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内首艘挖沟船建造项目百万安全工时安全管理浅析 下载:54 浏览:351

付阳洋 倪继志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结合国内船舶建造的安全管理特点,以国内首艘挖沟船"海洋石油295"的建造项目为例,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关键点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安全工作开展的方法和对策,以期为今后类似船舶建造项目提供参考。

海底管道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下载:65 浏览:322

杜应军 潘东民 张宇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水下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在渤海某海底输气管道修复作业中的应用,并对水下带压开孔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带压开孔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施工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

立体膨胀弯在不稳定海床海底管道维修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03

成二辉 潘东民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立体膨胀弯的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技术的应用包括了立体膨胀弯的设计和安装。该技术综合应用了海底管道挖沟、混凝土涂层清理、管线冷切割、机械连接器安装、水下法兰测量等技术,为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动力定位工况下吊装限位装置的优化设计 下载:50 浏览:465

孙云波 孙超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某石油平台将军柱吊机因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更换,利用一艘DP2浮吊进行了旧吊机拆除和新吊机安装工序。为克服海水潮汐、涌浪和风力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接导向限位和定位装置,确保了吊装作业平稳完成。

海缆敷设施工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下载:52 浏览:485

夏长彬 刘朋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以某平台海缆敷设项目为例,对海上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讨论研究了解决的措施及方法,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操作成本,可为同类海缆施工项目提供借鉴。

海底管道法兰保护器的创新设计及应用 下载:16 浏览:207

崔占明 姜学录 于银海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多起海管法兰被锚缆拖挂受损事件,研究了国内外海底管道法兰保护器结构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两种新型法兰保护器。实践表明,新型法兰保护器可以有效地降低法兰被破坏的风险,且其安装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海洋平台上闭排泵的选型设计 下载:48 浏览:201

王亚莹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平稳、流量稳定、适用范围广泛、易于制造和维修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针对海洋平台闭排泵发生的汽蚀问题,分析汽蚀原理,找出防止汽蚀的方法,优选出闭排泵的泵型。

远洋渔船鱼舱口盖强度直接计算与分析 下载:65 浏览:433

王贵彪1 张海波1 单长飞2 崔雪亮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研究与优化远洋渔船舱口盖结构形式,以某鱿钓渔船鱼舱舱口盖为例,利用MSC.Patran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在风雨密及自重载荷下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以舱口围板横撑结构和舱盖上的加强筋数量为变量,分析了横撑结构和加强筋数量对舱口盖结构强度的影响,为舱口盖形式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了同尺度不锈钢材质舱口盖的结构强度,为远洋渔船完成欧盟注册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海洋自升式井架抗风能力分析 下载:45 浏览:284

杨静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2019年的一起自升式井架被强台风刮倒的严重事故,对自升式井架底段与起升部分连接点进行详细分析。以JJ315/47-KZJ自升式井架为研究对象,使用SAFI软件对井架结构进行整体受风分析;然后使用SolidWorks对井架底段与起升部分连接点的受风工况进行了三维分析。得到该井架抗风能力薄弱环节为底段顶端导轮导轨结构的结论,为该形式井架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硒化低聚氨基多糖稳定性研究 下载:56 浏览:276

汤震1 王晓波1 马丽1 相兴伟2 闻正顺1 曲有乐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2期

摘要:
以低聚氨基多糖与亚硒酸钠为原料,合成硒化低聚氨基多糖(Low molecular seleno-aminopolysaccharide,LSA)。通过无机硒与总硒含量的比值考察LSA稳定性,对LSA进行了影响因素[60℃高温试验,25℃、相对湿度(90%±5%)高湿度试验和(4500±500)lx强光照试验]、加速试验(40℃、相对湿度75%)和长期试验(25℃、相对湿度60%,12个月)。结果高湿度条件下10 d LSA吸湿严重发生结块现象,无机硒/总硒有显著性减小。高温及强光照射10 d对其质量也有一定影响,但无机硒/总硒在强光试验中有显著性增加,长时间的光照对LSA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表明产品较为稳定。因此,硒化低聚氨基多糖有一定程度的吸湿性,高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应该在密闭条件下避光保存。

原料大米对饵丝质构品质的影响 下载:30 浏览:309

蔺永祺1 罗忠志2 王富龙1 林洪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6期

摘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5种原料米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并使用质构仪对饵块的硬度、黏附性及咀嚼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然后对理化性质与质构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饵丝制作工艺中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圆粒香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其直链淀粉含量为33.8%,蛋白质含量为7.06%。东北圆粒香所制作的饵丝硬度最大,为286.39 N;巍山黄谷米所制作的饵丝黏附性最大,为26.95N.mm;腾冲浆米所制作的饵丝咀嚼性最大,为635.55 mJ。原料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饵块的硬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黏附性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与咀嚼性呈负相关关系。饵丝生产时可参考大米原料特性生产不同质地的产品。

鱼蛋白酶解液中产香酵母的筛选及发酵产香特性研究 下载:77 浏览:268

陈柔霖 李梦杰 冯淑莹 余辉 方旭波 陈小娥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2期

摘要:
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
摘要:为了筛选发酵鱼露用功能产香酵母菌株,从实验室保藏的鱼蛋白酶解液中分离得到7株酵母菌,经产香试验筛选得到1株最佳产香酵母,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该产香酵母为长孢洛德酵母(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strain),耐盐性发酵适应性试验表明其能耐受10%的盐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发酵液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吡嗪类物质,赋予发酵液玫瑰清香、烘焙坚果香等独特香味。由此可见,从鱼蛋白酶解液中筛选的该产香酵母具有增强风味的应用潜力,为后续研究应用于鱼露等发酵水产调味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南极磷虾虾糜和蛋白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435

朱俊向 许丹 陈瑜 张小军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6期

摘要:
等电点沉淀虾糜和碱提酸沉蛋白是南极磷虾常见的2种蛋白原料,但对它们功能特性的研究目前较少。首先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了2种蛋白原料的制备工艺,进而评价了它们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特性。确定的南极磷虾虾糜制备最优工艺为液料比3.2:1m L/g、酸沉p H4.4、静置时间1 h,南极磷虾蛋白提取最优工艺为液料比3.2:1 mL/g、碱溶p H11.4、提取3次,2种工艺的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70.05%和63.21%。功能特性研究表明,南极磷虾虾糜和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优于虾肉,然而,乳化性和起泡性与虾肉相差不大。文章为南极磷虾蛋白精深加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室温贮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下载:67 浏览:435

王建华1 葛敏敏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6期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并结合保留指数(RI)的方法测定25℃条件下不同贮藏阶段南美白对虾肌肉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共检出63种挥发性物质。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挥发性物质变化可以用来表征新鲜度的变化,南美白对虾贮藏0、12 h样品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三甲胺、壬醛、2-乙基己醇等4种,贮藏6 h样品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二烯丙基二硫、吲哚2种,贮藏24、36、48 h样品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二甲基三硫、4-甲基苯酚、二甲基二硫等5种,(0~48)h整个贮藏过程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三甲胺、吲哚、二甲基二硫等5种。

葡萄糖氧化酶对模拟热加工食品中呋喃生成量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324

毕可海1,2 张伶俐1,2 张玉莹1,2 孙玉奉3 张玉清1,2 张佳雪2 申裕荣2 石佳乐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5期

摘要:
呋喃是食品热加工的产物之一,会损伤肝肾,并且已经被列为Ⅱ类致癌物,因此探究呋喃在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生成规律并且研究调控其生成量具有重要意义。以葡萄糖与丙氨酸、甘氨酸模拟体系研究食品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通过向模拟体系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呋喃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0℃,时间为40 min,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和葡萄糖-甘氨酸模拟体系中酶的添加量分别为3000、4000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率分别为80.79%和78.68%。通过响应面优化,在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中,酶解温度为57.8℃,时间为45.6 min,酶添加量为3254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可达83.63%。而在葡萄糖-甘氨酸模拟体系中,酶解温度为57.9℃,时间为45.7 min,酶添加量为4252 U/mg时,对呋喃的抑制率可达81.02%。研究为日后调控呋喃在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生成量提供基础。

X70海洋管35MPa外压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下载:65 浏览:416

淮超1,2,3 刘宏亮2,3 左其川2,3 雷广进2,3 王海峰2,3 谭敏3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海洋管在工作时的抗外压强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对现场应用有重要影响,设计制造完成后必须对其抗外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以深海高压模拟试验舱为基础设计了X70海洋管3 500 m水深的内压及外压试验方案,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试验试件在高压下的应力应变及堵头的强度。海洋管外压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参数用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密封性和焊缝强度满足试验要求,管体变形均属于弹性变形,其强度满足3 500 m水深的工作要求,验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青香蕉粉戚风蛋糕的研究 下载:70 浏览:456

傅释仪 王维民 谌素华 邓连求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5期

摘要:
将打浆后3级绿黄偏绿香蕉(Loeseck分级法),通过冷冻干燥制成青香蕉粉末,以青香蕉粉添加量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比例青香蕉粉替代低筋面粉的添加量对于蛋糕质构、色度值、灰分、比容的影响,综合分析后确定27%的青香蕉粉替代低筋面粉为蛋糕最佳单因素;以青香蕉粉、低筋粉、鸡蛋、糖的添加量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由感官评价、水分、质构等指标分析青香蕉粉蛋糕的最佳配方,并研究最佳烘焙温度和焙烤时间。结果表明:青香蕉粉蛋糕的最佳配方为鸡蛋200 g、青香蕉粉15 g、低筋粉40 g、白砂糖35 g,其中鸡蛋及青香蕉粉添加量是影响蛋糕感官品质最重要的因素;最佳烘焙温度为160℃,焙烤时间为18 min。

辽河口海域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63 浏览:361

孙越峰1,2,3 秦艳杰1 李洪波2 吴荷4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7期

摘要:
2013年8月、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先后3次对辽河口海域进行航次调查,对相关数据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河口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西北部浓度高,东南区域浓度较低;夏秋呈相反的分布特征在夏季为近河口区域低、河口外区域高,且区域之间的浓度差异较大,最大值出现在西南区域;秋季表现为近河口区域高,远离河口区域较低,叶绿素a较大值主要分布在靠近河口的区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粒径对叶绿素a的贡献率也不尽相同,Nano-级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在3个季度中均为最大。影响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环境因素复杂:在春季,硝酸盐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在夏季,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以及总氮均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悬浮物浓度与叶绿素a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层水温(SST)与叶绿素a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秋季,悬浮物(SS)与叶绿素a存在显著正相关。

一种快速高效的DNA提取方法及其在q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427

田小兰1 冯俊丽1,2 汪艺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8期

摘要:
探究一种高效快速便捷地提取菌体DNA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运用热裂解过柱法和直接热裂解法提取菌体DNA,同时用试剂盒法提取DNA作为对比。用qPCR检测技术对样本DNA的提取效果进行验证,并将最优的提取方法应用于纯培养的和人工污染的鱼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qPCR检测结果显示热裂解过柱法仅比试剂盒法低一个梯度,体现了热裂解过柱法良好的稳定性、高效性和实用性。热裂解过柱法可高效提取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结合q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04×10~2 cfu/m L。

不同脱水方式对庸鲽鱼骨软罐头品质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139

衣美艳1 薛勇2 郭红1 毛毛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期

摘要:
研究以庸鲽鱼骨软罐头生产工艺为依托,以感官得分为指标,研究过热蒸汽法、油炸法和烘烤法3种脱水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法较其他2种脱水方式,可显著节约工艺时间、降低能耗并显著改善鱼罐骨头的感官性状,同时结合产品的质构分析,说明过热蒸汽法相较油炸法得到的产品感官性状、口感更好,更适合应用于鱼骨软罐头生产中。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