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宁南山区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 下载:76 浏览:490

岳自慧1 刘平1 翟汝伟1 王文1 刘学军1 贾爱冬2 张煜明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项目区6个重点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实施后不同建设年限的梯田土壤肥力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点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坡改梯初期土壤肥力与修建前相比有所降低,经过3~5年的合理培肥和土壤肥力的逐步恢复,不同建设年限梯田土壤肥力的年度变化大体上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梯田修建第5~7年土壤肥力各项指标达到最高,但修建第8年时土壤肥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梯田建设力度,重视梯田修建后的培肥与改良,为宁南山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MIF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价及其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246

王丽敏 杨国生 詹荣荣 王文焕 李妍霏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准确评价继电保护设备健康状态,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继电保护的技术特点;建立继电保护状态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解决了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继电保护状态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继电保护状态评价及其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的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确定了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结合目前继电保护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继电保护状态评价结果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解决思路,并开发完成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系统,应用于多家调度单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基于FPGA的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定位及匹配 下载:8 浏览:425

王文祥 柳燕飞 张瑞 李维诗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在工业现场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受限于机器人较低的定位精度,扫描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基于多相机的视觉跟踪系统代替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实现扫描测头的精确定位。由于多台大面阵CMOS红外摄像机(2 048 pixel×2 048 pixel)同时采样的数据量大,传统的串行处理器(如PC、DSP等)难以满足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30 fps)。以并行运行方式的FPGA作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对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的定位及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处理速度满足三维扫描测头位姿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基于FPGA的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定位及匹配 下载:16 浏览:422

王文祥 柳燕飞 张瑞 李维诗 《传感器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在工业现场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受限于机器人较低的定位精度,扫描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基于多相机的视觉跟踪系统代替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实现扫描测头的精确定位。由于多台大面阵CMOS红外摄像机(2 048 pixel×2 048 pixel)同时采样的数据量大,传统的串行处理器(如PC、DSP等)难以满足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要求(>30 fps)。以并行运行方式的FPGA作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对三维扫描测头反光标志点中心的定位及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处理速度满足三维扫描测头位姿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矩阵因子分解及其应用举例 下载:47 浏览:275

王文杰 梁卓滨 《数学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矩阵方程定义了矩阵的左、右因子和双因子,给出了各类因子存在的充要条件,并将其应用到满秩分解和极分解等典型例子中.论证中,采用多种观点和方法,空间映射、矩阵运算并重.

行约化梯形在子空间运算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255

王文杰 梁卓滨 《数学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行约化梯形(Reduced Row Echelon Form)是线性代数中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在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和数据压缩的理论和计算中有大量的应用.西方线性代数教科书普遍重视这一工具,中文教材书籍中则很少介绍,用得不多.本文详细分析和挖掘行约化梯形的性质和功能,并阐述其在线性空间的和、交、商等运算中的作用.

近邻感知的标签噪声过滤算法 下载:44 浏览:364

姜高霞1 樊瑞宣1 王文剑1,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k近邻的标签噪声过滤对近邻参数k的选取较敏感.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近邻感知的标签噪声过滤算法,可有效解决二分类数据集的类内标签噪声的问题.算法分开考虑正类样本和负类样本,使分类问题中的标签噪声检测问题转化为两个单类别数据的离群点检测问题.首先通过近邻感知策略自动确定每个样本的个性化近邻参数,避免近邻参数敏感的问题.然后根据噪声因子将样本分为核心样本与非核心样本,并把非核心样本作为标签噪声候选集.最后结合候选样本的近邻标签信息,进行噪声的识别与过滤.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的噪声过滤效果和分类预测性能均较优.

致密凝析气藏压裂伤害及返排控制技术 下载:58 浏览:371

秦华 尹琅 牛会娟 王文利 《天然气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四川盆地部分凝析气藏测试产量难以达到地质预期,为了提高凝析气藏压后效果,以L气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伤害性评价及凝析油伤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A井返排率和产能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低渗透凝析气藏控压返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低渗透凝析气藏伤害主要是水锁伤害和凝析油伤害,其中凝析油对渗透率伤害达到90%以上,应该尽量避免;(2)提出了致密凝析气藏压后返排控制技术,当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在临界出砂流量下快速排液,当井底压力接近露点压力时,控制返排速度保证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3)根据临界出砂流速计算模型及喷嘴压降损失模型编制了计算软件,初步形成了凝析气藏控压返排现场应用技术。该技术成果在L气藏B井进行了先导试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压后返排率较邻井提高157%,无阻流量提高53%,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成果对于低渗透凝析气藏难动储量的有效动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XGR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的实践研究 下载:51 浏览:366

王文昊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对XGR-3600型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的工作原理、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煤中1mm以下的颗粒在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中分选效果理想,有效地解决了1~0.5mm粒级的分选难题。

玉米间作种植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344

刘鹏飞1 红梅1,2 平翠枝3 美丽1 王文东1 赵乌英嘎1 《土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中小型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不同种植方式导致农田土壤空间格局改变将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本文通过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在玉米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调查取样,研究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对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多样性和不同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验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 473只,隶属于40个类群;玉米间作种植显著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这种降低趋势在不同月份和土层中均表现出来;玉米单作和间作种植下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体趋势为腐食性>杂食性>捕食性+植食性的个体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增加了优势度指数,降低了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 0. 05);玉米间作种植改变了不同食性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腐食性、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土壤动物数量降低,杂食性和捕食性+植食性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增加,腐食性土壤动物类群数降低,但个体数和类群数的变化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5)。

生物有机肥料对连作马铃薯根际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492

王文丽 靳海波 李娟 赵旭 《土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确定生物有机肥料GSJ-1对连作马铃薯土壤养分、生长发育及病情指数的影响,本研究对连作马铃薯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主要化学指标、马铃薯生长发育指标、块茎产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对收获连作马铃薯薯块疮痂病、黑痣病的病情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施生物有机肥料的处理,生物有机肥料GSJ-1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马铃薯生理指标和产量,并有利于减轻马铃薯土传病害(疮痂病、黑痣病)的发生。

基于多视图半监督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 下载:382 浏览:403

唐超1 王文剑2 王晓峰1 张琛1 邹乐1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由于人的行为在本质上的复杂性,单一行为特征视图缺乏全面分析人类行为的能力.文中提出基于多视图半监督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首先,提出3种不同模态视图数据,用于表征人体动作,即基于RGB模态数据的傅立叶描述子特征视图、基于深度模态数据的时空兴趣点特征视图和基于关节模态数据的关节点投影分布特征视图.然后,使用多视图半监督学习框架建模,充分利用不同视图提供的互补信息,确保基于少量标记和大量未标记数据半监督学习取得更好的分类精度.最后,利用分类器级融合技术并结合3种视图的预测能力,同时有效解决未标记样本置信度评估问题.在公开的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上实验表明,采用多个动作特征视图融合的特征表示方法的判别力优于单个动作特征视图,取得有效的人体行为识别性能.

管道流体测量无线无源LC谐振式传感技术研究 下载:11 浏览:420

刘喆1,2 王文廉1 郑宾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管道内流体测量需求,提出基于LC无线无源谐振式传感技术的测量方法。在绝缘管道外表面设计螺旋型的电容和电感,构成非接触式的流体测量LC传感器,LC谐振频率反映流体参数变化。相比常规的电容式传感技术,LC传感器能实现无源无线测试,可用于非实时性流体检测。对水平式管道内水气两相流,进行了静态的模拟测量,实验表明在直径10 mm的亚克力管道内,随着水相含率从10%增加到100%,传感器谐振频率变化15.51 MHz。

生石灰消化除尘改进 下载:49 浏览:249

何木光 冯茂荣 王文钱 王睿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攀钢钒烧结系统生石灰(活性灰)消化除尘的粉尘与高温烟气外逸而造成现场环境差的问题,采用"进汽预洗—水浴(热交换、烟气净化)—抽风—净气排放"的思路进行粉尘治理改进,实现了含尘高温烟气的循环利用、无消化废水外排、改善了现场环境。

便携式无线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 下载:12 浏览:410

陈亮1王文瑞2 鲁方林2 袁晓冬1 沈海平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在配电网状态感知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无线工频电场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无线工频电场测量系统的制作,使用该测量系统在变电站中进行了测量试验并与标准电磁场检测设备进行了对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场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其测量结果与标准的电场检测设备具有较大的相关度,能够准确测量配电网中的工频电场,同时具有低功耗和组网的特点,能够实现一定区域内的长时间、无间断监测,为配电网的状态监测、系统维护和升级提供便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助推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于废物管理与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载:56 浏览:449

王军 王文武 王萌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以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助推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于废物管理与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微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下载:10 浏览:418

王文1,2,3 吝伶艳1,2,3 乔记平1,2,3 宋建成1,2,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了快速准确地补偿微电流传感器的误差,提高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零磁通补偿原理,研制了一种微电流传感器。微电流传感器包含感应单元、信号补偿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其中补偿单元采用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方法对输出电流进行相位和幅值补偿,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实现对二次侧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调理,放大。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补偿方法时电流传感器在测量μA级到m A级的工频电流时准确度可达到0.2级,且补偿方式方便快捷。

微生物在重金属离子污染修复及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3 浏览:469

李司宇 刘雪 王文婧 卢松霖 郝雪萌 张杰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5期

摘要: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本文从重金属环境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影响、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污染的修复作用、微生物修复方法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修复及治理中的研究概况,并对微生物修复及治理重金属污染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为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分布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274

屠厚旺 田红瑛 梅成红 王文澜 张如华 雒佳丽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1958~2002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与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上对流层200 h 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其强度,对100 h Pa水汽高值中心的位置和强度有着较强的影响,而对平流层下部70 h Pa的水汽分布几乎没有影响。(2)南亚高压偏东年,高原上空和高原南部的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在西风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可将低层丰富的水汽向上输送,使200 h Pa和100 h Pa的水汽高值中心位于高原上空,而100 h Pa南亚高压范围内偏北风和偏东风增强,在水平输送的作用下使高值中心周围水汽的分布形态与高压中心的分布形态一致。(3)南亚高压偏西年,沿着高原西部的地形抬升作用比高原上空的对流上升运动更强,西风急流北移,对流层顶附近在60°E80°E范围内形成气旋式环流,因此水汽高值中心向西偏移到伊朗高原。(4)南亚高压范围内200 h 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的异常分布一致,暖中心有利于高水汽的生成。而100 h Pa的温度异常分布与水汽异常分布相反,暖中心对应异常偏低的水汽,说明南亚高压范围内下平流层的水汽分布受环流场和温度场共同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对理解南亚高压东西偏向机制及提高亚洲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长春地区樟子松嫁接红松接穗苗田间管理 下载:59 浏览:370

申贞爱1 闫红英2 张智慧2 林爱国2 王文阁3 申铁东4 《林业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栽植、解绑、修剪、抚育等樟子松嫁接红松接穗苗管理和常见病虫害防治及幼林管护技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