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两相区形变对含铜低碳钢合金元素配分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40

陈连生 李跃 田亚强 郑小平 魏英立 宋进英 《新材料》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DIQ(两相区形变-保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借助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两相区不同变形量对一种含Cu低碳钢组织演变、位错密度和Mn、Cu合金元素配分行为与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经历了两相区热模拟压缩变形处理的含Cu低碳钢,随变形量的增加,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均趋于细化,位错密度逐渐增加,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先增强后减弱。两相区变形处理的变形量为10%时,Mn、Cu原子的配分效果最好,二者在马氏体中的平均含量较原实验钢分别提高了62.82%和20.73%。

块体金属玻璃的加工硬化行为 下载:90 浏览:433

孙国元1,2 张敏1,2 《新材料》 2019年4期

摘要:
块体金属玻璃(BMG)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大的弹性应变极限等独特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缺乏位错、孪生等晶态缺陷,金属玻璃通过高度局域化的剪切带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其通常不显示加工硬化行为,而发生应变软化和/或热软化。这导致了BMG早期灾难性失效,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在一些单相BMG材料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加工硬化行为。这引起了工程界学者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关于金属玻璃加工硬化起源机制的讨论。目前人们对于金属玻璃的结构如何影响其性能和形变行为的理解还非常有限,BMG的加工硬化起源仍是当前颇具争议的研究热点。但总的说来,BMG的加工硬化行为与外加应力(能量)引起的内部结构改变,包括多重剪切带的形成、自由体积的演化和纳米晶化行为等密切相关,并最终涉及其变形过程中的剪切带行为。Cu47.5Zr47.5Al5是被最早报道的可加工硬化的塑性BMG。相关研究认为,合金中存在的不同尺度的化学和/或结构非均匀性促进了材料变形过程中多重剪切带的形成和增殖;而大量剪切带在三维方向上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材料流变应力的增加,从而引起加工硬化。这就是BMG的加工硬化机理,该理论最早由Das等提出,后来被更多研究所证实。之后,研究者们在某些BMG加载-卸载循环纳米压痕试验中观察到了应变硬化-软化现象,并提出了BMG加工硬化的"自由体积模型"。他们认为,外加剪应力的改变导致了非晶结构内部净自由体积的变化,进而通过其对塑性变形微区剪切带行为的影响引起材料硬度的变化。Chen等在对均质结构的Cu50Zr50非晶条带进行弯曲变形后,检测到剪切带内原位纳米晶化,并基于对剪切带-纳米晶相互作用的实验观察,发展了形变诱导纳米晶化导致的应变硬化机制。这些工作丰富和发展了BMG加工硬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通常用来评估金属材料加工硬化能力的方法 /参数,并概述了金属玻璃中的剪切带行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典型的BMG加工硬化行为的分析,归纳性地讨论了BMG加工硬化起源可能的机制,以期为研究BMG的力学行为、开发性能优异的塑性BMG结构材料提供参考。

“助力河长制”工作在大学生志愿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51 浏览:237

徐立鹏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自河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高校作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也应为实施河长制献智献策。本文首先对高校在河长制推行工作中的地位进行解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中建立"助力河长制"的志愿服务团队的观点。其次结合"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团队的具体工作,分析实践中的重点及问题,以期为助力河长制工作提供借鉴。

高校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下载:68 浏览:431

杨露 门宝辉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中水回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研究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高校建立污水处理厂并进行中水回用的现状调研,从经济、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完善当前对高校污水处理厂的研究。

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明暗孤立波和怪波的形成机制 下载:56 浏览:436

李敏1 王博婷1 许韬2 水涓涓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明暗孤立波和怪波的形成机制,该模型既可以模拟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超短脉冲的非线性传输和相互作用,又可以描述具有八极与偶极相互作用的一维海森堡铁磁链的非线性自旋激发现象.本文首先通过对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相平面分析,发现由其约化得到的二维平面自治系统具有同宿轨道和异宿轨道,并在相应条件下求得了方程的明孤立波解和暗孤立波解,从而揭示了同异宿轨道和孤立波解的对应关系;其次,基于非零背景平面上的精确一阶呼吸子解,给出了呼吸子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显式表达式,进而分析得出呼吸子的速度存在跳跃现象.最后,为了验证在跳跃点处呼吸子可以转化为怪波,将呼吸子解在速度跳跃条件下取极限获得了一阶怪波解,从而证实怪波的产生与呼吸子速度的不连续性有关.

颗粒填充型聚合物的导热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66

席翔 夏延秋 李晓鹤 冯欣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蒙特卡罗可控空间分布算法,生成网链构型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数值研究了非均匀分布下不同组分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制备了氮化铝、氮化铝/石墨、氮化铝/石墨/银三种填料体系的导热硅脂,并测试所有样品的热导率和体积电阻率。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室温下导热硅脂在钢-钢摩擦副上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金属表面并利用能谱分析仪(EDS)对表面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热填料形貌越丰富,硅脂中的导热网络越致密,氮化铝/石墨/银硅脂的最大热导率可达1.623 W/(m·K),可实现在较少填充量下获得较高热导率;氮化铝/石墨/银有限元模型模拟的结果更贴近实验测量值,可以用来预测球状/片状/棒状颗粒填充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这归结于其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协同减轻电弧对金属表面的侵蚀。

缩短挖泥船设备故障停产时间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下载:57 浏览:263

付茜1 孙浩然2 王劼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缩短设备故障停产时间是降低挖泥船施工成本的有效途径,但传统降本增效方法难以准确找到症结并做到对症下药。本文针对如何缩短挖泥船设备故障停产时间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开展3个层次的现状调查,并找到问题症结。运用鱼刺图进行原因分析,确认导致问题症结的主要原因后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分别实施。经验证,挖泥船设备故障停产时间大幅缩减,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同类作业标准化水平,用创新拓宽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基于国产环境的散射通信站址选择软件设计 下载:79 浏览:399

肖永剑1 刘雪峰1 孙长明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散射通信链路的站址选择高度依赖于链路的地形地貌,而传统的预计方法只能借助于纸质地图的图上作业,因此存在效率低下、准确度差的缺陷。针对这一不足,拟借助国产化地理信息平台,开发辅助功能软件。基于国产Super Map 7C,对组件和应用接口进行开发,设计了软件,对散射链路剖面数据和链路分析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示和集成应用,为散射链路的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散射通信的战术化应用成为可能。应用结果表明,软件可以较为准确地为用户选择散射通信站址。

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 下载:68 浏览:426

蔡庆峰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杭州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更好地了解杭州市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开发潜力,本文结合杭州市水资源现状,对全市2017年水资源总量、质量及水资源配置情况作了简要分析,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通过分析2012—2016年杭州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揭示了杭州市各区县水资源开发潜力的差异。

基于自发参量下转换源二阶激发过程产生四光子超纠缠态 下载:58 浏览:343

何英秋1 丁东2 彭涛2 闫凤利3 高亭4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目前,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大多通过线性光学器件演化自发参量下转换一阶激发过程产生的纠缠光子对得到.本文考虑由自发参量下转换源二阶激发产生四个不可区分的纠缠光子制备四光子超纠缠态的情况.通过几组分束器、半波片和偏振分束器等线性光学器件设计量子线路演化四光子系统,结合四模符合探测,可得到同时具有偏振纠缠和空间纠缠的四光子超纠缠态.

USLE/RUSLE中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498

黄杰1 姚志宏1 查少翔2 肖培青3 王勃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是USLE/RUSLE方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5种估算P因子值的方法,包括小区和小流域资料法、美国农业部手册查询法、基于RS和GIS提取法、USLE/RUSLE方程反求法、经验模型方程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P因子的研究提出展望。

基于RTDS的VSC控制参数分环拟合方法 下载:25 浏览:275

徐鹏1 米建宾2 蒙小飞3 谢欢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troller,VSC)作为风电、光伏及换流站等设备的主要电力电子元器件,其控制方式和参数整定对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半实物仿真和纯数字仿真,提出一种用于拟合实际VSC控制模型参数的方法。以典型VSC并网系统模型为例,首先,借鉴锁相环原理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性观测坐标系建立方法,用于对比拟合2种仿真模型的阶跃响应;其次,分别给出了VSC锁相环、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拟合方法,其中在电流内环控制参数拟合过程中,利用观测坐标系在控制器锁相环输出角度未知时实现电流阶跃;最后,通过不同控制环节模型参数拟合时的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面向智能发电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模式 下载:21 浏览:243

房方 张效宁 梁栋炀 王庆华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发电过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是推进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剖析了智能发电的概念与体系,并给出面向智能发电的数字孪生定义,通过功能映射,构建了智能发电系统的数字孪生架构。提出了在智能发电系统中部署数字孪生技术的一般性方法,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研究结果可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发电领域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及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物控制研究进展 下载:13 浏览:142

韩卫 博卞双 汪涛 王家伟 张永生 潘伟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燃煤发电中常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会产生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脱硫废水和污泥,潜在环境危害性强,需谨慎处理。介绍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和脱硫污泥的产生来源、成分组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水平和排放处置标准,对沉淀法等脱硫废水重金属处理技术和脱硫污泥重金属去除及固化技术的原理、优点、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对比分析。脱硫废水重金属控制方法中,目前普遍使用的三联箱工艺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需进行改进;吸附法、微生物法等新型方法也因成本和技术等问题而难以普及;零排放技术因其无污染的特性将逐渐成为研究和推广的主流。脱硫污泥重金属控制方法大多仍处于研究中,化学修复和药剂固化方法因效果好、适用性强将逐渐在电厂生产实践中推广。

脱硫废水烟气喷射蒸发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下载:24 浏览:260

吴文庆 杜小泽 杨立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确保喷雾液滴在接触烟道壁面前完全蒸发,是保障电站脱硫废水在锅炉尾部烟道内蒸发处理安全运行的关键。喷雾液滴的破碎、聚并等动力学行为,以及液滴群的粒径分布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机制,是喷雾蒸发的主要特性。设计搭建了热态风洞实验台,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imagevelocimeter,PIV),在不同的引射空气压力、喷嘴水流量,以及风速、加热空气温度等条件下,对喷雾液滴群的粒径变化和速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大液滴形态离开喷嘴的射流在引射气流的携带作用下,因破碎而形成小液滴,而后液滴间聚并效果会显现出来。液滴初始粒径仅与引射气体压力和水流量有关;风速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液滴间的聚并。提高高压气体压力、温度、风速以及减小水流量均有助于提高液滴群速度,其中提高风速对液滴群的增速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喷雾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改进方向提供了参考。

基于DPSIR模型的许昌市水生态安全评价 下载:77 浏览:409

商震霖1 王志齐1 魏梦现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水生态安全建设对维护人类正常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许昌市2005—2014年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筛选,采用熵权法对筛选出的19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评价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未来许昌市的水生态安全仍有上升的可能。

基于阻抗特性多项式拟合的直驱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稳定判据 下载:23 浏览:282

于永军1 王利超1 张明远2 肖仕武2 张馨元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阻抗分析法已成为分析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以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系统为例,分析了现有的奈奎斯特(Nyquist)稳定判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了弥补现有阻抗稳定判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特性分式多项式函数拟合的量化稳定判据,采用分式多项式函数等效拟合理论推导或实测的风电机组端口阻抗特性,在拟合频段内分式多项式与原阻抗特性等价。通过求取拟合多项式零点获得了系统振荡频率和阻尼水平,量化分析了系统稳定特性,拓展了阻抗稳定判据的适用范围。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分式多项式拟合判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供给侧视角下智能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研究——以华北地区(3省33市)为例 下载:71 浏览:461

杨俊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养老地产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养老地产的开发应以人为本,将老年群体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研究点,最终实现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华北地区养老地产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研究策略,以促进养老地产向良性循环发展。

河北区域科技创新指数的构建及评价 下载:73 浏览:482

苑秀娥 王佳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科技创新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法与DEA模型构建了河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从多角度找出阻碍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发电技术及其商业化应用 下载:32 浏览:268

张哲 旸巨星 潘信宇 杨宇 徐超 杜小泽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由于太阳能自身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太阳能发电并网的质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太阳能光伏-光热(photovoltaic/concentrated solar power,PV-CSP)复合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相比于单独的太阳能光伏(PV)和太阳能热(CSP)发电技术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形式实现了商业化。介绍了PV、CSP发电技术及PV-CSP复合发电技术,通过一些典型商业化PV-CSP复合电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了当今商业化PV-CSP复合电站的应用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对PV-CSP复合发电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性研究情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