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内外地方感研究比较 下载:34 浏览:363

杨婷 周美岐 林锦屏 2020年11期

摘要: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Tuan等为代表的学者重新将"地方"一词引进人文地理,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75~2020年间的657篇国内外地方感相关文献,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程度深,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国内研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研究方法上,国外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国内以定量与案例研究为主;(3)国内外地方感维度划分尚未统一。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态势,比较了中外研究的差别,提出了对地方感研究的讨论。

景谷县传统村落民居群体建筑震害预测研究 下载:34 浏览:375

杨成峰1 王培茗1 杨扬2 2020年10期

摘要:
传统村落作为抗震减灾建设的薄弱环节,地震对其影响极为严重。利用震害因子法选取设防烈度、设防类别、场地等级、地基等级、结构类型、建房时间、建筑质量、建筑层数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震害因子对景谷县境内大歇场村、大竹棚村、柳安迁村、木刀河村、营盘村等5个传统村落的民居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震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遭受景谷县基本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时,5个传统村落民居已达到基本设防目标;地震烈度为Ⅷ度或以上时,房屋基本完好比例大幅下降,中度及以上破坏的占比较大。

旅游者视角下红河州旅游网络平台服务质量研究 下载:40 浏览:383

钟竺君 林锦 屏成蝶 2020年8期

摘要:
传统的实体旅游业逐渐衰退,新兴的旅游网络平台发展十分强劲。旅游网络平台的信息交换不受空间限制,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旅游者对旅游网络平台的需求剧增,导致旅游网络平台行业竞争激烈,改善其服务质量成为提高平台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旅游者的感知为切入点,探讨红河州旅游网络平台的服务质量。结果表明:红河州的旅游网络平台服务总体处于滞后状态,服务功能欠缺、服务质量较差。通过调研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期盼为红河州旅游网络平台发展提供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基于GIS的中缅边境地区突发事件防控研究 下载:45 浏览:412

李益敏 袁静 赵志芳 2020年7期

摘要:
选取坡度、植被覆盖指数、交通密度和人口密度共4个因子,构建中缅边境地区边民防控部署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以中缅边境南段地区为例,基于GIS技术,开展中缅边境地区突发事件边民涌入防控点和防控带部署分析研究,得到边民涌入的分级防控点和防控带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防控点主要分布在大盈江、南碗河和瑞丽江3条江河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线,防控带主要分布在陇川县章凤口岸一带和瑞丽市南部与缅甸交界沿线,瑞丽市南部与缅甸交界的边境沿线为防控的重点区域。

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50 浏览:419

陈昌明 黄晓霞 和克俭 2020年5期

摘要:
把边江流经区域生境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其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于云南和下游国家越南意义重大。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可为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在水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生物完整性指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指数)作为评价方法,通过指标数值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与冗余分析,从27个备选指标中筛选出EPT分类单元数、改进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百分比、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个体百分比、刮食者个体百分比、BMWP指数共8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体系,用比值法计算得出各采样点B-IBI分值,根据分位值法确定把边江流域的B-IBI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显示:(1)把边江流域的整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好,37个采样点中健康等级占5.41%,亚健康等级占比29.73%,一般等级占24.32%,差为21.62%,极差占18.92%;(2)从空间分布看,源头和中段(源头—把边乡)河流状况较好,把边乡以下河段健康状况整体变差。支流整体优于干流,非城镇周围优于城镇周围。(3)运用B-IBI指数对把边江河流生态健康的整体评价,参照点普遍优于干扰点,结果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适用性,对河流水生态的分区分段保护与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判定线性代数中矩阵相似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下载:97 浏览:437

李源1 郝小枝2 2019年5期

摘要:
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版考研数学考试分析中关于矩阵相似试题解答中的一个错误.系统梳理了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课程中关于相似矩阵刻画的角度和方法,明确了在线性代数课程体系中3类可以作出相似判定的矩阵类别及其对应的判别方法,给出不能一般判定相似关系的第4类矩阵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给出在特殊情形下解决第4类矩阵相似关系判定的方法.

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研究 下载:51 浏览:431

陈杨1 张虎才2,1 刘峰文2 2020年4期

摘要:
过去人类生存及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是广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云南西南地区山川起伏、河谷纵横、物产丰富,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史前和历史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存难以保存,限制了系统考古工作的开展,致使对云南高原过去先民生存演化的过程和对环境适应的策略尚不明晰。通过对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图案的考察,结合岩画图案临摹资料及云南高原考古资料,分析了相应时段沧源地区先民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的考古年代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记录了当地先民在该时期从事着定居的农业活动,当时牛类已经被驯化,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开展围猎和娱乐活动,并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同时,针对岩画保存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有效的保护这些珍贵的先民遗产。

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极限的注记 下载:22 浏览:377

李源1 郝小枝2 2019年4期

摘要:
在文献[2]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计算未定式极限的细节.通过若干实例证实:与中值点采用粗糙估计形式相比,精细估计形式在计算中有更好的效果.文中明确了可以利用粗糙估计形式进行计算的未定式极限的基本特征,并且给出了在粗糙估计失效时的两种常用解决方案.

不同辐射校正水平下植被指数特征对比分析 下载:54 浏览:441

赵娟娟1 谈树成1 杨林2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不同辐射校正水平的遥感数据,分别利用遥感影像的灰度值(DN)、表观反射率(TOA)与地表反射率(Surface)提取研究区NDVI,采用定量遥感和回归分析方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不同辐射水平下提取的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定量评价了大气对于提取的植被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特征上,根据灰度值、表观反射率与地表反射率提取的NDVI基本都可以用来反映植被信息变化特征,相应的NDVI值呈逐渐增加趋势;根据地表反射率反演的NDVI曲线差异明显。在时间特征上,NDVI整体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基于地表反射率的NDVI与年际之间线性关系最好,且NDVI最高。

基于Python的CNSDTF-DEM格式转换研究 下载:56 浏览:438

郜鲁豪1 徐旌2 曲洋1 2019年12期

摘要:
CNSDTF-DEM格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明码方式编码,可使用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查看,目前暂无通用工具实现CNSDTF-DEM到其他格式DEM的转换。采用Python可遍历文件目录,读取单个DEM文件内信息,将高程信息转换为二维数组,采用Arcpy提供的NumPyArrayToRaster函数实现CNSDTF-DEM格式到其他格式栅格文件的转换,在工作中直接应用,简化工作流程。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比较 下载:57 浏览:444

林锦 屏成蝶 钟竺君 2019年10期

摘要:
综述国内外1997~2018年394篇文献,从载文数量、来源期刊、案例地、作者发文数、中国资助乡村生态旅游科研项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7个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热点与进展。综述表明:国外研究起步早、程度深,处于提升阶段,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内起步晚,层次低、处于扩展阶段;国外以数理统计和数理模型为主,国内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但近年来定量研究逐渐增多;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和策略及其与乡村生态研究热点问题的结合是国内外共同的关注点,但国外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和影响研究,国内还停留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类型、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研究等方面,研究深度不够。

基于IPA分析的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绿地满意度评价 下载:59 浏览:450

陈亚萍1 陆娴磊2 王培茗1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高校校园绿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绿地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生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校园绿地景观的自身特点及会聚式专家访谈的专业意见,确立了19个校园绿地评价指标。基于(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法,对云大呈贡校区校园绿地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校园绿地可达性、泽湖水景附近安全性、校园绿地休憩设施的尺度适宜程度3个指标满意度较低,为亟待改进的重点指标。

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下载:76 浏览:443

郭延哺1 李维华1 王兵益2 金宸1 2018年10期

摘要:
鉴于不同类型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影响不同,文中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提出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并应用到蛋白质8类二级结构的预测中.首先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类别信息和氨基酸结构的进化信息表示蛋白质序列,并采用卷积提取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局部相关特征,然后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提取蛋白质序列内部残基之间的远程相互作用,最后将提取的蛋白质的局部相关特征和远程相互作用用于蛋白质8类二级结构的预测.实验表明,相比基准方法,文中模型提高8类二级结构预测的精度,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施甸县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下载:60 浏览:464

颜靖芳 张翊 付保红 2019年7期

摘要:
:根据云南省施甸县土地利用综合情况,共选取该区域社会经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3方面13个相关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施甸县进行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划分,并结合施甸县的地理特征,将施甸县划分为了中部山区半山区土地利用综合区、西南部山坝结合土地利用综合区、西北部山坝结合土地利用综合区、南部山坝结合土地利用综合区、东南部高寒山区5个土地利用综合区。同时,运用ArcGIS技术绘制施甸县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图。分析施甸县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情况,区域特点明显,差异较大。应在不同区域内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并根据区域实际,融合"多规合一"理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其空间布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等。

多民族聚集地区的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云南宾川为例 下载:68 浏览:459

张帅 徐坚 杨平 2019年6期

摘要:
运用遥感技术提取居民点数据,以人口数量比重划分汉族、白族、彝族和傈僳族聚落,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最邻近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定量化方法分析聚落斑块、空间形态、空间分布和不同尺度的变化等方面特征,并提出多民族聚集地区乡村振兴策略。结果表明:各聚落斑块特征、等级存在明显差异性和分层现象;各聚落空间形态呈现集聚型特征,但集聚方向存在差异性;各聚落主要以点状、线状和带状分布;各聚落在高程、坡度、道路和水域等尺度变化量不同;在各聚落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多民族聚集区地域性特点,提出"三态融合"的乡村振兴策略。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大盈江流域径流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457

窦小东 1易琦2 黄玮3 2019年5期

摘要:
为揭示大盈江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流域内径流的影响。结果显示:(1)SWAT模型在大盈江流域径流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的模型参数R2、Ens分别达到0.68、066,验证期的模型参数R2、Ens分别达到0.69、0.67;(2)大盈江流域月均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把农业用地变成林地或者草地,径流量均会减少,把林地变成草地径流量则会增加,农、林、草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产流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用地、草地、林地。(3)2006~2015年,大盈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农业用地和林地转化为草地,这种转变导致流域的月均径流量略有增加,增加的径流量主要是由林地转化为草地所致,且林地转化为草地引起的径流增加量强于农业用地转化为草地引起的径流减少量。

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下载:72 浏览:459

邱玥 付保红 梅状 2019年3期

摘要:
为科学地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趋势,以玉溪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在玉溪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玉溪市中心城区集约利用度呈现出由城市中心逐渐向外递减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集聚效应;从全域空间分析看,各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居住功能区相关性最强,其他功能区最弱;从局部空间的角度来看,集约度的分布既存在空间聚集性又存在空间异质性。

家犬的前世今生 下载:94 浏览:495

​张少杰1,2 王国栋2 王璐1 2018年4期

摘要:
家犬俗称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世界上饲养率最高的宠物。现代分子学研究已确认家犬由石器时代的灰狼驯化而来,是第1种被人类驯化的家养动物,并形成了繁多而丰富的品种,因此家犬的驯化和品系化一直以来都是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家犬与人类关系密切,甚至与人类有很多共患疾病,因此也成为关键的疾病研究模型。家犬不但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研究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感知视角下旅游者对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5 浏览:474

刘斌 王函 林锦屏 2019年2期

摘要: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离不开旅游者的感知评价,旅游者满意度的高低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到重游率与旅游地口碑。以红河州为研究区,基于实地调研与发放问卷获取研究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者满意度感知评价因素,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红河州工业遗产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是旅游地环境、工业文化和旅游产品价格,其中,旅游地环境因素对旅游者满意度影响最大,旅游地工业文化的影响次之,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小。

基于RS-GIS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下载:79 浏览:464

陈亚军 付保红 邱玥 2018年11期

摘要:
为探讨人文因素在昆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在ENVI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2001年Landsat TM、2009年Landsat TM、2017年Landsat OLI 3期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其次,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昆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7年间,昆明市各地类在研究期间变化较为剧烈,地类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但建设用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动态度明显,最为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另外,昆明市土地利用程度为中上水平且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说明土地利用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同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