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油气企业“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初探 下载:45 浏览:363

李吉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油气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发展扩大使得对分散部门实施统一管理面临困难,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显得日益重要。为此,基于传统企业的"三支柱"人力资源模型的改进创新,提出了一种"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油气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依靠互联网开放、共享、创新推动中心人才、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具有全面服务、广泛性、节约成本的特点;(2)模式构建的基础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思路是推行云外包服务,关键要素为利用信息流为共享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支撑,以合作的方式管理共享服务中心;(3)模式构建中,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与人力资源专家反馈系统形成内部循环,共同推进互联网平台中信息的接收传递、资源的配置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结果输出;(4)基于互联网管理的特点,应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力度、加强服务中心风险防范从而保障模式的构建及有效运作。

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湿度持续下降时期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影响研究 下载:43 浏览:394

袁淑杰1 何兴潼1 谷晓平2 潘媞3 于飞2 《土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贵州喀斯特区域10个自动土壤湿度观测站2011~2015年逐日土壤湿度、降水量、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气候区土壤湿度持续下降、气温持续上升或下降阶段,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滞后时间为10~25日。(2)累计降水、气温、地表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土壤湿度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为0.61~0.96;风速与土壤湿度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38~0.57;辐射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仅在气温上升时期>0.64。(3)累计降水量越大、气温越低,累计降水滞后时间越长;气温和地表温度越高、累计降水量越少,气温和地表温度滞后时间越长。(4)滞后时间内累计降水小于11.5~70.9 mm(气温持续上升)或20.9~65.0 mm(气温持续下降),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的主要因子,其它气象要素的变化不能改变土壤湿度的降低趋势。(5)不同农业气候区气象要素与土壤湿度回归模型误差<7.50%,相对较小,能反映出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规律。

地缘关系视角下云南跨境旅游发展探析 下载:34 浏览:389

高大帅 吴菊平 骆华松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边地开发开放进程加快,跨境旅游成为国家间发展地缘关系的重要抓手,云南地缘区位优势明显,与周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地缘关系,依据地缘关系与跨境旅游之间的联系,分析云南跨境旅游存在障碍,从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层面提出云南跨境旅游发展新思路。地缘经济上,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培育跨国旅游公司、构建跨境旅游城市联盟和加强跨境旅游要素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地缘政治上,健全旅游合作机制,改善地缘政治环境,推行无障碍旅游区/圈建设;地缘文化上,加强跨境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文化认同,通过跨境旅游彰显旅游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

面向影像镶嵌的地理实体要素信息提取研究与实现 下载:96 浏览:491

王训霞 刘贵兵 董卫卫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影像镶嵌是DOM生产的重要数据处理环节,镶嵌线的选择往往花费大量人工。针对镶嵌线处理效率不高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已有地理国情数据成果资源加工提取出镶嵌线数据,再实施影像镶嵌的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影像镶嵌的整套技术环节,从分析地理要素开始,直至DOM生产的流程改造,最后进行了效率评价,结果证明该方法技术可行,能大大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县级供电公司综合评估 下载:61 浏览:371

赵文杰 白宏坤 李虎军 刘军会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全要素生产效率分析(TFP)是衡量单位总投入带来多少总产出的生产率指标。探索采用全要素生产效率分析模型对河南省107家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发展,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各类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生态文明视域下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要素分析 下载:65 浏览:493

卢洋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9期

摘要: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密度大幅下降,城市低密度蔓延问题突出。本文以城市蔓延为切入点,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规划价值取向、组织要素、功能内容、实施执行四个维度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部分城市规划偏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重发展轻保护、组织要素政府主导型突出而约束机制不足、规划功能内容忽视资源环境禀赋及影响、规划实施中政绩工程先行而长效工程滞后。基于此,提出城市规划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指南,以规划环评为约束,由扩张性规划转变为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引导城市获得发展与保护的"双重红利"。

基于气象要素的气溶胶吸湿增长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下载:56 浏览:191

祝好1 王永前1 陶金花2 张自力3 王子峰2 曾巧林2 陈良富4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对区域环境、气象与辐射收支都有巨大影响,精确的气溶胶吸湿特性观测对描述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以及研究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影响,拓展卫星气溶胶产品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能见度、相对湿度)和空气质量观测(PM2.5浓度,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浓度)相结合的气溶胶吸湿增长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地区气溶胶吸湿特性的时空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沿海的温州瓯海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最高,长三角典型城市环境的杭州和睦小学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次之,而地处较为洁净内陆的衢州实验学校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最低。在时间变化中,同一站点不同湿度条件的吸湿增长变化趋势相同,温州瓯海站的吸湿性变化最为剧烈,杭州和睦小学站的吸湿性变化次之,衢州实验学校站变化较为平缓。本研究表明,浙江地区的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基于本方法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描述气溶胶的吸湿增长特性,为有限的精密观测提供重要补充。

服务业内部结构异质性演化与行业发展差距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分析 下载:55 浏览:419

崔敏1 赵增耀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基于1990-2017年行业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服务业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和测度,揭示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生产率演化进程及其异质性现象,并采用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VAR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TFP及其构成部分对服务业行业发展差距的贡献度,评估其异质性作用于行业发展差距的长短期效应。研究发现,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核心,规模效率改进发展水平一直滞后,配置效率改进在服务业发展初期较为滞后,但水平逐步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TFP及构成部分异质性在演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且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程度要小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规模效率改进,技术效率改进异质性波动程度最小;TFP异质性是造成行业间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技术效率改进是主导因素,且该效应的发挥只有在长期具有显著性。

企业家才能、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下载:67 浏览:472

薄文广1,2 周燕愉1 陆定坤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文章通过使用2016年35个城市的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匹配相应的营商环境指标和企业家才能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企业家才能、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着营商环境"门槛效应",即企业家才能只有与一定的营商环境相结合,才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特征:沿海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强于内陆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企业家才能对传统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大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要素市场分割对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影响——基于全国省际静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载:66 浏览:380

王张铭1 梁巧转1 侯继磊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在区域经济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要素资源的不完全流通性加剧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文章使用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要素市场分割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的影响,认为要素市场分割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产生了抵消作用。而后对比东中西部地区抵消效应发现: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条件下,资本品需求规模和收益率更高、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再配置空间更大的东部地区,要素市场分割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更大。

会计要素属性与企业利润关联性研究——基于广西工业企业的经验数据 下载:31 浏览:322

魏国 建李谦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基于2013~2017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广西规模工业企业会计要素的流动性、权益性和损益性与企业利润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会计要素对企业利润影响程度不同:从流动性维度看,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对利润的关联性影响程度几乎相同;从权益性维度看,所有者权益对利润的关联性影响程度超过对负债的影响程度;从损益性维度看,主营业务收入对利润的关联性影响显著高于成本费用。

生产率分解下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及异质性研究 下载:50 浏览:431

李晓慧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在TFP分解视角下考察2004-2015年我国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及行业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业TFP增长的主导力量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配置效率改进低下。流通业内部结构演化中各行业发展异质性特征明显,TFP及技术进步在各行业间异质程度呈微弱扩大趋势,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异质程度明显上升,配置效率差异程度有所下降。体制改革进程及信息技术资源配置是各行业异质化演化的主导机制。

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边界条件及中介机制 下载:57 浏览:446

钟科1 何云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要素品牌化是要素生产商通过与最终消费者展开营销沟通,建立品牌、提升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策略。文章采用实验法考察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对含有该要素的成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品牌的拟人化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要素品牌的购买意愿。文章进一步将品牌拟人化区分为能力型和温情型,发现了要素品牌拟人化在不同成品类型的情景下对含有要素品牌的成品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并验证了感知流畅性对这一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要素制造商的营销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POI数据的街道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以西安市城六区为例 下载:79 浏览:464

王晓男 李开 宇王远 崔哲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街道地名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基于POI数据并借助Arc GIS技术,对西安市城六区1609条街道地名分布的景观特征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六区街道地名总数人文景观类大于自然景观类。②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方位类街道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六个行政区内分布较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③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名称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街道地名也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认为: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分布特征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紧密相关。

基于空间视角的中国省际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下载:52 浏览:328

赵鑫磊 何蓉蓉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OFDI、FDI、国内研发支出、人力资本水平等要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整体来看,OFDI、FDI等要素促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余要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不明显或者为抑制作用。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OFDI并未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政府干预能力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人力资本水平对推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的OFDI、政府干预能力、人力资本水平等要素均对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

辽宁冰砬山林区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55 浏览:364

颜廷武 《林业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基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多年观测数据,研究辽宁冰砬区多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6年每年气温呈单峰型周期变化,峰值80%出现在7月份,谷值90%出现在1月份。4、5月空气湿度最小,7、8、9月份空气湿度最大。降水总量分布不均,降水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2.4倍,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降水集中在生长季。冰砬山处于西风带,全年盛行西南风。每年总辐射月均值近似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5、6、7月份,其中50%峰值出现在5月份,谷值出现在12月份。

中国交通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动态驱动机理研究 下载:49 浏览:441

周银香1,2 洪兴建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5年中国交通业的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IGVAR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冲击效应,以探究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因子及其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略高于采掘业、制造业及水电燃气热力生产供应业,但显著低于农林渔牧业和建筑业;从行业内部的驱动因素看,交通业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对于自身碳排放效率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能源结构效应不显著;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经济规模、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冲击效应均较为显著,其他行业的影响效应则相对较小;在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方向上,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均为正向,建筑业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效应为正,制造业则表现出负向效应。为了提升交通业碳排放效率,应建立行业内节能减排与行业间共同而有区别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行业开放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下载:47 浏览:458

阎毅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载体,扩大自贸区的政策自由度,适时建立自由贸易港,促进行业对外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本文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研究行业开放度对行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指标,揭示不同行业不同的开放程度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关系。由于行业开放能有效地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因此中国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载体,逐步发展自由贸易港,最终融入全球大型、主流、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成为促进我国行业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刑法教义学视野下法益原则的畛域 下载:54 浏览:365

高巍 《法学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法益原则有批判立法的功能,也有指导构成要件解释的功能。在刑法教义学领域,法益原则不能推导出抽象危险为抽象危险犯的构成要件要素,因为法益原则缺乏构成要件要素的体系性定位,也不能依据不成文构成要素理论提供支撑,更不能基于个案正义破坏法的安定性。在违法判断阶段,法益原则缺乏成为违法阻却事由的体系定位,且不能借助法益原则扩张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的范围。因此,刑法教义学领域中的法益原则应当以方法论上的法益概念为基础,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合目的性的解释,以实现指导构成要件解释的功能。具体到抽象危险犯中,法益原则可以通过对不同侵害法益类型的厘定和识别,实现对抽象危险犯的既有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合目的性的解释的机能。

基于结构极限强度要素下船舶海洋工程发展浅析 下载:42 浏览:1106

陈加平 《海洋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在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船舶数量获得了显著的增加,与之对应的是在船舶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船舶搁浅一类事故的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在船舶遇到此类特殊事故时,其本身的强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船舶今后的使用而言非常不利。现如今国内对船舶海洋工程的极限强度展开的研究深度仍旧不够,制约船舶海洋工程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极限强度,故需要人们的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处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