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施工项目奖金设计研究 下载:54 浏览:394

侯景亮1 李远富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施工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分析表明项目绩效传递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越强,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就越积极,获得高于项目奖金标杆的奖金就越多。同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评价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以项目赢得值制定项目奖金标杆,从而设计项目团队成员的奖金。并通过应用案例给出了具体算法,进一步验证了该种项目奖金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24 浏览:219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基于老年用户认知与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以家用血压仪为例 下载:32 浏览:257

郑慧敏 《中国设计》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智能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老年群体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特征;根据研究现状选择家用智能血压仪为研究产品对象;通过观察法观察老年使用智能血压仪的操作过程并进行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群体对现有产品界面语义的认知结果,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和探索未来产品设计趋势和倾向。得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性的设计案例。提出符合老年用户认知和反应特征的设计建议和策略。

关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体育文化研究 下载:33 浏览:249

涂俊彪1,2 《体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将国内、外不同视角、不同渠道、不同领域以体育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研究主体,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国内、外体育文化演化过程,并用微观视角去探查各领域、各方面关于体育文化的相关热点内容,并详细阐述鲜明观点及认知,目的是为我国体育文化研究指明方向,并做出一定的积极贡献,希望能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各个环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基于视觉提示的自闭症儿童图形符号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41 浏览:223

李闯1 张丙辰1 王艳群2 赵玉婉1 《中国设计》 2020年1期

摘要:
结合视觉提示参与的干预治疗方法来缓减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症状,为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训练提供新的形式,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视觉特征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存在的视觉优势和内在需求,并结合图形、符号、文字及表格参与的视觉提示策略,探讨图形符号在色彩及字体上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以自闭症儿童为中心的视觉图形符号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图形符号在色彩、肌理以及字体上的设计要素分析。视觉提示的自闭症儿童图形符号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减轻社会与家长的压力。

基于情感体验的智慧教室色彩设计 下载:75 浏览:436

周晨露 徐建东 《设计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智慧教室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建成的智慧教室大多只重视软件、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心理学家发现,色彩对学生的情感调节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智慧教室色彩情感化"三层六维"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流程,以期为智慧教室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基于情感体验的智慧教室色彩设计 下载:35 浏览:369

周晨露 徐建东 《设计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智慧教室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至关重要。但目前建成的智慧教室大多只重视软件、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心理学家发现,色彩对学生的情感调节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智慧教室色彩情感化"三层六维"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流程,以期为智慧教室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从内容付费看知识服务 下载:67 浏览:416

聂静1,2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内容付费成了近两年的关注热点,碎片化的时间面对海量信息,受众越来越需要通过付费手段高效能地筛选优质内容,节约时间成本。因此,内容付费事实上是因为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动,导致原有三大产业——教育、出版、传媒之间的边界和逻辑发生松动之后所提供的一个机会,是新兴的"知识服务"行业催生的契机。本文分析我国内容付费的基本模式,激活根源,并提出未来知识服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86 浏览:484

辛宗斐1 吕晓1,2 彭文龙1 牛善栋2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为探寻近年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主要中文学术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①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强调投入-产出效益,内容以农业集约经营的现实意义、农业目标、实现途径等理论为主;随着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基于多种模型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围绕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空间差异、驱动机制、政策调控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其研究内涵。②微观尺度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农户主体的经济效益,区域尺度则表现为社会经济、耕作制度等,且各省市间驱动力差异性显著。③基于国家、省域层面的大尺度与地市、县域中尺度研究较丰富,农户、地块微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区域间分布不均。④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研究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下降。未来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应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探索新模型、新方法,以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集约化等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用户认知的新老年人互联网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65 浏览:284

罗琛琛 陈香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探究新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愿景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对银发用户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现有互联网产品的现状、需求和困境,从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和认知能力入手,围绕用户认知寻找产品设计的策略。以新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新老年人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认知要素、认知能力,提出通过降低认知负荷、消除认知困扰、增强用户兴趣,为银发用户体验和成功老龄化的进程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交互设计在学前儿童古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63 浏览:342

林维章 储蕾芳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合适的交互设计使学前儿童获得更有效的古琴教育。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提出交互设计需求,并结合交互设计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实践。以APP为载体,在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将交互设计与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相融合。基于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分析,定义学前儿童古琴教育特点,并通过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做研究的适用性,利用交互设计对传统学前儿童古琴教育做出改善。

科技出版转型垂直领域知识付费模式探析 下载:76 浏览:403

蔡喆 赵延永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简要介绍垂直领域知识付费模式的概况,分析垂直领域知识付费模式的特性,结合科技出版的特点,寻找传统科技出版与垂直领域知识付费模式的结合点,探讨科技出版转型垂直领域知识付费的可能性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展望科技出版在知识付费模式下出现Workshop等新形式的可能性。

铁路自助售票机界面设计参数对老年人感知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03

陈立德 汪颖 《中国设计》 2018年12期

摘要:
铁路已成为一种重要交通工具,铁路自助售票机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车站,然而其用户界面却使多数老年人使用时感到困难。通过初步的可用性测试,发现老年人在操作地站点选择界面和日期选择界面时遇到困难最大。通过联合分析,得出界面各设计参数的重要性及其对应各水平的效用值大小。叠加各水平效用值,从而得出整体效用值,以确定界面的最优组合。最后将联合分析与绩效分析对比,前者能发现更多问题,并给出更为具体的设计指导。

开发拓展思维的色彩设计教学研究 下载:52 浏览:276

包琳 《中国设计》 2018年12期

摘要:
色彩设计是艺术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保持敏锐的色彩感觉和搭配方法一直是色彩设计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文章将结合实践教学,通过名画借鉴、物质色彩提取、自然色彩再现、地域色彩总结的方法递进训练。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色彩感知力,灵活掌握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方法。

心理声学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 下载:26 浏览:328

王智1 李帆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是以光波和声波为介质,以模拟人的视听感知为手段,刺激接受者的视听感官,使受众产生不可忽视的生理反应,继而产生某些心理效应的。影视创作遵循心理学法则,从心理声学的声音心理属性和听觉感知经验两个层面出发,通过控制和改变声音的物理参量,引发听者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效应,获得某些观影效果,以实现其创作目的。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下载:29 浏览:322

吉琳玄1 马知遥2 刘益曦3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非遗"短视频从内容生产到传播都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缺陷。短视频在商业化环境下在线售卖"非遗"产品模式的运用,不仅推动了"非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方式。但是泛娱乐化的新媒体倾向导致社交类短视频平台上"非遗"短视频的内容趋向于同质化、套路化、片面化。在以传承做为核心的背景下,新媒体对于"非遗"的宣传需要把握传承规律,揭示文化内涵,促进产品消费。

利用大数据优势搞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下载:68 浏览:388

谢超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对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消防安全部门不仅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财产与生命安全的重任,还担负着对人民进行消防宣传,加强我国人民消防安全意识的义务,消防部门如何利用大数据加强对人民群众消防知识的宣传,是大数据时代对我国消防安全部门提出的一项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消防宣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使用大数据来进行解决的策略,希望消防安全部门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加强对我国人民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最大程度上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美学融合视域中视知觉感知建构的身体美学理论 下载:25 浏览:321

李伟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从以往研究身体美学的学者来看,研究领域大多都是从生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角度来研究,虽有颇多建树,但对脑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将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美学融入身体美学的理论建构,使身体美学不再单纯以可见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交叉至包括脑、神经元、躯体等多维的系统性领域,可以得出身体不仅是审美对象,更是审美主体的结论。同时,审美认知活动不能割裂身体与大脑,以"我们并非‘拥有’一个身体,或者我们身体性地‘存在’"的系统论思维和"人是‘理、情、意’三者的统一"的身体意识和身体表现理念是构建现代身体美学理论基础。

遏制谣言传播,“制+知+智+治”要形成合力 下载:80 浏览:411

钱江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打击谣言,"制+知+智+治"也要形成合力,才能布下天罗地网,既要注重从源头上重点布防进行剿灭,也要从信息公开上保持透明无阻;又要从宏观上唤醒民众的辟谣意识,发挥群众力量积极辟谣,还要从法制上加大打击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

影像媒介的本性——论影像艺术价值的一种标准 下载:25 浏览:315

唐宏峰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20世纪以来,对艺术媒介属性的探讨日显重要——在身份区别的意义上,媒介属性成为界定各门艺术本性的关键。克拉考尔、本雅明、爱浦斯坦、德勒兹等理论家有着对摄影和电影等影像艺术媒介本性的充分认识,他们在影像、自然、运动、感知等范畴之间建立起其本质的关联。影像使自然现实以绵延的、未改动的面目复现,更以一种揭示力将封闭于其中的隐秘形式打开;影像提供了人们与日常生活无限接近的感知形式,甚至以对对象的充分揭示带来无限深邃的感知、意识与精神的世界。这是影像媒介的本性,即影像-自然-感知的统一。这种认识,提供了影像艺术价值判断的一种标准,即是否充分发挥了影像-自然-感知的影像媒介本性,是否充分呈现、揭示了自然现实的丰富性,进而扩展了人的感知与精神世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