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转型期我国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下载:58 浏览:415

吕薇 马名杰 戴建 军熊 鸿儒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发达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创新能力不够强,科技体制改革尚处于攻坚期。破解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的体制机制性难题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发展的主要进展和面临的新形势,重点剖析了人才队伍、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创新、政府职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政策建议。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框架与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实证分析 下载:74 浏览:436

王丹1 赵新力2.3 郭翔宇1 胡月1 杜旭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G20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名列前茅,但得分未能继续冲高,反而出现下滑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得分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有望为G20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研究 下载:24 浏览:307

张文君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音乐创作在地理与文化因素影响下与西方国家音乐结构组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中西方不断流传这种组织结构差异的过程中,促使不同音乐结构促使音乐创作逐渐扩大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家需要不断研究与分析最新创作技法,促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形成完整理论系统。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68 浏览:426

刘亦文1.2.3.4 丁李平2 李毅2 胡宗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重心。从金融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5年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整体还比较低,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势头良好。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双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1和门槛2的估计值分别为0.279和0.405,当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279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并不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405时,其系数为0.004,对经济增长也其显著正向作用,但其值大小明显降低;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279且小于0.405时,其系数为0.094,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些结论为我们下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对策依据和新的思路。

我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性变速原则研究 下载:28 浏览:311

张文君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音乐创作在地理与文化因素影响下与西方国家音乐结构组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中西方不断流传这种组织结构差异的过程中,促使不同音乐结构促使音乐创作逐渐扩大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家需要不断研究与分析最新创作技法,促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形成完整理论系统。

地方政府养老政策的创新与评价——基于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案例分析 下载:72 浏览:414

戴卫东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养老服务是中国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资料来源于2014年和2015年民政部遴选揭晓的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60个案例,从中收集整理了地方政府提交的33个养老服务创新政策。通过理论框架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发现外"逼"与内"压"是地方政府创新养老政策的重要原因;在政策创新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多于中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中,以公私合作输送服务最多,其次是以失能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和以财政拨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并列;所有创新政策当中存在人文环境创新不足的现象。基于此,下一步地方政府应该在尝试"越位"跳出体制外筹资、主动让利推进民营机构成长、多管齐下营造专业队伍等人文环境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养老政策再创新。

歌曲《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的二度创作 下载:29 浏览:313

郑余会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这首作品选自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对《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剧情的了解,同时结合莫扎特歌剧的特点和演唱风格。本文将运用自己各种专业知识,首先从对作品的背景的介绍,其次是作品的音乐分析和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些方面展开。将此作品各方面的重点内容详细剖析,并且结合自己的心得感悟,来更好地演绎这个角色。努力将声乐的语言与艺术的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使笔者对这首作品有更好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好演绎这首作品。

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创作和演唱分析 下载:25 浏览:310

牛鑫园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忆秦娥·娄山关》是我国合唱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该曲歌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旋律则是大气舒展,刚柔并济。在演唱这首合唱曲时,需要先从词曲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多个演唱要点,方能获得理想的演唱效果,实现完美的二度创作。

基于OBE理念的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下载:26 浏览:367

裘玉英 王以华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促进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服务地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服装专业多途径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地方服装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打造了以"一个核心、两个创新、三个一体化、四个融合、五个能力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大大提升了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为相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提供参考。

工程链式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下载:22 浏览:249

刘玉梅 王纪婵 金玉洁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探索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解决工程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内容与产业界要求差异较大,专业、课程之间交融性差、柔性不足等问题。文章以面向地方院校教学特色的学术方向、学科交叉、工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应用型"特色,构建了"产品认识—产品拆装—产品开发—模型制作—样品制造—组装调试—上色—包装"工程链式的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并对专业实验室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以期共同提高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谐音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36 浏览:311

吴天悦 周承君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索谐音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论证方法对目标进行研究论证,以孙子兵法作为文化主题,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产品设计,挖掘其文化价值。设计了文创产品"孙子饼法"。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多元化探索新的路径。

新创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内外部新知识的视角 下载:53 浏览:478

吴增源1 易荣华1 张育玮1 伍蓓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新创企业如何利用新知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问题,从内外部新知识视角切入,探讨外部知识搜索和内部知识创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内部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荡性和管理注意力的调节作用。基于256家科技型新创企业的问卷数据,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外部知识搜索和内部知识创造对商业模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外部知识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通过内部知识创造间接影响商业模式创新;(3)环境动荡性和管理注意力对外部知识搜索、内部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起显著的调节作用。

南湖红船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18 浏览:349

滕水生1,2 《设计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借用心理学中巴纳姆效应对红船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研究,探寻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产品设计策略。利用巴纳姆效应中的主观验证心理,以人的认知习惯为切入点,研究红船形态及文化特征,提出红船文创产品设计新策略,并通过具体设计案例进行验证。基于巴纳姆效应的设计策略有效提升了红船文创产品的创新效率,切实解决红船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有利于传播和弘扬红船精神,并为其他地域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活力系统模型下的社会创新设计研究 下载:43 浏览:295

袁文浩 《设计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探究活力系统模型对社会创新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分析活力系统模型下影响社会创新设计活力的因素,提出对于社会创新设计思考。通过阐述和利用活力系统模型的具体指导内涵和内在发展路径,对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活力系统模型对社会创新设计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活力系统模型可以为社会创新设计的组织者指出了方向与路径,也为今后社会创新设计活力的判断和可持续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思路。

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六个向度 下载:94 浏览:613

李林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法理学和法治理论研究的时代使命和学术责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新时代法治理论创新发展,应当关注和把握六个重要向度,即法治中国的法理向度、政治中国的政理向度、法治体系的时代向度、法治效能的实证向度、法治世界的国际向度、系统法治的综合向度,由此加快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66

张弛1 陈洁2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大学文化的营造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整理当前设计学科教育模式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和研究,结合设计学教育模式相对领先的海外高等院校的发展实践,总结出设计学前沿教育模式发展的四大趋势,为未来中国设计学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刑事证据标准与证明标准之异同 下载:86 浏览:497

熊晓彪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证据标准用于对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主要包括对证据能力、要件证据及必要附属证据的审查判断;证明标准是对案件事实的综合评价,主要涉及证据标准的审查,证据证明力强弱、要件事实融贯性证成与否以及案件整体论证强度的评估。证据标准虽属证明标准评价的第一项内容,但不能因此将二者等同。证据标准与证明标准在具体内容、是否依存于特定诉讼构造、审查判断主体和评价方式、功能及法律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实质性区别。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统一证据标准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相反,统一证明标准不但违背了其在不同诉讼阶段的功能和价值,而且这一统一不可能真正实现。未来,应打破证据标准与证明标准一元化格局,构建二元评价模式。

成都市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创新设计与实施 下载:20 浏览:331

冯佳虹 唐莉英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线上金融的发展,实体商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城市商业区需要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商圈活力。融入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吸引消费者带动消费,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商业消费环境。方法分析成都市春熙路商业区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智能景观小品设计,总结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设计方法。从智能视觉景观、智能听觉景观、智能触觉景观及历史情景去讨论中心商业区中"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的设计策略,并具体给出实施智能体验式景观的技术原理。"智能技术+艺术设计"是建设智能体验式景观的可行之策,通过掌握智能技术原理实现智能体验式景观多元创新,给商业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及应用研究 下载:52 浏览:361

向卫国1,2 黄焕民2 张娴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提高城市规划效率和管理水平,依托深圳某新城区项目,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城市新城区规划信息模型创建与应用方法。通过确定规划模型分类编码、精细度、创建方法、坐标定位和整合方法,结合实景模型开展了规划方案比选、规划核查、碰撞检查、设计方案核查、未来面貌展示等应用。研究表明,将BIM用于城市规划中,可以为新城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时序推进和节约集约发展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

蜀绣在家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转化 下载:41 浏览:376

万国 于金仁 《设计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创新巴蜀非遗,将蜀绣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度分析蜀绣自身的特性,以及在家居设计中的传承创新现状及缘由。得出蜀绣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原则和方法,探讨出蜀绣在家居设计中创新转化的可能性路径。创新发展当代的蜀绣,将蜀绣的精华通过现代设计和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展现蜀绣的魅力和新的生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