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感官通感与产品造型设计的关系 下载:36 浏览:252

吴英杰 岳涵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虽是一种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却为一切高级的认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基础。本文从各感觉器官、感觉和通感的新型角度出发,研究感觉器官、通感、联想、产品造型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对造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概括,介绍设计师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和用户进行交流的模式流程,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总结,表明通感在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基于荣成市海洋文化的海产品品牌与包装设计 下载:42 浏览:474

杨东宇1 张莉2 《设计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规模也随着人们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各地特色产品的品牌层出不穷,品牌形象设计也在逐步发展。然而,在品牌规模扩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设计风格却千篇一律,品牌宣传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制约,因而企业需要一种能够体现产品特点并发扬自身文化的包装设计。本文通过考察并分析荣成市地域文化特点,凝练出荣成的海洋地域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实践中,给出了荣成市海产品品牌和包装设计方案。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21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基于感温感光变色技术在创意印花产品上的应用研究 下载:20 浏览:361

董洁 戴芳 罗中艳 《设计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纺织产品的属性、应用的场合、条件以及应用过程中的规律进行分析,利用感温感光变色染料所具有的特殊变色性能,挖掘该技术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意性、趣味性设计方法,并针对现今市场的空缺,进一步对产品进行系列化图案设计,最后结合丝网印刷、手绘等印花手段,开发更具时尚创意性的感温感光变色印花系列产品,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及审美需求、开拓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为坐而设计”中材料应用的情感化研究 下载:27 浏览:242

王璐瑶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探究"为坐而设计"中经典坐具产品的设计风格与材料的关系,分析各个材料的特性及表现力。文章运用语义差异法,以坐具中较为常用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如木质材料、竹藤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纺织物材料、皮革材料和纸质材料,进行感性意象评量。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文章得到不同材料对产品风格的影响以及给用户带来的情感体验。为坐具设计中特定设计风格的材料选用、特定材料的创新性表达提供参考。

基于符号理据性原则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研究 下载:27 浏览:274

王媚雪 杨柳翟 洪磊 《设计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解决在肢康复产品设计中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存在避障的实际问题;拓展上肢康复产品设计理论为研究目的。以符号理据性原则为基础,通过研究分析理据性原则在上肢康复产品中的应用,得出在上肢康复产品设计时的独立设计体系及其设计程序。针对符号的象似性、指示性及规约性在上肢康复产品的应用方式及其基本的符号表意,提出新的上肢康复产品设计方法。

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研究 下载:43 浏览:280

杨盼 《设计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是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响应,同时也是博物馆利用馆藏品发挥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定制化的设计模式,从调研出发,总结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的不足,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进行SWOT分析,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三个方面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定制化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基于嘉兴地域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下载:35 浏览:253

杨亚萍 《设计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在分析嘉兴工业产品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嘉兴文化元素的提炼、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运用、南湖红色文化的运用三个方面提出了结合嘉兴地域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有利于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地方产业。同时扩展嘉兴地域文化影响力,提升嘉兴整体形象。

产品创新和快速开发在弹力方程式赛车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0 浏览:453

迟瑞丰 张文兵 《设计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产品创新和快速开发在工业产品设计前期概念的验证以及后期加工制造中,运用非常广泛。企业陆续推出新产品,使产品更新换代,得益于产品的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快速开发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的设计验证、功能验证、可制造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笔者亲自设计并参加的Formula-E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中赛车的创新设计和零件制造为例,简要探究一下产品创新和快速开发在弹力方程式赛车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用户认知的新老年人互联网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65 浏览:284

罗琛琛 陈香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探究新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愿景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对银发用户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现有互联网产品的现状、需求和困境,从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和认知能力入手,围绕用户认知寻找产品设计的策略。以新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认知能力,提出通过降低认知负荷、消除认知困扰、增强用户兴趣,为银发用户体验和成功老龄化的进程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32 浏览:326

邓丹妮 沈杰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于我国隔代抚养的国情,为了更好的挖掘老年人在隔代教育中的价值,利用互动产品设计来帮助隔代双方进行更有效的高质量互动。本文基于社会学中互助学习的视角,探讨了隔代互动中的老年人作为帮助儿童早期发展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儿童作为学习者,如何利用产品设计来满足互动双方有差异性的需求特征。本文提供了基于祖孙这一特殊亲子关系,提取出隔代互动中可连接的祖孙需求,并对现有的隔代互动产品特征进行总结,进而发展出互助学习视角下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由此,可以更好发挥隔代关系的优势,挖掘祖辈的教育潜力,拓展隔代互动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融媒体时代下正面报道的符号建构与创新——以新华社《红色气质》可视化全媒体产品为例 下载:88 浏览:397

包学敏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红色气质》作为主流媒体适应微时代传播特点的媒体融合产品,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通过符号学式的重新解读,我们看到了影片在叙事结构的"双轴关系"、视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数字技术的"刺点安排"三个方面的符号建构与创新,而这种创新形式也为主旋律作品在融媒体时代下的宣传开辟了新途径。

产品制造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研究 下载:63 浏览:377

高健权1 方新国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为辅助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产品制造工艺知识,以仿真教学形式提高该类知识的易学性。分析了现有产品制造工艺仿真教学研究的不足,总结了以功能框架为导向的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方法以及交互功能实现流程,以木家具制造工艺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教学体系,设计了该课程的三大功能教学模块,采用Unity3D引擎与Playmaker可视化编程插件设计实现了该仿真教学平台的原型。开发实现了教学仿真平台。该方法与开发流程可为产品制造工艺教学仿真平台研发提供参考。

可持续设计中的简素美学研究——以日本无印良品设计为例 下载:36 浏览:313

聂茜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摘要:
获取一种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规律和设计方法。以无印良品这一代表日式禅意美学的世界品牌为例,分析了在可持续设计中地简素美学,其审美理念的渊源,简素美学的研究意义,结合无印良品的设计,分析总结简素美学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总结出通过造物材质的简约之美和衬托质感之美的简素色彩运用,以及强调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之美的运用,来设计具有简素之美的产品。这些方法可运用于可持续设计中,以体现产品设计的简素之美。

土壤施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91

秦玉燕1,2 王运儒1,2 时鹏涛1,2 甘志勇1,2 李鸿1,2蒋越华1,2 梁宏合1,2 罗清1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茶树为试材,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土壤沟施的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茶树叶片总硒、有机硒及K、Ca、Mg、Zn、Fe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叶片总硒含量随着施肥浓度增加显著升高,随着采样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施肥后5个月达到最大值。茶树对Se(VI)的吸收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IV),硒酸钠处理叶片总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0.4~25.3倍。茶树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都转化为较为安全的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比例为91.6%~96.2%。土施不同浓度硒肥,叶片K、Ca、Mg、Zn、Fe含量呈现出波动式升降变化的特点,施硒显著提高嫩叶Zn含量,并显著降低老叶Ca、Fe含量,对叶片K、Mg含量无显著影响。

基于西周金文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78 浏览:313

黄阳彦 俞柳艳 周月麟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生活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必需产品。但是在当前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大多数都仅仅是对部分文化的相关特征元素进行生硬的套用与模仿,在这样的设计形式下创作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最终是没有办法自然而融洽地展现文化内容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古文字——金文的造型特征和形体规律,并把握其文字特征作相应的图形符号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基于古典文化,融合了现代化设计发展的一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体系,以提高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元素融合的一致性,更精准地展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信息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 下载:63 浏览:252

王昭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现状、困境及未来,结合现代美学、创新性设计等方面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国内外优秀的文创产品案例,分析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困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得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未来设计思路。该研究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

基于插接结构的婴童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46 浏览:93

谢晓亮 岳涵 《中国设计》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将传统的插接工艺再设计,并从可持续性设计方面下手,研究总结设计婴童产品的各个阶段需要考虑的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发展等设计原则来延长使用周期的设计方法。方法分析儿童特征变化与需求,站在目前市面上婴童产品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多角度方面进行设计推敲。结论再设计方法结合传统的插接工艺,设计婴童产品符合多种原则的可观的设计前景,进以对婴童产品到发展再到市场销售起到促进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利用率,缓解对环境的压力。

理财产品的可信赖感设计研究 下载:45 浏览:379

李志宇 刘永翔 《中国设计》 2018年10期

摘要:
可信赖感是理财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可信赖感的需求层次属性总结了人的信任形成影响因素,并且结合两者,从用户体验不同层次出发,总结了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内容和功能安排等层面的可信赖感设计方法。

可穿戴设备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下载:42 浏览:458

韩郭阳 《中国设计》 2018年8期

摘要:
可穿戴设备是智能设备,可被放进衣服里或者穿戴于人体。实际上可穿戴设备的定义随不同发展时期而不同。随时佩戴在人体上的设备可成为更加自然的互联网入口。技术瓶颈的突破促进可穿戴设备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生活情趣和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