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的思考——以京剧进课堂为例 下载:65 浏览:404

钟方奕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京剧进课堂"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加以阐述,从而介绍传统文化在当今弘扬的意义以及对其发展方式的思考。

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摇滚乐演唱 下载:97 浏览:498

王韡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崔健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一无所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大陆摇滚乐的诞生。大陆摇滚乐的诞生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充分突显出当时社会亚文化的文化表征。歌曲《一无所有》属于中西融合的创作方式,崔健的呼喊式演唱也体现了摇滚乐的表现特点。另外,摇滚乐的出现与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

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下载:90 浏览:495

彭双印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教育已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对于音乐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现阶段音乐教育现状,并就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以音乐课程为基础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出音乐教育教学实施创新策略。

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1 浏览:503

王小溪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审美教育最好的载体就是音乐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从而对音乐教育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歌唱能力与听觉能力是一个人音乐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该以何手段、何形式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是当下研究的一大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深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进一步提出使多媒体与视唱练耳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

乐中施教 师生融合——声乐教学探析 下载:93 浏览:504

闫璟玉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声乐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声乐教师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学习者的努力和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普通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503

徐荃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领域内教育改革活动的兴起,有关于钢琴教学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重视。而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作为钢琴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同时,不仅应当着力于培训学生的独奏技术,更应当逐步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但是,就当前现状而言,却普遍存在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教学活动相互分离的错误趋向,而本文便是主要着力于探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实现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有效结合,以期能在提出具体措施建议的同时,为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普通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503

徐荃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领域内教育改革活动的兴起,有关于钢琴教学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重视。而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作为钢琴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同时,不仅应当着力于培训学生的独奏技术,更应当逐步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但是,就当前现状而言,却普遍存在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教学活动相互分离的错误趋向,而本文便是主要着力于探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实现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有效结合,以期能在提出具体措施建议的同时,为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普通高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92 浏览:496

徐荃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领域内教育改革活动的兴起,有关于钢琴教学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充分重视。而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作为钢琴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同时,不仅应当着力于培训学生的独奏技术,更应当逐步提升学生的伴奏能力。但是,就当前现状而言,却普遍存在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教学活动相互分离的错误趋向,而本文便是主要着力于探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实现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有效结合,以期能在提出具体措施建议的同时,为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和声语汇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95 浏览:500

侯蕾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演奏,会让人产生"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关键就在于,老师没有让他们明白,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既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裁样式,并且,也是由若干个段落和句子结构而成的。只是,在音乐作品中被称为曲式、乐段、乐句。可见,和声具有构成曲式的作用。

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下载:92 浏览:503

庞婷文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高邮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邮民歌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而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立足高邮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影响,针对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的现状问题,重点探讨了其传承的优化路径与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吉剧发展的对策研究 下载:91 浏览:500

王彦华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吉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也面临着中华戏曲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实现吉剧振兴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从吉剧剧本创作、宣传及吉剧人才培养方面对吉剧的发展问题进行阐述。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特色——以第三乐章为例 下载:98 浏览:503

王满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门德尔松(Mendelssohn,Felix,1809~1847)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家,他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德国浪漫乐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有力地推动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发展。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最闻名于世的,也就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写于1838年到1844年之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格万豪斯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它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对音乐家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和音乐贡献进行综合分析。

法国艺术歌曲的流变及风格 下载:91 浏览:500

隋思义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19世纪,法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是欧洲声乐艺术史上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用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了法国式的浪漫情怀。本文主要从法国艺术歌曲的流变及风格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与此同时,区分、对比德奥艺术歌曲与法国艺术歌曲,使我们对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更了进一步的认识。

早期美国爵士乐与社会互动关系微探 下载:90 浏览:507

宋以鑫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爵士乐诞生于美国,是黑人民族独特而伟大的音乐文化。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爵士乐从起初以器乐演奏的方式出现,到后来演变成舞蹈和声乐等多种形式,这种极富特点的音乐代表着美国的民族音乐。本文重点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时期,作为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爵士乐产生的同时混合了黑人音乐文化和白人音乐文化,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战、二战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丰富了爵士乐的历史价值和音乐特征。

穆钦斯基《六首前奏曲》(Op.6)和声分析 下载:92 浏览:504

李晓婧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穆钦斯基是20世纪美国作曲家,《六首前奏曲》是他的早期作品,乐曲将传统曲式结构与现代和声技法相融合,表现出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征。文章从纵向、静态的和弦结构以及横向、动态的和弦进行为分析对象,探究和声语言,结合"语境"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

“主题变形”技术研究——以李斯特两首交响诗为例 下载:89 浏览:499

朱显平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主题变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指以一个核心主题为基础,通过改变节奏、节拍、速度、织体、体裁、结构等方法,在音高上结合变奏、派生等手法,形成带有不同结构功能的新主题的技法,这一手法的本质是单主题的贯穿运用。这一技法成为19世纪增强音乐乐章内部或多乐章作品中的乐章间的凝聚力的常用的手法,经常用于标题音乐中,特别是李斯特的大型作品之中。本文通过对李斯特几部大型作品的实例分析,对"主题变形"技术做深入的理论梳理和研究。

古拜杜琳娜钢琴作品《音乐玩具》中材料与结构的关联 下载:93 浏览:501

周小卜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在钢琴作品《音乐玩具》中,古拜杜琳娜通过对材料"趣味性"的形式化塑造,强化并巩固了"玩具"独特的音乐形象与结构。本文立足材料研究视角,梳理《音乐玩具》中"材料"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其表层现象的考察和内在结构的分析,追踪材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逻辑形式,研究材料在结构中的作用与功能认知,进而探求材料与结构的关联性。

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 下载:97 浏览:503

高杨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红色题材舞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未间断过,而在这不同的时期,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有着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红色题材舞蹈本身对于中国革命历史有着自身独特的解读,所以在新中国的文艺发展史上,一直是个热门的研究视点。本文通过红色题材舞蹈发展历程当中不同时期的视角切入,一方面对新中国舞蹈发展史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红色题材舞蹈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对于这不同时期当中红色题材舞蹈的内容形式、表达思想、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关于初中舞蹈社团发展的意义探究 下载:91 浏览:509

李响 如意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舞蹈社团是发展学生舞蹈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本篇论文以走访学生、文献查阅等方式探讨了舞蹈教育可以达到健美肢体、培育智力、提升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开展初中舞蹈社团活动的意义,也是对于素质教育在舞蹈方面的一种探讨。

网络歌曲审美导向之思考 下载:95 浏览:495

魏然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兴音乐形式,隶属于流行歌曲,广泛渗透在大众周围。然而在当今社会的浮华大环境背景下,舆论导向对于网络歌曲审美观念的偏差令人忧虑。同时,网络的传媒与传导作用,对于各式各类艺术作品的流传和网络歌曲的传播可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浪淘沙,去石存金,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健康意义和审美价值,让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成为文艺市场的主流,则是我们文艺管理者与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一道底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