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退火次数对前封头壳体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250

孟强 杨立合 郑莉 刘涛 秦瑜 王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开展了前封头壳体焊缝单独退火与整体退火两种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退火次数对焊缝组织、力学性能及壳体变形的影响,对比了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试验结果表明:退火次数对焊缝组织的影响不大,对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对比焊缝单独退火工艺,连续焊接整体退火工艺更优,能够保证前封头壳体焊接质量,焊接生产效率提高了100%,每件产品节约生产成本140元,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调偏迈步式胶带自移机尾的研究 下载:83 浏览:446

王涛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掘进工作面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掘进巷道速度也在日益加快,而现有的顺槽皮带机机尾移动缓慢且移动时工作量大,需要两三人配合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研发可调偏迈步式胶带自移机尾,具有与悬挂二运皮带转载机搭接行程长,可以迈步式前进,自动调偏等功能,同时,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巷道掘进速度。

三种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研究 下载:33 浏览:243

张晓刚1 张德龙1,2 张昊1 车麒麟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研究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抗压性能,设计了三种杆件连接方式不同,质量相同的胞元构型。由三种构型和上、下薄板组成的单层点阵夹芯结构在承受平压载荷时,结构B和C的承载能力较强。研究三种单胞的变形行为发现:芯子内部杆件上、下部分具有不同的变形行为,变形主要发生在芯子上端,结构B、C中水平面上的连杆对其他杆件受力时向外扩张的抑制作用是两种结构Z方向变形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承压单层点阵夹芯结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灰色SVR模型在珩磨尺寸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385

李奇军1 牛永江1 宁会峰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灰色(1,1)模型(Grey model(1,1), GM(1,1))对非指数型数据序列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灰色支持向量回归(Grey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GSVR)预测模型。该模型一方面通过参数累积估计、预测公式改进和数据等维递补,对灰色模型进行建模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差分变异和混沌局部搜索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机进行参数优化,再将二者相结合进行预测。对柱塞套内圆珩磨尺寸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均方误差为0.391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90%,其预测精度较GM(1,1)模型显著提高。

基于分层铣削和激光扫描的模型重构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421

申军伟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铣削和激光扫描相结合的零件特征重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零件外轮廓扫描获取整体外形点云数据后,通过分层铣削并进行逐层扫描获取零件内部结构的点云数据,然后导入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零件的三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数据获取准确快捷、不易受环境光干扰的特点,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且能对复杂零件的内部特征进行准确重构,拓展了实际应用中模型反求的方式和方法。

胡麻联合收割机防缠绕割台的设计试验 下载:43 浏览:264

赵一鸣 史瑞杰 戴飞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胡麻联合收割机工作时割台容易发生茎秆缠绕、作物堆积等现象,依据胡麻机械化收获作业要求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对割台搅龙、拨禾轮进行改进设计,并计算确定往复式切割器的关键设计参数。改进后的防缠绕割台在搅龙伸缩杆齿之间添加了可调高度的防缠绕板,防缠绕板上安装有可更换刀架,割台前端曾加带式输送装置。改进后的防缠绕割台可有效解决茎秆缠绕、作物堆积等问题,并满足胡麻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此研究为胡麻联合收获割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设计 下载:62 浏览:394

王凯1杨晋1 何琪功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分析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典型工况,以钳口处于两个极限夹持位置时机构的力传递效率相同为依据,结合夹持机构的关键结构参数,利用解析几何法建立了机构的平面坐标系,根据机构自身结构特点及几何关系推导了确定夹持机构的方程式。使机构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输出力相同且最大,提高了操作机夹持机构的效率及夹持能力。理论计算了300 kN夹持机构的关键结构参数,验证了研究思路的可行性,为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的研究及设计提供了参考。

电动叉车举升机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下载:44 浏览:254

张义壮 冯川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叉车作为主要的短距离货物运输车辆,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动叉车因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工作噪声小及排放污染少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对电动叉车举升机构的货叉、叉架及门架结构进行了设计选型,并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通过受力分析对举升机构最大应力值及变形量进行了计算,完成了强度与刚度的理论校核。通过ANSYS软件对电动叉车举升机构在满载工况的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应力影响试验分析 下载:63 浏览:463

张浩强1 覃东强2 杨义喜2 余立新2 谢科2 蔡柳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连杆裂解质量差的问题,通过设计计算建立胀断连杆模型,运用ANSYS和MATLAB仿真软件,对胀断连杆体盖裂解剖分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切口深度为0.45 mm,曲率半径r为0.3 mm,切口张角为50°,连杆裂解的第一主应力可达到最大值,加快起裂过程,缩短起裂时间,提高裂解质量。

一种脱模剂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绝热材料成型中的应用 下载:35 浏览:222

张宁1 耿志刚1 李聪1 张云2 刘峥1 张新航1 祁本利1 李晓奋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分析了不同脱模剂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绝热材料成型中的脱模效果,结果表明:8421A脱模剂的质量分数为15%时,表面张力值为22.3mN/m,脱模次数最大,效果最佳。按照工艺方法处理后,用于长径比为18的绝热材料成型中可循环使用9次,且制备的产品合格率达100%,性能满足设计需求。此种脱模剂应用于其它大长径比产品中,脱模效果也尤为显著。

基于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储能器件 下载:27 浏览:309

吴战 李笑涵 钱奥炜 杨家喻 张文魁 张俊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电致变色和电化学储能的原理均是基于电荷在电极中的嵌入或脱出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相同的电化学本质。将电致变色和电化学储能功能集成在一起的电化学器件即电致变色储能器件。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已广泛商业化,单一功能的电致变色器件也已被广泛报道并有商业化应用,但有关电致变色储能器件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该类器件在电化学储能的同时,可以改变其在可见光甚至红外波段的透射率,并可用颜色指示器件的荷电状态,为电化学器件提供新的应用前景。电致变色储能器件主要包括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电致变色电池和光驱动电致变色智能窗等。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和电致变色电池以同时具有电致变色效应和电荷存储性质的材料为正负电极,光驱动电致变色智能窗则还包括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电转换部分。这些器件可用于建筑节能智能窗、静态显示、智能传感等。此外,在柔性基底上制备的可穿戴电致变色储能器件在智能服装、植入显示器和电子皮肤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从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无机电致变色储能材料与器件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重型卡车车架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分析 下载:35 浏览:355

杨永鑫 冯川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建立某重型卡车车架的三维模型,应用ANSYS软件对车架在弯曲、扭转、紧急制动和急转弯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校核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并从轻量化的角度对车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降低自重的目的。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基于SolidWorks的高速车辆转向架构架研究与试验 下载:57 浏览:319

雒琦1 许鹏善2 田斌1 王咏梅1 闫红强1 牟晓斌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轻量化的高速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转向架构架的技术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进行三维建模,继而对构架进行了模拟仿真应力计算,并完成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所设计转向架构架,不仅符合转向架构架结构简单、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也满足转向架构架强度要求。

内部基于SASIG标准的CAD数据几何质量研究 下载:88 浏览:463

方慧敏1 赵钢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基于SASIG标准和企业产品CAD数据的现状,通过专业的软件工具和有效的方法研究现有产品CAD数据的质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测和控制方案,以确保几何质量,提高产品CAD数据质量,为基于产品CAD数据的未来应用提供基本保证。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采油树受力状况及承载能力 下载:60 浏览:397

王兰文1 盛选禹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采油树受力状况及承载能力,开展了采油树整体模型和局部模型结构应力的数值分析,并对采油树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应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油树整体模型最大应力满足要求,且油管头四通、节流阀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对采油树整体模型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应力线性化,依据ASME规范中的应力评价准则,得出应力线性化结果满足强度要求。因此采油树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结构安全性能要求。该研究为采油树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基于应力松弛原理的T250钢薄壁壳体热校形工艺研究 下载:24 浏览:211

张志正 杨立合 孙菁 王锡鹏 郭刚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某火箭发动机T250钢薄壁壳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问题,统计分析了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结合壳体工艺过程和材料性能特点提出了热校形方案。基于应力松弛原理研究了壳体热校形方法,总结了外压式热校形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有效解决了T250钢薄壁壳体变形问题。

固态荧光碳点的制备 下载:30 浏览:311

李世嘉1,2 庞尔楠1,2 郝彩红3 蔡婷婷1 胡胜亮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荧光碳点由于其具有无毒、制备成本低以及独特的光致发光性能而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通常碳点的制备和使用均是在溶液中,而且随着碳点浓度的增加其荧光强度可能会降低甚至猝灭,通过简单干燥后得到的固态粉末则常常缺少荧光性质。因此,固态荧光碳点制备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固态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后处理法(基质分散法、表面工程法)和前驱体直接合成法;对比了各种调控手段处理前后碳点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总结了各种固态碳点在制备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固态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性能调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开发具有聚集诱导发射增强的碳点是至关重要的,也为固态碳点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平行连杆式锻造操作机吊挂系统结构设计试验 下载:74 浏览:470

吴文涛 杨晋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 期

摘要:
平行连杆式锻造操作机吊挂系统是实现锻造操作机工艺动作和承受外部载荷的主要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操作机运动的准确性。首先根据锻造操作机运动和吊挂系统结构的特点,将其简化为二维平面结构模型,然后将锻造操作机吊挂系统结构分为提升机构、俯仰机构、缓冲机构,逐个分析了操作机吊挂系统的运动过程及影响结构设计的因素,明确了设计操作机吊挂系统结构的关键参数,并对关键参数的确定提供了设计思路。

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测量方法仿真分析 下载:53 浏览:335

刘悦 刘明磊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运用俯仰-侧倾二自由度倾斜的方法来实现其惯性参数的测量。基于力、力矩平衡和多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惯性参数测量数学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完成了质心和惯性矩及惯性积的辨识。通过仿真得到测量动平台角速度、角加速度和驱动器受力曲线,通过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为特种重型车辆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掘进机电控系统设计分析 下载:86 浏览:450

李振国 《中国能源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传统的掘进机控制系统存在作业效率低、故障频率高和稳定性差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就掘进机电控系统设计开展探究,提出了基于PLC技术的掘进机电控系统,并对电控系统作业原理、电控系统设计、主控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等逐一分析总结,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