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然气流量计量检定中心的设计研究 下载:37 浏览:235

宋春红1 张东2 杨静3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4期

摘要:
天然气管道工程贸易交接计量检定系统利用天然气站场的输送介质作为检定用气源,检定中心与站场毗邻建设,围绕计量检定方案设计工艺流程,配置仪表、工艺设备及计量检定控制系统。对检定系统的技术要求、设备技术指标和检定操作过程等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将作为河北省天然气大流量实流检定中心的建设和检定过程的指导文件。

施工企业HSE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载:29 浏览:348

聂增民1,2 王庆晖3,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石油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系统安全观指导下搞好HSE管理工作。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石油系统施工企业HSE管理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石油系统施工企业HSE管理理念、对策和措施: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确立班组作业人员本质安全观、提高一线员工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改进现场HSE管理技术和手段,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改进企业HSE体系运行与管理,不断推进HSE体系高质量运行。

浅析国内稠油开发技术标准 下载:33 浏览:381

王树强1 赵英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1期

摘要:
稠油资源以其丰富的储量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也备受瞩目。对国内目前稠油开发技术标准,从稠油开发试验检测管理、油藏地质研究、开发设计规范、开发工具及现场材料要求、现场作业规范及规程等5方面进行了剖析,内容涉及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稠油冷采、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火烧油层、井下蒸汽发生器等,并提出了稠油技术标准建设的相关建议。

美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经验及启示 下载:23 浏览:342

罗自治1 杨啸1 鹿栋梁2 陈维杰1 王永建3 杨德福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在介绍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形成的背景、内容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美国管道事故的原因,以及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实施经验、投入与成效。最后从完善管道运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油气管道运行的安全技术研究,建立管道动态运行管理数据库、事故案例库,加强油气管道安全预警技术开发及应用,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设想,为我国管道运营及管理者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借鉴。

页岩气钻完井工程现场监督管理与实践 下载:53 浏览:355

沈建中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6期

摘要:
页岩气有效开发得益于工程技术的突破,而钻井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则是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效果的关键。在充分了解页岩气钻完井工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工作制度、优化监督工作方式及强化培训与考核等监督管理的具体做法,可保障钻井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与进度,为页岩气有效开发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

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5 浏览:304

赵俊桥 李继勇 张云芝 董浩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6期

摘要:
应用高温高压哈克流变仪,对影响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溶解时间、水质、瓜胶浓度、p H值、稳定剂,添加剂配伍性对瓜胶类压裂液耐温耐剪切性能均有影响。给出优化的配制和测试过程,进而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性。

基于MOSES软件的船体运输稳性优化算法 下载:57 浏览:366

周健 《中国设备》 2019年2期

摘要:
对MOSE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通过VBA独立研发了一个船体稳性分析的软件,并将MOSES软件的命令语句链接到此软件,用户只需要输入船舶、货物、环境条件等参数,即可完成对计算程序的修改,使稳性计算更加快捷、准确。阐述基于MOSES软件的船体运输稳性优化算法的开发过程及原理。

水下流量计安装与回收技术初步研究 下载:29 浏览:47

鞠朋朋1 赵军林2 潘艳芝2 王海兵2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水下流量计的安装和回收技术是水下流量计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国内而言,水下流量计的研究刚刚起步,水下流量计的安装回收技术仍然是一个空白,研究水下流量计安装与回收技术是实现水下流量计国产化的必经之路。介绍了当下水下流量计安装与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方法,以及不同安装位置(水下采油树、管汇、跨接管)水下流量计安装与回收的通用技术手段。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设备获取模式 下载:83 浏览:472

涂志威 《中国设备》 2018年6期

摘要:
分析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设备获取模式,未来设备获取模式的发展趋势,构思企业可采取的设备获取方式,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下载:31 浏览:350

陈丽媛 戴荣东 侯业贵 于少卿 王锴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胜利油田在钻井质量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井身质量、取心质量、固井质量、完成井井口质量和油气层污染判定为核心的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体系。该体系建立实施后,目的层井径扩大率由7.0%降至5.2%,固井二界面合格率由63.2%提高至71.8%。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固井工艺技术,优选套管及水泥浆体系等,单井钻井质量和固井质量得到提高,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基于圆筒形电容器的粮食含水率测定研究 下载:69 浏览:376

李靖轩1 冷文秀2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利用电容器的电特性设计制作一种粮食水分测定装置,以快速测定大米水分含量。由于以大米为介质的圆柱形电容器电容极小,故设计了微小电容测量电路,即以M328单片机为核心的测量仪。传感器部分为铜质圆筒电容,通过实验测量分析出了粮食水分检测时的各项参数如粮食含水率、载装密度对于电容值的贡献率,进行误差分析并得出电容-含水率-载装密度的拟合函数。最后还分项进行单一变量的探究实验,分析每一因素对电容的影响程度,发现在偏差允许范围内,得出的电容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制作的水分测定装置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粮食的水分,可适用于生活中基本粮食水分测量。

多氯芳烃类污染物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下载:78 浏览:408

刘建坤1,2 黄静1,2 蒋廷学1,2 吴春方1,2 文佳鑫3 许卓奇3 马小东3 王淑荣4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多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Polychlorinated aromatic pollutants,PCAPs)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与常规污染物相比,PCAPs具有很强的生物累积性、环境持久性、高毒性、亲脂性和远距离迁移能力,使它们不仅易通过固体废弃物、液体污水和废气等方式分散于水生环境、土壤和大气环境中,而且容易通过生物链进入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脂肪组织、血液中,改变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人类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因而PCAPs的控制、消除和降解技术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对于PCAPs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高温热解法、微生物处理法、光催化法和催化降解法等。但前四种技术存在实际降解不完全、残渣废弃物多、对污染物处理成本较高、降解温度高、PCAPs低温易重新形成、耗时较长或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等缺点而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相比之下,催化降解法具备反应温度低、产物矿化完全、降解效率高、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环境中PCAPs最有效并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催化降解PCAPs催化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环境及催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催化降解PCAPs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目前研究中PCAPs处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制备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新型降解PCAPs催化剂提供参考。

新型喹啉季铵盐酸化缓蚀剂氯化苯甲酰甲基喹啉(PCQ)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下载:80 浏览:472

王业飞1,2 钱程1,2 杨震1,2 丁名臣1,2 王任卓1,2 《新材料》 2019年7期

摘要:
以氯化苄、2-氯代苯乙酮、喹啉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氯化苄基喹啉(BQC)以及新型的氯化苯甲酰甲基喹啉(PCQ)两种季铵盐型缓蚀剂,其中PCQ为首次合成。PCQ的制备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在75℃水浴条件下回流20 h,采用无水乙醇对产品进行重结晶。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两种季铵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90℃、15%盐酸条件下通过静态失重法对两种季铵盐单独使用及分别与丙炔醇、碘化钾复配使用的缓蚀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1. 00%添加量的BQC、PCQ对N80钢的缓蚀率分别为82. 17%、94. 25%; PCQ与丙炔醇的加量分别为0. 50%时的复配缓蚀体系可使N80钢的缓蚀率达到99. 88%。BQC与PCQ在N80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均为自发的放热过程且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90℃时,BQC和PCQ的吸附平衡常数kads分别为483. 10 L/mol和1 092. 75 L/mol,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30. 77 kJ/mol、-33. 24 kJ/mol,说明两种季铵盐在N80钢表面的吸附均以化学吸附为主。

表面活性剂对气-液界面纳米颗粒吸附规律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67

张旋 张天赐 葛际江 蒋平 张贵才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测定及分析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复配体系在自由吸附过程与动态收缩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变化,总结了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排布规律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其吸附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由吸附过程中,随矿化度增加、阳离子活性剂浓度增加,平衡表面张力降低,这与颗粒吸附密度增加及颗粒润湿性改变有关.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阳离子活性剂体系与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差异证明了阳离子活性剂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纳米颗粒表面,进而部分溶解于水相;而阴离子活性剂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力较弱,对表面张力影响较小.纳米颗粒体系在液滴收缩过程中,表面张力从自由吸附平衡态进一步降低大约9 m N/m,说明自由吸附过程中纳米颗粒不能达到紧密排布;同时表面张力呈现为缓慢降低、快速降低和达到平衡三部分,表面压缩模量可达70 m N/m,满足了液膜Gibbs稳定准则,这将有助于提高泡沫或者乳液稳定性.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体系在液滴收缩过程中表面张力降低值随活性剂浓度增加而减小;表面压缩模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纳米颗粒>阳离子活性剂-纳米颗粒>阴离子-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

人-工作匹配视角下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下载:28 浏览:278

侯宇1 胡蓓2 《当代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作为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造力在近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重要的组织环境因素,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却并未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对466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能够促进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提升,这种作用受到要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的并行中介作用,同时会因个体特征表现出差异。对于高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会更强;而对低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影响则十分有限。

直燃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总结与探讨 下载:60 浏览:317

朱鹏 李远付 鲁敏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文中通过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形势及直燃机设备的性能、特点与工作原理等进行介绍,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城市夏季电力供应紧缺而燃气供应充沛等实际问题,将采用直燃机供冷与传统电制冷方式供冷两种方案分别进行经济性、节能性等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直燃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

水平井成像测井工艺技术及应用 下载:61 浏览:454

赵永刚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为解决核磁共振、微电阻率扫描和扇区水泥胶结(SBT)在水平井中测井存在的钻具输送核磁共振成像测井的湿接头总成耐高电压大电流难题、极低速测井难题和成像测井发射测量探头良好贴井壁难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通过实施耐高电压、大电流水平井湿接头工具配套技术,水平井核磁共振成像测井发射测量探头居中技术,核磁共振成像钻具输送测井低测速控制技术,水平井成像测井发射测量探头张开程度控制及紧贴井壁技术,成功解决了水平井测井中的问题,全面拓展了水平井测井资料录取范围。经完成的15口水平井核磁及电成像测井、60口水平井SBT测井的实际应用,各项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水平井成像测井工程提供借鉴。

大牛地气田压裂支撑剂优化组合研究与应用 下载:57 浏览:433

蒋艳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降低压裂成本,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支撑剂组合压裂的可行性,优化了支撑剂组合类型及组合比例,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30/50目石英砂和20/40目陶粒组合能满足该气田压裂改造导流能力的要求;②组合支撑剂混合的铺砂方式与先加石英砂再加陶粒的铺砂方式相比,导流能力更强;③在5 kg/m2铺砂浓度下,当石英砂与陶粒比例大于4∶6以后,导流能力无法满足储层需求,故优选石英砂与陶粒比例3∶7和4∶6在大牛地气田开展初期试验;④大牛地气田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施工14口井,累计节约支撑剂成本484.37万元;⑤根据现场应用情况,将石英砂比例由30%提高至40%不会影响单井产气量;⑥根据物性及压裂规模相似井的产量对比,采用组合支撑剂不会降低单井初期产气量及长期产气量。结论认为,采用石英砂、陶粒组合支撑剂压裂可大幅度降低压裂成本,在大牛地气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国内类似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提供借鉴。

顶部注水泥工艺在东胜气田多层开发中的首次应用 下载:69 浏览:454

张辉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顶部注水泥工艺在垂向不同类型气藏开发应用的可行性,以具有代表性的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含水气藏和元古界裂缝性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固井难点、双封隔器管串结构及正注反挤固井工艺设计,首次在东胜气田定向井开展了Φ139.7 mm顶部固井试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锦142井顶部注水泥工艺保障了元古界裂缝性气藏筛管完井无水泥污染及上古生界含水气藏的固井有效封固;②顶部注水泥工艺是在同一井径条件下建立分层多样完井方式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垂向多层精细化动用;③采用双封隔器管串结构设计,优选井径规则且井壁稳定性地层作为安放位置,有效防止了水泥浆下落;④正注反挤固井工艺有利于提升垂向多层恶性漏失井的固井质量。结论认为,顶部注水泥工艺简化了井身结构,节约了成本,避免了水泥浆污染气层,为国内垂向不同类型致密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探析 下载:47 浏览:448

闫娜 赵向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提高国内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效果,实现对项目参与方的充分激励以及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权益风险的公平匹配分担,通过详细分析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绩效指标选择、绩效目标确定、组织实施及激励机制等4个主要环节,对其实施方法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影响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主要因素,形成对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启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钻井绩效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考虑钻井施工风险程度、油公司在施工当地的资源调配能力、绩效各环节的匹配协同程度以及钻井承包商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影响;②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应充分重视钻井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钻井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以高效完成钻井工程、降低钻井投资为最终目的,钻井投资应以完全成本统计为基础;③利用多元化的数据渠道,建立涵盖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施工项目数据库,并进行科学细致的项目分类分级,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