得到提高,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抽油机减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475

李蛟真 马志勇 庄琛源 陈晓璞 何平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快速而有效地解决抽油机减速器故障,对漏油与振动异响两类问题的成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漏油问题,给出了静密封与动密封失效的解决方法;针对振动异响问题,给出了多种可视性的诊断方法与对症施治的有效处理办法。研究表明,在减速器发生故障时,查清故障成因,对症采取措施,能有效解决直接更换总成本较高的问题。

多氯芳烃类污染物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下载:78 浏览:419

刘建坤1,2 黄静1,2 蒋廷学1,2 吴春方1,2 文佳鑫3 许卓奇3 马小东3 王淑荣4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多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Polychlorinated aromatic pollutants,PCAPs)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与常规污染物相比,PCAPs具有很强的生物累积性、环境持久性、高毒性、亲脂性和远距离迁移能力,使它们不仅易通过固体废弃物、液体污水和废气等方式分散于水生环境、土壤和大气环境中,而且容易通过生物链进入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脂肪组织、血液中,改变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人类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因而PCAPs的控制、消除和降解技术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于PCAPs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高温热解法、微生物处理法、光催化法和催化降解法等。但前四种技术存在实际降解不完全、残渣废弃物多、对污染物处理成本较高、降解温度高、PCAPs低温易重新形成、耗时较长或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等缺点而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相比之下,催化降解法具备反应温度低、产物矿化完全、降解效率高、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环境中PCAPs最有效并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催化降解PCAPs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环境及催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催化降解PCAPs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目前研究中PCAPs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制备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新型降解PCAPs催化剂提供参考。

人-工作匹配视角下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28 浏览:287

侯宇1 胡蓓2 《当代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作为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造力在近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重要的组织环境因素,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却并未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对466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能够促进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提升,这种作用受到要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的并行中介作用,同时会因个体特征表现出差异。对于高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会更强;而对低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影响则十分有限。

川西坳陷中江斜坡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 下载:57 浏览:488

李强 杨映涛 颜学梅 王玲辉 卓俊驰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层系加大勘探力度,多口井取得了工业油气流,展示了该区该层系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区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气资源潜力,主要以陆相页岩油气形成地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沉积背景及平面展布特征,页岩有机碳含量及平面展布、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页岩地球化学特征,页岩储层特征,页岩含气量特征,页岩油气保存条件和页岩工程物理特征,指出了川西坳陷中江斜坡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形成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大安寨段优质页岩具有厚度大、平面展布广、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较好、物性较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征;②研究区大安寨段具有埋藏深度浅、地层压力系数高的特征,具备良好的工程改造条件。结论认为,研究区东部—东南部的福兴、回龙场、永太地区为页岩油气有利目标区,具备页岩油气勘探潜力。

喷射引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井组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85

柯文奇1 何焱2 张怀力3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提高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工作效率,明确其合理工作范围,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某高低压井同台的井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实际压力、流量范围开展喷射引流器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工作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期为现场喷射引流工具的优选和工艺实施的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索科洛夫引射器设计方法对喷射引流工具喷嘴、喷喉距、喉管等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建立了喷射引流工具气液两相流场模型,模拟分析引射流体压力、被引射流体压力和混合出口压力变化时引射器引射效率变化情况,并按照模拟情况进行优化,优化后喷射引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中开展应用;②优化的喷射引流工艺实施能有效降低井口压力,经试验井现场应用表明井口压力降低了25%,并且试验得到引射效率与理论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50MW汽轮机配套凝汽器性能试验及真空节能优化研究 下载:54 浏览:248

郑文凯 《能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某石化企业自备电厂汽轮机发电组凝汽系统进行性能试验和真空节能研究,对凝汽器系统的相关运行指标进行综合测试、评价。检验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标,如传热端差、真空严密性、清洁度、过冷度、水阻等,了解凝汽器系统运行现状,查找分析存在的瓶颈,并提出解决对策,不断优化电站冷端系统进一步提升热力循环效率,实现降低能耗标准目的。

川西气田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下载:54 浏览:428

刘伟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深为2 000~4 500 m、厚度为1 700~3 05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85~2.0、岩石致密坚硬、岩石可钻性极值高达8.0,前期评价阶段的直井在相应井段的平均机械钻速为1.41~2.22m/h。为了实现对川西气田的有效开发,以机械钻速较慢的须家河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参数精细描述、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优选和强化钻井参数等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区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指导完成6口开发井,平均机械钻速达3.19 m/h,同比提速32%,钻井周期缩短约40 d。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集"工程地质参数评价、井身结构优化、破岩工具优选、钻井参数强化"于一体的硬地层钻井关键技术有利于须家河组钻井提速提效,不仅能满足川西气田有效开发需要,还可以为国内外类似气井优快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1段河道识别 下载:10 浏览:460

李灿 归平军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什股壕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是一套由辫状河三角洲向辫状河过渡的沉积相,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叠置复杂,薄层、薄互层砂体预测较难。已有钻井揭示山西组山1段气藏部分天然气高产井分布与砂体尖灭线关系密切,为了精确预测山1段的河道砂体展布特征,深化对该气藏的认识,以什股壕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解释优势,应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对山西组进行河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90°相位转化技术对薄砂体的识别更加精确,采用90°相位转换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地层切片的提取能够更准确地刻画河道空间展布及河道的边界;②已有钻井揭示什股壕地区山1段气藏有利区位于河道砂体上倾尖灭与构造高部位处,气藏类型为地层—构造复合气藏。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河道精细识别技术,为指导研究区气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奠定了基础。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侏罗系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 下载:65 浏览:456

昌琪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侏罗系作为孔雀河斜坡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之一,良好的储层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给今后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综合利用岩芯、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物性分析等资料,从岩石碎屑组分、沉积等方面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侏罗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储层的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分选中等—差。物性总体一般,总体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次之。研究区侏罗系发育两套储盖组合,即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下部砂岩与其上部泥岩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和下侏罗统

大牛地气田中二叠统盒1段气藏产液特征及控制因素 下载:45 浏览:458

吴永峰 任广磊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北部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气藏的产液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该气藏地层水赋存状态、生产动态特征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液井储层地质特征、生烃强度、泥岩隔夹层发育状况、局部砂体构造等对气水分布的影响,指出了含水气藏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大牛地气田盒1段气藏属于浅水低能辫状河沉积体系,储层物性差,气体以气水混生为主;②气藏产液类型主要为孔隙中的自由水和毛细管水,基于生产特征将气田北部划分为低产液、中产液、高产液3个区域;③生烃强度控制了产液井的分布范围,生烃强度大的区域有着充足的气源补给,易于天然气富集;④储层内部泥岩隔夹层及泥质含量发育情况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对于储层泥岩隔夹层薄、泥质含量低、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大、渗透率高的连通心滩厚砂体,储层多以气层为主,表现为低产液区;⑤整个大区域构造对气水的分布控制作用不显著,但在同一期连通的砂体内部表现为上气下水的特征,局部构造高点仍是天然气的相对富集区。结论认为,通过气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的探析,可以对气田开发调整与气井管理提供指导。

大牛地气田压裂支撑剂优化组合研究与应用 下载:57 浏览:443

蒋艳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降低压裂成本,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支撑剂组合压裂的可行性,优化了支撑剂组合类型及组合比例,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30/50目石英砂和20/40目陶粒组合能满足该气田压裂改造导流能力的要求;②组合支撑剂混合的铺砂方式与先加石英砂再加陶粒的铺砂方式相比,导流能力更强;③在5 kg/m2铺砂浓度下,当石英砂与陶粒比例大于4∶6以后,导流能力无法满足储层需求,故优选石英砂与陶粒比例3∶7和4∶6在大牛地气田开展初期试验;④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施工14口井,累计节约支撑剂成本484.37万元;⑤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将石英砂比例由30%提高至40%不会影响单井产气量;⑥根据物性及压裂规模相似井的产量对比,采用组合支撑剂不会降低单井初期产气量及长期产气量。结论认为,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可大幅度降低压裂成本,在大牛地气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国内类似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提供借鉴。

顶部注水泥工艺在东胜气田多层开发中的首次应用 下载:69 浏览:463

张辉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顶部注水泥工艺在垂向不同类型气藏开发应用的可行性,以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含水气藏和元古界裂缝性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固井难点、双封隔器管串结构及正注反挤固井工艺设计,首次在东胜气田定向井开展了Φ139.7 mm顶部固井试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锦142井顶部注水泥工艺保障了元古界裂缝性气藏筛管完井无水泥污染及上古生界含水气藏的固井有效封固;②顶部注水泥工艺是在同一井径条件下建立分层多样完井方式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垂向多层精细化动用;③采用双封隔器管串结构设计,优选井径规则且井壁稳定性地层作为安放位置,有效防止了水泥浆下落;④正注反挤固井工艺有利于提升垂向多层恶性漏失井的固井质量。结论认为,顶部注水泥工艺简化了井身结构,节约了成本,避免了水泥浆污染气层,为国内垂向不同类型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探析 下载:47 浏览:464

闫娜 赵向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提高国内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效果,实现对项目参与方的充分激励以及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权益风险的公平匹配分担,通过详细分析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绩效指标选择、绩效目标确定、组织实施及激励机制等4个主要环节,对其实施方法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影响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主要因素,形成对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启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钻井绩效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考虑钻井施工风险程度、油公司在施工当地的资源调配能力、绩效各环节的匹配协同程度以及钻井承包商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影响;②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应充分重视钻井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钻井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以高效完成钻井工程、降低钻井投资为最终目的,钻井投资应以完全成本统计为基础;③利用多元化的数据渠道,建立涵盖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施工项目数据库,并进行科学细致的项目分类分级,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 下载:61 浏览:498

李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锦58井区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气藏地质特征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下石盒子组气藏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和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型为高矿化度氯化钙型,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反映出储层封闭条件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②地层水分为边底水、透镜状水体及滞留水3种类型;③平面上以气水同层、含气水层分布为主,纵向上多个气水系统共存,无统一的气水界面。结论认为:①气水关系主要受生烃强度、储层连通性、储层非均质性及局部构造的共同影响,其中储层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反之易形成透镜状水体;②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纵向剖面呈现"气层—干层—水层"的叠置分布;③局部构造微断裂、微裂缝既是有利的天然气运移通道,又是储层改造沟通它层水体的主要途径,而局部构造高点或构造隆起是天然气的相对富集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